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

唐泽;何洁;陆金玲

关键词:医院社会工作, 本土化实践, 服务
摘要: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进行了本土化医院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文章从医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意涵及重要性角度出发,立足医院文化,定位医务社会工作者角色,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更贴切的服务,同时,全面调动医院系统内部与医院系统外部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资源支持网络.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科老年患者实施“四化”护理管理的实践体会

    目的:总结对呼吸科老年患者加强护理管理的实践体会.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呼吸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实施应急管理细节化、安全教育制度化、感染管理流程化、健康教育全程化的“四化”护理管理,出院前对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四化”护理管理后,除工作因子外,其他各个维度的评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在呼吸科老年患者护理中采用“四化”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疾病的影响程度.

    作者:叶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救援处置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救援方法.方法:对2010~2014年间,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处置的40批共500例突发性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有效方式.结果:患者入院后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护士和医生的接诊和处置,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有效纠正.结论:急诊科是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关键部门,建立科室应急预案,明确有效救援流程,保证各小组成员的密切配合和管理,积极落实抢救工作对其救援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雪凤;王美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安全防护图标实施后收治的124例神经内科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安全防护图标实施前收治的124例神经内科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医、护、患三方对护理安全防护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安全防护图标后,患者坠床、走失、误吸或窒息、自杀或伤人、肢体功能废用、肺部感染、意外拔管、泌尿系统感染、舌咬伤、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医生、护士和患者对护理安全防护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安全防护图标,可减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医、护、患三方对护理安全防护的满意度.

    作者:陈宇;潘春怀;简静雯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青光眼病人局部用药的安全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青光眼病人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的用药规范性及对青光眼局部用药的安全认知情况,及时发现青光眼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为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青光眼进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舟山医院眼科自制的青光眼病人局部用药安全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对200例青光眼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部200例青光眼病人中,有147例眼部用药不规范,不规范率为73.5%.其中包括眼药水被污染、点眼药水前不洗手、两种眼药水间隔时间<10分钟、点眼药水后闭眼时间<3分钟或其他(如漏点药、不按时点药、点药时瓶口触碰眼球等);此外,青光眼病人对每日点眼药时间、次数,眼药水点在眼睛的部位,药瓶离眼睛的距离,点眼药时压迫泪囊部,点眼药水后闭眼时间,眼药水的毒副作用及眼药水的储存条件的认知率分比为73.0%、77.0%、33.5%、52.0%、56.0%、11.5%、74.5%.结论:青光眼病人对局部用药的安全认知情况有限,不规范用药情况严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向青光眼病人普及局部安全用药知识,以提高青光眼病人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红;高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档案管理在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中的作用

    档案管理工作在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档案不但为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的管理手段,拓宽了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的外延领域.

    作者:陈雪洁;韩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服务补救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服务补救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服务补救措施处理护患纠纷,分析服务补救措施对患者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应用服务补救措施后,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3.3%提高到95.6%,护患纠纷的发生率由0.03%下降到0.01%.结论:服务补救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使护理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作者:俞培敏;陈鸣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医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

    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进行了本土化医院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文章从医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意涵及重要性角度出发,立足医院文化,定位医务社会工作者角色,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更贴切的服务,同时,全面调动医院系统内部与医院系统外部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资源支持网络.

    作者:唐泽;何洁;陆金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生物化学实验“饱食和饥饿小白鼠肝糖原含量的比较”说课设计方案

    文章对生物化学实验“饱食和饥饿小白鼠肝糖原含量的比较”一节,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反思5个方面进行了说课方案设计,探索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赵乐;马利刚;王蕾;郑晓珂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门诊输液室护理干预过程中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究门诊输液室护理干预过程中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方法:从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门诊输液室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沟通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采取措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在采取措施之后,护理人员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能的培训,完善沟通流程,可以有效地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杨雁;胡锦英;郑聪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儿科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病情知晓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儿科护理人员危重患者病情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后期开展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儿科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危重患者,调查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病情的知晓情况.结果:护理人员大多对危重患者的病情比较熟悉,能够予以高度重视.其中,危重患者的基本资料、过敏史和诊断结果等情况掌握较好,护理措施、常用药物、并发症的预防和心理状况掌握效果较差(P<0.05).结论: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增加其责任意识,提高危重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

    作者:张娜;谢庆芬;朱菲菲;余幼芬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医儿科学教学体会

    中医儿科为临床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掌握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诊断需四诊合参、望诊为主,且注意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审证求因.处方用药需辨证论治,随证加减,且中病即止,并注意饮食调摄,寒温适度.儿科教学不可忽视的是,理论教学必须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

    作者:王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医学研究生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高层次人才,不但应具有本学科、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研究方法,而且应在科研、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础.目前,我国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临床、科研和生活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从临床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合作能力与心理素质的锻炼、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方面着力培养临床与科研技能并重、创新与协作精神兼备的人才.

    作者:邓桂珠;肖炜;黄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医院门诊预约服务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开展预约服务的实施效果,调查患者对预约服务的满意度.方法:采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例预约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采用的预约方式以电脑自助挂号为主,专家号的预约率高,候诊时间均控制在1小时之内,患者满意度达98.5%.结论:医院门诊预约服务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了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风险管理在医院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医院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肿瘤科于2014年1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对医院抗肿瘤药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比较实施前后1年抗肿瘤药物发放错误发生率、医院药物安全管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抗肿瘤药物发放错误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后医院药物安全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医院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中可有效降低用药错误发生风险,提高安全管理质量,并有助于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季凤英;沈红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新形势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基层的纪检监察部门,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和深入实践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容和模式,对保障医院中心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毛谦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PICC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在肿瘤科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究PICC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在肿瘤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义乌市中心医院对肿瘤科采用PICC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将在此期间收治的120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与此同时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采用PICC常规护理干预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PICC置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中PICC置管异常情况的发生率为43.6%,观察组患者中PICC置管异常情况的发生率为9.8%.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异常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采用PICC综合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置管质量,降低PICC置管异常情况的发生率.

    作者:何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党建工作与政工干部能力建设的思考

    医院党建工作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医院政工队伍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重视政工队伍人才选拔和培养、加强医院党建工作方面提出了建议,落实医院党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政工队伍真正履行管理和监督的职责,赢得广大医务人员的拥护,得到社会的认可,使医院走上合理化、良性化的发展道路.

    作者:李瑞德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方法及效果,分析共同参与式护理对新生儿护理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浙江省桐庐县妇幼保健院产科2014年2~7月采取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前103例母婴同室的新生儿为对照组,2014年8月~2015年1月采取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后136例母婴同室的新生儿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程序进行新生儿日常护理,干预组在共同参与模式下进行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率和家属投诉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率和家属投诉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共同参与模式后,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新生儿护理期间的安全缺陷明显减少,安全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提示共同参与模式是母婴同室新生儿一项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有效促进新生儿的成长.

    作者:杨东英;雷叶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措施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中心城区的老年居民就医行为的调查分析,提出利于提高该区老年人健康的建议,为制定老年人医疗保健措施、卫生服务管理与决策等提供现实依据.方法: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60岁及以上普通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以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为指导,结合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了解目前城镇老年居民的择医情况,找出影响老年人就医行为的因素.结果:老年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我诊断能力、受教育程度及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等(P<0.05).结论:转变老年居民就医观念,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保障报销比例与覆盖率,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开展社会性医学知识普及教育等都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现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露;王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重症医学科探视时段的管理措施与效果

    目的:探究重症医学科探视时段的管理措施,并对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浙江省台州骨伤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52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探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限制性探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投诉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重症医学科探视时段的管理,实施限制性探视管理模式将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情况、降低投诉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莫佩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