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淼淼;孙玉生;赵志华;张明智;张威;于庆凯;陈奎生
白色芸豆防御素(defensin-byd)由Wong等[1]于2006年分离鉴定,体外实验显示其具有显著的抗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但其对肺癌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观察其对肺癌细胞株A549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defensin-byd、顺铂(cisplatin)及defensin-byd/cisplatin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中国科学院细胞所)按每孔5×103个细胞接种96孔板中,每孔100μl,defensin-byd(pcDNATM3.1为载体,脂质体包裹转入细胞内表达)及cisplatin组分别加入2、5、10、15、20、25 mg/L的defensin-byd及cisplatin.defensin-byd与cisplatin联用组分别加入2/2、5/5、10/10、15/15、20/20和25/25 mg/L的defensin-byd/cisplatin.
作者:刘劝;陶永辉;白瑞珍;华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大鼠给予天晴甘平灌胃,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h后实验组、对照组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和脂多糖(LPS)制作急性肝衰竭模型,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后分别于不同时间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分别于注射后6h和4h出现TUNEL阳性细胞,凋亡指数均于注射后12h达高峰,实验组为(5.23±0.28)%,对照组为(29.46 ±0.97)%,实验组的凋亡指数显著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凋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NF-α浓度均于注射后2h开始升高,且于注射后8h同步达高峰,实验组为(510.78 ±93.68) μg/L,对照组为(532.53±89.77) μg/L,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具有减轻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这种作用并非是通过降低血清的TNF-α浓度而实现的.
作者:任志元;李德旭;金俊硕;李星;董玉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共微囊化肝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观察微囊内BMSCs对肝细胞生物学活性的支持.方法 利用微囊发生器制备微囊进行体外培养,同时建立微囊化肝细胞、非微囊化的单纯肝细胞培养组、肝细胞与BMSCs共培养组,通过观察囊内肝细胞形态和测定培养液上清中白蛋白和尿素的浓度评价肝细胞活性和功能.结果 肝细胞与BMSCs共微囊化组肝细胞分泌白蛋白水平、尿素合成能力自第1天起均显著高于单纯肝细胞微囊化组(P<0.05),并在第2天达到高峰,而且下降趋势缓慢,在第7天仍有表达.结论 肝细胞和BMSCs共微囊化能明显改善囊内肝细胞的功能和生存时间.
作者:张悦;陈学敏;孙冬林;刘胜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胃癌细胞AGS对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抵抗的机制.方法 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和PP242)处理胃癌细胞AGS,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结果 mTOR抑制剂均可对胃癌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并能够将细胞阻滞在G1期,但并不敏感(半数抑制率SF50>1μmol/L),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处理胃癌AGS细胞后,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473)增高,PP242则可明显降低p-Akt473的表达,但可引起磷酸化丝裂原细胞外激酶(p-ERK)的表达增高,PP242联合丝裂原细胞外激酶(MEK)抑制剂U0126可以显著抑制胃癌AGS的生长.结论 mTOR抑制后,p-Akt473表达增高以及丝裂原蛋白激酶(MAPK)通路负反馈性活化可能是胃癌细胞对mTOR抑制剂抵抗的重要机制,mTOR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刘洋;危少华;高德康;徐振华;翟春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人工通气条件下经胸骨上小切口建立大鼠主动脉瓣上缩窄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主动脉瓣上缩窄组(n=50)和假手术组(n=40),在自主呼吸条件下,经胸骨上窝剪开胸骨至第2肋间,沿气管向下分离出升主动脉并结扎;假手术组仅行开胸处理,记录术前及术后1、3、6、9、12周的心脏超声、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以独立样本t检验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缩窄组大鼠生存率为84.0%,假手术组为92.5%.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术后3周,缩窄组大鼠左心室呈明显向心性肥厚,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为[(2.20±0.24) mm]、左心室重量指数为[(3.11-±0.69) mg/g]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周,缩窄组大鼠左室呈现离心性肥厚,左室收缩末内径为[(3.25±0.61)mm]、舒张末内径为[(5.64±0.97)mm]显著增加(P<0.05);术后12周,缩窄组大鼠出现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1.00±9.23)%]显著降低(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增大,胞质增多,间质胶原纤维增生明显.结论 非人工通气下经胸骨上小切口能成功建立大鼠升主动脉缩窄模型,且该模型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重复性好的特点.
作者:马杰;余杨;蹇召;唐富琴;肖颖彬;陈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氯胺酮麻醉对7d龄SD大鼠成年后情绪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7d龄(P7)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5 ml(NS组)和氯胺酮组50 mg/kg(K组),每隔30 min重复1次,共4次.6h后各组随机取5只幼鼠前额皮质,行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水平;余饲养至30 d行行为学测试:糖水偏好实验(SPT)及旷场实验(0FT);随后取脑行尼氏染色检测前额皮质神经元密度.结果 麻醉后6h,K组幼鼠前额皮质Caspase-3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P<0.05);30 d时,K组大鼠前额皮质第Ⅲ层神经元密度明显低于NS组[NS组:(1 367±79)/mm2,K组:(1 105±73)/mm2,n=6,P <0.05];30d时,和NS组比较,K组SD大鼠中心区探索时间显著减少[NS组:(25.9±2.2)s,K组:(16.5±2.0)s,n=15,P<0.01];且糖水饮用率显著降低[NS组:(77.0±2.5)%,K组:(60.0±4.3)%,n=15,P<0.01].结论 SD大鼠幼年期氯胺酮麻醉后可致成年抑郁和焦虑样情绪障碍,可能和前额皮质区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增加及神经元密度下降有关.
作者:魏伟;黄海城;林跃华;李传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Cdc4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Cdc4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80.30%,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25.7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c4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72.73%,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12.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表达水平与乳腺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 Cdc42及MMP-9过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宋琦;詹颖瑛;王武玲;钱江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CD133的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株.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CD133基因全长序列,将序列插入pGMLV-PB1-1载体,构建pGMLV-PB1-1-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随后转入293T细胞中对慢病毒进行包装,用获得的慢病毒毒液感染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建立稳定过表达CD133的SGC7901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GMLV-PB1-1-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的转染效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了SGC7901、pGMLV-PB1-1-SGC7901和pGMLV-PB1-1-CD133-SGC79013种细胞中CD13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及测序分析,我们成功构建了pGMLV-PB1-1-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GMLV-PB1-1-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成功转染293T工具细胞,pGMLV-PB1-1-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有较好的过表达效果.pGMLV-PB1-1-SGC7901和pGMLV-PB1-1-CD133-SGC7901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均发出绿色荧光,并且转染效率高.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转染pGMLV-PB1-1-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组的细胞,CD133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两个水平均显著提高(1.160 ±0.051、0.835±0,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成功构建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和SGC7901-CD133细胞株.
作者:朱优龙;姜波健;王守练;吴巨钢;俞继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POK红系髓性致癌因子(Pokemon)和锌指转录因子Snai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okemon和Snail的表达水平.结果 Pokemon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72.86%,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37.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okemon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 0.05);Snail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81.43%,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27.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l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检测Pokemon及Snail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
作者:张利新;吕小平;周咏梅;黄金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37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与ESCC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62例ESCC组织标本和正常食管组织(距癌肿边缘>3 cm)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使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样本中miRNA-375上游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统计学分析miRNA-375的表达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62例ESCC组织标本中有53例miRNA-375E呈明显低表达(85%).MSP结果显示,ESCC组织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因素的相关分析显示,miRNA-375在ESCC组织中低表达,与ESCC的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 ESCC组织中存在miRNA-375基因异常低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能在ESCC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董新伟;银瑞;卢万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测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行主动脉瓣置换的患者47例,根据术前左室射血分数(EF)分为A组(29例,EF> 50%)及B组(18例,EF< 50%),分别于术前1~3 d及术后1周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定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左室壁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同时测定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室EF值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 A组术后EF值由(62.57±5.45)%降至(57.69±4.42)%(P<0.05),B组EF值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LVMI由术前(177.59 ±5.91) g/m2降至(169.17 ±5.27) g/m2(P<0.05),B组LVMI由术前(172.79 ±9.39) g/m2降至(165.03 ±9.75) g,/m2 (P<0.05);术后两组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及左室前壁基底段应变及应变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左室壁各节段应变及应变率均较术前增加(P<0.05).结论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围手术期内,左室EF值升高不明显,但左室壁多节段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提示左室心肌收缩功能较术前改善.
作者:秦志平;法宪恩;余海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的相关结合蛋白2(Gab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及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Gab2与P13 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9例ESCC、27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6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Gab2、PI3K、Akt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ESCC组织中Gab2蛋白及mRNA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组织(66.1%比25.9%,13.9%、59.3%比14.8%、8.3%),PI3K蛋白及mRNA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组织(62.7%比40.7%,16.7%、52.5%比25.9%、13.9%),并且Akt蛋白及mRNA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组织(59.3%比22.2%、8.3%、50.8%比18.5%、11.1%)(P<0.05);且Gab2与PI3K、Akt蛋白及mRNA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此外,Gab2与PI3K、Akt蛋白及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Gab2、PI3K和Akt的蛋白和mRNA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其Gab2表达增强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诱导ESCC的发生.
作者:庞霞;金成玲;曲蕴慧;陈奎生;高冬玲;杨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脊髓组织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途径的影响及活性氧簇(ROS)在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Taira法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他克莫司后处理组(TP组)、缺血后处理+氧自由基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组(TP+N组).IR组在脊髓缺血20 min后再灌注;TP组在再灌注即刻,经左颈总动脉一次性注射他克莫司0.5 mg/kg,余操作同IR组;TP+N组在脊髓缺血前5min经左颈总动脉注射N-乙酰半胱氨酸150 mg/kg,余操作同TP组;SO组仅行股动脉置管.再灌注15 min取材,采用2',7'-二氯荧光素乙酰乙酸盐(DCFH-DA)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ROS的生成水平;运用Western blot法观察磷酸化Akt(p-Akt)表达水平.再灌注24 h截取相应脊髓节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再灌注7d取材,行神经元尼氏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SO组和再灌注15 min时IR、TP、TP+N组大鼠脊髓组织ROS水平分别为49.0±3.5、145.3±11.7、79.0±6.3和12.8 ±0.9,TP组ROS水平明显低于IR组(P<0.01),TP +N组ROS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SO组和再灌注15 min时IR、TP、TP+N组大鼠脊髓组织p-Akt表达分别为0.54±0.06、0.34±0.03、0.42 ±0.07和0.28±0,05,IR组p-Akt表达显著低于SO组(P<0.01),TP组明显高于IR组(P<0.05),TP+N组显著低于SO组(P<0.01)和TP组(P<0.01).SO组和再灌注24 h时IR、TP、TP+N组大鼠脊髓组织凋亡率分别为(7.5±1.8)%、(31.4±5.5)%、(22.3±4.0)%和(33.3±3.1)%,IR组和TP+N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TP组(P<0.01),IR组和TP+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7d时脊髓组织切片显示SO组无明显病理改变,TP组病理变化较轻,IR组和TP+N组病变严重.结论 他克莫司后处理通过对Akt信号途径的正向调控发挥脊髓保护效应,ROS是启动该机制不可或缺的信号分子.
作者:潘峰;祝成亮;程艳香;李章华;陶凤华;陶海鹰;贺斌;余铃;戢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植入不同长度的腔内袖管装置(ELS),观察十二指肠肠段旷置对肥胖大鼠能量代谢、血糖调控及胰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O,n=8)、1 cm ELS管植入组(ELS-1,n=10)、4 cm ELS管植入组(ELS-4,n=8)、10 cm ELS管植入组(ELS-1O,n=9).比较置入ELS组与假手术组的糖尿病大鼠的体质量、能量消耗、胰岛素抵抗、GLP-1水平等多项参数.术后第8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胰腺GLP-1R mRNA的表达变化.比较不同程度的十二指肠旷置对于代谢结果及血糖调控的影响.结果 置入10 cm ELS的大鼠与SO组比较,体质量下降14%(P<0.05),总能量消耗高13% (P <0.05),静息能量消耗高9%(P<0.05),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P<0.05).空腹GLP-1释放升高(P<0.05),胰腺GLP-1受体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置入4 cm或1 cm ELS的大鼠与SO组比较,在能量消耗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糖稳态的影响轻微(P<0.05).结论 十二指肠全段旷置能增加大鼠总能量消耗,尤其是静息能量消耗,改善血糖调控能力,提高胰腺GLP-1受体表达,部分旷置只能引起适当的体质量下降.
作者:李肖珂;裘年存;张勤;单成祥;仇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即刻早期反应基因(IER3)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乳腺癌细胞HCC1937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TRAIL和IER3干预48 h前后TRAIL和IER3基因表达改变,分别于24、48、72、96、120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HCC 1937细胞的增殖,10 ~ 14 d后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24 h后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RAIL组和IER3+TRAIL组的TRAIL相对表达量分别是42.69±3.88和46.36±3.55;IER3组和IER3+ TRAIL组的IER相对表达量分别是5.08±1.40和9.66±2.25.TRAIL、IER3及TRAIL+ IER3组在120 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50.95 ±7.45)、(25.39±4.49)及(72.01 ±2.95).IER3+ TRAIL组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结论 IER3能增强TRAIL诱导乳腺癌细胞HCC1937的凋亡,两者联合具有协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孙言波;刘世海;刘相萍;梁晔;周泉;王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眯定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在15 min内静脉泵人0.5μg/kg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插管后,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h).C组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定,其余麻醉药物均同D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麻醉诱导前(T0)、术毕6h(T1)、术后1 d(T2)、术后2 d(T3)和术后3 d(T4)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簇分化抗原(CD)3+T、CD4+T、CD8+T、CD4 +/CD8+、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结果 两组在T0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组中,T2时CD3+、CD4+、CD4+/CD8+、Th1、Th1/Th2分别为(55.9±4.6)%、(40.7±2.6)%、1,7±0.4、(23.1±3.9)%、11.2±3.7,T3时CD3+、CD4+、CD4+/CD8+、Th1和Th 1/Th2分别为(54.8±8.4)%、(40.8±2.2)%、1.7±0.2、(23.6±3.3)%和11.2±3.5,与T0比较均显著降低,Treg在T2和T3时显著升高(P<0.05).D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与C组同一时间点比较,D组T2和T3时CD4+、CD4+/CD8+、Th1和Th1/Th2显著升高,Treg显著降低(P<0.05).结论 乳腺癌癌根治术患者在术后存在短暂的细胞免疫抑制状态,全麻期间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作者:傅钢兰;王萌;徐晓莹;郭明炎;刘玲;纪风涛;曹铭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我们报道1例颜面部外伤后异物误诊病例,系首诊医生为紧急止血缝合创口,忽略创口内异物残留可能性;再诊时医生问诊也不够详细且未及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异物材质影响成像、摄片时间等多方面原因所致,提示对类似病例应详细询问受伤时情况并认真检查伤口,尽量结合影像学诊断以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作者:秦海燕;邢云龙;张连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肝脏非实质细胞主要包括肝星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上述3种细胞在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建立上述3种肝非实质细胞的分离方法,培养并鉴定其纯度.方法 采用体外酶灌注消化肝脏,将肝脏组织剪碎并进一步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密度梯度离心技术结合贴壁培养分离法分离肝脏非实质细胞,以锥虫蓝染色检测分离所得细胞的存活率,采用自发荧光、细胞形态观察、免疫荧光以鉴定所获得细胞.结果 从大鼠肝脏分离出的3种非实质细胞纯度较高,大于90%;其中肝星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存活率在85%以上,可传代培养7 ~10代.结论 本研究采用体外酶灌注消化法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从大鼠肝脏成功分离肝星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和肝巨噬细胞,该方法相对简单、易操作.
作者:王志明;董银英;周乐源;贾庆安;刘彬彬;叶胜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脐带中富含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1].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分离方法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形态学影响,探讨其向成骨、成脂及肝样细胞分化的能力.一、材料与方法1.UCMSC分离培养:脐带取自健康足月剖宫产新生儿,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别参照既往研究中植块法、参照文献[2]中胶原酶消化法进行分离培养.2.UCMSC免疫表型检测:收集P4、P8代UCMSC,分别加入CD13、CD31、CD34、CD45、CD105、CD106、CD166、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单抗及同型对照10μl,流式细胞仪检测.
作者:汤佳城;蔡秀军;梁霄;王一帆;刘敬华;刘小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载小干扰RNA(siRNAs)纳米微粒沉默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联合纳米砷剂协同抗急性髓性白血病效应.方法 凝胶阻滞电泳、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及噻唑蓝(MTT)法分别用于评估正聚乙二醇(PEG)-多聚赖氨酸(PLL)负载siRNAs能力、细胞转染效率及对细胞活力影响,Western blot法观察siRNAs沉默靶基因,MTT法评估siRNAs联合纳米砷剂对U937协同抑制效应.结果 N/P-10时,PEG-PLL和siRNAs基本复合,U937细胞活力为(85.06±5.80)%,转染效率为(83.70±0.37)%,转染后bcl-2蛋白表达下降为(44.1 l±4.39)%.空载体、纯砷单药、纳米As单药及联合用药组细胞活力分别为(99.44±1.45)%、(87.76±2.21)%、(92.98±4.34)%、(67.93±8.16)%(P<0.05)(砷1.25 μmol/L);(99.56±2.53)%、(54.08±4.46)%、(57.85±2.11)%、(38.60±6.24)%(P<0.05)(砷2.50 μmol/L); (98.88±1.59)%、(37.62±1.38)%、(51.31±3.14)%、(28.92±4.97)%(p<0.05)(砷5.00 μmol/L);(97.72±2.55)%、(29.44±4.14)%、(40.18±3.72)%、(20.56±4.97)%(P<0.05)(砷10.00 μmol/L); (96.65±2.03)%、(21.49±1.60)%、(26.34±0.97)%、(15.90±1.70)%(P<0.05)(砷20.00 μmol/L).结论 PEG-PLL对U937细胞毒性较低、转染效率较高,PEG-PLL/siRNAs沉默bel-2联合纳米As获得协同抗白血病效应.
作者:曾林涓;钟淑萍;李学刚;林忠;黄开红;陈茵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