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才
目的改进胆瘘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根据胆瘘发病的病理生理和解剖特点,用改良内镜鼻胆管(MENBD)负压引流的方法,对6例术后持续胆瘘进行治疗.结果使保守治疗6~90 d未愈的胆瘘在6~15 d闭合.结论 MENBD治疗胆瘘,具有保留Oddi扩约肌生理功能,造影显示胆管解剖和胆瘘部位,效果确切,安全,并发症少,避免再次手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
作者:孙志为;付德庄;莫一我;金焰;朱秀芳;张新俊;乔欧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的加快和工业交通的迅速发展,各类事故不断增多,腹部损伤的发生率有了增加的趋势.挤压、坠落、车祸等所致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在和平时期占腹部损伤的70%~80%.由于其受伤机理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该类损伤术后监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作者:雷文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漏、误诊常常出现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诊断,剖腹探查四个阶段.临床医师主观上的错误判断和各种检测手段客观上的误差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作者从这两个方面探讨了漏、误诊的原因,并对防治对策进行了归纳.
作者:陆京伯;石汉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损伤的诊断方法,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80~1998年本院收治的84例脊柱骨盆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比各种诊断方法与手术结果.结果腹腔穿刺阳性率82%,CT阳性率74%,B超阳性率70%.12 h内手术病死率9.8%,72 h后手术病死率36%.结论脊柱骨盆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损伤易发生误诊,漏诊.其病死率与手术时机有明显关系,腹腔穿刺是一种有效、简便的诊断方法.
作者:马进;王正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1995年至1998年8月间共收治胆管结石所致门静脉高压症病人8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毅本;刘济明;柳玉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经皮肾穿刺造瘘的方法.方法用自行设计的经皮肾穿刺针无B超引导对肾积水患者作肾穿刺造瘘并置引流管引流.结果 320例患者,穿刺成功率94.7%,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无B超引导的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为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嗣星;方丽萍;王玲珑;张孝斌;吴荣扬;钱辉军;张杰;吕胜启;周江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髌韧离断伤后,由于股四头肌强有力的收缩,断端分离大,大上移可达5 cm,单作吻合,愈合将不良.我院自1996年始,应用吻合后加用Mclaughlin固定方法进行减张,修复髌韧带离断伤,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巫智强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人造血管在股浅静脉瓣膜包瓣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人造血管替代大隐静脉片、阔筋膜作包瓣术的包瓣材料,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性疾病25例,共25条肢体.结果随访6~24个月,疗效良好者23例,占92%,疗效一般者2例,占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人造血管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包瓣材料.
作者:刘咸罗;钱小星;陈克辉;许浩;柳小刚;李琰;张培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急性心包填塞因病情危笃,常可在短期内导致心跳骤停,如无快速准确的早期诊断和果断正确的处置,常丧失抢救时机.我们总结近5年内2例外伤性急性心包填塞和1例出血性心包炎、急性心包填塞误诊误治的经验教训,以期提高对本症的正确诊治.
作者:殷桂林;姚国庆;张殿堂;张晓明;梁军号;宋晓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创伤是当今37岁以下年龄段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腹部损伤则占创伤死亡患者的16.5%[1],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死亡率要高于腹部开放性损伤,而且有时很难确定有无腹腔脏器损伤,以致延误有效的救治.因此,如何采用创伤评分系统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进行科学化、计量化管理,在指导快速有效的救治、并发症的预防、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广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例1,男,27岁,头左颞被他人用刀刺伤3 h,于1993年12月31日入院.查体:病情危重,深昏迷,左颞有刀刺入颅内,刀柄外露.双瞳孔等大,约4.0 mm,光反应均消失.四肢肌张力增高,肌力0级,腱反射活跃,双侧病理征(+),阵发性去大脑强直抽搐.头颅X线片显示颅内有约13.0 cm×2.2 cm的金属异物(匕首刀)残留,已过颅中线,外侧与颅骨嵌顿,试拔出困难.诊断:颅内巨大金属异物并脑干损伤.急诊在全麻下行颅内金属异物摘除术.行左颞直切口,牵开头皮,颅骨钻四孔,线锯拉开,将骨瓣与金属异物一起取出,无活动性出血,骨瓣复位固定,术后行头颅CT扫描,显示左颞及中脑损伤,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周志武;衣志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发生率逐年增加,其死亡率高达20%~30%.由于CT广泛地用于病人检查和急症医疗服务系统的建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对血液动力学稳定的病人,C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它发现外伤及其程度高度敏感、特异和准确,已成为腹部损伤临床评价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田志雄;孙骏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32例.结果 32例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肩锁关节间隙恢复正常.获随访30例中,平均随访时间3年1个月.术后20~30 d,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45~70 d取出张力带,2~3个月可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结论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操作简单,可早期活动肩关节,疗效满意.
作者:欧国潮;邱植栋;卢生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无张力网片疝修补术自1984年6月首次应用以来,正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我们自1993年7月~1998年12月共进行各种腹壁疝修补手术161例,其中应用人工材料聚丙烯网片(polypropylene mesh,PPM)行各类疝修补术24例,效果满意.
作者:李云;范德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于1994年5月至1998年12月采用深组低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慢性缺血病人7例,7条肢体,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国华;刘巍立;刘龙江;梁春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对手术后可能并发DIC的患者预防性应用微量肝素,观察伤口是否渗血、血小板计数(BP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d)等指标与用药前有无变化.方法 30例外科术后患者,于术后当天静脉滴注肝素0.2~0.3 mg/kg.d,连用3 d.结果无一例发生伤口渗血,BPC、PT、APTT及Fd等指标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对手术后可能并发DIC的患者预防性应用微量肝素,不但安全简便,而且不需实验室监测.
作者:唐显玲;徐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于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摆在医生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先确立是否有腹内脏器(实质或空腔器官)损伤,一旦发现有了损伤,还需决定是否有手术治疗的必要.毫不怀疑,一个有严重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和严重腹膜炎症状、体征的病人,急诊手术是好的选择,而对那些腹部外伤后有某些临床症状、体征而又可疑内脏损伤的病人,腹腔镜探查术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1].
作者:陈训如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女性,28岁,农民,未婚.20余年前开始发现左侧腹股沟处一小肿物,因无明显症状,未作任何治疗.但随年龄的增加肿块已渐进增大,尤其是在近3年来肿块明显增大,在平卧时略有缩小,但不能完全消失.于1998年10月11日以腹股沟斜疝(难复性疝)收住我院外科.检查所见:患者发育正常,左侧腹股沟处可见约5 cm×3 cm圆形肿物,质中等硬,有弹性感,平卧时肿块活动不大,压迫肿块略有缩小,但不能完全还纳至腹腔.
作者:高安莉;龚年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4~1996年,我们共治疗不同类别的腹部危重病术后患者62例,报告如下.
作者:曲明;姜希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B超是以二维图像显示腹腔脏器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并能实时显示脏器组织上下、前后与左右间的毗邻关系,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中有着其它检查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鉴于超声对水的穿透力极强,所以不管是腹腔实质脏器或大血管损伤引起的大出血,还是空腔脏器破裂导致的腹腔积液,B超声像图上均显示为无回声区.超声对腹部损伤所致的腹腔积液的诊断敏感性为100%,对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准确率为92%~95.2%,误诊率为0.5%,漏诊率为0.1%.
作者:李北平;蒋宇;李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