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血精氨酸加压素和心钠素变化

魏德;钟先坤;林堃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高钠血症, 精氨酸加压素, 心钠素
摘要: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血清精氨酸加压素(AVP)和心钠素(ANP)的变化.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高钠血症组)、重型颅脑损伤血钠正常患者(正常血钠组)各20例,取同期成年健康志愿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其血清AVP、ANP的含量,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1)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组、正常血钠组、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VP水平分别为(9.38±4.00)、(21.04±3.51)、(12.94±4.11) pg/m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ANP水平低于正常健康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型颅脑外伤高钠血症组与正常血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抗利尿激素可能是高钠血症发生的主要神经内分泌因素之一.(2)ANP可能为颅脑损伤的诊断性指标;但ANP可能未参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发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幼鼠清醒状态下耻骨上和经尿道膀胱置管的影像尿动力学比较

    目的 比较幼鼠清醒状态下耻骨上和经尿道膀胱置管的影像尿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建立清醒状态下幼鼠影像尿动力膀胱测压模型.方法 选取Wistar雌性幼鼠20只,年龄4~6周,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手术组(经耻骨上置管)通过外科手术经耻骨上将导尿管放入膀胱,非手术组(经尿道置管)通过尿道将导管放人膀胱内.术后5d后,在清醒的状态下,并用特制的塑料马甲固定小鼠使其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对两组小鼠分别进行影像膀胱测压.观察记录两组小鼠的大膀胱容量、大排尿压、充盈末期膀胱压并计算膀胱顺应性.结果 经耻骨上置管组的大膀胱测压容量为(0.83±0.27) ml,大排尿压为(26.3±7.8)cmH2O(1 cmH20 =0.098 kPa),膀胱顺应性为(0.026±0.070) ml/cmH20;经尿道置管组的大膀胱测压容量为(0.92±0.34) ml,大排尿压为(37.2±5.9) cmH20,膀胱顺应性为(0.032±0.050) ml/cmH2O;两组的尿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经尿道置管比较,手术组放置尿管的操作更容易,稳定性更高,可重复性更强.结论 经耻骨上膀胱置管的影像膀胱测压雄性幼鼠动物模型更容易建立.

    作者:何翔飞;崔林刚;文建国;吴军卫;李云龙;冯锦锦;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帕瑞昔布钠联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科手术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多模式镇痛方式对胸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行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N组患者术后镇痛仅使用舒芬太尼0.2 μg/kg;P组使用舒芬太尼0.2μg/kg+帕瑞昔布钠40 mg;T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0.2 μg/kg+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PT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0.2 μg/kg+帕瑞昔布钠40 mg+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记录患者苏醒即刻躁动评分(RSS)和苏醒即刻(T1)、出恢复室即刻(T2)、术后3 h(T3)、6 h(T4)、12 h(T5)和24 h(T6)安静与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Prince-Henry评分;以及术后镇痛泵总使用时间、24 h的镇痛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N、P、T、PT组患者苏醒期RSS评分分别为(2.20±0.63)、(1.40±0.52)、(1.10±0.74)和(0.50±0.71)分.与N组比较,P、T、PT组苏醒即刻RSS评分均降低(P<0.05);与PT组比较,P、T组苏醒即刻RSS评分均增高(P<0.05).(2)N组术后T1、T2、T3、T4、T5、T6的VAS评分分别为(5.29±0.63)、(5.12±0.74)、(5.24±0.63)、(5.07±0.82)、(4.73±0.67)、(4.45±0.70)分;Prince-Henry评分分别为(3.21 ±0.42)、(2.83±0.41)、(2.25±0.39)、(2.17 ±0.31)、(2.24±o.41)、(2.35±0.35)分.P组术后T1、T2、T3、T4、T5、T6的VAS评分分别(1.72±0.67)、(2.03±0.67)、(2.14 ±0.74)、(2.47±0.52)、(4.11±0.74)、(4.25±0.76)分;Prince-Henry评分分别为(0.84±0.32)、(0.92±0.27)、(1.31 ±0.24)、(1.52 ±0.21)、(2.07±0.31)、(2.07±0.31)分.T组术后T1、T2、T3、T4、T5、T6的VAS评分分别为(1.53±o.71)、(1.72±0.67)、(1.91±0.57)、(1.97±0.57)、(2.24 ±0.63)、(3.71±0.82)分;Prince-Henry评分分别为(0.73±0.34)、(0.74±0.24)、(1.14±0.37)、(1.27±0.28)、(1.42±0.32)、(2.13±0.38)分.PT组术后T1、T2、T3、T4、T5、T6的VAS评分分别为(1.33±0.48)、(1.52±0.53)、(1.83±0.63)、(1.95±0.74)、(1.82±0.63)、(1.93±0.57)分;Prince-Henry评分分别为(0.61±0.26)、(0.53±0.27)、(0.62±0.34)、(0.82±0.32)、(0.89±0.27)、(0.96±0.33)分.与N组比较,P组T1、T2、T3、T4时VAS和Prince-Henry评分均降低(P<0.05);T组T1、T2、T3、T4、T5时各评分降低(P <0.05);PT组T1、T2、T3、T4、T5、T6时各评分降低(P<0.05).与PT组比较,P组T5、T6时各评分增高(P<0.05);T组T6时各评分增高(P<0.05).(3)N、P、T、PT组患者术后镇痛泵的使用时间分别为(32.03±2.90)、(39.52±1.64)、(41.45±1.54)、(45.15±1.36) min.与N组比较,P组、T组、PT组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延长(P<0.05);与PT组比较,P组、T组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缩短(D<0.05).(4)N、P、T、PT组术后满意例数分别为8、16、18、26例.与N组比较,P组、T组、PT组术后24 h镇痛满意度均增高(P<0.05);与PT组比较,P组、T组术后24 h镇痛满意度降低(P<0.05).N组术后发生恶心17例、呕吐6例、瘙痒10例;P组发生恶心8例、呕吐3例、瘙痒5例;T组发生恶心6例、呕吐3例、瘙痒5例;PT组发生恶心3例、呕吐0例、瘙痒1例;与N组比较,P组、T组、PT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与PT组比较,P组、T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联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多模式镇痛方式可为胸科手术患者提供良好镇痛效应.

    作者:王莉娟;马民玉;孙振涛;孙雪青;杨晶晶;杨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沉默乳腺癌耐药蛋白基因影响胰腺癌SW1990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胰腺癌是一种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1].吉西他滨(GEM)是临床上用于胰腺癌化疗的“金标准”.RNA干扰(RNAi)是双链RNA介导的转录后基因特异性沉默.前期研究结果表明,GEM能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但随作用时间延长,药物抵抗逐渐增强,这可能与GEM作用细胞后上调乳腺癌耐药基因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表达有关[2].本研究旨在反向探讨沉默ABCG2后能否增强胰腺癌细胞对GEM的化疗敏感性.

    作者:沈忱;王飞通;刘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颈内动脉闭塞的治疗现状

    目前在急性颈内动脉(ICA)闭塞的治疗方面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总结了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及外科手术治疗在内的ICA闭塞的主要治疗方法,并对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及预后进行总结.

    作者:李宗树;李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4-吗啉基)-8-苯基-4氢-1-苯并吡喃-4酮改变替莫唑胺耐药细胞系耐药特性的体外研究

    目的 观察应用2-(4-吗啉基)-8-苯基-4氢-1-苯并吡喃-4酮(LY294002)对替莫唑胺耐药胶质瘤细胞株U251/TR细胞增殖、侵袭及耐药性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应用LY294002作用于细胞株U251/TR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膜联蛋白V(Annexin V)法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核因子-κB(NF-κB)、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等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 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的表达.结果 LY294002组与空白对照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相比自培养第2天起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LY294002组Transwell穿过细胞数[(43.60±1.54)个]较空白对照组[(81.90±1.64)个]、DMSO组[(82.10±1.07)个]明显减少(P<0.05).LY294002组细胞周期被明显阻滞在G0/G1期(67.44%),S期(30.56%)明显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36.05±1.99)% (P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Y294002组能有效抑制p-Akt、MMP-2、MGMT、NF-κB、bcl-2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而上调Caspase-3表达(P<0.05).结论 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的LY294002显著抑制了U251/TR细胞的增殖、侵袭,并促进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LY294002下调了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及MGMT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潘强;朱琳;刁兴涛;宋纯玉;刘秀云;刘振瑞;岳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血精氨酸加压素和心钠素变化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血清精氨酸加压素(AVP)和心钠素(ANP)的变化.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高钠血症组)、重型颅脑损伤血钠正常患者(正常血钠组)各20例,取同期成年健康志愿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其血清AVP、ANP的含量,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1)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组、正常血钠组、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VP水平分别为(9.38±4.00)、(21.04±3.51)、(12.94±4.11) pg/m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ANP水平低于正常健康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型颅脑外伤高钠血症组与正常血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抗利尿激素可能是高钠血症发生的主要神经内分泌因素之一.(2)ANP可能为颅脑损伤的诊断性指标;但ANP可能未参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发生.

    作者:魏德;钟先坤;林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斑蝥素抑制乳腺癌细胞血行转移潜能的机制

    血行转移涉及侵袭、迁移、抗凋亡、增殖等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1-2],还涉及其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斑蝥素对乳腺癌细胞血行转移潜能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细胞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CF-7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细胞维持于含10%胎牛血清的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中,于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2.侵袭实验: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

    作者:马德亮;张琼妍;龚斐然;吴梦瑶;沈梦;陶敏;支巧明;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大豆苷元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与分化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大豆苷元(DAI)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与分化的作用.方法 培养人骨肉瘤MG63细胞,分成对照组和不同浓度DAI干预细胞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1、10、20、40、80、160 μ mol/L DAI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20、80 μmol/L DAI作用24h和48 h的细胞凋亡率,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对照组、20、40、80 μmol/L DAI作用48 h的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免疫细胞化学分别检测20、40、80 μmol/L DAI干预48 h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生存素(Survivin)蛋白表达,磷酸苯二钠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对照组、10、20、40 μmol/L DAI干预6、9、12d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1、12、24 d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茜素红染色观察10、20、40 μmol/L DAI组细胞内钙盐沉积.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1、10、20、40、80、160μmol/L DAI组24 h和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0.91 ±6.29)%、(12.53±4.28)%、(18.80±4.14)%、(25.25±5.43)%、(43.99±0.71)%、(50.33±4.17)%和(12.17±4.87)%、(27.49±0.10)%、(31.06±2.86)%、(41.95±3.07)%、(61.53±4.02)%、(62.81±1.48)%,各DAI组均抑制MG63细胞增殖活性,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F浓度=71.44,P<0.01;F时间=25.69,P<0.01).20、80 μmol/L DAI组中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80μ moL/L DAI组中细胞凋亡率高(F主时间=2 690.97,P <0.01;F浓度=5 684.50,P<0.01),TUNEL法结果显示凋亡细胞数量随DAI浓度的升高而增多,两者呈正相关(F=17.29,P<0.01).PPARγ mRNA表达随DAI浓度增加而升高(F=266.93,P<0.01),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128.25,P<0.01).10、20、40 μmol/L DAI组细胞中AL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F浓度=2668.96,P<0.05;F时间=1 015.33,P<0.05),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升高(F浓度=715.66,P<0.05;F时间=7 635.5,P<0.05).DAI组细胞中矿化结节形成量明显增多.结论 DAI可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并可能通过激活PPARγ途径诱导MG63细胞发生凋亡和分化.

    作者:李欣洁;米洋;徐琰;王亚东;关红亚;李洁;李月白;王义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兔血清D-二聚体以及血栓溶解体积和血栓清除率的关系

    目的 通过连续检测尿激酶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兔血清D-二聚体值以及血栓溶解体积和血栓清除率结果,探讨三者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清洁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制作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帕肝素+5%葡萄糖生理盐水;B组:帕肝素+尿激酶+5%葡萄糖生理盐水;C组(空白对照组):帕肝素+尿激酶+5%葡萄糖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前、造模成功后1h、每次尿激酶治疗后4h进行D-二聚体含量检测,计算静脉造影所显示血栓的体积及血栓清除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在开始治疗后D-二聚体测量值均先升高后降低,C组测量值无显著变化.3组尿激酶治疗各时间点D-二聚体测量值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3[(164.6 ±21.3)、(264.2±16.5)、(66.5±8.1) ng/ml]、T4[(131.2±11.8)、(94.3±6.5)、(65.3±7.7)ng/ml]、T5[(88.5±6.7)、(46.4±4.9)、(64.2±7.2)ng/ml]时间点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3时间点D-二聚体峰值为(305.6±21.3) ng/ml,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为(6.04 ±3.21) ml,B组T3时间点D-二聚体峰值为(264.2±16.5)ng/ml,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为(2.13 ±0.49) ml(P <0.05);A组T5时间点D-二聚体测量值为(88.5±6.7)ng/ml,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为(1.95 ±0.75) ml,B组T5时间点D-二聚体测量值为(46.4 ±4.9) ng/ml,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为(0.56 ±0.18) 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激酶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兔的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值并非随着血栓的溶解而进行性上升.D-二聚体测量值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通过测定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前期的溶栓治疗效及终血栓溶解起到预测作用.

    作者:王琦;孙喜伟;王中英;王帅;刘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发生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就诊的5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骨折(157例)和未发生骨折(343例)的病例进行组间对照研究,并对7种可能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身高和绝经时间与骨折发生率无明显相关(t身高=0.305,P>0.05;t绝经=-1.240,P>0.05),而年龄、体重、肌肉厚度、肌力和骨密度与骨折发生率显著相关(t年龄=3.132,P <0.01;t体重 =2.136,P<0.05;t肌肉厚度=-8.829,P<0.01;t肌力=-4.369,P<0.01;t骨密度=-9.651,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重、肌肉厚度、肌力和骨密度均为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且肌肉厚度、肌力和骨密度为保护因素(β肌肉厚度=-2.575;β肌力=-0.022;β骨密度=-9.982),而年龄和体重为危险因素(β年龄=0.078;β体重=0.054).结论 年龄和体重越大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性较大,而骨密度、肌力和肌肉厚度越大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则越小,临床上可针对这3个保护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以期达到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作用.

    作者:蒋雪生;李建有;周国顺;姬亚峰;李雄峰;詹碧水;张少群;陈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肘管综合征中弓状韧带小分子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弓状韧带肥厚增生引起尺神经卡压磨损,是肘管综合征(CuTS)常见的病因[1],但具体机制不明.本研究旨在探讨CuTS中弓状韧带小分子RNA(miRNA,rnjR)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材料与方法术中取标本并行Affymetrix基因芯片分析.miRWalk及Bioconductor软件用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统计分析采用配对设计两两比较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任一鸣;周先虎;魏志坚;樊保佑;林伟;刘燊;郝岩;冯世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Transgelin-2促进结肠癌细胞迁移侵袭的机制

    目的 探讨Transgelin-2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5种结肠癌细胞株中Transgelin-2的mRNA和蛋白表达,筛选出Transgelin-2低表达细胞株SW480;以MegaTran 1.0试剂进行质粒转染,建立Transgelin-2过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模型;Transwell法检测Transgelin-2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分别观察Transgelin-2过表达结肠癌细胞微丝的变化;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体外结合共沉淀实验验证Transgelin-2与F-actin的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ransgelin-2与F-actin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Transgelin-2过表达组的迁移细胞数在15 h[(207.27±62.26)个]、24 h[(179.00±32.08)个]均明显多于对照组[(114.13±29.17)个;(95.07±33.18)个;P<0.05]及转染空载体组[(120.33±26.40)个;(95.93±28.66)个;P<0.05];细胞中F-actin与单体球状肌动蛋白(G-actin)的相对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两者的荧光强度比值(18.7±8.6)较对照组(6.2±7.2)、空载体组均显著增加(8.8±4.0,P<0.05),提示发生微丝重塑;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过表达Transgelin-2的结肠癌细胞F-actin明显增多;F-actin体外结合共沉淀实验显示Transgelin-2与肌动蛋白存在体外的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Transgelin-2与F-actin存在体内的共定位.结论 Transgelin-2可能通过参与调节微丝的重塑促进结肠癌细胞的迁移侵袭.

    作者:周静;张彦斌;张辉;梁斌;叶颖江;王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在胃癌中异常表达的意义及相关功能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在胃癌细胞株中验证其细胞学功能.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我院60例胃癌患者的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AFAP1-AS1的水平,分析AFAP1-AS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使用RT-qPCR检测5个不同的胃癌细胞株中AFAP1-AS1的表达水平.对于高表达AFAP1-AS1的细胞株使用慢病毒载体下调基础表达.进而检测下调AFAP1-AS1后对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胃癌组织中AFAP1-AS1的相对表达量△Ct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水平(6.349±1.966比3.065±1.015,P<0.01),且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水平有关(P<0.05);胃癌细胞株MGC-803及SGC-7901高表达(2.239±0.020及2.488±0.021),有效干扰AFAP1-AS1的表达后可以显著抑制MGC-803及SGC-7901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并促进凋亡(P<0.01).结论 AFAP1-AS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AFAP1-AS1后可以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并促进凋亡.

    作者:周立生;邓标;裘正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修复中的机制及应用价值

    神经干细胞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修复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针对神经干细胞的相关研究及文章进行总结,在基础研究方面,干细胞的特性、取材、定向诱导分化、移植以及神经功能修复功能已有很多突破,随着国内对干细胞应用前景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正逐步展开;在临床研究方面,由于费用、市场规范化等多方面原因,国内研究相对滞后于国外.但是,随着国内对于神经干细胞兴趣及研究不断深入,干细胞的治疗的临床转化及推广将有更进一步突破.

    作者:雷霆;王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大脑后动脉近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 评估血管内治疗大脑后动脉近段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析2009年12月至2015年12月,35例血管内治疗大脑后动脉近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7.2±11.5)岁,19例有脑出血病史,16例无脑出血病史.结果 35例均获得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5例,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5例,载瘤动脉闭塞术25例;动脉瘤完全栓塞30例,几乎完全栓塞2例,不完全栓塞3例.围手术期发生4例并发症:其中3例在载瘤动脉闭塞组,包括2例新发小卒中,恢复良好,1例同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遗留明显残疾;1例在支架结合弹簧圈组,术中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良好.平均随访(26±11)个月,载瘤动脉闭塞组1例患者非症状性复发,再次栓塞;支架结合弹簧圈组1例复发出血;单纯弹簧圈栓塞1例非症状性复发,定期复查.至随访结束,改良Rankin评分(mRS)0~2分者31例,3分者3例,6分者1例.结论 血管内治疗大脑后动脉近段动脉瘤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仍应该依据不同的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钊硕;李天晓;薛降宇;冯光;王子亮;白卫星;赵同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目的 探讨榄香烯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3例GBM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RT+ TMZ组)35例,在此治疗基础上接受榄香烯治疗者(RT+ TMZ+ ELE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无进展生存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RT+ TMZ组比较,RT+ TMZ+ ELE组患者总体生存率(x2=18.034,P<0.01)和无进展生存率(x2 =54.443,P<0.01)均较好;RT+ TMZ组和RT+ TMZ+ ELE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个月和21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个月和11个月.血液学毒性反应在RT+ TMZ组和RT+ TMZ+ ELE组分别发生10例和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9,P<0.05).结论 榄香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GBM患者预后生存,抑制术后进展,且能够降低放化疗相关血液学毒性反应的发生.

    作者:马春晓;周伟;闫兆月;屈鸣麒;步星耀;刘建波;王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体外循环期间中枢神经特异蛋白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Dex)有脑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Dex对体外循环(CPB)大脑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CPB组、Dex低剂量组(DL组)和Dex高剂量组(DH组).CPB组和Dex组建立CPB模型,转流2h.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白细胞介素(IL)-6和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浓度.

    作者:陈燕桦;张炳东;梁东科;韦祎;周丽芳;谢玉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微小RNA-203通过锌指神经转录因子2的靶向作用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203通过锌指神经转录因子2(SNAI2)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胃癌细胞SGC7901使用含10%胎牛血清的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DMEM)培养基,在37℃、5% C02培养箱培养.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203 mimics转入胃癌细胞SGC7901,转染48 h后,提取SGC7901-miRNAcon、SGC7901-miR-203 mimic两组细胞总RNA,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转染效果,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侵袭和凋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miR-203后在胃癌细胞中SNAI2的表达水平.小干扰RNA(siRNA)干扰胃癌细胞SGC7901中SNAI2的水平,Western blot验证敲减效果,并检测敲减SNAI2后细胞侵袭和凋亡.转染miR-203 mimics后,脂质体转染SNAI2表达质粒,检测细胞侵袭和凋亡.结果 (1)胃癌细胞SGC7901转染miR-203 mimics后,miR-203的表达水平(6.68±0.53)明显高于miRNA con组(0.84±0.1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miRNA con组的凋亡率(9.25±1.19)%比较,转染miR-203 mimics组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率为(32.73±5.94)%,较miRNA con组明显增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miRNA con组比较,转染miR-203 mimics 48 h后,胃癌细胞株SGC7901、MGC-803、BGC-823中SNAI2的表达都下调,分别为16.52±3.28、13.37 ±3.06和14.93 ±3.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敲减SNAI2之后,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下降,siRNA con组、siRNA-1组和siRNA-2组的侵袭细胞数量分别为(71.04 ±6.83)×106/L,(20.47 ±2.37)×106/L和(23.29±2.58)×106/L,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流式细胞术的结果表明,转染SNAI2后,miR-203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促凋亡作用被反转,siRNA con组、siRNA-1组和siRNA-2组的SGC790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74±1.26)%、(30.73±5.58)%和(16.29±2.14)%,siRNA-2组的细胞凋亡程度明显降低.结论 miR-203能够通过靶向调控SNAI2而降低胃癌细胞SGC7901的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陈林昊;林达佳;王襄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卵巢癌相关抗原66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人卵巢癌相关抗原66(OVA66)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运用Control-小干扰RNA (siRNA)、OVA66-siRNA分别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Western blot检测OVA66蛋白表达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与Control-siRNA组比较OVA66-siRNA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蛋白表达量降低63.2%,MMP-2、MMP-9的蛋白表达量分别降低58.0%和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OVA66-siRNA组较Control-siRNA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结果如下:Control-siRNA组迁移细胞为(153.0±5.2)个,OVA66-siRNA组迁移细胞为(80.0±3.6)个,OVA66-siRNA组迁移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Control-siRNA组侵袭细胞为(142.0±8.5)个,OVA66-siRNA组侵袭细胞为(51.0±8.1)个,OVA66-siRNA组侵袭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结论 OVA66-siRNA靶向干扰了OVA66的表达,同时下调MMP-2、MMP-9的表达.下调OVA66的表达水平能够降低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迁移、侵袭的能力.

    作者:王轩;朱一硕;梅鹏金;雷霆;白津;郑骏年;范月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淫羊藿苷活化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促进钛颗粒诱导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icariin)对钛颗粒(Ti)诱导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4组,即对照组、Ti组、icariin组和ICG-001组.MSCs成骨诱导培养.Western blot法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及定量分析观察细胞向成骨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矿化程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t相关基因2(Runx2)、Osterix和骨钙素(OCN)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i能抑制β-catenin的表达,icariin(10-8mol/L)加入后Ti的抑制效应不明显.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icariin组ALP活性为(27.76±5.26) nmol PNP/(min·μg protein),与Ti组[(19.72±3.28) nmol PNP/(min· μg prote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icariin组细胞外基质矿化程度高,Ti、ICG-001组矿化结节少,定量结果显示icariin组吸光度(A)值为0.52 ±0.06,与Ti组(0.22±0.03)和ICG-001组(0.39±0.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Ti组Runx2、Osterix和OCN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5±0.05、0.57 ±0.07和0.60 ±0.07;icariin组上述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5 ±0.03、0.98 ±0.09和0.96 ±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001加入后能抑制icariin对Runx2、Osterix和OCN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 Icariin通过活化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Ti诱导的MSCs成骨分化.

    作者:陶云霞;胡宣洋;平子川;王骏骅;王亮亮;史佳伟;吴勰星;郭晓斌;徐耀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