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间接估计RR/PR的方法探讨

李鹏声;梁融;周舒冬;郜艳晖;杨翌

关键词:logistic回归模型, 相对危险度, 患病率比
摘要:目的 探讨暴露与非稀有结局的关联研究中,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间接估计患病率比和相对危险度的三种方法.方法 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中预测概率的比值可估计RR/PR,根据协变量的不同取值,可采用条件法、边际法和分层法,RR/PR的置信区间用Bootstrap方法估计.将三种方法用于广州市男性人群吸烟与禁烟立法态度关联的实例,以说明方法的实际应用.结果 实例中人群对禁烟立法的不赞成率较高(17.72%),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间接估计的PR均小于OR值,三种方法结果较一致.结论 研究暴露与高发生率结局的关联时,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间接估计RR/PR.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料类型具体选择条件法、边际法或分层法.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生活事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目的 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妊娠期生活事件问卷,并评价其信度、效度,为开展孕期应激与不良妊娠结局及子代发育的病因关联研究提供有效测量工具.方法 在广泛文献综述基础之上构建理论维度,建立问卷的初始项目库,经过专家咨询和项目筛选,初步确定35个条目组成初始问卷.首先,建立3913名孕早期孕妇随访队列,结合遗漏检验、描述统计检验、极端组比较以及同质性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初始问卷的项目进行筛选.其次,通过Cronbach'sα系数、折半信度系数以及重测信度系数评价问卷的信度.后,通过因子分析评价结构效度,以及区分效度.结果 通过项目分析,初步确定妊娠期生活事件问卷由20条项目组成,分为家庭经济状况、工作问题、人际关系、夫妻生活和谐度四个维度.总间卷的Cronbach' sα系数、折半信度系数以及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63、0.67和0.93.采用方差大正交旋转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的结果与问卷构建之初的理论构想基本一致.区分效度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在户口、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3方面分组之间的问卷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生活事件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需要进一步评价预测效度.

    作者:贾晓敏;郝加虎;朱鹏;陶瑞雪;朱若平;丁秀秀;牛影;陶芳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应用与数据共享

    疾病预防控制业务贯穿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是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居民健康档案有机整体不可或缺的重要架构,是居民健康档案骨干支撑力量[1].随着疾病预防控制数据的不断积累、疾病预防控制业务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由各专业条线牵头组织建设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暴露出很大的问题.

    作者:夏寒;夏天;徐建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风湿性关节炎可能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病因研究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559例经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地区性别及年龄相近的健康人115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由调查员现场调查、核查后收回.对所有危险因素先单因素分析进行筛选,计量资料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将P <0.05的因素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采用backward conditional法;检验水准α=0.05,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分析均采用SPSS17.0完成.结果 风湿性关节炎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家族史、潮湿环境、中重度体力劳动、个人性格、饮食清淡和外伤史为男女共同的危险因素;初潮年龄≥17岁、初次分娩年龄≤21岁为女性特有的危险因素;吸烟和口服避孕药史为女性可能的保护因素.结论 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和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女性的危险因素多于男性.

    作者:何蛟;贾治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8-2011年天津市2型糖尿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2008-2011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新灰色关联法分析各单项费用在总费用中的重要程度,评价住院费用结构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住院费用的外部影响因素.结果 天津市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用为M=7788.79,QR=3999.99元;住院费用构成中占前五位的费用分别是药品费(60.31%)、检查费(22.34%)、治疗费(8.28%)、床位费(4.79%)和医用材料费(3.44%);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住院天数越多,医院级别越高,并发症数目越多的女性退休人员,其住院费用越高.结论 住院天数、医院级别、并发症数目、人员类别和性别是天津市2型糖尿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龚卉;崔壮;李长平;张姝;付晓萌;马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媒体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分析

    目的 探讨媒体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辖区内15 ~24岁未婚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12.7%,其中男性16.8%,女性8.7%.青少年性行为媒体影响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学生与否、文化程度、居住地、网络接触性信息、是否看过黄色录像/书刊等变量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有影响.结论 媒体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发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应加强对媒体产业的监控,鼓励媒体更多地宣传正确的性观念和安全性行为.

    作者:张鹏;高尔生;楼超华;林涛;郝莉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索性结构方程在系统家庭动力量表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ESEM)相对于传统的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在系统家庭动力量表使用中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系统家庭动力自评量表对6115名大中学生进行调查,以其中的5997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应用Mplus7.0结构方程软件对同一数据分别进行传统结构方程模型和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基于CFA的结构方程对数据的拟合度达不到基本的拟合指标要求,而ESEM则可以达到其要求.结论 在系统家庭动力量表的研究中,可考虑使用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

    作者:曾伟楠;赵旭东;万崇华;马泽威;于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我国艾滋病聚集性流行的空间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艾滋病病毒流行的空间聚集性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我国截至2011年底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例的分布情况,利用空间扫描统计量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发现和验证HIV/AIDS聚集性流行的地区及其变迁情况.结果 1995年以来,我国HIV/AIDS病例报告数迅速上升,发现HIV/AIDS病例的地区也在不断增加.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1995-2011年每年HIV/AIDS报告病例在县区水平均呈现聚集性分布且聚集性先降低后升高,截至2011年全国县区水平全局Moran'sI指数为0.3778(Z=35.1845,P<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扫描统计量法分析的结果,提示从1995年到2003年我国艾滋病疫情从云南、新疆等地向中部地区扩散,聚集性降低,但从2005年开始,西南地区的报告疫情又占优势,聚集性再次加强.结论 我国艾滋病不同流行时期具有不同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各省艾滋病流行特点各异,进行艾滋病流行分区时应充分考虑,以合理配置资源.

    作者:钱莎莎;郭巍;王丽艳;秦倩倩;丁正伟;邢健男;王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三甲中医医院2003-2012年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某三甲中医医院2003-2012年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某三甲中医医院2003-2012年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结果 固定资产、平均开放病床数和平均住院费用对平均住院日均有正影响,卫生技术人员数、手术人次、病床周转次数和好转率对平均住院日均有负影响.结论 为合理缩短平均住院日,中医医院应采取完善服务功能,优化诊疗流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中医药综合治疗;提高医技检测的工作效率;制定病种住院日标准,施行单病种中医临床路径;规范医保患者管理等措施.

    作者:阳赣萍;胡铁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3586名1~9年级学生近视现况及其与不良用眼行为的关系

    目的 了解湖南省某地区1~9年级学生近视现况,并探讨不良用眼行为与近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随机选择的3586名1~9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不良用眼行为对近视的影响.结果 在被调查者中,近视率为27.3%,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为16.0%,低于初中生(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采取近距离用眼、不良读写姿势、不良阅读方式以及在弱光照环境下读写等用眼行为的学生,其近视率分别为34.2%、31.6%、43.5%和31.3%,高于从不或偶尔采取上述不良用眼行为的学生(19.6%、22.9%、25.0%和2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近距离用眼、不良阅读方式为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 不良用眼行为与近视有关,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朱娜;罗家有;曾嵘;李雄伟;罗米扬;王质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干部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控制干部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对我院干部病房668名老年患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等依据PDCA循环工作法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由管理前的15.0%下降至9.1%,平均住院日减少15.5天,平均医疗费用下降4002.6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是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先进管理方法.

    作者:金玉玲;邱昕光;刘敏;王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长期生命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烧伤是世界范围内伤害人类公共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遭受着各种并发症的痛苦,终死于早期休克、重度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败血症等.这些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即使是那些幸存的患者也不得不接受长期的甚至终生的功能恢复和治疗,这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1].虽然对烧伤患者的生命质量研究多年,但是,在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的调查较少.此外,以往的研究多局限在烧伤面积(多数情况在30% ~ 50% TB-SA)、烧伤深度(多数三度烧伤在10%~20% TBSA)、年龄(多数是儿童和老人)、烧伤发生后的调查时间(多数是烧伤后1~2年)[2].本文报告的是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面积在50%以上或三度烧伤创面面积超过20%)的长期生命质量调查(≥2年),以及对影响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作者:曲延生;崔哲铭;曲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化验室检出涂阳结核病人的作用

    痰检是当前检出结核病传染源重要的手段.WHO在全球结核病规划(GTB)明确指出:DOTS策略中痰涂片镜检是检出传染性结核病人有效方法.沈阳市大东区从2002年起,逐步加大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痰检工作现已普及到11个镇乡卫生院(包括8个卫生服务中心,3个乡级卫生院)和4个县级以上医院.

    作者:吴澎;赵世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研究中的空间集群检测方法

    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保障,健康相关研究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健康变量大多与环境紧密相关,但传统的健康研究仅仅关注变量属性本身,忽略了与其相关联的地理信息,而空间集群检测方法(spatial clustering detection)能够同时考虑这两方面的信息,如今已逐渐成为空间分析的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徐丽;方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质疏松在体检人群中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和评估骨质疏松在体检人群中的流行状况,探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为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6914例体检人群相关资料,应用SPSS 17.0软件统计骨质疏松的检出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职业、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脂血症、脂肪肝、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总胆固醇、高脂血症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BMI及职业为厅局级和公检法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结论 骨质疏松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完善健康体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赵健;郭忠琴;周丽娜;潘玉阳;王云;杜健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6-2011年丹东市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1年丹东市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伤害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11年丹东市城市居民死亡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计算伤害死亡率、人群分布特征和疾病负担等指标,分析导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2006-2011年丹东市城市居民伤害在全死因顺位为第5位,伤害死亡PYLL为44107.10人年,减寿顺位为第2位;伤害死亡AYLL为25.82年/人,平均减寿顺位为第1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07,P<0.001).在伤害死因顺位中,交通事故居首位,其次为意外中毒、意外跌落、自杀和淹死,伤害PYLL前5位依次为交通事故、意外中毒、自杀、意外跌落和淹死,AYLL前5位依次为淹死、交通事故、自杀、意外中毒和意外跌落.各年龄组伤害的首位死因均为交通事故,第2位伤害死因少年儿童组(0~14岁)为淹死,青壮年组(15~44岁)为意外中毒,中年组(45 ~59岁)为自杀,老年组(60岁及以上)为意外跌落;青壮年组的伤害死亡占该年龄组总死亡比重高.结论 伤害虽然在全死因顺位为第5位,但PYLL居第2位,AYLL居第1位,疾病负担较重.伤害死亡分类中交通事故是首因,各年龄段分别有不同的其他主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预防、干预工作,男性青壮年是主要干预对象.

    作者:秦玲;刘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队列研究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内科合并症,它包括妊娠前已经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或妊娠后首次发生糖尿病的患者[1].此类患者都伴有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代谢异常,妊娠后胎盘合成的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增多导致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的现象,这很可能对新生儿及孕产妇本人造成极大的影响[2].本研究着重探讨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现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李艳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国婴儿死亡率灰色预测分析

    婴儿死亡率(IMR)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因此了解婴儿死亡率的变化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提出预防干预措施有重要的意义.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本研究数据来自于1991年-2013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具体见表1.

    作者:刘涛;孙良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居民对医生的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描述居民对医生的印象,分析居民对医生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PPS”随机抽样方法获得样本数据,使用STATA11.0统计软件中的列联表、卡方检验和有序多分类回归等方法来分析数据.结果 58.7%的居民对医生怀有“正面印象”,33.6%的居民对医生“印象一般”,7.7%的居民对医生持“负面印象”.城、乡居民对医生印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医生“印象一般”的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低5.6%,对医生怀有“负面印象”的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高5.3%.户籍、医院满意度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对医生印象有显著影响,未发现其他因素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结论 部分居民对医生怀有非正面印象,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增进居民对医生的了解和信任有利于改善居民对医生的印象.

    作者:郭云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传承、合作与发展——《中国卫生统计》杂志30年载文知识网络可视化分析

    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卫生统计》杂志1984-2013年所载文献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作者、科研机构的合作与发展历程,为卫生统计学科今后的发展提供独特视角.方法 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对刊登在《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的6021篇文献,分别绘制作者、科研机构的科学知识图谱,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30年间,出现频次≥10的机构有63所,其中中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排名居前,出现频次均超过150次,且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诸多机构形成了密切的合作网络;机构的合作密切程度随着年代的更迭不断增强;1984-2013年,发文量≥9篇的作者共有143人,且作者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结论 经过30年的发展,科研机构之间逐渐形成了复杂的合作网络,但仍需进一步推进跨机构、跨地域的合作.

    作者:李鹭;曹红艳;郭海强;孙高;张岩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应用TOPSIS法和RSR法综合评价结核病防治工作

    目的 综合评价河南省18个地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为推动今后结核病工作全面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TOPSIS法与RSR法,对2012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开封市、漯河市和南阳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综合排名优档;洛阳等12个地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综合排名良档;安阳市、平顶山市和济源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综合排名中档.结论 TOPSIS法结合RSR法能科学的反映各地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实际情况,值得在结核病等传染病控制工作综合评价中应用,为推动结核病工作全面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李栋梁;谢春雨;聂轶飞;王侃;赵富山;邢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