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魏慧;徐敏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观察, 护理
摘要:总结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协助早期诊断;加强意识障碍、头痛、血压改变、视觉障碍、精神异常、癫痫发作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经治疗与护理,6例患者恢复到病前水平,1例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异基因骨髓移植术患者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结18例异基因骨髓移植术患者腹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腹泻主要原因为药物因素如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的使用,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即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护理重点是注意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合理的饮食指导、疗效的密切观察、加强肛周护理、预防水电解紊乱,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冯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电话回访出院产妇中的应用

    产妇出院后的健康教育作为医院健康教育的延伸,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1].近年来基层市级医院住院产妇大幅度增加,而家庭访视人员相对较少,导致对出院产妇访视不及时.

    作者:姚云行;吴小红;王娟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肝衰竭患者肝储备功能检测的护理

    总结应用肝脏储备功能分析系统检测肝衰竭患者肝储备功能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检测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检测准备工作,检测时合理安置鼻探头,准确推注药物.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检测顺利完成.

    作者:王雪丽;陈红;徐敏芬;叶俊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标识在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为了降低护理风险,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采用了配药标识、摆药标识、特殊标识,使静脉用药环节程序化,有效地规范了护士的给药操作行为,防范了用药差错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王亦素;林海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门急诊忙季实施院内护理志愿者支援活动的方法与体会

    总结门急诊忙季实施院内护理志愿者支援活动的方法与体会.每年门急诊忙季在院内招护理志愿者,进行教育培训、统筹安排.志愿者服务不仅保证了门急诊护理质量,提高了社会满意度,而且护理志愿者的素质得到提高.安全管理、专科教育和压力调适是保证护理志愿者支援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作者:吴慧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的护理

    总结5例经股动脉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的护理.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准备,治疗后严密观察尿液颜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加强体位护理、穿刺侧下肢护理及对症护理,重视出院指导.5例患者栓塞治疗后血尿即刻好转,未发现护理并发症,治愈出院.

    作者:董红华;陶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生儿标识带系于手腕与足踝的稳固比较

    产科病房的新生儿为了便于识别,出生后在手腕系上标识带.临床通常使用带有一次性安全扣的软塑料标识带,但固定后常常脱落,影响识别、查对工作,是产科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1,2].

    作者:竺建辉;陈海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年轻护士发生给药差错后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年轻护士发生给药差错后的真实心理感受,为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的访谈法,对11位曾发生给药差错的年轻护士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 年轻护士在发生给药差错后,会出现紧张、不安、自责、委屈等一系列心理反应.结论 年轻护士易发生给药差错,发生后存在较多心理反应,护理管理层应采取相应措施,重在预防差错的发生,发生差错后予无惩罚处理.

    作者:季晓英;连淑玲;邱晓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行空肠造瘘营养的护理

    总结18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行空肠造瘘营养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空肠造瘘前做好宣教指导,取得患者的配合,做好术后早期空肠造瘘营养护理,加强化疗期空肠造瘘营养护理,是成功实施肠内营养的保证.

    作者:盛华英;周利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女性腺性膀胱炎行经尿道膀胱电切术69例的手术配合

    腺性膀胱炎(glandularis cystitis,GC)是一种膀胱上皮腺性增生样病变[1],是由于膀胱感染、梗阻、结石等慢性刺激引起膀胱尿路上皮发生变化的结果[2],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下腹及会阴痛、排尿困难或伴有血尿,其诊断依赖于膀胱镜检及组织活检,常采取经尿道膀胱电切术,术后辅以各种辅助治疗,预防复发[3].

    作者:王印月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恶性梗阻性黄疸金属支架内引流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23例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梗阻性黄疸的观察及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给予患者及家属详细的出院指导.胆道支架置人成功率100%,术后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4例.一次成功率95.7%,支架通畅平均121 d.

    作者:林正燕;诸葛玮玮;陈晓宇;黄崇敏;王蓓;夏致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在肺手术中的应用配合和体会

    随着外科学、生物材料学的迅速发展,各类缝合器在手术中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缝合器使用时将缝合器的夹头对准两层需切开缝合的片状组织,用力按下手柄,缝合与切开都一次完成[1].

    作者:楼敏;汤红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

    总结45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造瘘口的观察,重视各类引流管护理.是发现和治疗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袁美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护理

    总结11例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重视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吻合口漏,加强呼吸道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胃肠减压护理,重视营养支持及控制感染等.经治疗和护理,11例均临床治愈出院.

    作者:李玉珍;金团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动态体位管理

    总结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动态体位管理.按患肢肌力摆放患者体位,实施动态监控,体位变换过程由护士协助指导,活动训练过程鼓励患者密切配合,循序渐进.52例中,12例能自行行走;19例能行走,步态基本正常;2例上肢不能活动;7例行走呈共济失调步态;8例需借助支具行走;2例下肢肌力达Ⅲ~Ⅳ级,但依从性差,不愿下床练习行走,下肢肌力未进一步改善;2例未恢复.

    作者:程玉华;赵东丽;施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异位部位分析及对策

    对18例肿瘤患者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异位部位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异位部位易发生在颈内静脉、右心房、胸壁外侧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针对不同异位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延长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

    作者:朱慧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下肢严重水疱1例的护理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横纹肌损伤引起细胞溶解后,释放大量肌红蛋白、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进入外周血液造成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严重的代谢紊乱、急性肾衰竭,严重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

    作者:郭丽芬;周红波;张惠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协助早期诊断;加强意识障碍、头痛、血压改变、视觉障碍、精神异常、癫痫发作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经治疗与护理,6例患者恢复到病前水平,1例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作者:魏慧;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我国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现状与思考

    社区卫生服务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而社区卫生人才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持久、深入、健康发展的关键.

    作者:饶艳华;曹梅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颈髓损伤伴心脏疾病患者安装临时起搏器后手术的护理

    总结6例颈髓损伤伴心脏疾病患者安装临时起搏器后行手术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准备,加强病情观察;术后重视体位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重视临时心脏起搏器、颈部创口及引流管的护理及神经系统评估,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5例治愈出院,1例因手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及呼吸衰谒而死亡.

    作者:林野;郑文娴;吕畅;王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