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对腹腔感染脓毒症小鼠肺组织和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模型,将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瑞芬太尼治疗组(R1组)、瑞芬太尼对照组(R2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和肝组织iNOS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肺组织白细胞介素(IL)-10和IL-6水平,观察PaO_2、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血清ALT和AST活性及电镜下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Sham组比较,CLP组PaO_2显著降低,肺组织和肝组织中iNOS蛋白表达、肺组织MPO活性、ALT和AST活性显著增强(P<0.01),肺组织IL-6和IL-10水平显著增加为649.74±90.47和501.06±57.67(P<0.01),肝组织IL-6和IL-10水平显著增加为341.05±28.73和267.50±41.82,R2组以上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与CLP组比较,R1组PaO_2明显增加,iNOS蛋白表达,IL-6和IL-10水平、MPO活性、ALT和AST活性显著降低(P<0.01),电镜显示肺组织和肝组织损伤程度较CLP组略减轻.结论 瑞芬太尼对脓毒症感染致急性肺损伤和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iNOS蛋白的表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GPI-B7-1蛋白转移修饰肝癌细胞膜,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免疫诱导效应.方法 GPI-B7-1和B7-1蛋白修饰肝癌细胞膜,流式法测定其CD80(B7-1)的表达,分离患者外周血T细胞,检测不同蛋白修饰的肝癌细胞膜对T淋巴细胞的致增殖效应及granzyme B、perforin、IFN-γ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GPI-B7-1蛋白修饰肝癌细胞膜表面B7-1表达率为85%.GPI-B7-1蛋白修饰的肝癌细胞膜致T淋巴细胞的增殖程度显著强于对照组和B7-1蛋白修饰组(P<0.01);该作用源于其可上调肝癌外周血T淋巴细胞granzyme B、perforin及IFN-γ mRNA表达水平.结论 GPI-B7-1蛋白转移修饰的肝癌细胞膜可上调granzyme B、perforin及IFN-γ mRNA表达,激活T细胞增殖,促进杀伤性T细胞的效应.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60例新疆哈族样本(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109例对照)的MGMT基因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基因型.结果 Promoter 485C>A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分布经Logistic模型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SNPs联合分析,0突变等位基因和1~10突变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MT基因Promoter 485C>A与新疆哈族食管癌相关;5个SNPs的联合作用与新疆哈族食管癌相关,突变等位基因增加了患食管癌的病风险.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瘦素(leptin)可参与组织的创伤修复.当皮肤创伤范围较大、坏死组织较多时,其修复必须通过肉芽组织形成来实现.而目前尚未见瘦素对整体动物创伤肉芽组织细胞增殖和基质生成影响的报道.本研究旨在从细胞增殖和胶原等蛋白合成角度观察瘦素对皮肤创伤大鼠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为探讨瘦素促进皮肤创伤愈合作用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冠脉灌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联合FTY720对移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FTY720组、转基因组和转基因+FTY720组.心脏移植8 h后切取移植心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TGF-β1、ICAM-1、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TGF-β1 mRNA转录强度;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mTGF-β1成功转到心肌细胞,转基因组和转基因+FIY720组mTGF-β1的表达强度分别是(1.08±0.24)和(1.16±0.22),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而两组ICAM-1的表达积分分别是(2.43±0.46)和(1.90±0.20),NF-κB的表达积分分别是(9.80±1.85)和(10.10±2.27),较其他3组显著下调(P<0.01);FRY720组、转基因组和转基因+FTY720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是(9.20±1.12)、(5.90±1.09)和(5.40±0.77),显著减少(P<0.01);FTY720组、转基因组和转基因+FTY720组SOD活性分别是(51.03±5.54)、(55.91±6.66)和(73.42±6.42)U/mg,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10.90±1.93)、(11.02±2.45)和(9.28±1.64)U/g,明显下降(P<0.01);而MPO活性分别是(4.38±1.43)、(4.63±1.04)和(3.16±0.64)U/g,亦明显下降(P<0.01);转基因和FTY720两因素对减轻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对SOD、MDA和MPO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TGF-β1和FTY720均具有减轻移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下调ICAM-1、NF-κB表达、增高SOD活性等因素有关;两者联合应用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有协同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老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海马炎症反应的变化.方法 20个月龄雄性SD大鼠45只,体质量500~650 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15)、麻醉组(A组,n=15)和手术组(S组,n=15).采用剖腹探查术建立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8 ml;A组腹腔注射安定2.5 mg/kg和氯胺酮50 mg/kg(稀释至0.8 ml)麻醉,不行剖腹探查术;S组腹腔注射与A组等量的麻醉药物后行剖腹探查术.各组于干预结束后第1、3、7天(T_1、T_2、T_3)随机取5只大鼠采用旷场分析实验和Y迷宫实验测试大鼠认知功能,测试完毕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T_1时,与C组比较,A组各项行为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中央格时间延长、跨格和站立次数减少、错误反应次数增加、全天总反应时间增加(P<0.05);与A组比较,S组中央格时间延长、跨格和站立次数减少、错误反应次数增加、全天总反应时间增加(P<0.05).T_2及T_3时点,上述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与C组比较,A组IL-6和TNF-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IL-6和TNF-α表达水平增高(P<0.01);与A组比较,S组IL-6和TNF-α表达水平增高(P<0.01).T_2及T_3时点,各组间IL-6和TNF-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龄大鼠行剖腹探查术后出现短暂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海马IL-6和TNF-α表达增多有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丁酸钠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丁酸钠干预后,采用~3H-TdR掺入试验比较了膀胱癌BIU-87和E-J细胞的生长曲线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丁酸钠对膀胱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1 mmol/L浓度组在各观察时间点均未显示出对E-J细胞的抑制;5、10mmol/L在各观察点显示出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丁酸钠浓度的升高,越来越多的BIU-87和E-J细胞细胞被阻滞在G_0/G_1期.结论 丁酸钠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这种作用是通过G_0/G_1期阻滞实现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膜瘤中HER2基因扩增与HER2蛋白过表达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手术切除的80例脑膜瘤石蜡标本进行HER2状态的检测.结果 80例中,26例HER2蛋白(+)(32.50%),其中HER2基因扩增7例(8.75%);10例HER2蛋白(+++/++)(12.50%),HER2基因扩增7例(8.75%),占高表达组的100.00%;70例HER2蛋白(+/0)(87.50%)中,无HER2基因扩增.结果 HER2蛋白(+++/++)与HER2基因扩增密切相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3种不同预处理对在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钙网蛋白(CRT)在预处理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5组(n=6),分别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腺苷预处理组、远程预处理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冉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各组缺血再灌注前后心功能变化,并检测再灌注末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以及心肌组织CRT的表达.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远程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dp/dt max)有明显提高(P<0.05).缺血预处理组、腺苷预处理组、远程预处理组cTnT、MDA值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SOD值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腺苷预处理组SOD值高于缺血预处理组和远程预处理组,cTnT值则低于后2组(P<0.05);缺血预处理组、腺苷预处理组、远程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CRT表达灰度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腺苷预处理、远程预处理均可以模拟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预处理可能通过下调钙网蛋白高表达减轻在体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阴茎海绵体内注射川芎嗪对兔阴茎勃起效应的影响.方法 12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静脉麻醉后游离一侧颈总动脉和阴茎海绵体,颈总动脉插管与电生理记录仪连接监测平均动脉压(MBp),阴茎海绵体内置入25 G针头与电生理记录仪连接用于测定阴茎海绵体内压(ICP).通过在兔阴茎海绵体内注射不同剂量(0.5~5.0 mg/kg)川芎嗪和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记录ICP变化(ICP)、阴茎膨胀持续时间(DT)和MBp的变化.结果 阴茎海绵体内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川芎嗪(0.5、1.0、2.0、5.0 mg/kg),ICP分别由基线增加至(19.1±3.7)、(24.8±2.1)、(30.2±4.8)、(39.7±6.1)mm Hg(1 mm Hg=0.133 kPa), ICP为6.5~25.8 mm Hg,大ICP为(25.8±5.9)mm Hg,DT为(8.5±2.8)~(22.9±7.3)min.阴茎海绵体内注射川芎嗪呈剂依赖性提高ICP(P<0.05),对MBp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川芎嗪呈剂量-效应依赖性地增强兔阴茎勃起效应.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制备具有抗菌性等生物活性的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泡沫材料,并优化生产工艺,使材料具有更理想的孔径、孔隙率及弹性.方法 采用混合溶解、乳化发泡、缩醛固定、烘干固化、去酸去醛法制备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泡沫材料,采用观察测量、重量法、力学测试、细菌培养法检测10组材料的孔径、孔隙率、力学性能及抗菌性.结果 研制材料的孔径约增大0.267 mm、孔隙率约增大7%,弹性约增强0.120 MPa,材料具有明显的抗菌性,抗菌强度随壳聚糖的含量增加而增强.结论 研制的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泡沫材料孔径、孔隙率及弹性更为理想,并具有抗菌性.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构建含人PAX8/PPARγ/融合基因(PPFP)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性能.方法 从已构建好的含PPFP的质粒克降模板PEGFP-C-PPFP中,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钓取目的 基因PPFP,将该基因克隆到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pGC-FU(含Flag基因)中,得到重组的pGC-FU-PPFP,通过PCR、酶切、测序和分析比对验证PPFP基因后,将pGC-FU-PPFP质粒和包装质粒pHelper1.0、pHelper2.0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株293T细胞,获得携带PPFP基因和Flag基因的重组慢病毒,收集并浓缩病毒上清液,测定重组病毒的滴度.通过Western blot鉴定PPFP-Flag融合蛋白在靶细胞内的表达进一步验证目的 基因在靶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经PCR扩增获得2591 bp的目的 基因片段,构建的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及测序和分析比对鉴定正确;该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取的慢病毒滴度达3.5×10~7转导单位TU/ml;感染的293T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条带大小为90 KDr,可判断目的 基因PPFP在293T细胞中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PPFP基因慢病毒载体质粒pGC-FU-PPFP,并建立慢病毒过表达系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肺动脉栓塞(PE)是临床的常见病,但临床的漏诊率和误诊率都很高.目前对于慢性肺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较少[1].我们通过在叶肺动脉释放金属栓塞装置,建立慢性的选择性肺动脉栓塞模型,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病理生理特征和血液动力学变化.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测定不同年龄组颈椎椎间盘中的蛋白多糖酶活性,探讨蛋白多糖酶活性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40个不同年龄颈椎间盘的蛋白多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别来自胎儿组、17~25岁组、40~60岁组以及60~75岁组,用含有10.0 mmol/L CaCl_2的0.05 mol/L Tris/HC对椎间盘中的蛋白多糖酶进行提取,用1 mmol/L APMA将其激活,与取自牛肩胛软骨的蛋白多糖单体底物进行反应,以酶标仪来测定蛋白多糖酶的活性.结果 胎儿组、17~25岁组、40~55岁组和60~75岁组颈椎间盘的蛋白多糖酶活性的吸光度值分别是1.911±0.21、0.881±0.155、1.720±0.19、1.777±0.142.胎儿组颈椎间盘与60~75岁组颈椎间盘的吸光度值高,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组与17~25岁组、40~55岁组颈椎间盘的吸光度值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25岁组的吸光度值低,与胎儿组、40~55岁组和60~75岁组的测得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55岁组和60~75岁组的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间盘中的蛋白多糖酶活性与年龄明显相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Akt生存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50%减体积肝移植组(Control组)和IPC组,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总Akt和p-Akt及其下游的p-Bad和p-GSK3β蛋白水平,同时结合血清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Akt生存信号通路变化的意义.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IPC组术后6、24 h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显著下降(6 h:1064.49±126.53比802.90±82.39;24 h:1401.13±172.73比943.80±116.25,P<0.01);Control组术后24 h,肝细胞明显空泡样变性伴局部坏死,小叶结构破坏,门脉周围水肿、充血,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而IPC组损伤减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IPC组术后2、6、24 h肝组织中p-Akt、p-Bad、p-GSK3β蛋白水平上调.结论 IPC明显减轻减体积肝移植术后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kt生存信号通道密切相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稳定的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长期存活模型.方法 将8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为肺缺血再灌注组(每组n=42只).两组分别于开胸后、缺血1 h后再灌注0、2、4h、1、3、7 d取肺组织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肺湿干比(W/D ratio)检测和肺泡Ⅱ型细胞(ATⅡ)的电镜超微结构评价;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肺通透性指数(LPI).结果 手术成功率达100%.Ⅱ组与Ⅰ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后2、4 h、1 d的MPO、LPI、W/D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胸后、再灌注后0 h、3、7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Ⅱ的超微结构显示,再灌注4 h后损伤严重,再灌注1 d即出现明显的修复过程,再灌注7 d基本恢复正常结构水平.结论 本模型简单、可靠,LIRI后相关肺损伤指标和ATⅡ超微结构损伤变化特点吻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赫赛汀(Herceptin,HER)联合丝裂霉素C(MMC)对HER-2/neu基因高表达人膀胱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膀胱癌T24细胞株HER-2/neu的表达;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HER(10、20、40、80、160μg/L)、MMC(4、8、16、32、64μg/L)及联合用药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体外生长的抑制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RT-PCR法检测证实HER-2/neu在膀胱尿路上皮癌T24细胞株高表达;单用HER于72 h出现细胞抑制(72 h时各浓度组分别与48 h时比较,均P<0.05);HER和MMC联用在24、48、72 h基本上均表现为协同作用(q值1.264~3.473),在96 h呈相加作用(q值0.913~1.138).结论 HER-2/neu在膀胱尿路上皮癌T24细胞株高表达;HER单药对T24细胞有轻度抑制作用,且起效慢(72 h);与MMC联合应用能协同抑制T24细胞生长.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在脊髓型颈椎病(CSM)椎管减压术后发生的神经并发症中,常表现为减压节段水平以下多髓节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多以颈部轴向疼痛、肩活动受限、手指精细活动障碍或内在肌萎缩等下运动神经元(LMN)通路损害及手部皮肤潮湿、少汗等自主神经系统受累不适为主,MRI显示有硬膜内出血时可同时发生脊神经根刺激症状,MRI提示硬膜外血肿时常发生脊髓压迫症表现[1],实系病变累及脊髓内固有神经元(PNs)或中间神经元(INs)所致[2],由于其数量多且分布广泛,相关轴突纤维多位于灰、白质交汇处,恰位于脊髓前、后动脉各自交通吻合支的终末端区域,易因滋养动脉间吻合薄弱或血液供应不足而影响其正常代谢所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骨形成发生蛋白4(BMP4)和Smad4在阿霉素诱导U251细胞抑制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检测空白组和阿霉素组U251细胞增长活性,应用公式(1-阿霉素组A/空白组A)×100%计算阿霉素组U251细胞增长抑制率.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空白组和阿霉素组BMP4和Smad4的表达.结果 阿霉素在24、36、48、60、72 h对细胞抑制率为分别为10%、21%、56%、49%、43%.在24 h抑制率为高(P<0.05).荧光定量PCR显示阿霉素组与对照组比较,BMP4表达增加了(13.0±0.7)%(P<0.05),Smad4表达增加了(35.0±1.0)%(P<0.05),Western blot显示BMP4和Smad4表达分别增加了23%和38%(P<0.05).结论 阿霉素抑制U251细胞的生长可能通过提高BMP4和Smad4的表达来实现,BMP4可能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降低脑死亡大鼠肾脏免疫原性的有效途径.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质量180~200 g,随机均分3组,脑死亡+SB203580组:诱导大鼠脑死亡时,静脉注射SB203580(1 mg/100 g·Wt);脑死亡组:诱导大鼠脑死亡.脑死亡后机械呼吸6 h,如大鼠血压>80mm Hg(1 mm Hg=0.133 kPa),取肾脏;对照组:正常大鼠麻醉后取肾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脏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仅和白细胞介素(IL)-1β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以及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结果 肾脏TNF-α和IL-1β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脑死亡组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脑死亡+SB203580组比脑死亡组显著下降(P<0.05),但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SB203580能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减少脑死亡大鼠肾脏磷酸化p38MAPK和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可望成为降低其免疫原性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