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手厥阴经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田岳凤;王荣;李雷勇;靳聪妮;郝重耀;王军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 针刺疗法, 手厥阴经穴, 蛋白激酶C
摘要:目的 研究针刺手厥阴经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探讨PKC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电针大鼠手厥阴经穴位20分钟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分钟,心电图监测,再电针穴位20分钟,松扎,恢复灌流60分钟,摘取心脏,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细胞蛋白激酶C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KC表达的阳性率明显增高,针刺手厥阴经穴后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针刺手厥阴经穴对PKC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发挥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

    笔者于2002年1月~2005年12月,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80例住院患者,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确诊,随机分为两组.

    作者:景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临床试验中的结局指标及效应测量

    临床干预措施对人体施加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临床试验中结局指标的选取直接决定对于预措施的认识.临床试验中的结局指标主要可分为3类,即有效性、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对试验结局效应的测量主要是通过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相对和绝对效应来表达的.对临床试验中常用的结局指标类型,以及不同的效应测量方法和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作者:张宏伟;刘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舒鸿飞治疗疑难病验案三则

    舒鸿飞主任医师系湖北省知名中医,从医30余年,在疑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结合临床病例对舒师治疗疑难病的思路作一简介.

    作者:张书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医药科研论著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科技写作能力是创新性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科技写作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进展.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医药科研论文发表,我们作为从事中医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多年的编辑,每年要受理大量的中医科研论文,这些论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问题,如有的设计不合理,组间对照没有可比性,或缺少对照组;有的研究方法不当,统计方法使用不合理;有的写作表达凌乱,不能把研究结果及意义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出来.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中医药科技论文的质量.本文就写作方法方面谈谈经常出现的问题与应该注意的事项,谨供大家参考.

    作者:齐淑兰;李春梅;蔡德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白花蛇舌草治疗口臭/白花蛇舌草汤内服外敷治疗肝癌/白花蛇舌草治疗泌尿系感染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怎样分型辨治头痛

    答:头颅部任何具有疼痛感觉的组织受到刺激、牵拉、压迫均可导致头痛.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应尽快查明病因,治疗方能奏效.而中医无论是外感头痛,还是内伤头痛,都要根据病证表现而审证求机,以法选用治疗方药.

    作者:王付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筋骨痛消颗粒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血瘀寒凝证)116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筋骨痛消颗粒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化分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按1∶1分配,以筋骨痛消丸为对照药物,采用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方法.观察安全性检测指标和主要症状、体征、膝关节X线检查疗效性指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控显率,两组间的治疗前、中、后病情总积分,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控显率,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的总有效率,两组治疗前后的膝X线检查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筋骨痛消颗粒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晨僵、屈伸不利等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同丸剂相比,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保持了原剂型的效果.

    作者:杜天信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活精口服液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377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活精口服液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根据特发性弱精子症诊断标准和A级精子分成5组,20%≤A组<25%、15%≤B组<20%、10%≤C组<15%、5%≤D组<10%、0<E组<5%.分别给予活精口服液,每次50ml,每日2次.4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作精液分析、精子线粒体功能等检测.结果 2个疗程后,A、B、C、D、E组治疗前后精液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精子线粒体功能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B、C、D、E组治疗前后疗效构成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B两组与C、D、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C、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D两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活精口服液能改善特发性弱精子症的精子活力且与A级精子有相关性,其机理是促进了线粒体功能.

    作者:孙中明;丁彩飞;颜志中;鲍严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腹针治疗颈性眩晕30例

    颈性眩晕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性质的改变及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有上升及发病低龄化的趋势.腹针疗法是一种新的针灸疗法,本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无痛,疗效确切等特征.我们用腹针治疗颈性眩晕,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求晓恩;周红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吕兰凯治疗痛风经验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以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尿酸肾结石.吕兰凯老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痛风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兹介绍如下.

    作者:申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加味驻车丸口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8例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与感染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的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以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我们自2002年2月以来,用自拟加味驻车丸口服加二白汤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该病78例,并与西药对照组对比观察,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莫滚;何焕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薛己运用小柴胡汤内治伤科疾病浅探

    《正体类要》是明代医家薛己伤科损伤内外治法的专著.全书记载跌仆伤医案60则,其中运用小柴胡汤加减论治的7则.小柴胡汤,为伤寒六经辨证少阳之主方.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云南白药胶囊在骨科围手术期使用的疗效观察

    云南白药胶囊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它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释放、增强其活性和功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等功效,2002年9月~2006年3月,我院选择9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不寐7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9例更年期女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采用中药葆神驭寐饮为基本方辨证施药,配合心理行为疗法;对照组53例口服舒乐安定片.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不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参考国内近10年有关地中海贫血的中医药文献,结合临床制定了《地中海贫血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在广西对112例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了中医证候调查.结果 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本临床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爪甲色淡,倦怠乏力,心悸,自汗,易于感冒,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舌质淡红,舌苔薄或白,脉象细或数.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本中医证型为精血亏虚、肝肾阴虚证.此外,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切脾与否、不同诊断类型对地中海贫血中医证型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本研究为地中海贫血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王文娟;刘文军;吴志奎;张新华;刘咏梅;王荣新;周天红;李平萍;罗瑞贵;张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针刺手厥阴经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针刺手厥阴经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探讨PKC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电针大鼠手厥阴经穴位20分钟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分钟,心电图监测,再电针穴位20分钟,松扎,恢复灌流60分钟,摘取心脏,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细胞蛋白激酶C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KC表达的阳性率明显增高,针刺手厥阴经穴后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针刺手厥阴经穴对PKC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发挥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田岳凤;王荣;李雷勇;靳聪妮;郝重耀;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白花蛇舌草治疗麻疹合并肺炎/白花蛇舌草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重用白花蛇舌草治疗肠炎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药单煎与共煎利弊分析

    在中药配方颗粒的推广使用过程中,学术界对中药的单煎、共煎问题一直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中药单煎符合中医理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传统中药均是以复方共煎,担心单煎后中药的疗效会发生改变.我们经过10多年的科研探索和临床应用实践,证明单煎的中药配方颗粒与共煎的汤剂疗效基本一致,现就有关研究分析如下.

    作者:周嘉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回顾与发展趋势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中医学个体化诊疗特色.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依据准确辨证确立的治法与方药才能发挥更具针对性的治疗作用.正是基于辨证在中医诊疗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证候规范化研究始终是中医学现代化和标准化研究的热点.相继开展的研究从证候概念及其内涵探讨、证候分类和命名以及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系统回顾研究过程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对准确把握证候规范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振华;吴相锋;吴以岭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参附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日趋明显,除植入永久起搏器外,西医尚缺少有效的药物治疗,本研究采用中医经方参附汤治疗SSS,疗效明显,报告如下.

    作者:赖忠民;周晓;游天国;王静;麦少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