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钰;徐娟;周永静;陈琳;赵松兰
目的 观察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自噬调控后对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使用佛波酯PMA、人重组白细胞介素(IL)-4诱导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分化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CD68、CD204、CD206分子表达;分别使用一定浓度的雷帕霉素(RAD001),巴弗洛霉素(Bafilomycin a1)对TAM的自噬状态进行调控,应用磺酰尸胺(MDC)荧光染色法观察TAM自噬囊泡形成,免疫荧光检测自噬特异性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利用Transwell小室将不同自噬状态的TAM与大肠癌细胞行非接触式共培养,实验分组为TAM自噬上调组、下调组、未调组及单独大肠癌LoVo细胞的空白对照组4组,各组经4Gy射线照射后分别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细胞比例、存活素(Survivn)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半胱天冬蛋白酶激活剂(Smac)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TAM表面CD68、CD204、CD20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经处理的THP-1细胞和只经PMA作用得到的未活化巨噬细胞.TAM自噬上调组中MDC染色的自噬囊泡数目多于自噬未调组,LC3荧光也强于自噬未调组;自噬下调组中MDC染色的自噬囊泡数目少于自噬未调组,LC3荧光强度则弱于自噬未调组.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同时接受照射处理后,膜联蛋白V/碘化丙锭(Annexin V/PI)双染检测大肠癌细胞凋亡显示:共培养组中大肠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84 ±0.37)%、(43.23±1.34)%、(29.37±0.82)%,均高于对照组(27.23±0.63%)(P<0.05);其中,TAM自噬上调组中大肠癌细胞凋亡率[(43.23±1.34)%]高于自噬下调组[(29.37±0.82)%]和自噬未调组[(36.84±0.37)%,P<0.05].各组大肠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TAM自噬未调组中bcl-2表达量为0.24±0.02、上调组为0.08±0.01、下调组为0.42±0.02,均低于对照组(0.61±0.05),TAM可下调大肠癌细胞的bcl-2表达(P<0.05);共培养组中Smac表达水平(分别为1.26±0.03、1.49±0.24、0.85±0.03)均高于对照组(0.68±0.03)(P<0.05);共培养组中Survivin表达水平(分别为0.48±0.01、0.23 ±0.02、0.55±0.05)均低于对照组(0.80±0.05) (P <0.05).结论 上调TAM自噬水平可显著促进大肠癌细胞凋亡,改变大肠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提高射线对大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邵乐宁;杨晓东;邢春根;吴永友;赵奎;龚巍;钟丰云;曹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拮抗剂GW9662在眼眶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抑制作用.方法 培养并分化8例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眼眶脂肪组织前脂肪细胞,按GW9662浓度不同将实验分为7组.进行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前脂肪细胞分化.测量各组细胞内脂肪含量改变、脂肪细胞分化率及PPARγ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10、50 μmol/LGW9662组脂肪含量高吸光度(A)值分别为0.406±0.010及0.296±0.034,较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GW9662浓度的增加,脂肪细胞分化率分别为11.9%、10.0%、6.7%、4.1%,激动剂组增长至61.3%,GW9662拮抗后降至21.2%.10 μmol/L及50 μmol/L GW9662作用下PPARγ表达明显减弱,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51 ±0.06和0.39±0.05,较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GW9662可随剂量的增加降低脂肪细胞的分化率,降低细胞PPARγ的表达,从而证明GW9662具有抑制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
作者:王莉菲;刘静江;闫忠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Ⅱ(AnnexinⅡ)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AnnexinⅡ与胃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4对胃腺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胃组织,以及10例正常胃组织中AnnexinⅡ蛋白的表达,并分析胃腺癌组织中AnnexinⅡ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腺癌组织中AnnexinⅡ蛋白阳性表达率(70.45%)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43.18%,P<0.05),AnnexinⅡ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膜;AnnexinⅡ蛋白的表达水平和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中、高分化肿瘤组织中AnnexinⅡ蛋白阳性表达率(57.14%)明显低于低分化患者(87.5%,P<0.05).结论 AnnexinⅡ蛋白上调表达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生和恶性进展有关.
作者:苏红英;黄雄飞;陈淑勤;张白凌;刘景丰;黄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真核肽链释放因子(eRF)3a(eRF3a)/gspt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eRF3a/gspt1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M-timePCR)、Western blot法检测30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RF3a/gspt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73.3%肝癌组织中eRF3a/gspt1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6.7%肝癌组织中eRF3a/gspt1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eRF3a/gspt1的mRNA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甲胎蛋白(AFP)、肿瘤包膜和门脉癌栓差异均无相关(P>0.05),而与乙肝、病理分级有关;肝癌组织中eRF3a/gspt1的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AFP、肿瘤包膜和门脉癌栓差异均无相关(P>0.05),而与乙肝、病理分级有关;肝癌组织中eRF3a/gspt1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之间有相关(P<0.05).结论 eRF3a/gspt1的高表达可能增加肝癌细胞的蛋白合成,促进肝癌的进展.
作者:王雅;赵星;马从乾;杨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体外条件下低频电磁场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大鼠骨髓间充质于细胞传代至第5代后,采用微团培养法在含成纤维生长因子-2和转化生长因子-β3的培养基中生长,并给予正弦波电磁场(1.0 mT,50 Hz)干预.3周后进行阿利新蓝染色以检测软骨基质生成量,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软骨特异性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并使用二甲基-亚甲蓝(DMMB)染料结合法评估细胞微团中糖胺多糖水平.结果 在电磁场和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微团向软骨分化,细胞微团中Ⅱ型、X型胶原及蛋白多糖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与非暴磁组比较,暴磁组细胞糖胺多糖(GAG)/DNA比例较高(3.108±0.341).结论 电磁场促进大鼠BMSCs成软骨分化可能与细胞表达Ⅱ、X型胶原及糖胺多糖增多有关.电磁场在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下可诱导及维持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但单因素电磁场刺激不能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
作者:虞冀哲;杨勇;刘朝旭;宋明宇;刘阳;吴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埃索美拉唑在不同时间点对雄性SD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24只3个月龄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赋形剂)、小剂量组[按10 mg/(kg·d)的剂量给予埃索美拉唑]和大剂量组[按50 mg/(kg·d)的剂量给予埃索美拉唑].第0、8、14周时,检测每只大鼠全身骨密度及血清中骨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钙的浓度.处死大鼠后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评估大鼠股骨结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组中大鼠体质量增长明显受抑制(P<0.05),第14周时骨密度明显降低,血清中骨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钙的浓度明显升高,分别为(198.51±6.98)、(1.49±0.04) U/L、(2.44±0.05) mmol/L,而第8周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显示14周时3组间的股骨结构差异明显,大剂量组空骨陷窝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小剂量组(P>0.05).结论 大剂量应用埃索美拉唑导致雄性大鼠骨密度降低并影响其骨代谢,这种效应还存在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作者:许圆;周晓中;钱鸣杰;唐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与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45例脑胶质瘤(低级别22例,高级别23例).测量平均扩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相对平均扩散系数(rADC)、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FA)、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相对局部脑血流量(rrCBF)、相对局部脑血容量(rrCBV)值,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肿瘤不同部位以及高低级别胶质瘤间各个指标进行差异性比较,并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和分析其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45例脑胶质瘤瘤体的ADC、rCBF、rCBV值分别大于相应瘤周、大于相应对侧白质的测量值;FA瘤体<FA瘤周<FA对侧白质.各量化指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瘤体及瘤周的rrCBV、rrCBF分别大于低级别胶质瘤(P<0.01),高级别胶质瘤瘤体的rADC值小于低级别胶质瘤(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rrCBF和rrCBV的诊断阈值分别为2.749和3.058,相应的分级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00%与91.3%、95.5%,瘤体rADC及rFA值无诊断价值.结论 脑胶质瘤的瘤体rCBF、rCBV及ADC值,可以用于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其中,rrCBF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高,rrCBF的ROC曲线下面积大.
作者:江晶晶;谈晓飞;张顺;张妍;姚义好;覃媛媛;郭东生;赵凌云;朱文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营养剥夺模拟体内髓核细胞退变微环境,检测促死亡蛋白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及细胞器定位.方法 体外分离获取大鼠尾椎间盘髓核细胞,将细胞分别置人正常环境[杜尔贝科改良型低糖培养基(DMEM/L)培养基、10%胎牛血清、21% O2]和营养剥夺环境(DMEM无糖培养基、无血清、1% O2)培养0、24、48、72 h后,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 检测AIF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器定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存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酶标仪检测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活性.结果 细胞活性检测显示实验组活细胞比例分别为(82.0±2.4)%、(61.0±3.1)%、(42.0±2.9)%,较对照组的98%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12.0±1.2)%、(32.0±1.6)%、(49.0±2.1)%,与对照组的2%比较明显增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发橙色荧光的细胞比例分别为(80.22±2.31)%、(61.20±1.52)%、(15.01±2.91)%,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93.00±3.22)%,P<0.05];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显示对照组细胞AIF蛋白主要位于线粒体内,而实验组细胞AIF从线粒体释放并转移至细胞核内,同时髓核细胞出现非典型性凋亡;酶标仪检测发现Caspase酶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营养剥夺可能通过降低线粒体膜定位,增加其通透性导致AIF释放并转位至细胞核,导致髓核细胞出现非典型性凋亡.
作者:陆焱;刘杰;王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猪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热休克蛋白70 (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头健康成年西藏小型猪,雌雄不限,体质量20~30 k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辛伐他汀实验组(Sim组),每组8头.I/R组和Sim组采用胸主动脉、锁骨下动脉阻断法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70 min),分离副半奇静脉,远端结扎,近端插管.I/R组在阻断过程中副半奇静脉逆灌注乳酸林格钠液(860 ml/h,1000 ml),Sim组阻断过程中副半奇静脉逆灌辛伐他汀溶液(0.25 mg/kg,1000 ml),术后口服辛伐他汀片剂80 mg/d,30 d.术后采用Tarlov下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评估6、24、48 h神经运动功能.术后30 d,各组分别处死8头实验猪,迅速取出来L2~L5及骶段脊髓,苏木素-伊红(HE)、Nissle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70的表达.结果 Sim组术后24、48 h神经功能评分[(3.2±0.3)、(3.6±0.2)分]高于I/R组[(2.2±0.4)、(2.8±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Sim组神经元形态学的损伤较轻,Hsp70表达明显增加,其积分吸光度值为296.8046±3.695 1.结论 辛伐他汀对猪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和诱导Hsp70的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丁皓;申月霞;卢聪;黄焕雷;郭惠明;陈寄梅;庄建;朱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锶离子(Sr2+)对钛颗粒(Ti)诱导破骨细胞(OC)活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5组,即空白组、Ti组、核因子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组、R+Ti组、Sr2+组.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0.1 g/L Ti和不同浓度Sr2+(0.5、1.0、2.0、5.0、10.0 mmol/L)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24、48、72 h后增殖活性;以0.1 g/L Ti和/或70 μg/L RANKL和/或不同浓度Sr2+诱导RAW264.7细胞,培养5d后,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成熟OC数量;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组织蛋白酶K(Cath-K)、TRAP、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和降钙素受体(CTR) mRNA含量;Westem blot法检测κB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水平.结果 CCK-8结果,0.1 g/L Ti和不同浓度Sr2+ (0.5、1.0、2.0、5.0、10.0 mmol/L)对RAW264.7细胞增殖能力无影响.TRAP染色,R、R+Ti组均可见大量的紫红色多核细胞;Ti组和Sr2+组多核细胞较少;Sr2+≥5 mmol/L时,TRAP阳性细胞数量[(323.33 ±43.84)、(146.67±33.99)个/孔],与R组[(453.33±33.99)个/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Sr2+组Cath-K、TRAP、MMP-9和CT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76±0.66、2.69±0.57、2.10±0.34和1.72±0.32,与R+Ti组比较(7.97±0.77、10.10±1.18、7.37±1.02和5.55±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i能抑制IκBα的表达,Sr2+加入后Ti的抑制效应不明显.结论 Sr2+能有效地抑制Ti诱导的OC活化.
作者:朱世军;徐耀增;崔京福;邵洪国;朱锋;耿德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基于显微-CT (Micro-CT)及三维打印技术制备的仿生人类指骨支架复合脂肪干细胞(ADSCs)及重组人类骨形态蛋白2(rhBMP-2)后在体内的血管化.方法 取大白兔第3代ADSCs复合rhBMP-2接种到仿生指骨支架上混合培养10 d(实验组),和单纯仿生支架(对照组)分别包裹于12条成年比格犬腰背部两侧带蒂深筋膜瓣中,采用自身左右对照,不同时间进行大体、组织学染色观察比较新生血管.结果 两组支架材料在筋膜内均有一定的血管化能力,术后2、4、8、16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显示实验组相对血管面积百分比和阳性染色的面密度值均优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仿生人类指骨支架移植体内具备了血管化能力,复合ADSCs-rhBMP-2可以促进血管化程度.
作者:王伟;阿里木江·阿不来提;艾尔肯·热合木吐拉;艾合买提江·玉素甫;马创;袁春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人类的肌腱是一种少细胞和少血管的结构,在机械运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肌腱过度使用而损伤,这种损伤称为肌腱病变[1].典型的表现是局部疼痛及运动障碍,这些情况下常经验性地给予皮质类固醇注射.本研究旨在观察曲安奈德(TA)对间充质细胞向肌腱细胞增殖分化过程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及试剂:鼠间充质细胞株C3H10T1/2,由温州医科大学外科实验中心提供;曲安奈德(TA)购自Sigma公司;生长分化因子-7(GDF-7)购自R&D公司;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盒购自Invitrogen公司.
作者:俞富祥;吕天旻;段文彪;李岩;张启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d)在结肠癌微环境中通过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TAMs)促进结肠癌细胞转移的机制.方法 将TAMs与稳转染PRL-3的结肠癌Lovo细胞(Lovo-P)进行体外共培养的方式,再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筛选出TAMs中上调的细胞因子.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因子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癌患者肿瘤切片中相关TAMs表达,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TAMs与Lovo-P细胞共培养比与Lovo-C细胞共培养后白细胞介素(IL)-6 mRNA表达明显升高(8.3±2.2)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AMs与Lovo-P细胞共培养后IL-6表达上调180%.在共培养体系中预处理IL-6中和抗体(5mg/L及10 mg/L)后,Lovo-P细胞侵袭性下降[(220±13)个比(132±12)个比(83±7)个].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结肠癌患者癌灶处肿瘤切片中TAMs与IL-6荧光重合,分布于肿瘤间质中,并且Ⅰ期患者IL-6阳性TAMs数量要少于Ⅳ期患者[(24±4)个比(56±9)个].生存曲线分析发现IL-6阳性且TAMs> 20个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IL-6阳性且TAMs≤20个患者(27.3个月比12.2个月).结论 PRL-3能够通过诱导TAMs分泌IL-6,促进结肠癌细胞转移,并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
作者:黄汉源;许鹤洋;来伟;曾献清;张旸;陈志坚;李定文;林峰;褚忠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泾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糖尿病神经痛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观察腹腔注射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小鼠机械痛阈值的影响以及是否与甲羟戊酸途径有关;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通路在糖尿病中的作用以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辛伐他汀对RhoA/ROCK通路下游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干预作用.结果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小鼠产生剂量依赖性的镇痛作用,镇痛率为64.7%,此镇痛作用可以被甲羟戊酸(30 mg/kg)所完全阻断;辛伐他汀可以抑制RhoA/ROCK通路,RhoA蛋白抑制剂C3(10 pg)和ROCK抑制剂Y27632(4μg)对糖尿病小鼠的镇痛率分别为47.1%和43.8%;糖尿病疼痛小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降低23.9%,辛伐他汀干预RhoA/ROCK通路,使eNOS表达增加至正常小鼠水平,进一步增加NO含量而产生镇痛作用.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抑制RhoA/ROCK通路,增加eNOS的表达,增加NO含量,从而产生对糖尿病神经痛的镇痛作用.
作者:陈荔枝;高轩;黄金伟;李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SH)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共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对照组,n=281)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加腔内注射SH(实验组,n=307)两种方法治疗OA患者共588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随访24个月,对照组优良率为78.3%,而实验组优良率高达90.5%;按膝关节OA严重性指数评分,实验组治疗24个月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OA,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王伟;陆兴;康志刚;董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制备丝素蛋白(SF)/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rhBMP-2)缓释微球并观察其异位成骨活性.方法 冷冻干燥法制备SF/rhBMP-2缓释微球,扫描电镜观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点rhBMP-2浓度,并计算累积释放量及微球载药率.将SF/rhBMP-2微球及rhBMP-2分别植入24只大鼠大腿肌袋,SF微球为对照.术后1、2、4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SWrhBMP-2微球呈规则圆形,当SF与交联剂比例为1∶20、5∶20、10∶20,rhBMP-2与SF质量比为0.5 μg∶1 mg时分别为:(835.00 ±97.23)、(715.30±193.80)、(398.70±99.86) nm;rhBMP-2释放符合双相动力学释药规律;其载药率分别为(4.54±0.13)%、(4.55±0.05)%、(4.53±0.08)%,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见实验组有软骨细胞及成骨细胞形成.结论 SF/rhBMP-2微球可保持rhBMP-2的活性,能延缓rhBMP-2的释放时间,释放具有双相规律,具有持续诱导骨形成的特点.
作者:王春增;陈亮;顾勇;刘彬;杨惠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MG-63骨肉瘤细胞Ras相关区域家族1(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并观察5-氮杂胞苷去甲基化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亚硫酸盐测序法(BSP)检测MG-63骨肉瘤细胞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比较5-氮杂胞苷处理前后RASSF1甲基化状态、基因表达、细胞增殖曲线、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差异.结果 5-氮杂胞苷处理前RASSF1基因启动子第1~3、第16 CG位点甲基化率为40.0%,第4~15 CG位点甲基化率为60.0%;处理后的MG-63骨肉瘤细胞RASSF1基因启动子第1~16 CG位点甲基化率为0.正常未处理MG-63骨肉瘤细胞RASSF1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处于低表达状态,5-氮杂胞苷处理后RASSF1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增加,显著高于处理前.5-氮杂胞苷处理后的细胞增殖速度减慢,D1-D8细胞吸光度值显著低于正常未处理的细胞.5-氮杂胞苷处理后的MG-63骨肉瘤细胞Go/G1期和凋亡率显著高于处理前细胞(P<0.05),S期、G2/M期和增殖指数(PI)显著低于处理前细胞(P<0.05).结论 MG-63骨肉瘤细胞RASSF1基因启动子处于甲基化和表达抑制状态,5-氮杂胞苷能逆转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使基因重新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张勇;陶圣祥;刘国狮;刘鸿;肖紫春;刘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FAM96B)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以及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FAM96B在42例肝癌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HepG2和L-02细胞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比较其差异.构建pcDNA3.1-myc-FAM96B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质粒转染HepG2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及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FAM96B基因对Hep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42例肝癌组织中,Real-time PCR结果显示FAM96B在肿瘤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是癌旁组织的(0.304±0.094)倍,且其在HepG2细胞中的mRNA表达量是L-02细胞的(0.406±0.11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AM96B在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是癌旁组织的(0.288 ±0.132)倍(P<0.05),且其在HepG2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是L-02细胞的(0.359±0.143)倍(P<0.05).MTT细胞实验结果显示FAM96B组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即过表达FAM96B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流式检测显示过表达FAM96B组的HepG2细胞凋亡率(33.3%)与对照组(3.3%)比较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M96B在42例肝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并且其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低于L-02细胞;过表达FAM96B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该基因可能在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智勇;蔡逊;马丹丹;李汉军;金炜东;张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下经主动脉根部注射参麦注射液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拟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对照组(C组)和参麦组(S组),每组20例.S组于阻断升主动脉后,立即经升主动脉根部注射参麦注射液1 ml/kg,随后灌注4℃高钾(K+浓度:22 mmol/L)含血心脏停搏液20 ml/kg;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随后灌注4℃高钾(K+浓度:22 mmol/L)含血心脏停搏液20 ml/kg,两组患者每30 min复灌不含参麦的相同成分含血心脏停搏液10 ml/kg.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即刻(T1)、主动脉阻断后4h(T2)和术后24 h(T3)时,采集中心静脉血4ml,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活性.记录阻断升主动脉至心脏停搏所用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心脏复跳期间利多卡因使用剂量及体外循环(CPB)后1h多巴胺用量.结果 T2~T3时C组血浆cTnI浓度分别为(7.29±1.86)、(5.46±1.59) μg/L,S组T2~ T3时血浆cTnI浓度值分别为(4.81±1.50)、(2.62±0.78)μg/L,两组比较S组T2~T3时血浆cTnI浓度值降低(P <0.05);T2~T3时C组血浆CK浓度值分别为(99±11)和(70±9)U/L,S组T2~T3时血浆CK浓度值分别为:(59±9)、(32±5) U/L,T2~ T3 S组时血浆CK浓度值降低(P <0.05);T2~T3时C组血浆CK-MB浓度值分别为(8.8±1.9)、(5.5±1.6) U/L,S组T2~时血浆CK-MB浓度值分别为(5.3±1.2)、(3.7±0.9)U/L,T2~T3S组时血浆CK-MB浓度值降低(P<0.05).结论 体外循环下经主动脉根部注射参麦注射液可减轻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的损伤.
作者:张义轩;张挚;杨晴;闫增;信文启;马传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和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Sip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胃癌临床意义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RUNX3和Sipa1表达水平.结果 RUNX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为62.90%(39/62),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为93.55% (58/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UNX3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Sipa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为43.55% (27/62),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0.65% (50/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pa1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 RUNX3和Sipa1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明显相关.
作者:何代玉;李双齐;刘妍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