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陈柏深;沈卓坚;谢绚;陈炬
目的 探讨肌动蛋白凝胶蛋白(Transgelin)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ransgelin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ransgelin在胃腺癌中高表达率为55.56% (70/126),高于癌旁组织的44.44% (56/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264,P<0.01).胃腺癌组织中Transgelin的高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远处转移、分化类型、浸润深度及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的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5年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 Transgelin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解燕川;刘琼琼;任利群;李武威;孙宗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hbFGF)基因治疗对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12只SD大鼠均切除右侧股动脉及其分支,形成后肢缺血模型鼠.成模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MSCs组,缺血后肢肌内多点注射经过bFGF基因修饰的BMSCs;绿色荧光蛋白(GFP)-BMSCs组,缺血后肢肌内多点注射携带GFP空载病毒转染的BMSCs.术后2周,取内收肌和腓肠肌组织,一部分用于冰冻切片,计数微血管密度并观察移植细胞的改变;另一部分用于Western blot,检测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在大鼠体内的表达.结果接受基因转染的细胞高强度表达GFP.细胞移植2周后,受体大鼠体内可见绿色荧光阳性细胞,其中GFP-BMSCs组,GFP+细胞数(15.40±3.85)个/视野低于bFGF-BMSCs组(26.60±3.51)个/视野(t=4.811,P< 0.01).干细胞在体内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但是GFP-BMSCs组的GFP+CD31+细胞数[(7.00±2.12)个/视野]低于bFGF-BMSCs组(14.00±1.53)个/视野(t=5.916,P< 0.01).微血管密度bFGF-BMSCs组[(55.0±16.5)个/视野]高于GFP-BMSCs组[(28.6±4.2)个/视野,t=5.4,P< 0.01].结论 bFGF能够提高BMSCs在体内的存活率和分化率,过表达bFGF的BMSCs能更有效地促进缺血后肢的血管新生.
作者:张金池;吴霖;刘翔;黄聪;纪仕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瞬时受体电位M8离子通道(TRPM8)在前列腺癌DU145细胞表达及TRPM8激动剂对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 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RPM8和瞬时受体电位A1离子通道(TRPA1)在前列腺癌旁组织、癌组织和DU145细胞中的表达,使用噻唑蓝(MTT)和划痕试验检测TRPM8受体激动剂薄荷醇对DU145细胞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PM8对DU145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结果 TRPM8在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中呈明显高表达,TRPA1在DU145细胞中不表达;25、50、75、100 μmol/L浓度薄荷醇处理后,DU145相对细胞数量明显低于空白组[(90.01±8.52)%比(83.24±7.21)%比(71.23±6.45)%比(53.12±5.22)%比(100.00±3.26)%](P<0.05);100 μmol/L薄荷醇处理24、48和72 h后,DU145细胞中G0/G1期细胞明显高于未处理时[(60.98±7.21)%比(76.49±8.12)%比(72.03±7.65)%比(50.26±6.41)%] (P <0.05);100 μmol/L TRPM8激动剂处理24h和48 h后,DU145的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58.59±5.24)%比(48.09±4.23)%]比(100.00±3.54)%](P <0.05).结论 TRPM8在DU145细胞中高表达,TRPM8激动剂能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作者:李靖;任君凯;田沛;冯超杰;何朝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原位检测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重构过程中血管壁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 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手术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达到稳定高血压状态后取新鲜胸主动脉进行原位增殖和凋亡检测.结果 腹主动脉缩窄术后2~3d大鼠达到稳定的高血压状态.8周后胸主动脉出现血管重构,表现为壁厚增加,内径壁厚比缩小.溴化去氧尿苷(BrdU)渗入法提示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水平上调[正常组(10.0±2.1)个/视野,高血压(18.O±3.0)个/视野];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脱氧尿苷三磷酸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提示中膜平滑肌细胞和内膜内皮细胞凋亡水平上升[正常组(14±3)个/视野,高血压(50 ±8)个/视野].使用芝加哥蓝(Chicago蓝)染料能显著降低血管组织自发荧光,使荧光标记的增殖细胞或凋亡细胞清晰可见.结论 通过选择适当的染料和荧光标记,能够在不受血管自发荧光的干扰下原位检测血管壁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
作者:姜隽;常能彬;杨悠;刘星;何延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和胆碱酯酶(CHE)水平对于肿瘤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测151例结直肠患者术前RBP、TRF和CHE水平,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随访总生存期(O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BP水平低龄组为(36.42±11.12) mg/L,明显高于高龄组的(28.38±13.61) mg/L(P<0.01);CHE水平在原发结肠者为(6 545.95±2 315.54) U/L,明显低于原发直肠者的(7525.78±2407.31) U/L(P <0.05).术前RBP水平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目、出现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均明显相关(P<0.05);术前CHE水平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均明显相关(P<0.05);术前TRF水平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目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CHE高水平组的OS为50.7个月,明显高于CHE低水平组的40.4个月(P<0.05);RBP高水平组的OS为55.2个月,明显高于RBP低水平组的34.9个月(P<0.01);TRF低水平组的OS有低于高水平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TRF水平可作为结直肠癌进展较为有价值的指标,RBP、CHE对结直肠癌进展和预后均有参考价值.
作者:徐振宇;李丁;徐闻欢;高翔;茆勇;华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端粒酶抑制剂(BIBR1532)对含有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突变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 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表达KRAS第12外显子突变(所编码的氨基酸由甘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即G12D突变)的肺癌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G12D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噻唑蓝(MTTT)法、划痕实验检测端粒酶抑制剂对表达G12D的肺癌细胞增殖、药物敏感性和迁移的影响.结果 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KRAS-G12D的CALU3和H1299细胞株;BIBR1532抑制了过表达KRAS-G12D的CALU3和H1299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率约为50%);BIBR1532对KRAS-G12D诱导的促肺癌细胞增殖能力、促肺癌细胞迁移能力和化疗抗性(细胞对顺铂和紫杉醇的敏感性提高了10% ~15%和5%~12%)都产生了明显抑制.结论 端粒酶抑制剂能够抑制KRAS-G12D突变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提高KRAS-G12D突变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尹岳松;史博文;朱金芳;张华;高留伟;张彬;王长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静脉性溃疡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探讨静脉性溃疡血管再生障碍机制.方法 采集我院64例静脉性溃疡患者溃疡创面标本,其中男52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27±5.12)岁,按病程分为2周组、3周组、4周组、5周组,以创伤性溃疡5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4.42±6.87)岁,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溃疡创面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趋势;用免疫荧光双染色检测MMP-9/CD31在溃疡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静脉性溃疡MMP-9、VEGFR2变化趋势一致,MMP-9在病程4周、5周组与病程2周、3周组比较(0.181±0.031、0.007±0.014比0.512±0.113、0.685±0.174),VEGFR2在病程4周、5周组与病程3周组比较(0.614±0.143、0.497±0.262比1.465±0.0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免疫荧光双染色显示静脉性溃疡组织中MMP-9/CD31的表达下调显著相关.结论 MMP-9调控VEGFR2的表达降低,可能与静脉性溃疡组织局部血管新生障碍有关.
作者:杨帆;李金朋;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肺部小结节是胸外科常见又较难确诊的疾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治有一定的难度,易误诊和漏诊[1-2].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差异性.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对4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9.9±12.9)岁;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60.9±18.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孙发适;何满裕;孙早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微小RNA-21(miRNA-21)通过调控肌球家族蛋白1(TPM1)对食管鳞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4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NA-21表达;随机抽取其中8例,PCR检测miRNA-2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PM1表达.对食管癌细胞株EC109转染,利用反义miRNA-21核苷酸下调miRNA-21、miRNA-21核苷酸前体上调miRNA-21,分别以无义核苷酸转染作为对照组,检测miRNA-21和TPM1表达水平变化,并进行细胞迁移、侵袭功能实验.利用反义miRNA-21核苷酸和TPM1小干扰RNA作共转染,反义miRNA-21核苷酸和TPM1对照双链无义RNA共转染作为对照组,检测miRNA-21和TPM1表达水平变化,并进行细胞迁移、侵袭功能实验.结果 4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iRNA-21相对表达量为4.02 ±0.12,癌旁组织为0.60±0.11;其中随机8例患者癌组织中TPM1相对表达量为0.09±0.06,癌旁组织为0.87±0.34,与其miRNA-21表达呈负相关.在EC109中miRNA-21表达量为2.55±0.11;与对照组比较,下调miRNA-21表达后(0.30±0.12/2.35±0.32,P<0.05),TPM1表达上调(0.74±0.21/0.14±0.05,P<0.05),迁移、侵袭能力减弱(P<0.05);上调miRNA-21表达后(6.73±0.55/2.45±0.33,P<0.05),TPM1表达缺失(0.01 ±0.00/0.17±0.03,P<0.05),迁移、侵袭能力增强(P<0.05).共转染处理后,实验组较对照组TPM1 mRNA表达下降(0.15±0.03/3.55±1.25,P<0.05),miRNA-21表达被抑制(0.24±0.03/0.26±0.04,P>0.05),TPM1蛋白出现表达缺失(0.01 ±0.01/0.80 ±0.11,P<0.05),EC109侵袭、迁移能力增强(P<0.05).结论 在食管鳞癌中,miRNA-21可能通过抑制TPM1表达介导肿瘤侵袭与转移.
作者:徐夏;陈柏深;沈卓坚;谢绚;陈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UTI)对肝部分切除术(PH)后小鼠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C组)、PH组和UTI组,每组15只.UTI组小鼠术毕苏醒即刻经腹腔注射UTI 50 000 U/(kg·d),C组和PH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30 d.3组小鼠于末次给药后24h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完毕后处死小鼠,留取海马组织,检测海马组织湿/干重比(W/D)和总含水量(TWC),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m blot分别检测海马组织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 mRNA及蛋白表达,原位末端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与C组[(17.39 ±7.72)、(12.59 ±6.69)s;(2 122.57± 543.48)、(1 123.69±369.32) mm]比较,PH组小鼠第3、4天的逃避潜伏期[(54.48±9.69)、(56.63 ±7.74)s]及游泳距离[(4 789.48±677.67)、(4987.72 ±884.53) mm]均延长(P<0.05),海马组织W/D(5.47 ±0.98比2.79 ±0.78)、TWC(4.43±0.97比1.79±0.72)及AI[(36.32 ±2.62)%比(2.69±0.75)%]均增加(P<0.05),海马组织CHOP mRNA(0.92 ±0.36比0.38 ±0.08)及蛋白表达(2.79 ±0.79比1.06±0.23)均增加(P<0.05).与PH组比较,UTI组小鼠第3、4天的逃避潜伏期[(23.56 ±7.47)s、(13.62±6.36)s]及游泳距离[(2 234.64 ±890.58) mm、(1 120.67 ±389.74) mm]均缩短(P<0.05),海马组织W/D(2.92 ±0.64比5.47 ±0.98)、TWC(1.86±0.84比4.43 ±0.97)及AI[(13.65±1.74)%比(36.32±2.62)%]均减少(P<0.05),海马组织CHOP mRNA(0.54 ±0.11比0.92±0.36)及蛋白表达(1.41±0.47比2.79±0.79)均降低(P<0.05).结论 UTI可提高PH后小鼠远期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其与抑制海马组织中CHOP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周东民;贾启明;黄静;幸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芦荟烧伤膏对小鼠深Ⅱ°烫伤创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L7)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每只背部造成直径为2 cm的深Ⅱ°烫伤创面,每组创面分别外敷生理盐水、磺胺嘧啶银乳膏、基质和芦荟烧伤膏的纱布;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烫伤后7、10、14 d创面组织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烫伤后3、7、10、14 d创面组织中TGF-β1和EGFL7含量.结果 烫伤后,芦荟烧伤膏组创面组织上皮覆盖加快,新生血管增多;芦荟烧伤膏组第3、7天创面组织中TGF-β1水平分别为(22.72±1.05)、(31.58±3.91)μg./g,EGFL7水平分别为(99.67±3.33)、(161.60±12.74) μg/g,与各对照组比较均呈显著性升高(P<0.05);烫伤后第10天,芦荟烧伤膏组创面组织中EGFL7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148.25±15.33) μg/g],显著高于磺胺组和基质组(P<0.05).结论 芦荟烧伤膏能增加创面组织中TGF-β1、EGFL7的表达,促进烫伤组织的修复.
作者:李建学;陈晓东;宋信福;江琼;李荣府;陈昭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大鼠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观察背侧海马注射依托孕烯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α1亚基(GABAAα1)及γ-氨基丁酸转运蛋白-1(GAT-1)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30~270 g,双侧基底核各注射IBO 8 μg建立AD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4组(n=9):假手术组(Sham组)、溶剂对照组(Con组)、依托孕烯组(ENG组)、GABAA受体拮抗剂组(BIC组).术后1周行连续6d的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Con、ENG、BIC组在测试第1、2d后2h内背侧海马给予相应药物,BIC组在ENG海马给药前30 min腹腔注射8 mg/kg荷包牡丹碱.免疫组织化学法(n=6)和Western blot法(n=3)检测各组海马CA1/3区GABAAα1及GAT-1的表达.结果 分别与Sham组及Con组比较,ENG组及BIC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AEL)均明显缩短(P<0.05),海马CA1/3区GABAAα1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减少[CA1:(5.9±0.7)、(6.6±1.0)个比(3.7±0.8)、(3.1±0.4)个;CA3:(5.9 ±1.3)、(6.2±0.6)个比(3.8±0.6)、(2.8±0.6)个,P<0.01],CA3区GAT-1阳性细胞均显著减少[(23.7±2.3)、(23.0±1.7)个比(18.3±1.8)、(17.6±2.4)个,P<0.01],海马GABAAα1(P<0.05)和GAT-1(1.7±0.5、1.7±0.4比0.9±0.4、0.5±0.2,P<0.0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4组间CA1区GAT-1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G组和BI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孕烯可显著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与调节GABA受体水平的表达有关,其中GABAAα1及GAT-1可能参与其中记忆功能的调节作用.
作者:祁旦巳;王孝庆;王中苏;叶莉莎;王斌;曹红;李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逆行自体血预充(RAP)联合改良超滤(MUF)技术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60例心脏手术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实验组(n=27).实验组采用RAP联合MUF方法,对照组按体外循环常规预充.分别观察围术期多时间点的红细胞比容(Hct,T1、T2、T3、T4)及乳酸(Lac)、MUF滤液量、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术后2h的输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围术期有9例用血,少于对照组的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T2、T3) Hct明显低于对照组[T2:(25.08 ±0.50)%比(26.81±0.52)%,(P<0.05],[T3:(26.04 ±0.36)%比(27.79±0.51)%,(P<0.05].其他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P联合MUF技术可有效减少婴幼儿血液稀释,满足术中灌注条件,减少围术期用血量.
作者:付国伟;王振卿;孙微;赵阳超;黄明君;李军;赵文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的垂体腺苷酸环化酶(PACA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126例胃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样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其表达,比较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ACAP在胃腺癌中表达降低,低表达率为50.79%(64/126),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3,P<0.05).胃癌组织中PACAP的低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浸润深度、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及组织型别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5年生存期和分化类型明显相关(P<0.05).结论 PACAP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李文生;刘伟峰;宋俊鑫;杨延辉;孙君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自体肺移植技术是对不能耐受全肺切除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大[1].本研究旨在建立猪自体肺移植实验模型基础上,观察丙丁酚对自体移植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杂种猪、丙丁酚、血红素加氧酶-1(HO-1)单克隆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二抗、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试剂盒.
作者:王中秋;张帅;贾辉;胡江文;冯纯伟;蒋峰;许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传统介入手术的使用受射线辐射、造影剂过敏及肾功能衰竭等因素的限制[1].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行PDA封堵术可避免以上诸多弊端,且无需开胸、股动脉穿刺等.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纯TEE引导下行PDA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一、资料与方法入选标准:体重≥7 kg,PDA直径>2 mm,具有临床症状和心脏超负荷表现,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手术禁忌.共选取32例患儿,其中男14例,女18例.患儿在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全身麻醉TEE引导下行PDA封堵术.
作者:卢绪宁;文平;刘启龙;赵烨;刘宇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以同源导入法建立近交系增强型绿色荧光(EGFP)裸小鼠并分析脑组织各部位EGFP的表达,旨在为建立稳定表达EGFP示踪的脑肿瘤原位移植模型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杂交-回交的方法将EGFP基因导入BALB/c背景裸小鼠,并通过基因及表型分步筛选子代,繁育新的同源导入近交系.以免疫荧光法检测模型鼠不同区域脑组织及神经干细胞EGFP表达情况.颅内接种U87-红色荧光蛋白(RFP)细胞并建立胶质瘤模型.结果 在杂交-回交第10代及其以后各代,模型鼠T淋巴细胞比例低下(小于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0.3%),14个生化位点皆为纯合型,H-2表型为单倍型(d型),交替植皮成功率是100%,表明已达到EGFP基因同源导入法建立近交系BALB/c荧光裸小鼠标准.模型鼠在荧光激发下全身均可见到明亮的绿色荧光,各脏器组织细胞(红细胞除外)均表达EGFP,但表达强度有差异,脑组织中EGFP呈中度表达,显著高于肝组织(肝组织中EGFP呈低度表达).原位移植U87-RFP胶质瘤细胞株的移植瘤组织中可清晰显示其中存在的红色、绿色等颜色的荧光细胞.结论 利用同源导入法建立的新品系近交稳定表达EGFP的胶质瘤模型荧光裸小鼠,为人胶质瘤原位移植示踪研究胶质瘤及其肿瘤微环境奠定基础.
作者:王麒龙;王爱东;芮琴;代兴亮;陈金生;沈艳华;董军;黄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七氟烷(Sev)预处理对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I)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C57BL/6J小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5):假手术组(Sham组):只开左胸不夹闭肺门,机械通气3.5h;缺血-再灌注(IR)组:左肺缺血30 min,再灌注3h;Sev组:吸入2.5%七氟烷30 min,15 min后开左胸不夹闭肺门,机械通气3.5h;Sev预处理+IR组(SIR组):吸入2.5%七氟烷30 min,15 min后制备PIRI模型.实验结束后留取左肺,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总肺水含量(TLW),光镜及电镜测定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进行肺组织损伤定量评估(IQA),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肺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原位末端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与Sham组[(4.32±0.24)、(3.32±0.24);(5.71±1.98)%、(4.89±0.99)%]比较,IR组W/D (5.99 ±0.42)、TLW (4.99±0.42);IQA[(40.22±5.39)%]和AI[(35.19±5.94)%]均升高(P<0.05).SIR组W/D (5.25±0.15)、TLW (4.25 ±0.15)、IQA[(14.99±3.56)%]和AI[(16.47±2.69)%]均较IR组降低(P<0.05).与Sham组(1.16 ±0.37、0.96 ±0.27)比较,IR组肺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2.75±0.76)升高(P<0.05),而bcl-2蛋白表达(0.65±0.16)降低(P<0.05).SIR组肺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1.46±0.49)较IR组(2.75±0.76)降低(P<0.05).SIR组肺组织bcl-2蛋白表达(0.78±0.25)较IR组(0.65±0.16)升高(P<0.05).IR组肺组织形态结构均发生明显损伤,而SIR组肺组织形态结构损伤减轻.结论 七氟烷预处理对IR所致急性肺损伤发生的小鼠肺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幸芳;戎晓静;李佳;冯爱敏;卢锡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3种移植物与正常前臂骨间膜比较限制桡骨向近端移位的能力.方法 12具新鲜冷冻尸体前臂标本制成生物力学模型,腕、肘关节中立位固定于生物材料实验机上加载恒定100 N的轴向负荷,测量桡骨相对于肱骨小头向近端移位的距离.首先测试桡骨头切除骨间膜完整的标本,然后切断骨间膜,分别利用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同种异体跟腱重建每具标本的骨间膜中央束.每种测试状态重复加载10次,第1次至第10次桡骨向近端位移的增加代表移植物被拉伸的长度.结果 桡骨向近端的平均位移分别为(3.02±3.56) mm(完整骨间膜)、(6.78 ±4.12) mm(掌长肌腱)、(5.08 ±6.78) mm(桡侧腕屈肌腱)、(4.13 ±4.73) mm(同种异体跟腱),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物被拉伸的平均长度分别为(0.31 ±2.12) mm(完整骨间膜)、(1.82±3.26) mm(掌长肌腱)、(1.72±4.37) mm(桡侧腕屈肌腱)、(0.36 ±2.89) mm(同种异体跟腱),其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同种异体跟腱与完整骨间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没有一种移植物重建可以像正常骨间膜一样有效地限制桡骨向近端移位.如果考虑通过骨间膜重建来治疗前臂Essex-Lopresti损伤,3种移植物中同种异体跟腱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作者:苏嘉;沈新升;季日旭;郭晓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髂静脉支架植入后覆盖对侧髂静脉开口,局部区域的形态和病理学变化,探讨对另一侧髂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12条犬左髂静脉植入裸支架,支架上缘进入下腔静脉(IVC)并覆盖对侧髂静脉开口.术后4、8、12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取出血管支架及静脉行病理学检查,观察支架表面的新生内膜.结果 12条犬术后无支架闭塞或髂静脉血栓形成.覆盖对侧髂静脉开口的裸支架边缘有明显的新生内膜,并向支架中央爬行,以对侧髂静脉开口的下缘明显.术后4、8和12周的右髂静脉开口部裸支架的新生内膜面积分别为(9.33±1.54)%、(10.65±1.01)%和(10.92±1.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示中央支架网丝表面有内膜覆盖,术后4、8周中间支架网丝表面内膜覆盖率分别为(63.58±12.39)%、(97.13±2.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周内膜覆盖率为(99.63±0.60)%,与8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静脉支架植入后覆盖对侧髂静脉开口,彩色超声检查对另侧髂静脉血液回流无明显影响,对侧裸支架边缘有一定程度的内膜增生,中央的支架网丝表面也有胶原纤维沉积、内皮细胞覆盖,并随时间延长明显.但并未观察到在支架网丝间形成桥接.
作者:张喜成;陈兆雷;孙元;徐淼;李晓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