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夏燕
目的:探讨外科病房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提出改进思路,并对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间外科病房收治的100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宣教方案,观察组则总结以往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做出针对性改进并实施.在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分别为(95.5±2.6)分、(92.1士1.9)分,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12.5)分、(55.2±3.9)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优良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针对外科病房住院患者的健康需求,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与技能掌握,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春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药事管理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6月期间为对照组,此期间药剂科工作人员按照传统模式开展工作;2014年7~12月为干预组,此期间辅以药剂科药事管理对药剂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情况下的台州市博爱医院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药房摆药差错情况发生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两段时间内各抽取200例门诊患者进行用药满意度研究.结果:干预组和在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摆药差错情况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用药满意度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行药剂科药事管理后,药剂科的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医院的用药安全缺陷情况显著减少,患者的用药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升.
作者:夏亚萍;叶红梅;金玲萍;林励;张丽群;李勇;应丹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文章从课程背景、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开展药学专业“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初步探索,旨在为兄弟院校开展“药学综合实验”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宋龙;张红梅;曹娇仙;郭夫江;张刘强;王莹;崔红燕;顾伟梁;崔亚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母婴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母婴安全.方法: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中医院产科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前后的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从实施前后分别随机选取80例,其中实施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之后选取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缺陷.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较实施前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P<0.05).实施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之前发生护理缺陷9例,实施之后护理缺陷发生2例(P<0.05).结论:产科病房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将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大程度上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周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呼吸科加强及调床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探究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对嘉兴市第一医院加床和调床过程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总结,结合临床经验制定护理管理措施.自2013年3月起呼吸科开始实施新的护理管理对策,对比分析实施新的护理管理对策前后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之后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明显低于实施之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之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护理之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科加床及调床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肖国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服药依从性无显著相关(P>0.05);重大负性事件、家庭支持差、不能定期复诊、用药种类多、药物副作用明显、疾病认知程度差等因素则会导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P<0.05).结论:应针对性的实施管理对策,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闵国庆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加强肝病患者输血过程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和效果.方法:以2014年间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病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加强期间的输血护理安全管理;以2013年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 (P<0.05).结论:加强输血过程各环节的安全管理,规范输血前管理、采血管理、取血管理、输血过程管理、输血后管理,可以有效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保证临床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车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加强患者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血液净化中心近1年收治的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交流和抑郁情绪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心理状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后较实施之前心理状态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认为关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其焦虑和抑郁不良心理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戚牡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品管圈应用于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将品管圈应用于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分析药品调剂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适宜的解决措施并落实.结果:经过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药房调剂调配差错率下降55.34%,同时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数与活动前相比减少了22.42%.结论:通过将品管圈应用于药房药学服务品质化管理中,不仅有利于降低调剂调配差错率,而且还有利于减少不合理处方数量,同时可以有效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谢颖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5S管理法在新生儿院内安全转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丽水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新生儿院内院内转运的360例新生儿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转运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5S管理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转运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以及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8.23%)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5.3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5S管理法应用到新生儿院内安全转诊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能够有效地确保患儿转运的安全.
作者:何海珍;吴素平;黄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调查外科护理人员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并分析原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虞人民医院外科护理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态度现状和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7.40%的护士认为有必要在合理用药方面对她们进行培训,22.49%认为很有必要;26.04%的护士认为有必要与临床医师就合理用药问题加强联系,6.51%认为非常必要;在药物配伍禁忌、给药时间、给药速度等方面分别有37.28%、34.32%、38.46%的护士能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的配制和使用.结论:外科护理人员对合理用药的必要性持肯定和积极态度,但缺乏主动参与的观念和意识,需规范和提高护理人员的合理用药知识和行为.
作者:许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分析中医内科护理现状,包括人力资源的不足、缺乏科研能力与开展实践操作的条件等,预测中医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提高护理人员的地位、提高中医内科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促进的一系列措施.
作者:翁建丽;周红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172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管理,有助于患者自我规避风险因素,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临床医疗质量.
作者:周丹;陈旭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目标管理措施在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管理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013年5~11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未采用目标管理,在此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2月~2014年5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目标管理,在此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5.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目标管理是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目标引导,科室所有成员根据所制定的方案措施来开展各自的护理工作,使得护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应用于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管理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金施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以中医基石学科为主体的课程构成了中医核心课程体系,它们所涵盖的中医学发展脉络、中医基本理论框架及中医辨证论治精华,决定了这些课程的基础性质及课程所在学科的基石地位.近年来,中医基石学科有逐渐边缘化的趋势,教学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必须强化中医基石学科课程建设,才能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霍磊;詹向红;曹珊;刘文礼;王振亮;陈晓辉;郑玉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及护理项痹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项痹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征得主管医生同意及患者的应允下,干预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技术如拔火罐、中药熏蒸、超声药物导入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5.20%,对照组总有效率76.20%.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及护理项痹症患者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晓平;张东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麻醉复苏室的安全隐患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防范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12月之间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和护理投诉情况,分析相关原因,并制定管理对策,于2014年1月起开始实施,以2013年全年工作情况作为对照,探讨改进后的管理效果.结果:2014年全年麻醉复苏室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13%,显著低于2013年的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防范管理措施后,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幅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纠纷减少.结论:要了解麻醉复苏室的常见安全隐患,并分析影响原因,针对性地制定护理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小燕;赵彬;方胜月;邱小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调查临床检验投诉项目,提出解决方案,减少投诉率.方法:对506件投诉案件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对连续三个阶段发生的投诉事件进行比较,可分为检验结果不准(30.43%)、增多项目(20.75%)、过量使用真空管(15.42%)、报告单未及时审核及报告(14.43%)、接标本或咨询态度恶劣(14.23%)五类,占95.26%.采取有效措施后,第一阶段投诉事件发生率为0.48%,第二阶段为0.19%,第三阶段为0.07%(x2=42.16,P<0.001).结论:总结投诉事件,分析其产生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解决办法,可使检验过程更加规范,进而提升检验质量.
作者:傅雅浓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形式,随机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名临床科室护士及出院患者和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要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进行3次,并在调查中确定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不满意的要点.结果:品管圈的实施使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提升了42.1%.结论:品管圈的实施有助于发现和解决住院药房的问题,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和药师的工作能力.
作者:吴飞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全病程管理模式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全病程管理组和传统管理组,每组各40例.全病程管理组采取全病程管理模式,传统管理组采取传统管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于来住院治疗时、治疗2周和随访6月3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全病程管理组患者依从性优于传统管理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全病程管理组优于传统管理组(P<0.05).结论:全病程管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实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更加明显.
作者:汪庆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