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早期诊断

杨维良;张新晨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 淋巴结结核, 诊断
摘要: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中晚期诊断较为容易,但早期不论单个或多个(串珠状)淋巴结结核诊断均较为困难,特别不易与颈部慢性淋巴结炎、颈部肿瘤等相鉴别,尤以引起慢性淋巴结炎的原发病灶不复存在时更为困难.
临床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脾修补治疗小儿外伤性脾破裂19例报告

    25年来,我们共收治小儿外伤性脾破裂64例,其中19例施行了脾修补术,均获成功,现报告于下.

    作者:慕为民;王重民;张衡;李万林;鱼军;赵世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胆道急症手术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的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6年3月~2002年5月共对152例胆道急症患者施行急诊手术治疗.并自1999年12月始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疗效明显提高.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胡如进;史火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382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体会

    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382例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手术方法作了一些改进,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夏发明;杨林军;梁勇;陈茂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早期诊断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中晚期诊断较为容易,但早期不论单个或多个(串珠状)淋巴结结核诊断均较为困难,特别不易与颈部慢性淋巴结炎、颈部肿瘤等相鉴别,尤以引起慢性淋巴结炎的原发病灶不复存在时更为困难.

    作者:杨维良;张新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腹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

    甲状腺瘤的主要治疗措施是外科手术,传统手术颈部留有明显的手术瘢痕、影响美容.随着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体表美,都不愿意在身体暴露的部位留下影响美观的瘢痕.为此,1995年国外学者对腹腔镜甲状腺手术进行了探索.1997年Huscher[1]进行了首例腹腔镜甲状腺叶切除并获得成功.从此,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作者:胡三元;李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

    支气管异物在胸外科为少见的疾病,所以长期以来未引起医生的重视,加之相当一部分病例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以至造成病人的长期误诊而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我院胸心外科1992年至2001年间共收治支气管异物9例,其中4例的病程长达数年.现将其在我科的诊治过程做一临床分析.

    作者:潘铁成;刘子雄;严华;汤应雄;魏翔;宋定伟;胡敏;张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的预防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瘘的相关因素较多,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术胜;孙德宏;逄美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病例临床分析

    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2年2月收治肝癌合并肝管癌栓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军;孙志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剧毒蛇咬伤急救处理二例

    例1,男性,19岁,因右踝内侧被百步蛇咬伤半小时,出现呕血3次入院.入院前予伤口清创消毒,局封,排毒利尿,抗腹蛇毒血清等处理.入院时体检:精神萎靡,T 38.2℃,HR 110次/分,BP 120/75 mmHg.右踝内侧见一创口,不断向外渗血,周围皮肤局部瘀血水肿.入院后予静脉补液,止血药、抑酸剂、抗生素等应用.患者未见好转,入院10 h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急查DIC指标均明显延长,入院20 h出现尿量明显减少,同时伴有肉眼血尿出现.出现烦燥不安,点头样呼吸,SaO2下降至70%,且全身皮肤粘膜紫绀严重.

    作者:朱健;陈权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Mirizzi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

    Mirizzi综合征是以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及其并发症所引起的胆总管狭窄或梗阻,从而导致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和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我院自1975年元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3 120例胆结石,其中Mirizzi综合征28例,发病率为0.9%,现总结如下.

    作者:余刚;朱鹏;余启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磁共振成像与直接胆管造影对胆系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MRCP与PTC和ERCP在胆系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检查及病因诊断价值.方法总结3年中114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胆系恶性黄疸患者PTC、ERCP和MRCP影像学资料.PTC 42例,ERCP 38例,MRCP 34例.结果 PTC、ERCP、MRCP对胆系恶性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2%、93.8%、85.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10.5%、0,PTC和ERCP与MRCP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胆系恶性黄疸的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PTC和ERCP优于MRCP,三者分别更适合用于肝门部、壶腹部及胆管中段恶性黄疸的检查及病因诊断.

    作者:李海民;窦科峰;周景师;高志清;李开宗;付由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早期甲状腺癌的颈部体征及鉴别

    甲状腺癌在我国发病率较低,约为1.49/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86%,但在一些肿瘤专科医院中该病的发病率往往占头颈肿瘤的首位,且在我国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杨国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颈淋巴结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中的价值,指导甲状腺癌再手术的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病人中 88例作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88例中,甲状腺肿瘤局部切除术38例,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16例,全甲状腺切除2例,颈淋巴结活检32例.结果甲状腺微小癌11例.颈淋巴结转移率65.91%(58/88),甲状腺残癌率31.59%(12/38).结论颈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中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对侵及包膜、颈淋巴结肿大以及甲状腺微小癌应作颈淋巴结清扫术.对复发癌应再次手术.再手术需彻底切除癌灶,保护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

    作者:邵冰峰;蒋松琪;江晓辉;朱汉达;黄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巨结肠及类缘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巨结肠类缘病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对97例行巨结肠根治术后的病变肠段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肠神经元及神经节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并对21例采用NSE和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巨结肠类缘病(allied HD)标本的神经元与神经节细胞数与正常组及巨结肠症(H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巨结肠类缘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病理特征而定,在HE染色基础上结合NSE及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能提高确诊率.

    作者:郑辉明;李善春;叶彤;李娜萍;戴育坚;王英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溃疡局部切除加胃窦切除并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协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灶局部切除加胃窦切除并抗幽门螺杆菌(HP)药物协同治疗的疗效.方法依胃横轴行溃疡灶按纵切横缝原则局部切除,范围超过边缘1 cm,并作保留幽门的胃窦切除行胃十二指肠吻合26例,术后均口服抗幽门螺杆菌药物21 d.结果本组病人术后随访5年,24例术前自觉症状消失,体重增加;2例因肝炎后肝硬化行内科治疗.5年后定期胃镜复查均无溃疡复发,定期HP检查阴性.结论本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能防止复发,且保留幽门,合乎人体生理,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王雄彪;费国嵩;袁观宏;李涛;涂庭义;杨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内镜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序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近9年收治的36例老年ACST患者资料,分成急诊手术组和内镜序贯治疗组.根据急诊期和平稳期的多项指标结果比较两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急诊手术组相比,内镜序贯治疗将死亡率由27.8%降至5.6%,并发症发生率由61.1%降至16.6%,术前准备时间由12.6 h缩短至7.5 h,术后恢复时间由6.5 d缩短至3.5 d,治疗间隔时间由43 d缩短至11 d,总治疗时间由45 d缩短至23 d.结论内镜序贯治疗是老年ACST的理想治疗方案,具有微创、有效、彻底的特点.

    作者:郭跃华;余小舫;鲍世韵;刘嘉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内胆道感染致胆道出血的临床诊治

    目的提高肝内胆道感染致胆道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1例肝内胆管出血病例,应用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胆道造影、纤维胆道镜检等检查,明确胆道出血的病理特点及定位诊断,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3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2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6例行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除1例外,10例患者治愈,随访2年,效果良好.结论根据胆道出血的不同病理特点及定位诊断,结合病人的全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肝内胆道出血的疗效.

    作者:聂磊;邬善敏;张训臣;王竹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18例分析

    目的评估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方法 1995年4月~2001年5月,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18例.恶性3例,良性15例.孤立肾1例,17例单侧肿瘤对侧肾正常.肿瘤直径1.0~8.0 cm,平均3.5 cm.17例行部分肾切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结果 18例手术成功,随访2~72个月,平均32个月,未发现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结论保留肾单位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

    作者:陈斌;邢金春;陈实新;周中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福爱乐医用胶临床应用

    我院自2001年12月~2002年3月应用福爱乐医用胶25例(当场有记录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爱民;宋光民;李跃华;庞昕焱;朱树干;周茂德;胡国强;黄敬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残胃癌

    残胃癌由Balfour于1992年首次提出,意指良性胃十二指肠疾病行胃部分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有少数学者也将胃癌切除术后5年、10年或1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第二原发癌称为残胃癌.近年来残胃癌的发现率逐年增高,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盛行胃大部切除;二是对残胃这种特殊的癌前状态的认识加深.

    作者:李子禹;胡元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