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岳;邱梅;孙艳荪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运用传统中医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肾病,已经受到重视,笔者自拟滋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收效较为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内科常见急症,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神经系统受抑制,出现昏迷、呼吸抑制及休克,甚至可因呼吸中枢麻痹或心脏骤停而导致死亡.我们自2005年10月~2007年6月采用胃管注入自拟醒酒汤联合静脉注射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斌;贺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研究藻黄胶囊Ⅲ号(ZHC3)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影响,从分子细胞水平探讨ZHC3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机理. 方法 ZHC3孵育体外培养的人GMC,采用MTT法检测GMC的增殖,ELISA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分泌水平. 结果 ZHC3可显著抑制GMC的增殖(P<0.01),减少FN、IL-6、TGF-β1的分泌(P<0.05或P<0.01). 结论 ZHC3可减少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堆积,延缓肾小球硬化,这可能是ZHC3防治CRF的机理.
作者:鞠建伟;薄守波;商滨;李建远;连培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喻文球主任医师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拟子仙汤治疗不育症,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豪;喻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喘敷灵穴位敷贴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 方法 将220例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别于夏季、冬季运用中药喘敷灵穴位敷贴,观察预防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发作程度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E、嗜酸性粒细胞(EOS)及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γ(IFN-γ)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 中药喘敷灵穴位敷贴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减轻哮喘发作程度,升高哮喘患儿IgA、IgG、IFN-γ水平,降低异常升高的IL-4、IgE和EOS(P<0.05或P<0.01). 结论 中药喘敷灵穴位敷贴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
作者:鄢素琪;刘昌玉;金建年;吴燕祥;汤建桥;陈正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医认为,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发生、发展及转归与脾的关系密切,提出脾虚为本、痰瘀为标、久病入络、变证从络的病机观,治疗上以补中益气汤或清暑益气汤为健脾益气基本方,同时重视活血、化痰、通络药物的适时加减,以期从代谢综合征的早期干预,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糖脂代谢紊乱,终防治心脑血管事件.
作者:陈英群;董福轮;王宇锋;颜乾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医药信息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医药学科拓展的历史必然,目前该学科已初步形成,本文分析了中医药学与信息学共同的理论基础、二者在方法学上的结合点,提出中医药信息学的定义、内涵和外延、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基本框架及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作者:崔蒙;尹爱宁;李海燕;谢琪;范为宇;朱冬生;张华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有排卵周期中伴随月经而来的周期性下腹疼痛,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15~25岁及初潮6个月~2年内的女性,严重时影响工作和生活.笔者从2002年5月~2006年8月运用烧山火手法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7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仲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000年2月~2006年2月,笔者对在本院就诊的无鼻科手术指征的急、慢性鼻窦炎患者,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辨证加服中药汤剂川芎茶调散加减方治疗,收效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梁斌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和法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和法即和解少阳之法;和阴阳、和表里、和脏腑、和营卫、和气血等皆为广义和法.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法而设,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然小柴胡汤临床运用不仅仅局限于和解少阳的范畴,它的外延向广义和法不断延伸,其内涵已融入了广义和法的许多内容.
作者:盛国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人类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因素在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学自<内经>开始便创立了心理治疗方法,经后世医家的拓展不断丰富与完善,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作者:申艳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对冲技术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布(CVD)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与中医证候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 纳入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对冲技术测定CVD,与常规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进行比较;并进行中医证候归类、5级计分法量化评分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结果 CVD异常率为86.1%,较同步检测的MCV、SCV异常率高(P<0.01);病程、餐后2小时血糖是CVD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CVD各频纤维传导速度与血糖呈负相关.中医证候中阴虚证、血瘀证所占比例>50%;病程长者阳虚比重显著增加(P<0.05);>60岁组阳虚、血瘀证候所占比例较高,阳虚积分显著高于≤60岁组(P<0.01).阳虚、血瘀、痰湿3种证候积分值越高,CVD异常的危险性越大. 结论 计算机辅助对冲技术测定CVD的敏感性高于NCV,是一种DPN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病程、血糖是DPN患者CVD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阳虚、血瘀和痰湿3种证候及其病变程度对CVD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
作者:吴群励;梁晓春;姜楠;孙连庆;栾松;崔丽英;郭赛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自2002年5月~2006年12月我们运用自拟参芪通脉汤治疗中风偏瘫50例,并与以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的50例做对比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河玲;唐成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医寿命学说介绍了历代关于养生长寿的四种说法,有主运动说,静养说,重节奏、贵和谐说,生命在于激荡说.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色是:生生论的整体观、重视人体的时间结构、采用模型化的方法研究人体;临床操作体系是辨证论治;知识属性是重体验的意会知识.从技艺上概括中医养生保健,其目标和要领有五端:一是宝命全形,追求境界;二是防治养一体,修身养性同功;三是顾护正气,强筋健体,讲究套路;四是寓养于乐,与传统文化相通;五是门类丰富,各臻其妙,简捷适用.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消臌颗粒配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100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加安慰剂口服加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试验组予基础治疗加消臌颗粒口服加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门静脉、脾静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内毒素、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含量.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消臌颗粒配合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其作用可能与减少内毒素和NO、ET的分泌,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降低门脉压力有关.
作者:钟建岳;邱梅;孙艳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临床表现以急骤起病的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血性脑脊液为特征.血管痉挛、脑积水及再出血是SAH的三大死因,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脊液置换术,结合中药治疗SAH,加速了头痛症状的缓解,减少了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同时未增加再出血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燕明宗;李君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中医气虚证与食管癌的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等的关系及在食管癌预后评价中的意义. 方法 230例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有气虚证组与无气虚证组,评价两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手术情况、术后病理检查和随访结果等. 结果 230例食管癌患者中有70例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证表现,气虚证的发生率为30.4%.气虚证与食管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TNM分期和预后等有关,有气虚证组的患者比无气虚证组患者的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重、浸润深度深、TNM分期晚、预后差(P<0.05).两组食管癌患者的大体病理类型、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气虚证与食管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食管癌有气虚证的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申维玺;许轶曼;孙燕;刘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消银软膏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进一步研究该药物对银屑病皮损单项症状(红斑、鳞屑、浸润、瘙痒及皮损面积)的作用. 方法 99例入组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3组,分别采用消银软膏、湿毒软膏、凡士林软膏治疗8周,3组患者均以我院协定处方克银一方口服作为基础治疗,疗程结束后客观评价总体疗效,皮损症状疗效、并评定时效指标及其安全性. 结果 消银软膏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总有效率(93.9%)明显优于对照组(78.8%)(P<0.05).而在改善皮损单项症状方面,消银软膏消除鳞屑、降低浸润作用强于湿毒软膏;消银软膏减轻红斑的作用较湿毒软膏起效快.未发现消银软膏对皮肤有刺激性及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 消银软膏可以有效改善银屑病血热证的皮损症状,复发率低,且无明显的毒副反应.
作者:颜志芳;宋坪;刘瓦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薏苡仁甘淡微寒,功能除湿健脾、清热排脓,临床主要用于小便不利、脾虚泻泄、风湿痹痛、肺痈、肠痈等.笔者在冉瑞金教授指导下,用本品治疗人工流产后恶露不尽,疗效颇佳,举例如下.
作者:左志雄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合并胃轻瘫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0%以上,它不但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也使患者血糖难以控制,致使糖尿病诸多并发症发生.我们采用养阴益气通降汤治疗DGP32例,并检测了治疗前后DGP患者胃排空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随子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