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临床路径在住院病人管理中的应用

邱永进;杨光;金军官

关键词:疾病, 临床路径, 治疗方案, 医疗效果, 康复效果
摘要:临床路径是一种以多学科标准计划为导向的健康服务工具.它用简单明了的计划方式,将常规的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达到优化;使大多数的服务对象由入院到出院获得优的服务,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医疗成本,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生就业困境中的心理分析与职业生涯规划

    在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医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由此出现了焦虑、白卑、嫉妒等一系列心理困扰.文章针对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普遍表现以及导致医学生就业困境的社会就业体制问题、家庭观念影响、性别影响以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需要采取的步骤.

    作者:张亚宁;荆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探讨

    文章分析了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临床人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出主要问题有临床后继人才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和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繁多而缺乏实用等.并提出位改善中医院校师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中医经典及临床课程学习以及要遵循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规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作者:谢忠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单元学科评估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目的:分析本护理单元学科评估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确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方法:通过对2009年~2011年3年来浙江省中医院护理部对本护理单元学科评估结果,对照标准进行分析和思考.结果:3年来本护理单元主要存在专科业务建设不够、人才梯队不合理、护理科研开展不够等问题.结论:临床护理学科评估分析是对临床护理单元综合实力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科学、有效的衡量,有利于护理单元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明确发展方向.

    作者:黄文红;边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优势与问题

    《中医妇科学》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一门临床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要.由于目前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知识总量呈爆炸式增长及迅速更新换代的教育需求,这给《中医妇科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文章就PBL教学法的优点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计论.

    作者:傅金英;杜蕾;李瑞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院实施单病种限价后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通过对医院实施单病种限价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住院费用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为合理控制住院费用的过快增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对2005~2009年十二指肠溃疡389例病例进行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住院天数、病人费用类别、病情严重程度中的输氧情况、及年龄为十二指肠溃疡的影响因素.结论:控制住院费用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机构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作者:周鑫;李鹏忠;张邢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服务中医药强省建设

    广州中医药大学产学研结合工作借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决定的东风,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中医药科技产业链,不断提升科技工作面向社会、促进经济、服务企业的能力,为广东医药企业及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推动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新形势下积极推进协同创新高校应有所作为,也大有可为.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总结了关于学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的经验体会,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的思考.

    作者:黄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进程的中心任务,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主要内容的“三好一满意”活动,作为窗口单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

    作者:孙玉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药成人教育办学模式转型的研究

    中医药成人教育要顺应终身教育的大潮,科学定位,抓住机遇,紧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步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推动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的转移;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转变办学模式.建立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办学机制,增强服务意识,面向社会,走向市场,送教上门,促进中医药成人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

    作者:吕黎明;饶淑华;游卫平;吕宇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公立中医医院医改中补偿问题的有关研究

    新医改将取消以药补医,理顺补偿机制.公立中医医院有其特殊性,如何解决好公立中医医院的补偿问题,成为中医管理者为关注的问题.文章针对公立中医医院补偿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建立公立中医医院补偿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志勇;樊俊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对108份中成药说明书内容的调查与分析

    药品说明书是标明药品的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选择药品的指南,它是医生和患者正确使用药品的依据和了解药品的重要途径,具有法律的严肃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其规范程度与医疗质量息息相关.文章对108种中成药的说明书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作者:靳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实践与思考

    中医适宜技术是中医药事业的组成部分,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中医传承工作.文章通过对2008~2010年期间,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总结,探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方法.

    作者:陈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析医院制剂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为了促进医院制剂的全面发展,确定发展策略,文章分析了医院制剂的现状,针对目前医院制剂产量小、利润低、工艺不合理、质量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完善硬件设施、规范生产过程、开发特色制剂、扩大服务领域等对策,并要求根据医院制剂自身特点,在新时期形势下准确定位,进行改革发展,从而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作者:史君星;李磊;李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龙华医院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初步实践与思考

    文章系统回顾了上海龙华医院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实践历程,从顶层设计、建设基础、机制保障、研究进展等方面全景展现了基地建设的体系构架,由具体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思路与展望.

    作者:郑锦;马超;张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药在后医疗管理中的作用

    文章论述了后医疗管理的概念和意义,并着重从中医“治未病”、中医药膳、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三方面在慢病康复、调养和指导中的应用,进一步阐述了中医药在后医疗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廖锦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秉承中医传统实现中医药创新

    几千年来前人留下的丰厚中医药遗产是今天发展中医药、拓展中医药的“源头”.只有秉承传统,弘扬中华中医学术精华,才能发展创新,使中医药在新世纪达到崭新境界.因此,要实现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和振兴,就必须秉承中医传统,从道地药材的生产到重视中药炮制,从中药饮片到现代化生物提纯技术,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作者:丁文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麻醉药品是一类特殊的药品,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或成瘾癖,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产生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伴随着临床治疗手段的不断提升,麻醉药品的数量以及品种也相继提升,这为麻醉药品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文章就麻醉药品管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并对解决方案加以详细阐述.

    作者:金原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讲座在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讲座在病房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通过对病人需求调查,制订健康教育讲座内容,每周开展一期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讲座,并不断改进讲座内容及形式.结果: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讲座满足了病人对中医知识的需求,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5);护理人员对中医专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提高了职业认同感.结论: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讲座有利于培养中医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是提高中医护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医病房实施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讲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彦妹;栾荣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议档案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档案是医院从事各项医疗活动中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应妥善保管.医院档案工作必须运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以开发、利用医院档案信息,更好地为医院经济、建设、科研和发展服务.

    作者:毛诗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的灵魂和基础,具有丰富的内涵.而其所具有的传承、育人、导向、服务、宣传等功能,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使中医药文化千百年来在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高敏;徐明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弘扬中医文化的时代意义

    文章从文化的视角阐述了中医的道德核心、文化底蕴及其科学内涵,并提出了打造人才梯队、提升学术水平,发掘中医特色、提高服务能力,壮大中医队伍、充实卫生资源,拓展农村市场、加强城乡互动等振兴中医的举措.认为中医学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科学遗产之一,将其发扬光大,是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弘扬中医文化的时代意义.

    作者:陈樟平;陈琼;刘军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