学术投稿

围术期手术护理与麻醉工作配合的重要性

张婧

关键词:围术期, 手术护理, 麻醉工作
摘要:护理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围术期护理人员与麻醉医师的良好配合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与麻醉效果,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手术护理人员在围术期,不仅要做好心理护理,而且要了解手术中的麻醉知识,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密切配合患者的麻醉工作.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质量管理在医院综合病区的应用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和研究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病区中的应用成效,并对管理体会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1月起综合病区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具体内容包括:打造团队凝聚力、提高护士素质、加强新护士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由2012年、2013年患者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以评分形式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2013年患者对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护理操作、手术护理、环境护理的评分均高于2012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患者的满意度为9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病区实施护理质量管理,能够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全面的护理服务.

    作者:吴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青光眼病人局部用药的安全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青光眼病人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的用药规范性及对青光眼局部用药的安全认知情况,及时发现青光眼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为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青光眼进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舟山医院眼科自制的青光眼病人局部用药安全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对200例青光眼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部200例青光眼病人中,有147例眼部用药不规范,不规范率为73.5%.其中包括眼药水被污染、点眼药水前不洗手、两种眼药水间隔时间<10分钟、点眼药水后闭眼时间<3分钟或其他(如漏点药、不按时点药、点药时瓶口触碰眼球等);此外,青光眼病人对每日点眼药时间、次数,眼药水点在眼睛的部位,药瓶离眼睛的距离,点眼药时压迫泪囊部,点眼药水后闭眼时间,眼药水的毒副作用及眼药水的储存条件的认知率分比为73.0%、77.0%、33.5%、52.0%、56.0%、11.5%、74.5%.结论:青光眼病人对局部用药的安全认知情况有限,不规范用药情况严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向青光眼病人普及局部安全用药知识,以提高青光眼病人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红;高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

    目的:探讨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对加强管理提出有效地质量控制措施.结果:影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包括检验人员综合素质过低、管理部门管控监督不到位、相关规范制度不完善.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论:针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国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40名护士,将2013年2~10月作为实施前,实施传统的管理模式.将2014年2~10月作为实施后,实施分层定级、分层培训和分层设置的新型岗位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考核成绩、综合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后,护士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综合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P<0.001);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管理实施新型岗位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护理管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做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作者:陈萍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生化检验前的质量管控、生化检验时的质量把关、生化检验后的质量复核.并对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前后生化检验质量、医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后,生化检验质量明显高于管理前,医护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生化试验质量实施控制管理后,保证了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生化检验结果,保证患者的治疗有效性.

    作者:祝增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内镜微创治疗病人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

    目的:探讨和研究内镜微创治疗病人的规范化围手术期管理.方法:从专科护理评估、强化健康教育、一体化安全管理、护理质量控制4个方面来开展内镜微创治疗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从护理质量、医生及患者满意度评价、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方面来评价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微创治疗病人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切实保证了患者的护理安全.

    作者:王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医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

    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进行了本土化医院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文章从医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意涵及重要性角度出发,立足医院文化,定位医务社会工作者角色,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更贴切的服务,同时,全面调动医院系统内部与医院系统外部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资源支持网络.

    作者:唐泽;何洁;陆金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医疗机构制剂的风险防控

    医疗机构制剂是医疗不可或缺的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始,我国的制药工业发展迅速,现代化的药品生产企业逐步形成,药品生产已实现了规模化.随着国家将医疗机构制剂管理纳入正规渠道,医疗机构制剂受到生产条件和使用范围的影响,产品质量明显低于市售药品.同类产品,市售价格远低于医疗机构制剂,医疗机构制剂市场空间狭小,这些因素导致医疗机构制剂不能大批量生产和使用,经济效益不高,萎缩迹象明显.大部分县、市级医院取缔了制剂室,只有一些专科医院及市中医院还保留,文章对此提出思考.

    作者:叶红梅;禹建春;罗向华;徐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护理质量对无偿献血者招募工作的影响

    无偿献血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公益性事业,是保证临床患者生命健康的一个主脉线.在献血招募工作中注重护理质量的提高可保证无偿献血护理质量,保留献血者和强化无偿献血应急保障的关键.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和能力,能够使献血者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完成满意的献血经历,也是巩固和发展无偿献血队伍的一项有力保障.近年来,作者对无偿献血的护理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同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针对护理质量对无偿献血者招募工作的影响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余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全体人群为对象,主要对人群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等与健康有关的知识教育,建立科学方式,改变其不良行为,保障人群的精神、身体及社交等方面的健全.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人群中较为特殊,更需要类似于健康教育等方式辅助其建立相对健全的能力.文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教育方式、内容等进行了论述.

    作者:毛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风险管理在医院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医院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肿瘤科于2014年1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对医院抗肿瘤药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比较实施前后1年抗肿瘤药物发放错误发生率、医院药物安全管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抗肿瘤药物发放错误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后医院药物安全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医院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中可有效降低用药错误发生风险,提高安全管理质量,并有助于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季凤英;沈红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在实习医生病例讨论中的运用

    文章通过探讨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病例讨论过程中采用团队学习、讨论的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提升学习能力.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分析水平得以提高.

    作者:舒静;陈咸川;顾娟;董燕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有效沟通在手术室病人安全目标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调查手术室病人的安全现状和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目前医院和相关部门对于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所实施的实际措施和所达到的管理效果,分析阐述有效沟通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提倡各临床科室,尤其是手术室,重视有效沟通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有效沟通的各个条例及相关规定,以提高临床工作,特别是手术室工作的安全系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提高整体医疗环境.

    作者:章燕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服务补救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服务补救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服务补救措施处理护患纠纷,分析服务补救措施对患者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应用服务补救措施后,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3.3%提高到95.6%,护患纠纷的发生率由0.03%下降到0.01%.结论:服务补救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使护理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作者:俞培敏;陈鸣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传染病的管理与防范

    目的:对现阶段传染病防治和护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对传染病防治和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传染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寻找传染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的原因以及发病特点进行调查统计,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的传染病防治和护理措施方法进行调查总结.结果:患者发病多在春冬季节,发病率高达65.6%.其中春季传染病发病的几率高,为46.3%.不同季节的发病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感染特点需要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制定完善科学的感染病防治流程,强化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感染防护意识,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作者:周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妇产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分析与控制管理

    目的:探讨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方法:以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4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013年4~9月期间的420例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控制管理措施.对2013年10月~2014年4月的420例患者采取感染控制措施,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及不同因素对感染的影响.结果:实施管理措施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感染发生的部位主要为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分别为1.67%、1.19%、1.90%和1.19%.发生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和术后留置管有关.结论:妇产科住院患者感染因素众多,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大感染防控措施的管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留置导尿管时间,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新形势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基层的纪检监察部门,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和深入实践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容和模式,对保障医院中心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毛谦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门诊手术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确保手术的规划化执行.方法:通过随机观察丽水市中心医院门诊手术室的770例手术的安全核查制度执行情况,分析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整改措施,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端正医护人员态度,并提高管理者的监督力度等.结果:通过实施整改措施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正确执行率明显改善,落实了双方核查,避免了错误手术的出现.结论:通过针对以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后,规范化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保证手术的安全.

    作者:林蔚静;周宴;杜凌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抓住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的机遇促进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后TRIPs时代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

    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中医药传统知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宝库的瑰宝,如何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尤其是实现国际保护,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者:姚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内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浙江省诸暨市中心医院的16名内科护士为实验组,选取普通科室的16名护士为对照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健康不乐观的原因.结果:实验组的SCL-90评分和阳性项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抑郁、强迫、焦虑等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护士因工作性质、护患关系紧张、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以保证其护理质量.

    作者:楼乐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