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颖华
目的:探讨5S管理法在新生儿院内安全转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丽水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新生儿院内院内转运的360例新生儿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转运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5S管理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转运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以及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8.23%)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5.3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5S管理法应用到新生儿院内安全转诊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能够有效地确保患儿转运的安全.
作者:何海珍;吴素平;黄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形式,随机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名临床科室护士及出院患者和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要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进行3次,并在调查中确定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不满意的要点.结果:品管圈的实施使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提升了42.1%.结论:品管圈的实施有助于发现和解决住院药房的问题,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和药师的工作能力.
作者:吴飞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5S现场管理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舟山医院诊治的2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实施5S现场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常规生化项目、免疫项目、血常规以及尿常规项目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实施5S现场管理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检验科检查评分,降低差错发生率.
作者:应英;周陈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以中医基石学科为主体的课程构成了中医核心课程体系,它们所涵盖的中医学发展脉络、中医基本理论框架及中医辨证论治精华,决定了这些课程的基础性质及课程所在学科的基石地位.近年来,中医基石学科有逐渐边缘化的趋势,教学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必须强化中医基石学科课程建设,才能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霍磊;詹向红;曹珊;刘文礼;王振亮;陈晓辉;郑玉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对临床药学服务方法的进展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总结,为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了依据.临床药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所涉及到的服务方法种类繁多.在进行分析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全面总结,对相关内容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临床药学服务方法研究的逐渐深入,各种新的服务方法不断出现并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巨大的优势.从加强药学的监护、对处方进行准确分析、加强药学宣教以及进行用药咨询等多个方面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药师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作者:吴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进行手术的80例手术室麻醉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5%对护理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心理顾虑评分为(87.43±4.29)分、生理问题评分为(88.30±9.10)分、信任感评分为(91.34±10.7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麻醉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理想,能够减少操作时间,稳定患者生命特征,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张丽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精神病患者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自身所患精神疾病而不能辨别清楚周围状况,经常会出现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等危险行为.而对于每一个患者,需要的是一个安全场所.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石,是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为了提高精神病区的护理质量,有必要实施安全管理,避免护理过程中会出现的差错,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寻找可能出现的隐患,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进展.
作者:阮怡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品管圈应用于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将品管圈应用于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分析药品调剂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适宜的解决措施并落实.结果:经过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药房调剂调配差错率下降55.34%,同时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数与活动前相比减少了22.42%.结论:通过将品管圈应用于药房药学服务品质化管理中,不仅有利于降低调剂调配差错率,而且还有利于减少不合理处方数量,同时可以有效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谢颖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分析中医内科护理现状,包括人力资源的不足、缺乏科研能力与开展实践操作的条件等,预测中医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提高护理人员的地位、提高中医内科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促进的一系列措施.
作者:翁建丽;周红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品质圈管理在ICU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施品管圈活动,以“提高高危药品临床安全用药”为主题,制定《高危药品风险管理评价表》寻找ICU存在的用药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和讨论.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的药理知识,安全用药意识,高危药品识别、处理和用药观察等安全用药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且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品质圈活动,可提高ICU高危药物使用的规范性,降低给药错误的风险.
作者:张玲利;徐微;林凌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目标管理措施在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管理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013年5~11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未采用目标管理,在此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2月~2014年5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目标管理,在此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5.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目标管理是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目标引导,科室所有成员根据所制定的方案措施来开展各自的护理工作,使得护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应用于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管理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金施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服药依从性无显著相关(P>0.05);重大负性事件、家庭支持差、不能定期复诊、用药种类多、药物副作用明显、疾病认知程度差等因素则会导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P<0.05).结论:应针对性的实施管理对策,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闵国庆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安全防护措施,减少手术风险的发生.方法:以浙江省舟山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对手术风险因素分析提出综合安全防护措施,通过规范各项管理操作、做好各项登记核对、加强对医护人员培训等措施对患者进行管理.结果:对患者采取综合管理防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差错率为12.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7%,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病人安全防护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为药师开展基于中医药的临床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结合临床实践案例,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中医药方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临床.结果:中药临床药师可开展患者服务、医嘱审核、药物不良事件、治疗优化等方面的药学服务.结论:重视中医药特色,不断提高自己,深入临床,从患者做起,从细节做起,中药临床药师亦有可为.
作者:郑重践;苏志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在防治骨科卧床患者便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7月在浙江省中医院就诊的骨科卧床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63.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相对传统单一护理,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有效预防患者便秘不良并发症的发生,解决临床难题,改善患者的卧床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冬红;陈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国家级创新创业课题成员目前的综合素质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探究大学生创业课题对中医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作用,并对如何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升中医药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与深入访谈法,分析探讨大学生创业课题对中医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结果:通过对参与创业课题成员的调查,不同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结论:参与创业课题的学生从思想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五方面体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郭艺玮;张舒媛;赵建磊;曾旭;乔庆彬;艾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新生儿在刚出生一段时间,对外界的事物并不能完全的理解与表达,而且由于外貌上基本一致,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区分,可能会造成新生儿父母报错孩子的现象发生.因此,对新生儿的身份识别的相关条例应该积极完善,加强安全护理的相关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促进医院和谐.
作者:丁夏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中医发展也要走“群众路线”.文章旨在研究中医药行业践行群众路线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健康操在服务百姓健康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探索通过媒体、社区、继续教育项目等多种形式对中医健康操进行推广.并探讨推广中医健康操对“治未病”工程、“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的重要意义.
作者:代金刚;雷燕;杨鸿;袁霭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外科病房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提出改进思路,并对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间外科病房收治的100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宣教方案,观察组则总结以往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做出针对性改进并实施.在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分别为(95.5±2.6)分、(92.1士1.9)分,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12.5)分、(55.2±3.9)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优良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针对外科病房住院患者的健康需求,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与技能掌握,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春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现代医学教育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人文教育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文章提出,古代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现代医学教育特别是中医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作者:张宝云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