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健康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萧蕙;包庆惠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 脑卒中,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140例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档案,对患者定期随访,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后的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得分较于常规管理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社区健康管理有利于改善并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传染病的管理与防范

    目的:对现阶段传染病防治和护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对传染病防治和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传染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寻找传染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的原因以及发病特点进行调查统计,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的传染病防治和护理措施方法进行调查总结.结果:患者发病多在春冬季节,发病率高达65.6%.其中春季传染病发病的几率高,为46.3%.不同季节的发病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感染特点需要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制定完善科学的感染病防治流程,强化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感染防护意识,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作者:周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40名护士,将2013年2~10月作为实施前,实施传统的管理模式.将2014年2~10月作为实施后,实施分层定级、分层培训和分层设置的新型岗位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考核成绩、综合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后,护士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综合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P<0.001);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管理实施新型岗位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护理管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做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作者:陈萍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内镜微创治疗病人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

    目的:探讨和研究内镜微创治疗病人的规范化围手术期管理.方法:从专科护理评估、强化健康教育、一体化安全管理、护理质量控制4个方面来开展内镜微创治疗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从护理质量、医生及患者满意度评价、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方面来评价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微创治疗病人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切实保证了患者的护理安全.

    作者:王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护理质量管理在医院综合病区的应用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和研究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病区中的应用成效,并对管理体会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1月起综合病区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具体内容包括:打造团队凝聚力、提高护士素质、加强新护士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由2012年、2013年患者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以评分形式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2013年患者对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护理操作、手术护理、环境护理的评分均高于2012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患者的满意度为9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病区实施护理质量管理,能够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全面的护理服务.

    作者:吴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门诊输液室护理干预过程中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究门诊输液室护理干预过程中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方法:从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门诊输液室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沟通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采取措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在采取措施之后,护理人员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能的培训,完善沟通流程,可以有效地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杨雁;胡锦英;郑聪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医护合作培训护士急救技能的方法和效果

    目的:探究医护配合合作培训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方法,提高护士急救技能及医护的配合能力.方法:选取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急救科24名急救中心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人员进行为期两周的急救培训,采取医护同组配合的急救培训方案,采取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所有护士进行调查,培训前后对所有护士进行急救理论及技能考核,进行效果分析.结果:24名受训护士全部完成培训,培训前后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均P<0.01,差异十分具有统计学意义;医护配合模拟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用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所有受训护士都认为培训增强了其综合急救能力,也培养了医护合作默契度.结论: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强化了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所有参与培训的人员急救技能明显提高,大大提升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胡海燕;胡芬;彭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管理中践行人性化理念的思考

    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一直都是医护人员的研究重点,也是影响医院相关护理质量的有效因素.以“人性化理念”为主题的临床护理管理,能充分发动护士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氛围,利于护士工作的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医院的医护质量,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作者从人性化管理的含义出发,分析了人性化理念管理的必要性,并对临床上如何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进行了详细叙述,为相关护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作者:许定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延续护理模式对结核病控制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模式对结核病控制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出院后行延续护理模式进行随访,对照组患者则按照常规随访模式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治疗状况、出院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的差异性.结果:经过延续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以及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依从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治愈31例,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性不大(P>0.05);出院进行延续护理以后,实验组患者的5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患者干预以后的评分显著升高,均具体显著差异性(P<0.05);经过延续护理干预,针对对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实验组掌握24例,部分掌握13例,未掌握3例,总体掌握率为92.5%,除未掌握指标外,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病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梁燕;何文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放疗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探讨加强放疗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对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意义.方法:将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接收的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具体控制措施包括完善制度建设、改善病区卫生环境、提高工作人员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增强患者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放疗中心医院无菌技术操作等,对两组的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采取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后,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对照组的医院感染率为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9% (P<0.05).结论:放疗中心医院对放疗患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作者:赖小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DEA模型在中医医院投入产出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北京、上海、广州3个地区共28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投入产出效率,了解3个地区中医医院资源规划情况,为进一步合理配置医院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卫计委卫统1-1表2013年3个地区共28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投入产出资料,数据包络分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个地区中医医院的DEA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有效医院14家(占50%),非总体有效医院14家(占50%);技术有效医院17家(占60.71%),规模有效医院14家(占50%),技术有效而非规模有效的医院3家(占10.71%).结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存在规模偏大的特点:提高管理水平,合理资源配置及利用是提高医院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严辉;洪宝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生物化学实验“饱食和饥饿小白鼠肝糖原含量的比较”说课设计方案

    文章对生物化学实验“饱食和饥饿小白鼠肝糖原含量的比较”一节,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反思5个方面进行了说课方案设计,探索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赵乐;马利刚;王蕾;郑晓珂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在肿瘤放射治疗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在肿瘤放射治疗科的应用效果.方法:文章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来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需放射治疗的164例肿瘤患者,将两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交接班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模式,比较两组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交接班制度在肿瘤放射治疗科应用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交接班模式,可以减少护理风险发生概率,提升肿瘤患者对肿瘤放射治疗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了科室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作者:陈武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内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浙江省诸暨市中心医院的16名内科护士为实验组,选取普通科室的16名护士为对照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健康不乐观的原因.结果:实验组的SCL-90评分和阳性项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抑郁、强迫、焦虑等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护士因工作性质、护患关系紧张、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以保证其护理质量.

    作者:楼乐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的胜任力现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绍兴市不同区域随机抽取3所医院中的120名内分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这些护士对糖尿病护理胜任力情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人际关系、法律意识、临床护理技能、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对每一项内容进行评分.结果: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评分平均为分为(4.26±0.31)分,其中人际关系评分为(4.41±0.42),法律意识评分为(4.34±0.32),临床护理技能评分为(4.21±0.26),领导能力评分为(4.15±0.37),沟通能力评分为(4.05±0.52).影响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的因素主要是职业兴趣、是否带教、聘用关系以及职称等有关.结论:在促进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医院对低职称护士的重要培养,提高护士对该工作的兴趣,不断地强化护士的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

    作者:王棋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特需病区开展APN排班对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

    探讨如何减轻特需病区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特需病区1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开展APN层级排班前、后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特需病区住院的535名患者,以及在特需病区工作(或查房)的14名医生为调查对象.对开展APN层级排班前后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护理差错数、患者投诉数、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医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开展APN层级排班前后,护理人员在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精神病性评分、偏执、敌对和恐惧等方面的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差错数和患者投诉数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医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APN层级排班,可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减少护理差错和患者投诉率,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医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赵燕君;张春斐;毛鑫礼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应用PDCA优化门诊输液室护理流程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PDCA管理模式用于输液室的护理管理,调查其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应用PDCA管理模式后,患者满意度较前1年明显提高.结论:PDCA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输液室整体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伟红;徐雪和;俞旭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项目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浙江省台州骨伤医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8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项目管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2年5~9月未实施项目管理的422例为对照组,2012年10月~2013年4月实施项目管理的428例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用药错误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护理用药差错率为8.23%,观察组为1.26% (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65%,观察组96.6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项目管理用于护理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用药差错,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蒋云;江雪君;吴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全体人群为对象,主要对人群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等与健康有关的知识教育,建立科学方式,改变其不良行为,保障人群的精神、身体及社交等方面的健全.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人群中较为特殊,更需要类似于健康教育等方式辅助其建立相对健全的能力.文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教育方式、内容等进行了论述.

    作者:毛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科学规划 改革建制 振兴中医基石学科

    文章从建设高水平中医药院校、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为出发点,结合中医基石学科建设现状,提出加强中医基石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河南中医学院实际,从改革建制、师资培养、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本体研究、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设计、制定出符合中医学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发展规划及建设方案,并予以实践,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基石学科建设模式,提高其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振兴中医基石学科.

    作者:曹珊;詹向红;李春晓;刘文礼;王振亮;霍磊;郑玉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应用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科研管理的分析

    随着Web 2.0时代到来,人们的信息交流更加注重时效性和互动性.显然,简单的科研信息发布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科研管理工作的需求.微信作为一款免费手机通信软件,具有高效、便捷、互动性强等特点.若把微信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结合应用广泛的QQ等网络平台引入到科研管理工作中,对于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与互动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冯小权;陈坚雄;龚瑜;王晓燕;黄可儿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