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清;余文芳
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单纯化疗往往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2].笔者应用健脾益肾颗粒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减毒增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上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吉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从生物分子角度着手研究血瘀与衰老的关系,并且观察抗衰汤对血瘀证大鼠肝脏线粒体DNA (mtDNA)的影响,以利于中药抗衰老制剂的开发.方法:把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蓄血证模型组、低剂量药物组、中剂量药物组、高剂量药物组.提取大鼠肝脏,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以下称PCR)技术分别扩增野生型mtDNA,电泳后运用凝胶成像仪进行扫描,根据所显示的亮度及覆盖范围,比较各组之间的缺失比值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蓄血证模型组及低中高药物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线粒体缺失(P<0.01);与蓄血证模型组相比,抗衰汤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肝脏mtDNA的缺失率(P<0.05);低、中、高剂量药物组之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抗衰汤可以改善血瘀证大鼠肝脏线粒体DNA的突变指数下降,而降低线粒体DNA的突变率,可延缓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作者:何赛萍;徐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在针灸推拿后期临床教学中,尝试引入PBL教学法,通过问题设置,分组准备讨论,模拟实践,带教老师针对学生讨论内容进行总结,这种PBL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兴趣、创造思维、反复思考、总结提高,培养临床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临床实习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碰到教师时间资源欠缺与学生一时难易适应等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吕立江;林咸明;范炳华;王晓东;王鹏;徐泉珍;冯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中药毒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已发现多种中药具有肝毒性,如川楝子、黄药子、雷公藤、苍耳子等.通过合理的配伍,可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阐明中药肝毒性及配伍减毒的作用机理,从而使配伍用药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作者:陈莹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3例,并与西药治疗组32例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65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按NYHA分级均为Ⅲ-Ⅳ级,且合并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慢性贫血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3例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48~82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17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慢阻肺合并肺源性心脏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对照组32例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52~79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7例(含体外循环术后低心排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例,缺血性心肌病2例,法洛氏四联症术后1例,肺源性心脏病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种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祝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原发性肝癌(简称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每年超过62.6万人.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地区,目前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临床上中医中药在预防肝癌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笔者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对肝癌临床症状及特点的观察[1],探讨肝癌病机新特点,现浅析如下.
作者:史国军;山广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宋康主任中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工作30余载,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宋师诊治支气管扩张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贾仰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上风府穴温针的治疗方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222例分成两组,各111例,治疗组采用上风府穴温针为主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方法,即颈部夹脊穴温针法.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症状及功能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显效率为71.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7%,显效率为31.53%.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风府穴温针为主治疗颈性眩晕与常规针灸方法比较,疗效更为理想.
作者:吴美倩;戴朝富;钱群;陈芳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院分别于2010年4月及2011年6月急诊收治2次群体性草乌中毒患者共7例,其中4例为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急性草乌中毒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23~57岁,平均39.3岁;均为口服草乌泡制的药酒后中毒者;服药至发病< 30min4例,31~60min3例.
作者:杨建兵;袁惠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其容易引起患者糖代谢异常、血脂升高以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屡见不鲜,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代谢综合征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关性代谢综合征,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志斌;金卫东;王乃信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裘昌林主任医师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四十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各种疑难杂病,尤其对头痛的诊治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裘师治疗头痛的用药经验作一介绍.
作者:裘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并继发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所导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在其发病过程中,冠状动脉局部炎症反应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重要的炎症因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本研究观察了ACS患者早期给予通心络胶囊对hs-CRP和MMP-9的影响.
作者:钱国权;韦凡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慢性、广泛供血不足所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以脑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是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发生的前兆,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安全.因此,在患病早期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及时治疗,是防治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重要手段.
作者:梁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介绍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有效中医治法.根据临证经验,跳出“肺病治肺”的思维局限,从中医学理论出发,分析培土生金法、上下交病治其中法以及釜底抽薪法治疗肺系病的理论依据,以及临床适应证型,并结合具体的病例,详细阐述上述治法的应用时机和具体方药.通过医案举例,证实这三种治法适时应用,确能起到良好的疗效,对临床治疗肺系疾病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性关节囊炎,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多于男.对此,我们自2009年起在临床中采用Maitland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7月~2011年4月的门诊、住院患者,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8天~5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汪亚群;姜爱华;孙迪;俞君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中医证型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取方法,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376名IBS患者进行心理测评.统计处理采用x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IBS发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特征,女性多于男性(2.11∶1); IBS中医证型以脾胃虚弱型患者较多(28.99%),合并抑郁状态,以肝郁气滞型与脾胃虚弱型患者较多(26.73%、25.86%),合并焦虑状态,以脾胃虚弱型与肝气乘脾型患者较多(29.25%、26.41%),而同时合并抑郁、焦虑状态则以脾胃虚弱型与脾肾阳虚型患者较多(31.48%、20.37%);中医各证型HAMD、HAMA评分差异比较,HAMD评分以肝郁气滞型患者高(F=13.572,P<0.01),HAMA评分以肝气乘脾型患者高(F=11.486,P<0.01).结论:IBS中医证型与抑郁、焦虑等因素具有独特的关系特征.
作者:赵黎君;刘庆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其病因目前认为与社会心理因素、小儿便秘、饮食不当、肠痉挛等有关.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多采用镇静剂、解痉剂,能暂时缓解,但复发率高.笔者依据中医辨治思路分型论治,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归纳起来,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有三种常用法则,现简述如下.
作者:刘丽;邢燕茹;孙亚峰;张晓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风后的功能康复因其疗效确切而被日益重视,但临床上常见偏瘫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因疲劳而影响治疗计划,高龄患者尤为明显.近年来,笔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疲劳疗效满意,并可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9月~2011年10月住院中风偏瘫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8例;年龄64.55±8.14岁.
作者:冯玲;司马振奋;许小峰;吴月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胺(5-HT)、5-HT转运体(SERT)的调节作用,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以心理应激联合免疫诱导致敏法建立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评估球囊结直肠扩张引起腹部收缩反射(AWR)的小容量阈值,以反映内脏敏感性;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结肠黏膜5-HT、SERT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引起AWR的小容量阈值、结肠黏膜SERT水平明显降低,结肠黏膜5-HT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逍遥散能降低结肠黏膜5-HT水平,升高结肠黏膜SERT水平(P<0.05或P<0.01).结论:逍遥散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IBS大鼠5-HT信号系统,减弱神经元兴奋性,从而提高内脏痛阈,消除肠道过敏.
作者:石君杰;王海云;宋李亚;梅诗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针灸治疗妇科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举验案3则,以飨同道.1痛经何某某,21岁.2011年7月15日初诊.患者月经来潮第1天,小腹疼痛难忍,虽是炎热之夏天,却手足冰凉、脸色发青.患者平素喜食生冷,每次月经来潮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疼痛,热敷后可稍稍缓解,且月经量少,色紫黯,有血块,腹软无压痛.舌淡、苔薄白,脉弦.证属寒凝胞中,治拟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作者:杨瑜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