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跟腱断裂33例临床分析

罗维富;顾洁夫;平安松

关键词:跟腱断裂, 手术治疗,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各类跟腱断裂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10年间手术治疗33例跟腱断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获6个月至8年随访,其中优27例,占90%.可2例,占7%.差1例,占3%.术后感染3例,跟腱再断裂3例.结论准确评估伤情,手术设计操作合理,严格康复程序,有望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体会

    我们自1993~1998年以来,共手术治疗良性巨大甲状腺肿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合并甲亢患者60例,报告如下.

    作者:苏立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无B超引导的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探讨

    目的探讨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经皮肾穿刺造瘘的方法.方法用自行设计的经皮肾穿刺针无B超引导对肾积水患者作肾穿刺造瘘并置引流管引流.结果 320例患者,穿刺成功率94.7%,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无B超引导的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为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嗣星;方丽萍;王玲珑;张孝斌;吴荣扬;钱辉军;张杰;吕胜启;周江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深组低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慢性缺血七例

    我院于1994年5月至1998年12月采用深组低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慢性缺血病人7例,7条肢体,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国华;刘巍立;刘龙江;梁春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粘堵止血法在难于处理的术中出血与渗血中的应用

    缝扎、结扎及电灼等传统的止血方法是处理术中出血有效、常用的手段.但对扩张的薄壁静脉(丛)破裂出血以及术野解剖关系不清,盲目缝扎导致严重副损伤的出血,这些手段多不便应用或难以奏效.近年我们采用粘堵止血法处理此类出血、渗血6例,均获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文彪;刘国文;杨文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微量肝素预防外科DIC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手术后可能并发DIC的患者预防性应用微量肝素,观察伤口是否渗血、血小板计数(BP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d)等指标与用药前有无变化.方法 30例外科术后患者,于术后当天静脉滴注肝素0.2~0.3 mg/kg.d,连用3 d.结果无一例发生伤口渗血,BPC、PT、APTT及Fd等指标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对手术后可能并发DIC的患者预防性应用微量肝素,不但安全简便,而且不需实验室监测.

    作者:唐显玲;徐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个有多种炎症因子如细胞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一氧化氮(NO)、氧自由基(OFR)、磷脂酶A2等参与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炎症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引发急性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1].本实验采用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MOSF,观察血清中TNF-α、NO及OFR的改变,同时观察乌司他丁对TNF-α、NO及OFR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作者:王春友;赵刚;张维康;润晓勤;周峰;屈新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髌韧带离断伤的修复

    髌韧离断伤后,由于股四头肌强有力的收缩,断端分离大,大上移可达5 cm,单作吻合,愈合将不良.我院自1996年始,应用吻合后加用Mclaughlin固定方法进行减张,修复髌韧带离断伤,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巫智强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与创伤评分系统

    创伤是当今37岁以下年龄段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腹部损伤则占创伤死亡患者的16.5%[1],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死亡率要高于腹部开放性损伤,而且有时很难确定有无腹腔脏器损伤,以致延误有效的救治.因此,如何采用创伤评分系统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进行科学化、计量化管理,在指导快速有效的救治、并发症的预防、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广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新生儿法乐四联症并冠状动脉畸形一例

    患儿,男,33 d,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无青紫,食奶好.体检:生长发育尚可,哭时未见唇周发绀.听诊:L3-4Ⅲ/ⅥSM,P2减弱.心脏彩超:主动脉根部内径1.3 cm,骑跨率40%~50%,右室流出道内径0.5 cm,室间隔近主动脉根部见连续中断约0.7 cm,房间隔连续中断0.3 cm.诊断为法乐四联症+卵圆孔未闭.

    作者:林红;张华;江泽熙;杨楚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非心脏手术急性心包填塞误诊分析

    急性心包填塞因病情危笃,常可在短期内导致心跳骤停,如无快速准确的早期诊断和果断正确的处置,常丧失抢救时机.我们总结近5年内2例外伤性急性心包填塞和1例出血性心包炎、急性心包填塞误诊误治的经验教训,以期提高对本症的正确诊治.

    作者:殷桂林;姚国庆;张殿堂;张晓明;梁军号;宋晓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重视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多发伤的防治

    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工伤和交通事故日益增多,闭合性腹部损伤已在各种损伤的前列,病死率高,且多为青壮年.因此,早期防治是急诊外科的重中之重;各级医护人员必须以高度负责精神,按照急、快、准的要求,争分夺秒的挽救病人.

    作者:史海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改良内镜鼻胆管负压引流治疗手术后胆瘘

    目的改进胆瘘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根据胆瘘发病的病理生理和解剖特点,用改良内镜鼻胆管(MENBD)负压引流的方法,对6例术后持续胆瘘进行治疗.结果使保守治疗6~90 d未愈的胆瘘在6~15 d闭合.结论 MENBD治疗胆瘘,具有保留Oddi扩约肌生理功能,造影显示胆管解剖和胆瘘部位,效果确切,安全,并发症少,避免再次手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

    作者:孙志为;付德庄;莫一我;金焰;朱秀芳;张新俊;乔欧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颅内巨大金属异物摘除三例

    例1,男,27岁,头左颞被他人用刀刺伤3 h,于1993年12月31日入院.查体:病情危重,深昏迷,左颞有刀刺入颅内,刀柄外露.双瞳孔等大,约4.0 mm,光反应均消失.四肢肌张力增高,肌力0级,腱反射活跃,双侧病理征(+),阵发性去大脑强直抽搐.头颅X线片显示颅内有约13.0 cm×2.2 cm的金属异物(匕首刀)残留,已过颅中线,外侧与颅骨嵌顿,试拔出困难.诊断:颅内巨大金属异物并脑干损伤.急诊在全麻下行颅内金属异物摘除术.行左颞直切口,牵开头皮,颅骨钻四孔,线锯拉开,将骨瓣与金属异物一起取出,无活动性出血,骨瓣复位固定,术后行头颅CT扫描,显示左颞及中脑损伤,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周志武;衣志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32例.结果 32例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肩锁关节间隙恢复正常.获随访30例中,平均随访时间3年1个月.术后20~30 d,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45~70 d取出张力带,2~3个月可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结论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操作简单,可早期活动肩关节,疗效满意.

    作者:欧国潮;邱植栋;卢生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食管贲门术中医源性脾损伤的探讨

    我科自1980~1996年共行食管、贲门等手术1658例,术中发生脾损伤33例,总损伤率为2.0%,后期1990~1996年损伤率为1.4%.医源性脾损伤与术式的选择、术者操作技能及对脾损伤的认识程度等有关,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刚;王德;白晓明;杨更朴;冯云;任侯奴;孟河贵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胰腺动脉解剖在区域动脉灌注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为区域动脉灌注(LAI)疗法中胰腺动脉的选择提供解剖学的依据.方法对有关胰腺动脉解剖学研究及重症急性胰腺炎LAI治疗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胰头部血液供应主要依靠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以及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弓,胰颈、胰体部的动脉血液供应主要依靠胰背动脉.结论对于胰头部炎症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肝总动脉灌注较为理想;胰颈、体、尾部炎症经脾动脉或胰背动脉灌注较为理想.对于胰腺疾病的LAI治疗,动脉的超选或联合灌注是其发展方向.

    作者:张翀;李非;孙家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妊娠期胆石阻塞性黄疸致多器官功能不全二例

    例1,女性,25岁.既往有胆石症病史3年,此次因妊娠5个月,畏寒发热,巩膜黄染15 d,下腹有规律性疼痛,阴道少量流血,少尿2 d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而入我院.入院后4 h发现胎心音消失,经引产娩出一死婴,之后患者出现少量血尿,继而无尿,全身皮下出现出血点和紫斑,呕吐少量血性胃液,解少量柏油样大便.查体:急性痛苦面容,神清.

    作者:陈右江;文明波;赵为国;龚海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腹腔镜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对于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摆在医生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先确立是否有腹内脏器(实质或空腔器官)损伤,一旦发现有了损伤,还需决定是否有手术治疗的必要.毫不怀疑,一个有严重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和严重腹膜炎症状、体征的病人,急诊手术是好的选择,而对那些腹部外伤后有某些临床症状、体征而又可疑内脏损伤的病人,腹腔镜探查术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1].

    作者:陈训如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思路

    腹部闭合性损伤常见于车祸、高空坠落、挤压伤等.一般对其诊断并不困难,但临床上时有失误.究其原因除多部位损伤掩盖腹部闭合性损伤外,大多因伤后早期腹部体征不明显,致使诊断犹豫不决或走了弯路.哪怕是短时间的耽搁都有可能酿成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其死亡率可高达15%.腹部外伤病人大多来势危急,伤情复杂,要在短期间作出正确处理,不仅要求有多学科基础知识,并应具有敏捷的诊断思路.简述之,要在短时期内判别三个主要问题:有无同时危及生命的腹部外器官损伤,有无腹内脏器损伤,该不该手术探查.

    作者:姚榛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

    B超是以二维图像显示腹腔脏器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并能实时显示脏器组织上下、前后与左右间的毗邻关系,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中有着其它检查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鉴于超声对水的穿透力极强,所以不管是腹腔实质脏器或大血管损伤引起的大出血,还是空腔脏器破裂导致的腹腔积液,B超声像图上均显示为无回声区.超声对腹部损伤所致的腹腔积液的诊断敏感性为100%,对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准确率为92%~95.2%,误诊率为0.5%,漏诊率为0.1%.

    作者:李北平;蒋宇;李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