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鼠胰岛分离改良技术和肾被膜下移植的研究

莽源祎;郭彩龙;赵志惠;李正杰;吴星;张雷

关键词:胰岛分离, 肾被膜下移植, 网筛法
摘要:目的 改进小鼠胰岛分离技术,结合肾被膜下移植,探讨一套完整的小鼠胰岛移植模型方案.方法 结扎小鼠胆总管末段,2 g/L胶原酶V3 ml灌注胰腺,100μm网筛过滤,显微镜下使用手检法获得胰岛,对胰岛的产量、纯度、体外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和移植效果进行评估,使用传统的Ficoll梯度离心纯化胰岛法所获得的胰岛作为对照.结果 使用改良法平均每只小鼠可分离出110个胰岛,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但胰岛的纯度无明显差异,改良法所分离的胰岛体外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强于对照组(P<0.01),且逆转高血糖移植胰岛的量少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小鼠胰岛分离改良法能够获得更大产量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更好的胰岛,其纯度没有受到影响,改良法较Ficoll法省时、省材,结合肾被膜下移植所构建的胰岛移植模型可以广泛用于小鼠胰岛移植的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自噬相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Ⅱ)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肝细胞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mTOR、LC3-Ⅱ的表达,并分析其在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mTOR在HCC中的表达阳性率(54.17%)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20.00%,P<0.05),且与分化程度、包膜侵犯明显相关(P <0.05);LC3-Ⅱ在HCC中的表达阳性率(47.92%)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83.33%,P<0.05),且与TNM分期、分化程度相关(P<0.05);mTOR与LC3-Ⅱ在H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 =0.35,P<O.05).结论 肝细胞癌中的自噬活性或自噬潜能降低,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自噬相关mTOR、LC3-Ⅱ可明显提高肝细胞癌的诊断敏感性.

    作者:宋孟锜;薛寅凯;孙运秀;窦东伟;程平;陈立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乳房脂肪来源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 建立人乳房脂肪来源干细胞(hbASCs)分离、培养的方法,并研究其形态特点、生物学特性及表面相关标志.方法 取乳房缩小术中切除乳腺组织内脂肪,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贴壁法分离原代脂肪来源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点、生物学特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以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对其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并向成脂、成骨定向诱导.结果 原代hbASCs呈长梭形贴壁生长,呈漩涡样,经传代后形态均一.经冻存复苏后存活率达85.7%,仍可维持较好的细胞活性、生长和增殖能力.可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特性相对特异性标志物CD44、CD105,经油红O和茜素红染色鉴定证实体外可成脂、成骨定向分化.结论 可从人乳腺脂肪组织中成功分离获取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为组织工程化乳房提供了取材方便、不增加供区的种子细胞来源.

    作者:杨杰;郭能强;熊凌云;孙家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OK红系髓性致癌因子和锌指转录因子Snail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POK红系髓性致癌因子(Pokemon)和锌指转录因子Snai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okemon和Snail的表达水平.结果 Pokemon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72.86%,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37.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okemon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 0.05);Snail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81.43%,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27.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l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检测Pokemon及Snail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

    作者:张利新;吕小平;周咏梅;黄金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转移性乳腺癌中他莫昔芬代谢相关基因CYP2D6多态性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旨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探讨CYP2D6* 10突变与他莫昔芬(TAM)疗效的关系,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2例.化疗后服用TAM(10 mg口服,1d2次)至出现肿瘤转移后停用.2.TagMan(R) MGBRT-qPCR检测基因多态性:采集患者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硅胶吸附法提取基因组DNA,按照参照文献[1]方法检测CYP2D6基因多态性.

    作者:田超;李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应用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CTLA4Ig)对大鼠肝移植术后对CD4+、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实验组,CTLA4Ig 80 μg腹腔注射.检测B7-1和B7-2 mRNA的表达,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确定排斥反应.结果 B组2、3、7 d B7-1和B7-2表达均较A组降低(B7-1:0.166±0.012比0.353 ±0.043;0.375±0.022比0.503±0.058;0.475±0.023比0.799 ±0.135;P <0.01;B7-2:0.170±0.022比0.341±0.040;0.357±0.031比0.475±0.041;0.512±0.103比0.829±0.124;P <0.01).B组2、3、7d 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均较A组降低(CD4+:12.7±3.7比21.0±4.4;15.5±3.8比28.2±5.2;18.6±4.0比35.0±7.0;P<0.01;CD8+:9.3±1.5比16.9±2.9;12.1 ±2.2比19.9 ±5.3;17.1±3.7比29.0±5.4;P<0.01);B组2、3、7 d RAI均较A组降低(1.3±0.2比1.9±0.3,P< 0.05;2.0±0.4比2.6±0.5,P<0.05;2.5±0.7比4.6±1.1,P<0.01).B组大鼠的生存期较A组明显延长[(40.9±9.3)d比(9.2±2.1)d,P<0.01].结论 应用CTLA4Ig可以诱导大鼠肝脏移植免疫耐受.

    作者:米曰堂;米海燕;盈君;付庆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微小RNA-10b沉默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微小RNA-10b(miR-10b)沉默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人工合成的miR-10b inhibitor转染MDA-MB-231细胞,同时设空白细胞组和无义序列转染组为对照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miR-10b的表达,以检验沉默效果.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l)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iR-10b inhibitor转染组的2-△△Ct值(0.26±0.01)明显下调(P<0.01),表明成功沉默miR-10b的表达.miR-10b沉默后,48 h和72 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409.10 ±8.38)%和(610.70±17.59)%,均明显上调(P<0.01),增殖效应在48 h之后出现,并一直维持到72 h;早期和晚期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1.77%和1.61%,均明显下调(P<0.05);穿过基质膜的侵袭和迁移细胞数分别为(212.17±13.57)个和(322.67±8.62)个,均明显上调(P<0.01).TIAM1基因在mRNA水平变化不大(P>0.05),在蛋白水平表达上调(P<0.05).结论 miR-10b沉默可以促进MDA-MB-23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抑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iR-10b沉默后在转录后水平上调TIAM1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田南南;孙国栋;郑名华;杨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于乳腺癌干细胞的治疗策略研究

    乳腺癌是女性癌症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同时乳腺癌在世界女性癌症死亡率中居首.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13年有23万新增女性乳腺癌患者,有4万女性乳腺癌患者死亡.目前国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50万,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什么30%的乳腺癌患者经过治疗后仍然会在5年内复发和转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可能与乳腺癌中存在一部分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以及高度致瘤能力的细胞亚群,即乳腺癌干细胞紧密相关.由于乳腺癌干细胞对放疗与化疗的抵抗性强,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复发和治疗抵抗密切相关,故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作者:王深明;王文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即刻早期反应基因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乳腺癌细胞HCC1937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即刻早期反应基因(IER3)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乳腺癌细胞HCC1937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TRAIL和IER3干预48 h前后TRAIL和IER3基因表达改变,分别于24、48、72、96、120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HCC 1937细胞的增殖,10 ~ 14 d后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24 h后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RAIL组和IER3+TRAIL组的TRAIL相对表达量分别是42.69±3.88和46.36±3.55;IER3组和IER3+ TRAIL组的IER相对表达量分别是5.08±1.40和9.66±2.25.TRAIL、IER3及TRAIL+ IER3组在120 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50.95 ±7.45)、(25.39±4.49)及(72.01 ±2.95).IER3+ TRAIL组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结论 IER3能增强TRAIL诱导乳腺癌细胞HCC1937的凋亡,两者联合具有协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孙言波;刘世海;刘相萍;梁晔;周泉;王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联合多标志物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 运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联合多标志物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探讨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RT-qPCR检测123例健康志愿者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CK19)、乳珠蛋白(hMAM)、小黏蛋白(SBEM),以确定这3个标志物在外周血的基础表达水平,建立阳性阈值;检测285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hMAM、SBEM mRNA表达水平,并结合乳腺癌分子分型等临床和病理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19、hMAM、SBEM在123例对照组人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6%、2.4%、1.6%,在285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分别是33.3%、17.9%、18.2%,3个标志物联合阳性率为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C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但CTC与乳腺癌患者年龄(>45岁)、月经状态(绝经后)、肿瘤大小明显相关(P<0.05),与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蛋白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RT-qPCR联合3个标志物检测CTC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TC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无明显相关,但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

    作者:吴娜萍;肇毅;王珏;崇梅红;薛旦旦;凌立君;王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琥珀酰明胶对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及氧合的影响

    目的 观察琥珀酰明胶对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12只幼猪静脉注射油酸制备ARDS模型后,根据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的不同随机给予6h晶体液(A组)或琥珀酰明胶(B组)限制性复苏,比较血流动力学、氧合的变化.结果 复苏过程中,B组心输出量(CO)显著升高(P<0.05);两组每搏变异度(SVV)先升高后降至13%,B组SVV变化更早(P<0.05);两组氧合指数可升至200,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黏膜pH值>7.32,B组升高的时间更早.结论 琥珀酰明胶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及组织灌注,但改善肺水肿作用不显著.

    作者:肖宏;李秋杰;袁世荧;袁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Ⅱ型胶原蛋白免疫SD大鼠建立CIA动物模型;分离培养正常SD大鼠骨髓MSCs,尾静脉移注CIA大鼠;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脾脏CD4 +CD25+T细胞比例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脾脏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 mRNA水平及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免疫磁珠法分选各组大鼠脾脏CD4+ CD25+T细胞,体外检测CD4+ CD25+T细胞对CD4+ CD25-T细胞(Teff)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MSCs移植改善了CIA大鼠的关节炎症状;与对照组比较,MSCs治疗组大鼠的脾脏内Treg细胞比例逐渐增加,到30 d时,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p3 mRNA水平逐渐升高,同时IL-10、TGF-β1 mRNA水平亦逐渐增加;MSCs治疗组Treg细胞对Teff细胞增殖作用与CIA组比较显著增强(P<0.05).结论 通过移植MSCs可提高CIA大鼠体内Treg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通过免疫调节改善了CIA大鼠关节炎症的进程.

    作者:张明生;穆永慧;陈清汉;朱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在肾上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受体(ACTHR,又称MC2R)主要分布于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球状带,参与调节醛固酮和皮质醇激素分泌.本研究旨在检测醛固酮瘤、皮质醇瘤及无功能腺瘤中ACTHR的表达,探讨其在肾上腺肿瘤成瘤机制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研究所取肾上腺肿瘤标本来自我科手术切除病例,其中醛固酮瘤10例,皮质醇瘤12例,无功能腺瘤6例,平均年龄(48±7)岁;各肿瘤类型经术前生化检验、肾上腺激素全套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所确诊.正常肾上腺标本来源于肾上腺无受累的肾癌或肾盂癌根治术,共9例,平均年龄(47±10)岁.

    作者:胡东亮;王行环;丁协刚;曹锐;倪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k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hk1蛋白及mRNA的表达,探讨Chk1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Chk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5%、38.7%和88.7%,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mRNA表达水平亦依次升高,分别为82.3%、35.5%和8.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层浸润组食管鳞癌组织中Chk1的表达(蛋白:94.5%,mRNA:85.5%)均显著高于浅层浸润组(蛋白:42.9%,mRNA: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食管鳞癌组织中Chk1的表达(蛋白:100.0%,mRNA:95.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蛋白:83.3%,mRNA:7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食管鳞癌分化级别的升高,鳞癌组织中Chk1蛋白、mRNA的表达依次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k1蛋白及mRNA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孙淼淼;孙玉生;赵志华;张明智;张威;于庆凯;陈奎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眯定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在15 min内静脉泵人0.5μg/kg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插管后,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h).C组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定,其余麻醉药物均同D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麻醉诱导前(T0)、术毕6h(T1)、术后1 d(T2)、术后2 d(T3)和术后3 d(T4)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簇分化抗原(CD)3+T、CD4+T、CD8+T、CD4 +/CD8+、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结果 两组在T0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组中,T2时CD3+、CD4+、CD4+/CD8+、Th1、Th1/Th2分别为(55.9±4.6)%、(40.7±2.6)%、1,7±0.4、(23.1±3.9)%、11.2±3.7,T3时CD3+、CD4+、CD4+/CD8+、Th1和Th 1/Th2分别为(54.8±8.4)%、(40.8±2.2)%、1.7±0.2、(23.6±3.3)%和11.2±3.5,与T0比较均显著降低,Treg在T2和T3时显著升高(P<0.05).D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与C组同一时间点比较,D组T2和T3时CD4+、CD4+/CD8+、Th1和Th1/Th2显著升高,Treg显著降低(P<0.05).结论 乳腺癌癌根治术患者在术后存在短暂的细胞免疫抑制状态,全麻期间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作者:傅钢兰;王萌;徐晓莹;郭明炎;刘玲;纪风涛;曹铭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股骨远端骨折的可视化仿真手术研究

    目的 探讨可视化仿真手术在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股骨远端骨折患者64排螺旋CT的原始扫描数据,对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m中进行图像修饰,利用CAD软件UnigraphicsNX和GHOST SDK软件开发出股骨LISS系统和逆行髓内钉系统仿真手术器械,利用PHANTOM力反馈设备进行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前的可视化仿真手术研究.结果 三维重建后的股骨远端三维结构清楚,各骨折块相对关系明确.在股骨远端骨折的仿真手术系统中,利用PHANTOM系统可以完成和真实手术一样的股骨远端仿真手术,效果逼真.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CT数据三维重建和可视化仿真手术可以让术者清晰了解骨折块的三维结构,有助于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制定、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王丹;裴国献;刘宏建;王义生;夏磊;谢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颜面部外伤后异物误诊1例分析

    我们报道1例颜面部外伤后异物误诊病例,系首诊医生为紧急止血缝合创口,忽略创口内异物残留可能性;再诊时医生问诊也不够详细且未及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异物材质影响成像、摄片时间等多方面原因所致,提示对类似病例应详细询问受伤时情况并认真检查伤口,尽量结合影像学诊断以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作者:秦海燕;邢云龙;张连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X连锁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在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CP2)在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Western blot检测MeCP2、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在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正常SH-SY5Y细胞中有MeCP2、TH表达,而在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MeCP2、TH的表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MeCP2、TH的表达下降,MeCP2/β-肌动蛋白(β-actin)由(86.97 ±4.62)%下降至(22.19±2.85)%,TH/β-actin由(49.92±2.35)%下降至(9.02±0.84)%.结论 MeCP2在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eCP2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

    作者:谢腾;罗勇;陈治军;刘平非;张捷;袁先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三氧化二砷诱导雄激素受体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As2O3的去甲基化作用,诱导PC-3细胞雄激素受体(AR)重新表达的可行性和逆转程度.方法 选用AR阴性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将对数生长期内状态良好的PC-3细胞浓度调整为5×108/L.用As2O3药物浓度分别为1.0、2.0、3.0、6.0、10.0 μmol/L的F-12培养基连续培养24、48、72 h,以同期培养不经药物处理的PC-3细胞作为阴性对照,以同期培养AR阳性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处理后PC-3细胞的AR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经As2O3处理后的PC-3细胞AR基因表达.结果 As2O3处理前PC-3细胞AR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为阴性,As2O3处理后的PC-3细胞AR蛋白阳性积分(1.998±1.212)明显高于处理前(0.197±0.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结果提示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不同时间后,AR mRNA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增,数据结果显示2.0 μmol/L以上浓度作用48 h后效果尤其显著.结论 As2O3在一定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可诱导PC-3细胞AR蛋白产物不同程度的表达,可逆转AR mRNA表达.

    作者:袁坦;吴阳;王留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诱导乳腺癌分化细胞去分化为癌干细胞的研究

    目的 观察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TAFs)在乳腺癌分化细胞去分化为肿瘤干细胞(CSCs)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从8例原代乳腺癌组织中分离TAFs并用免疫荧光鉴定;采用成球实验研究TAFs对乳腺癌腺上皮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并检测TAFs处理前后干细胞表型CD44+ CD24-/low的比例变化,观察TAFs对去分化的影响.结果 从新鲜乳腺癌组织中分离出TAFs,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TAFs与乳腺癌腺上皮细胞(BCCs)共接种能增强其自我更新能力,共接种组和对照组的成球数分别为(71.67 ±3.51)和(24.67 ±1.53)个(P<0.01).TAFs的条件培养基(CM)能增强乳腺癌腺上皮细胞自我更新能力,CM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成球数分别为(74.67 ±3.06)和(30.33 ±3.21)个(P<0.01).TAFs能增强乳腺癌分化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分化细胞(non-CD44+ CD24/low)经CM处理后的成球数为(86.00±3.00)个,而对照组为(15.33±1.53)个(P< 0.01);TAFs能促进乳腺癌分化细胞的去分化,non-CD44+ CD24/low细胞经CM处理后,CD44+ CD24-/low比例明显上升达(52.13 ±0.70)%,对照组为(17.07±0.65)%(P<0.01).结论 TAFs能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增强乳腺癌腺上皮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并促进分化细胞去分化为肿瘤干细胞.

    作者:罗智勇;胡艺冰;张哲;覃吉超;吴亚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色芸豆防御素协同顺铂抑制肺癌细胞A549增殖

    白色芸豆防御素(defensin-byd)由Wong等[1]于2006年分离鉴定,体外实验显示其具有显著的抗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但其对肺癌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观察其对肺癌细胞株A549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defensin-byd、顺铂(cisplatin)及defensin-byd/cisplatin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中国科学院细胞所)按每孔5×103个细胞接种96孔板中,每孔100μl,defensin-byd(pcDNATM3.1为载体,脂质体包裹转入细胞内表达)及cisplatin组分别加入2、5、10、15、20、25 mg/L的defensin-byd及cisplatin.defensin-byd与cisplatin联用组分别加入2/2、5/5、10/10、15/15、20/20和25/25 mg/L的defensin-byd/cisplatin.

    作者:刘劝;陶永辉;白瑞珍;华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