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群;李素琼;杨雪梅;赖雪莲
多重耐药菌(MDRO)传播流行形势严峻,已成为全球范围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逐渐向社区扩散.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是近年来卫计委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不仅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生命质量,严重影响医疗质量.本文通过ICU、NICU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建立MDRO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模型;以研究确定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提升医院感染防控能力.
作者:连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直径≤3 cm的肺实质内放射线下高密度影,无肺不张、淋巴结肿大、胸膜渗出.其有三种形态:实性、部分实性及非实性(磨玻璃样变,ground-glass opacity,GGO).由于SPN病变小、获得明确诊断难、肺癌的概率高等特点,因此诊治出现了很多的困难,所以如何准确明确SPN的良恶性,既避免不必要的良性结节的切除,又能做到切除恶性病灶,目前是诊断和治疗SPN的热点,也是其难点.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拇手指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拇手指的缺失不但会影响工作,而且也对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为了恢复缺损的拇手指的外形和功能,较为理想的方法是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手术技术是再造成功的关键,但显微外科护理为手术成功提供了保障[1].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我们应用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36例并进行显微外科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翠茹;胡新淳;高慧莉;武秀;高银飞;朱虹;李苡洁;梁俊;胡洁;王晓璐;彭程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护理是一个高强度、高压力的工种,新入职护理人员因为缺乏临床经验及对新环境陌生,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完成角色转变.必要的岗前培训是缩短新进护士适应期的有效手段.在医院内应成立专门的机构,由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此项工作,以保证其在短时间内成长为合格的护理人员.
作者:郭迎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AD)在全球范围内是常见的致死、致残原因,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年轻化的趋势也更明显.颈动脉、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作为全身性粥样硬化的一部分,有着共同的致病因素和病理基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可间接通过颈动脉来预测和评估[1].血管弹性功能减退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表现[2].本研究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对心内科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短轴各位点收缩期的大速度(Vmax)、大应变(Vmax)及大应变率(Vmax)的测定,探讨VVI技术在早期评价动脉弹性功能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春霞;李君;李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头面部烧伤患者常常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面部烧伤轻的残留色素沉着,影响外观,烧伤重的后期瘢痕畸形,影响功能.治疗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可能减少一些并发症.1临床资料本组为2010-2015年收治的20例头面部烧伤病人.方法:根据创面深度、渗出情况和烧伤面积大小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包扎疗法隔日换药1次,暴露及半暴露创面采用涂抹0.2%浓度碘伏溶液,每6小时涂抹创面.结果:20例患者通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创面得以封闭,重新返回社会以及工作岗位.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肺结核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耐多药结核的流行已成为当前结核病疫情回升的重要原因,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肺结核存在着毒副反应大,容易产生耐药等缺点,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肺结核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鼻-鼻窦炎(CRS)伴鼻息肉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耳鼻喉科疾病,随着环境的污染、空气质量的下降,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具有病程长、难治愈、复发率高等特点.其早期症状一般表现为脓涕、嗅觉消失或减退、鼻塞、精神不振等,任其发展可能引发多种病症甚至引发颅内合并症.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为鼻内镜手术,该手术约占耳鼻喉科临床处置和手术的1/4[1].虽然手术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部分患者仍然出现疗效不佳、较高的并发症和复发率.为此本文将鼻内糖皮质激素早期持续应用于CRS伴息肉的内镜手术中,取得不错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较高,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预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较为普遍,但近期临床在使用中药注射液的过程中时有不良反应发生.本文随机抽取骨科2014年1月~2015年3月骨折、腰椎肩盘突出等病历,对临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丽华;牛俊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PICC置管由于其安全性较高、可靠性较强以及在患者体内的留置时间较长等,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常会伴随相应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鉴于此,本文将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并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对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7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男41例、女33例,年龄54~81岁,平均(64.6±6.7)岁,患者均表现有突发心前区疼痛、胸闷、胸部压迫感等临床症状,经诊断确诊为冠心病,符合WHO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1例、稳定型心绞痛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本组患者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局部麻醉下,选取右股动脉或右桡动脉为穿刺入路,首先行冠状动脉造影处理,并根据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确定介入治疗方法,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过程中进行严密监控,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置,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状态.74例患者中,手术成功71例、失败3例,手术成功率为95.9%,失败3例系因冠状动脉高度狭窄致导丝无法进入;手术成功71例患者经围术期治疗与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无死亡发生.
作者:廉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近年来有逐渐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触诊是临床筛查乳腺癌的常用方法,一些微小乳腺癌在临床触诊中常常不能扪及,接近一半的微小乳腺癌是因为其特殊的钙化征象而被X线探及.微小乳腺癌直接征象中微小钙化(通常直径小于0.5 mm)占非常重要的地位;间接征象相对较少.有文献报道,90%的导管原位癌是通过X线微小钙化发现的.在实际工作中,区分乳腺微小钙化的良恶性性质成为放射诊断医师的首要任务.因此,对于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fielddigital mammography,FFDM)中乳腺微小钙化特点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孟俊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与传统开腹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手术安全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63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观察组)与同期56例行传统开腹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而言,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比传统手术出血少、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率低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近期疗效与传统手术相当.
作者:王家兴;林龙英;李捷;杨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75岁以上的压疮高危患者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压疮护理措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慢性病患者86例.根据Braden量表评分标准[1]均属于压疮的高危患者.本组病例为:脑梗死后遗症致偏瘫患者50例;晚期肿瘤患者9例;糖尿病足截肢2例;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肺疾病伴心功能不全Ⅳ级25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龄76~84岁.本组病例入院前患者均无压疮;Braden量表评分<15分;本次住院时间>半个月;患者均因肢体或疾病原因不能下床活动,必须卧床;均自愿入选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作者:王昌玲;班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科实施断指再植修复术的患者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并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科实施断指再植修复术的患者50例,就诊时间0.5~6 h,男31例,女19例,年龄17~57岁,平均(39.2±7.6)岁,损伤原因:锐器切割伤27例,碾压性断离11例,机器绞伤10例,撕裂性断离2例.断离程度:完全断离10例,不完全断离4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8~57岁,平均(39.7±7.2)岁,损伤原因:锐器切割伤13例,碾压性断离6例,机器绞伤5例,撕裂性断离1例.断离程度:完全断离5例,不完全断离20例;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17~57岁,平均(38.7±8.0)岁,损伤原因:锐器切割伤14例,碾压性断离5例,机器绞伤5例,撕裂性断离1例.断离程度:完全断离5例,不完全断离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病因、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免疫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反复的喘息、咳嗽、胸闷等,这类患者具有病情长、反复复发、脏器损害严重等特点,严重损害患者的肺功能,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1].本文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喘息、咳嗽等症状缓解时间,报告如下.
作者:赵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内科临床疾病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治疗手段,同时小儿静脉输液也是儿科护理技术操作中较难的一项工作.一旦发生输液渗出不仅给患儿造成很大痛苦,让家属心疼,使家属对护理工作不满意,同时再次穿刺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带来很大麻烦.本文通过对我院儿科门诊2016年4~8月在留诊室进行小儿静脉输液600例中,发生输液渗出的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出的原因与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脑梗是指由于脑动脉硬化、狭窄或血流动力学,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部脑组织软化、坏死.脑梗塞发病率较高,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中约5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活动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甚至长期昏迷呈植物人生存.病人经过危险期治疗后,一般后续治疗在社区进行,社区中心主要对老年人慢性病进行进一步的随访和治疗.本文通过脑梗病人在社区的治疗,对其在临床用药的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张彩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就冷刀锥切术与高频电波刀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27~45岁,平均(35.4±2.6)岁;术前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没有外科并发症,常规化验凝血及血常规也均没有异常,96例患者通过液基细胞学、阴道镜以及宫颈活检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标准,其中CINⅡ45例、CINⅢ51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曲世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不同治疗剂量对Q-T间期的影响.方法 同期行利奈唑胺治疗的住院患者根据剂量不同分为:标准剂量组(60例)、超剂量组(50例),检测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Q-T间期,同时取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标准剂量组及超剂量组的平均Q-T间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标准剂量组及超剂量组的平均Q-T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可致患者Q-T间期延长,使用利奈唑胺时应监测心电图.
作者:祝莉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