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王超;张荣远;马鸣

关键词: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 雄激素受体, 前列腺癌
摘要:目的 探讨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浓度分别为20、40、60、80 μmol/L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40 μmol/L二十二碳六烯酸处理前列腺癌LNCap细胞0、12、24、36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二十二碳六烯酸对LNCap细胞雄激素受体(AR)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20、40、60、80 μmol/L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对LNCap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13.3%、46.7%、53.3%、63.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0 μmoL/L的二十二碳六烯酸能够使AR的蛋白表达量下降60% ~ 80%.结论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与其下调AR的表达有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长度十二指肠旷置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 通过植入不同长度的腔内袖管装置(ELS),观察十二指肠肠段旷置对肥胖大鼠能量代谢、血糖调控及胰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O,n=8)、1 cm ELS管植入组(ELS-1,n=10)、4 cm ELS管植入组(ELS-4,n=8)、10 cm ELS管植入组(ELS-1O,n=9).比较置入ELS组与假手术组的糖尿病大鼠的体质量、能量消耗、胰岛素抵抗、GLP-1水平等多项参数.术后第8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胰腺GLP-1R mRNA的表达变化.比较不同程度的十二指肠旷置对于代谢结果及血糖调控的影响.结果 置入10 cm ELS的大鼠与SO组比较,体质量下降14%(P<0.05),总能量消耗高13% (P <0.05),静息能量消耗高9%(P<0.05),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P<0.05).空腹GLP-1释放升高(P<0.05),胰腺GLP-1受体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置入4 cm或1 cm ELS的大鼠与SO组比较,在能量消耗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糖稳态的影响轻微(P<0.05).结论 十二指肠全段旷置能增加大鼠总能量消耗,尤其是静息能量消耗,改善血糖调控能力,提高胰腺GLP-1受体表达,部分旷置只能引起适当的体质量下降.

    作者:李肖珂;裘年存;张勤;单成祥;仇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即刻早期反应基因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乳腺癌细胞HCC1937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即刻早期反应基因(IER3)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乳腺癌细胞HCC1937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TRAIL和IER3干预48 h前后TRAIL和IER3基因表达改变,分别于24、48、72、96、120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HCC 1937细胞的增殖,10 ~ 14 d后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24 h后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RAIL组和IER3+TRAIL组的TRAIL相对表达量分别是42.69±3.88和46.36±3.55;IER3组和IER3+ TRAIL组的IER相对表达量分别是5.08±1.40和9.66±2.25.TRAIL、IER3及TRAIL+ IER3组在120 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50.95 ±7.45)、(25.39±4.49)及(72.01 ±2.95).IER3+ TRAIL组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结论 IER3能增强TRAIL诱导乳腺癌细胞HCC1937的凋亡,两者联合具有协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孙言波;刘世海;刘相萍;梁晔;周泉;王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细胞周期素D1的表达及其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

    目的 观察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中细胞周期素(Cyclin) D1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角蛋白(CK5/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以对6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子亚型的分型,并检测Cyclin D1在各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分析它与各分子亚型及ER、PR间的关系.结果 (1) Cyclin D1在腺腔A型、腺腔B型、裸表达型、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样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分别为85.71%、83.33%、75.00%、66.67%、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yclin D1的阳性表达与ER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36,P<0.05);与PR的阳性表达无相关(r =0.048,P>0.05).结论 Cyclin D1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及内分泌治疗的预测指标.

    作者:汤俊;赵涓涓;张军;张弘;刘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RNA结合蛋白38基因对人乳腺癌BT474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RNA结合蛋白38(RNPC1)基因过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BT474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慢病毒转染法,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其对BT474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CCK-8实验显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6d时吸光度(A)值分别为0.7147 ±0.0189、0.770 8±0.016 0、0.5568 ±0.043 6(P <0.05).克隆形成实验显示,14 d时细胞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13.300 ±3.528)、(118.700 ±2.404)、(47.330±2.906)个(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实验组细胞24h迁移、侵袭实验中滤过膜细胞数分别为(61.670 ±4.842)、(14.670±1.856)个,均比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降低(P<0.01).Western blot法显示,过表达RNPC1a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 RNPC1a基因可以抑制BT474细胞的生物学特性.RNPC1a与MMP-2的相互作用关系在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调节作用.

    作者:薛金秋;梁秀清;成琳;石靓;王莹;丁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组织弥散弹性成像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肝炎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

    肝纤维化(LF)是肝硬化的早期改变,如果在此时消除病因,积极治疗,纤维化可以逐步缓解.我们应用无创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LF程度,并探讨LF指数诊断早期肝硬化期及LF期的佳临界值.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肝炎患者123例,其中男89例,女34例,平均年龄(43.7±9.2)岁,其中乙肝114例,丙肝9例.病理获取途径为肝穿刺活检.排除可能导致肝实质病变的慢性疾病及可能影响肝脏弹性的其他病变.肝穿刺活检组织的LF分级标准按Metavir分级:S0,无LF;S1,汇管区有纤维化但无分隔;S2,汇管区有纤维化伴少量分隔;S3,有大量分隔但无肝硬化;S4,早期肝硬化.

    作者:葛岚;王秀艳;宋烨;李萍;王硕;李园;施宝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ullin7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ullin7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13例正常乳腺组织、20例良性乳腺肿瘤、68例乳腺癌和32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组织标本中Cullin7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乳腺组织组、良性乳腺肿瘤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及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组中Cullin7蛋白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30.0%、55.9%、78.1%.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组Cullin7蛋白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Cullin7蛋白表达与是否绝经、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之间无相关(P>0.05),但与组织分化程度、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之间有明显相关(P<0.05).Cullin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与雌激素受体(ER)呈负相关(P<0.05),但与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无相关(P>0.05).结论 Cullin7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洪胜;陈铭生;敖翔;袁南贵;胡欣朋;谭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Cdc4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Cdc4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80.30%,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25.7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c4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72.73%,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12.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表达水平与乳腺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 Cdc42及MMP-9过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宋琦;詹颖瑛;王武玲;钱江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三氧化二砷诱导雄激素受体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As2O3的去甲基化作用,诱导PC-3细胞雄激素受体(AR)重新表达的可行性和逆转程度.方法 选用AR阴性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将对数生长期内状态良好的PC-3细胞浓度调整为5×108/L.用As2O3药物浓度分别为1.0、2.0、3.0、6.0、10.0 μmol/L的F-12培养基连续培养24、48、72 h,以同期培养不经药物处理的PC-3细胞作为阴性对照,以同期培养AR阳性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处理后PC-3细胞的AR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经As2O3处理后的PC-3细胞AR基因表达.结果 As2O3处理前PC-3细胞AR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为阴性,As2O3处理后的PC-3细胞AR蛋白阳性积分(1.998±1.212)明显高于处理前(0.197±0.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结果提示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不同时间后,AR mRNA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增,数据结果显示2.0 μmol/L以上浓度作用48 h后效果尤其显著.结论 As2O3在一定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可诱导PC-3细胞AR蛋白产物不同程度的表达,可逆转AR mRNA表达.

    作者:袁坦;吴阳;王留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甘草酸二铵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大鼠给予天晴甘平灌胃,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h后实验组、对照组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和脂多糖(LPS)制作急性肝衰竭模型,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后分别于不同时间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分别于注射后6h和4h出现TUNEL阳性细胞,凋亡指数均于注射后12h达高峰,实验组为(5.23±0.28)%,对照组为(29.46 ±0.97)%,实验组的凋亡指数显著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凋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NF-α浓度均于注射后2h开始升高,且于注射后8h同步达高峰,实验组为(510.78 ±93.68) μg/L,对照组为(532.53±89.77) μg/L,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具有减轻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这种作用并非是通过降低血清的TNF-α浓度而实现的.

    作者:任志元;李德旭;金俊硕;李星;董玉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在生长分化因子5诱导软骨分化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在生长分化因子5(GDF-5)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成软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MSCs,分为3组,分别用含0、100 μg/LGDF-5、100μg/L GDF-5+2.5μmoL/L油酸酰胺的软骨诱导液干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24、48、72 h增殖情况.以5×109/L的细胞密度进行高密度培养,干预2周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Ⅱ型胶原、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蛋白多糖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Ⅱ型胶原、Cx43和蛋白多糖蛋白的表达.应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外基质着色情况.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油酸酰胺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F-5组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和Cx43在mRNA水平上较对照组表达显著增强(1.00±0.03比0.40±0.12;1.00±0.07比0.32±0.02;1.00±0.02比0.45±0.01,P<0.01);在蛋白水平上较对照组表达亦显著增强(1.50±0.11比0.53 ±0.07;1.70 ±0.14比0.52 ±0.04;1.00±0.12比0.50±0.06,P<0.01);油酸酰胺组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在mRNA水平上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而Cx43在mRNA水平上表达升高(0.94 ±0.12比0.45±0.01,P<0.01);油酸酰胺组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在蛋白水平上表达明显减弱(0.42 ±0.04比0.53 ±0.07;0.38 ±0.06比0.52±0.04,P<0.01),但Cx43在蛋白水平上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GDF-5组细胞外基质明显蓝染并呈异染性着色,油酸酰胺及对照组蓝染稍弱,着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43介导的GJIC在GDF6诱导的软骨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郭珈宜;崔宏勋;郭马珑;郭艳幸;郭艳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分子干扰RNA下调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分子干扰RNA (siRNA)下调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设计合成的AEG-1 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HepG2细胞AEG-1 mRNA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AEG-1siRNA对HepG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AEG-1siRNA组AEG-1 mRNA表达(0.43±0.04)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0.96±0.09)和阴性对照组(0.94±0.08)(P<0.01);培养72 h后AEG-1 siRNA组HepG2细胞吸光度(A)值(1.25±0.08)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2.64±0.14)和阴性对照组(2.49 ±0.14,P<0.01);AEG-1 siRNA组HepG2细胞凋亡率(19.2±3.8)%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5.3±1.4)%和阴性对照组(5.6±1.6)%(P<0.01);AEG-1siRNA组HepG2细胞在DNA合成前期(Go/G1期)细胞比率[(61.38±2.3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41.24±1.97)%]和阴性对照组[(42.15±1.64)%,P<0.01],而在合成期(S)[(25.36±1.21)%]及合成后期(G2/M)[(13.26±0.97)%]分别低于空白对照组[(33.60±1.24)%、(25.16±0.79)%]和阴性对照组[(32.52±1.23)%、(25.33±0.86)%,P<0.01].结论 siRNA可通过下调HepG2细胞AEG-1基因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王宏伟;段长虹;秦瑞英;李伟伟;侯丽娟;段树鹏;申保生;郝洁;杨玉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右旋美托咪啶对氧-糖剥夺损伤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DEX)在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中对氧-糖剥夺(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培养8d的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OGD模型组、DEX对照组和DEX处理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细胞外液谷氨酸(Glu)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谷氨酸转运体3(EAAC1)蛋白的表达.结果 1μmol/L右旋美托咪啶预处理使神经元OGD损伤后2、12、24 h时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上升28.6%、57.7%、90.5% (P <0.05),使OGD引起的Glu过度释放降低53.7%,并上调OGD引起细胞EAAC1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 DEX对大鼠海马神经元OGD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Glu过度释放、上调EAAC1表达相关.

    作者:纪风涛;傅钢兰;郭明炎;梁建军;朱丝雨;刘玲;李方成;曹铭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低功率超声增强顺铂对食管鳞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目的 观察低功率超声在增强顺铂对食管鳞癌细胞抗肿瘤作用中的影响.方法 以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利用单纯低功率超声(0.5 W/cm2和1.0 W/cm2)、单纯顺铂(1 μmol/L)、先超声处理再加入顺铂(超声+顺铂)和先加入顺铂再应用超声(顺铂+超声).4种方式干预细胞的生长,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显微镜下定性观察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超声功率分别为0.5W/cm2和1.0W/cm2时,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与对照组(3.78%、3.97%)比较,低功率超声(14.36%、15.43%)明显降低了肿瘤细胞活力(P<0.05).超声功率为0.5 W/cm2时,顺铂+超声组(cisPt+ us)细胞凋亡率为(67.23±4.38)%,明显高于超声+顺铂组(us+ cisPt)的(75.38±3.98)% (P<0.05).结论 低功率超声可以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抗肿瘤药物和超声序贯干预的先后顺序,有助于提高肿瘤杀伤疗效.

    作者:党丽峰;杨洋;刘东雷;吴恺;温丰标;赵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鼠氯胺酮麻醉致成年后前额皮质发育异常及情绪障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氯胺酮麻醉对7d龄SD大鼠成年后情绪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7d龄(P7)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5 ml(NS组)和氯胺酮组50 mg/kg(K组),每隔30 min重复1次,共4次.6h后各组随机取5只幼鼠前额皮质,行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水平;余饲养至30 d行行为学测试:糖水偏好实验(SPT)及旷场实验(0FT);随后取脑行尼氏染色检测前额皮质神经元密度.结果 麻醉后6h,K组幼鼠前额皮质Caspase-3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P<0.05);30 d时,K组大鼠前额皮质第Ⅲ层神经元密度明显低于NS组[NS组:(1 367±79)/mm2,K组:(1 105±73)/mm2,n=6,P <0.05];30d时,和NS组比较,K组SD大鼠中心区探索时间显著减少[NS组:(25.9±2.2)s,K组:(16.5±2.0)s,n=15,P<0.01];且糖水饮用率显著降低[NS组:(77.0±2.5)%,K组:(60.0±4.3)%,n=15,P<0.01].结论 SD大鼠幼年期氯胺酮麻醉后可致成年抑郁和焦虑样情绪障碍,可能和前额皮质区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增加及神经元密度下降有关.

    作者:魏伟;黄海城;林跃华;李传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鼠肝星状细胞对肝脏干细胞增殖及代谢的影响

    目的 应用小鼠肝星状细胞(HSC)与小鼠成体肝脏干细胞(AHPC)体外间接共培养模型,观察HSC旁分泌途径对AHPC增殖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建立HSC及AHPC细胞分离及培养模型.进一步选择Transwell 6孔板,建立小鼠HSC与AHPC间接共培养模型.在共培养24 h和96 h后,计算AHPC克隆数及克隆形成率;共培养14 d后,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dU)增殖实验,计算AHPC细胞克隆内BrdU阳性的细胞数,评估细胞增殖能力.同时,收集细胞上清液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代谢产物以评估细胞的代谢能力.通过以上方法比较HSC组和空白对照组中AHPC在克隆形成率、细胞增殖及代谢功能上的差异.结果 HSC组AHPC的克隆形成率为(26.88±3.31)%,对照组为(20.11±2.34)%(P<0.05).BrdU增殖实验提示,对照组内BrdU/白蛋白双阳性细胞为(69.50±18.81)/高倍视野,较HSC组增多61.29% (P<0.01).代谢功能方面,HSC组AHPC细胞上清液中白蛋白(Albumin)和尿素(Urea)的浓度分别为(14.17 ±3.14) mg/(L·d)和(34.83 ±11.41) mg/(L·d),比对照组分别提高72.17%和66.89%(P<0.05).结论 一定数量的HSC在体外培养时能提高AHPC克隆形成率,促进细胞增殖分裂,细胞代谢功能亦相应增强.

    作者:常文举;宋陆军;徐兴远;王洪山;高晓东;牛伟新;秦新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联合多标志物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 运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联合多标志物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探讨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RT-qPCR检测123例健康志愿者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CK19)、乳珠蛋白(hMAM)、小黏蛋白(SBEM),以确定这3个标志物在外周血的基础表达水平,建立阳性阈值;检测285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hMAM、SBEM mRNA表达水平,并结合乳腺癌分子分型等临床和病理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19、hMAM、SBEM在123例对照组人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6%、2.4%、1.6%,在285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分别是33.3%、17.9%、18.2%,3个标志物联合阳性率为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C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但CTC与乳腺癌患者年龄(>45岁)、月经状态(绝经后)、肿瘤大小明显相关(P<0.05),与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蛋白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RT-qPCR联合3个标志物检测CTC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TC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无明显相关,但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

    作者:吴娜萍;肇毅;王珏;崇梅红;薛旦旦;凌立君;王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乳房脂肪来源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 建立人乳房脂肪来源干细胞(hbASCs)分离、培养的方法,并研究其形态特点、生物学特性及表面相关标志.方法 取乳房缩小术中切除乳腺组织内脂肪,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贴壁法分离原代脂肪来源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点、生物学特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以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对其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并向成脂、成骨定向诱导.结果 原代hbASCs呈长梭形贴壁生长,呈漩涡样,经传代后形态均一.经冻存复苏后存活率达85.7%,仍可维持较好的细胞活性、生长和增殖能力.可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特性相对特异性标志物CD44、CD105,经油红O和茜素红染色鉴定证实体外可成脂、成骨定向分化.结论 可从人乳腺脂肪组织中成功分离获取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为组织工程化乳房提供了取材方便、不增加供区的种子细胞来源.

    作者:杨杰;郭能强;熊凌云;孙家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先天性脊柱裂子鼠脊髓中微小RNA-124a基因甲基化状态研究

    目的 检测微小RNA(miRNA)-124a在先天性脊柱裂子鼠脊髓中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42对子鼠脊髓标本中miRNA-124a的表达.随后,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样本中miRNA-124a上游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脊柱裂子鼠脊髓中miRNA-124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miRNA-124a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阳性率在脊柱裂子鼠脊髓及对照组中分别为81%和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脊柱裂子鼠脊髓中miRNA-124a呈普遍的低表达趋势,其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miRNA-124a下调的主要因素,且可能与先天性脊柱裂发生有关.

    作者:秦攀;王家祥;刘秋亮;张大;杨合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目的 探讨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浓度分别为20、40、60、80 μmol/L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40 μmol/L二十二碳六烯酸处理前列腺癌LNCap细胞0、12、24、36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二十二碳六烯酸对LNCap细胞雄激素受体(AR)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20、40、60、80 μmol/L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对LNCap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13.3%、46.7%、53.3%、63.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0 μmoL/L的二十二碳六烯酸能够使AR的蛋白表达量下降60% ~ 80%.结论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与其下调AR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超;张荣远;马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前路齿状突中空螺钉导向仪的设计和解剖学研究

    目的 参照正常成年人颈椎的解剖学数据,设计出一种前路齿状突中空螺钉导向仪.方法 对上颈椎64排螺旋CT、颈椎正侧位X片检查显示正常的60例成年人影像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分为男女两组,对两组进行t或t'检验.结果 获得与导向仪相关的解剖学数据;64排CT与颈椎侧位X片测量C2/3椎间盘前缘高度分别为男性组(3.26±1.19) mm、女性组(2.54±0.83) mm与男性组(3.21±0.78) mm、女性组(3.21±0.90) mm,按性别分别行t检验,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男性组与女性组的C5椎体前下缘中点对应皮肤至C2椎体前下缘中点的长度分别是(89.09±6.85)mm和(75.93 ±5.67) 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测量数据结果设计出用于前路齿状突中空螺钉内固定术的导向仪,此导向仪的设计与人的解剖生理结构符合,易于临床实际操作应用.

    作者:张敏;王卫东;王玉强;陈欣欣;谭洪宇;刘屹林;王利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