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瘀血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管超声指标的相关性

柴雅倩;陈群;徐志伟

关键词:瘀血舌, 血液流变学, 血管超声
摘要:目的 探讨瘀血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管超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81例瘀血舌患者辨证分型分为痰凝血瘀舌组、气虚血瘀舌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彩色多普勒指标的检测.结果 痰凝血瘀舌组其舌下动脉的搏动指数与血液流变学的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呈正相关,气虚血瘀舌组其舌下动脉的搏动指数与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舌血流的改变对于疾病影响微循环出现的变化是比较敏感的,为中医基本理论探讨及临床诊断治疗都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并且反映了中医临床病证中的某些病理变化,从而为中医诊断客观化提供了值得探索的途径.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参附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日趋明显,除植入永久起搏器外,西医尚缺少有效的药物治疗,本研究采用中医经方参附汤治疗SSS,疗效明显,报告如下.

    作者:赖忠民;周晓;游天国;王静;麦少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养肝熄风方药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本研究观察中医养肝熄风方药对缺血脑损伤大鼠侧脑室下区(SVZ)细胞增殖及nestin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12周龄SD雄性大鼠,体重250~280g,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造模,方法如下:大鼠以10%水合氯醛(0.36g/kg,腹腔注射)麻醉,正中切开颈部皮肤,分离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电凝并剪断颈外动脉分支.暂时夹闭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结扎颈外动脉远心端并剪切口,插入4-0尼龙线,并疏松结扎,剪断颈外动脉,拉直颈外动脉并使之与颈内动脉呈一直线,缓慢推进尼龙线,直到遇到阻力为止,使尼龙线进入颈内动脉18~20mm,松开颈总动脉,2小时后拔线再灌注.动物直肠温度维持在37~38℃.假手术动物不插入尼龙线.

    作者:赵永厚;唐红敏;唐宇平;杨云柯;范越;顾喜喜;蔡定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参考国内近10年有关地中海贫血的中医药文献,结合临床制定了《地中海贫血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在广西对112例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了中医证候调查.结果 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本临床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爪甲色淡,倦怠乏力,心悸,自汗,易于感冒,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舌质淡红,舌苔薄或白,脉象细或数.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本中医证型为精血亏虚、肝肾阴虚证.此外,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切脾与否、不同诊断类型对地中海贫血中医证型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本研究为地中海贫血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王文娟;刘文军;吴志奎;张新华;刘咏梅;王荣新;周天红;李平萍;罗瑞贵;张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模型大鼠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自然恢复组,每组10只.建立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观测各组大鼠脾脏及胸腺湿重、脏器系数、病理改变、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等指标.结果 模型大鼠脾脏及胸腺脏器系数降低,胸腺皮质厚度及脾脏中央动脉淋巴鞘直径变小,血清IL-6升高,IgG含量明显减少;经平胃散治疗后病理改变明显恢复,效果优于自然恢复组.结论 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的免疫功能异常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黄秀深;沈涛;刘伟;罗玉熙;吴施国;徐薇;侯建业;苏先华;张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回顾与发展趋势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中医学个体化诊疗特色.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依据准确辨证确立的治法与方药才能发挥更具针对性的治疗作用.正是基于辨证在中医诊疗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证候规范化研究始终是中医学现代化和标准化研究的热点.相继开展的研究从证候概念及其内涵探讨、证候分类和命名以及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系统回顾研究过程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对准确把握证候规范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振华;吴相锋;吴以岭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云南白药胶囊在骨科围手术期使用的疗效观察

    云南白药胶囊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它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释放、增强其活性和功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等功效,2002年9月~2006年3月,我院选择9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怎样分型辨治头痛

    答:头颅部任何具有疼痛感觉的组织受到刺激、牵拉、压迫均可导致头痛.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应尽快查明病因,治疗方能奏效.而中医无论是外感头痛,还是内伤头痛,都要根据病证表现而审证求机,以法选用治疗方药.

    作者:王付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不寐7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9例更年期女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采用中药葆神驭寐饮为基本方辨证施药,配合心理行为疗法;对照组53例口服舒乐安定片.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不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涤痰开窍汤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能力及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涤痰开窍汤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行为能力及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后予以行为限制制备P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涤痰开窍组、氟西汀组,并设假手术组,采用RP-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并观察大鼠自发性行为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行为能力下降(P<0.01或P<0.05),海马区5-羟色胺、5-羟基吲哚乙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下调(P<0.05).经盐酸氟西汀、涤痰开窍汤治疗后大鼠的水平活动、垂直活动及清洁活动均较模型组改善,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提高(P<0.05).结论 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结合行为限制可为卒中后抑郁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涤痰开窍汤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大鼠的行为能力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

    作者:裘涛;陈眉;代建峰;吴乐程;张宾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白花蛇舌草治疗麻疹合并肺炎/白花蛇舌草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重用白花蛇舌草治疗肠炎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防治思路与对策

    以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病理表现和临床特点为依据,对其早期、中期、晚期三个不同阶段的病因病机特点和治法方药进行了探讨.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以肝郁脾虚为主要病机,治宜疏肝健脾为主,同时要注意祛除致病因素、治疗原发疾病;中期主要表现为痰湿内阻或湿热蕴结,主以祛湿化痰清热之法,阻断病势;晚期痰瘀互结证候突出,并常兼见正气不足之证,以化痰散结活血通络法治疗为主,同时扶正之剂不可或缺.提出疏肝健脾法应贯穿其治疗的始终.

    作者:杨钦河;凌家生;平换换;温承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白花蛇舌草治疗口臭/白花蛇舌草汤内服外敷治疗肝癌/白花蛇舌草治疗泌尿系感染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40例

    目的 探讨三联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78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强的松片、长荣消痹灵片,对照组给予中药、长荣消痹灵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15m步行时间)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沉、免疫球蛋白、补体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8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起效时间上治疗组(14.98±9.28)天明显短于对照组(30.88±11.32)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吴长忠;许卫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筋骨痛消颗粒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血瘀寒凝证)116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筋骨痛消颗粒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化分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按1∶1分配,以筋骨痛消丸为对照药物,采用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方法.观察安全性检测指标和主要症状、体征、膝关节X线检查疗效性指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控显率,两组间的治疗前、中、后病情总积分,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控显率,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的总有效率,两组治疗前后的膝X线检查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筋骨痛消颗粒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晨僵、屈伸不利等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同丸剂相比,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保持了原剂型的效果.

    作者:杜天信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针刺手厥阴经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针刺手厥阴经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探讨PKC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电针大鼠手厥阴经穴位20分钟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分钟,心电图监测,再电针穴位20分钟,松扎,恢复灌流60分钟,摘取心脏,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细胞蛋白激酶C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KC表达的阳性率明显增高,针刺手厥阴经穴后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针刺手厥阴经穴对PKC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发挥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田岳凤;王荣;李雷勇;靳聪妮;郝重耀;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蜂贝化瘀胶囊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蜂贝化瘀胶囊对2型糖尿病(DM)大鼠微血管病变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M模型组、中药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血脂、脂质过氧化物、糖基化终末产物、醛糖还原酶(AR)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DM模型组大鼠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AR活性、丙二醛和T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上升,T细胞中Fas配体(FasL)、脂肪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均明显增高,中药治疗组大鼠以上指标显著降低,与DM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蜂贝化瘀胶囊能有效降低2型DM模型组大鼠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AR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减少相关基因表达和T细胞凋亡率,对2型DM微血管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段文卓;宫海民;金光香;李曰庆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腹针治疗颈性眩晕30例

    颈性眩晕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性质的改变及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有上升及发病低龄化的趋势.腹针疗法是一种新的针灸疗法,本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无痛,疗效确切等特征.我们用腹针治疗颈性眩晕,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求晓恩;周红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温病初起用银翘散,为何亦有不效

    答:温病初期,邪犯肺卫,治以银翘散.临床中使用频率很高.然而有时无效.笔者认为,应用该方时一定要根据兼夹不同,随证加减,方能见效.

    作者:李承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医药科研论著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科技写作能力是创新性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科技写作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进展.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医药科研论文发表,我们作为从事中医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多年的编辑,每年要受理大量的中医科研论文,这些论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问题,如有的设计不合理,组间对照没有可比性,或缺少对照组;有的研究方法不当,统计方法使用不合理;有的写作表达凌乱,不能把研究结果及意义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出来.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中医药科技论文的质量.本文就写作方法方面谈谈经常出现的问题与应该注意的事项,谨供大家参考.

    作者:齐淑兰;李春梅;蔡德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临床试验中的结局指标及效应测量

    临床干预措施对人体施加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临床试验中结局指标的选取直接决定对于预措施的认识.临床试验中的结局指标主要可分为3类,即有效性、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对试验结局效应的测量主要是通过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相对和绝对效应来表达的.对临床试验中常用的结局指标类型,以及不同的效应测量方法和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作者:张宏伟;刘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