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陈权海
目的以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 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前认真作好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结果除1例死亡外,根据JOA评分标准,治疗后患者1例达17分,13~16分8例,5~12分68例,0~4分1例;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效果.结论自锁钢板内固定加彻底减压是临床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认真的术前准备和严密的术后观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海鹰;范里;刘世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甲状腺瘤的主要治疗措施是外科手术,传统手术颈部留有明显的手术瘢痕、影响美容.随着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体表美,都不愿意在身体暴露的部位留下影响美观的瘢痕.为此,1995年国外学者对腹腔镜甲状腺手术进行了探索.1997年Huscher[1]进行了首例腹腔镜甲状腺叶切除并获得成功.从此,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作者:胡三元;李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2000年1月~2001年10月间,对39例甲状腺手术病人在手术中只离断舌骨下颈前肌群内层,既能良好地暴露甲状腺,又能有效地减轻术后颈前区疼痛及颈前区皮肤粘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昕亮;朱锦德;邵初晓;任翔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例1,男性,19岁,因右踝内侧被百步蛇咬伤半小时,出现呕血3次入院.入院前予伤口清创消毒,局封,排毒利尿,抗腹蛇毒血清等处理.入院时体检:精神萎靡,T 38.2℃,HR 110次/分,BP 120/75 mmHg.右踝内侧见一创口,不断向外渗血,周围皮肤局部瘀血水肿.入院后予静脉补液,止血药、抑酸剂、抗生素等应用.患者未见好转,入院10 h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急查DIC指标均明显延长,入院20 h出现尿量明显减少,同时伴有肉眼血尿出现.出现烦燥不安,点头样呼吸,SaO2下降至70%,且全身皮肤粘膜紫绀严重.
作者:朱健;陈权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中的价值,指导甲状腺癌再手术的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病人中 88例作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88例中,甲状腺肿瘤局部切除术38例,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16例,全甲状腺切除2例,颈淋巴结活检32例.结果甲状腺微小癌11例.颈淋巴结转移率65.91%(58/88),甲状腺残癌率31.59%(12/38).结论颈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中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对侵及包膜、颈淋巴结肿大以及甲状腺微小癌应作颈淋巴结清扫术.对复发癌应再次手术.再手术需彻底切除癌灶,保护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
作者:邵冰峰;蒋松琪;江晓辉;朱汉达;黄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自2001年12月~2002年3月应用福爱乐医用胶25例(当场有记录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爱民;宋光民;李跃华;庞昕焱;朱树干;周茂德;胡国强;黄敬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肝内胆道感染致胆道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1例肝内胆管出血病例,应用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胆道造影、纤维胆道镜检等检查,明确胆道出血的病理特点及定位诊断,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3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2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6例行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除1例外,10例患者治愈,随访2年,效果良好.结论根据胆道出血的不同病理特点及定位诊断,结合病人的全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肝内胆道出血的疗效.
作者:聂磊;邬善敏;张训臣;王竹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5年来,我们共收治小儿外伤性脾破裂64例,其中19例施行了脾修补术,均获成功,现报告于下.
作者:慕为民;王重民;张衡;李万林;鱼军;赵世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中晚期诊断较为容易,但早期不论单个或多个(串珠状)淋巴结结核诊断均较为困难,特别不易与颈部慢性淋巴结炎、颈部肿瘤等相鉴别,尤以引起慢性淋巴结炎的原发病灶不复存在时更为困难.
作者:杨维良;张新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重度肝脏创伤救治成功率的综合救治方法及合理救治流程.方法我院15年内收治的46例重度肝脏创伤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术前多次检查确诊和手术治疗,就其院前、院后的综合救治法和救治流程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院前救治时间过长、术前无法明确诊断、伴/不伴合并伤的严重肝裂伤致大量失血无法控制,以上三项与休克持续时间呈多元性线性正相关关系(r=0.55,t=3.38,P<0.005),死亡率随休克持续时间增长而明显增高(P<0.01).结论缩短院前急救时间,迅速纠正休克,快速明确诊断并采用确定性手术,正确处理合并伤,是重度肝脏创伤的合理救治流程,也是提高严重肝脏创伤救治成功率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彪;王大铮;郑元超;夏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自1996年3月~2002年5月共对152例胆道急症患者施行急诊手术治疗.并自1999年12月始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疗效明显提高.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胡如进;史火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镜序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近9年收治的36例老年ACST患者资料,分成急诊手术组和内镜序贯治疗组.根据急诊期和平稳期的多项指标结果比较两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急诊手术组相比,内镜序贯治疗将死亡率由27.8%降至5.6%,并发症发生率由61.1%降至16.6%,术前准备时间由12.6 h缩短至7.5 h,术后恢复时间由6.5 d缩短至3.5 d,治疗间隔时间由43 d缩短至11 d,总治疗时间由45 d缩短至23 d.结论内镜序贯治疗是老年ACST的理想治疗方案,具有微创、有效、彻底的特点.
作者:郭跃华;余小舫;鲍世韵;刘嘉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Mirizzi综合征是以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及其并发症所引起的胆总管狭窄或梗阻,从而导致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和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我院自1975年元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3 120例胆结石,其中Mirizzi综合征28例,发病率为0.9%,现总结如下.
作者:余刚;朱鹏;余启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结合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治疗组采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即给予亚低温冬眠治疗5~7 d;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死亡率、GCS、GOS和颅内压(ICP).结果治疗组GCS、GOS高于对照组,死亡率、ICP低于对照组.结论尽早行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并充分内、外减压,术后尽早给予亚低温冬眠治疗,对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俊;陈为忠;马廉亭;秦尚振;徐国政;龚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颈部解剖复杂,其间有较多的重要组织器官.颈部的肿瘤、感染、先天性畸形等均可表现为颈部肿块,临床颇为常见.而许多恶性肿瘤的转移灶及某些全身性疾病亦可在颈部以肿块的形式表现,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涉及外科、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小儿科等多个学科.因此,外科医师需有较全面的基础知识,根据病史资料、相关检查,综合分析、判断其可能的疾病来源,得出可靠的结论,以指导对患者的下一步治疗.颈部肿块诊断的第一步是确定肿块的来源,第二步是确定肿块的性质.
作者:吴亚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灶局部切除加胃窦切除并抗幽门螺杆菌(HP)药物协同治疗的疗效.方法依胃横轴行溃疡灶按纵切横缝原则局部切除,范围超过边缘1 cm,并作保留幽门的胃窦切除行胃十二指肠吻合26例,术后均口服抗幽门螺杆菌药物21 d.结果本组病人术后随访5年,24例术前自觉症状消失,体重增加;2例因肝炎后肝硬化行内科治疗.5年后定期胃镜复查均无溃疡复发,定期HP检查阴性.结论本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能防止复发,且保留幽门,合乎人体生理,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王雄彪;费国嵩;袁观宏;李涛;涂庭义;杨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后颅窝外伤后并发急性脑积水临床上报告不多.我们对1993年3月至1999年10月所收治后颅窝损伤92例中并发急性脑积水的19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邓群;李巧珍;李德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颈部肿块是外科常见病,其外露于颈部且多数肿块比较浅表,易被发现.但良性肿块因发展较缓慢加之早期无明显症状,故易被忽略.由于肿块增大常会压迫周围器官,而增加恶变机率和手术难度,因此重视颈部肿块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炳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股骨颈骨折因为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患病人群多为年老体弱,且治疗手段多较局限,治疗效果仍不十分满意[1].1995年以来,我院采用微创切口+空心钉穿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病人126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亚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残胃癌由Balfour于1992年首次提出,意指良性胃十二指肠疾病行胃部分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有少数学者也将胃癌切除术后5年、10年或1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第二原发癌称为残胃癌.近年来残胃癌的发现率逐年增高,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盛行胃大部切除;二是对残胃这种特殊的癌前状态的认识加深.
作者:李子禹;胡元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