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恒;赵峰慧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营养状况不良、心血管并发症及插管、穿刺等操作的影响,极易发生感染。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达50%[1]。据美国肾脏数据系统(USRDS)的数据表明,感染是尿毒症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约20%死于肺部感染[2]。及时控制肺部感染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意义重大。作者对93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指导临床用药。报道如下。
作者:邵丽娜;樊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感染性疾病,主要因感染假丝酵母菌所致。假丝酵母菌是一种酵母菌,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妇女1年内反复发作≥4次有症状、真菌学检查呈阳性的VVC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RVVC的临床治疗较困难,目前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其治疗规范包括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但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作者拟用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克霉唑治疗RVVC,旨在寻找短期内有效治疗RVVC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结肠血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VM)又称肠血管发育不良,是无明显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患者的VM出血,常表现量大、势猛,常规止血效果欠佳。近年来,采用内镜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已受到广泛关注,但钛夹治疗老年VM引起的大出血鲜有报道。本文对一组老年人VM急性出血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内镜下治疗效果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罗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妊娠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母亲婴儿(IDM)的出生率增加,此类患儿是高危儿,早期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本科于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IDM 5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湘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血尿为主要特点,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1],10%~20%的患者将发展成为尿毒症[2]。目前尚无特效措施[3]。本文采用meta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治疗IgA肾病的效果。
作者:张新苹;孙美娟;熊佩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原发性颈部淋巴结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其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由于其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常因颈部肿块至门诊就诊,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常延误诊断和治疗。现将2003年1月至2013年4月本院诊治的22例颈淋巴结结核误诊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缪爱林;陈玉芳;周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早在《皇帝内经》中就提出“肝主情志”,表明肝病患者不仅存在躯体疾病,也会并发心理问题。自尊心受损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1]。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框架下,患者的心理因素与所处的环境越来越被重视。家庭为社会环境的基本单位,肝硬化患者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其自尊关系尚缺乏研究。本研究以13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其自尊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陈金玲;林霞;包巧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穿透性膈肌损伤系由锐器穿透身体时直接导致的膈肌损伤。作者于1986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住由胸、腹部刺伤导致的穿透性膈肌破裂22例,均行手术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孙恒;赵峰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常出现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易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保持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是提高老年患者围术期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作者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甲氧明预注的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念平;李玉红;金宝伟;郑羡河;胡双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形态为球形的肺部炎症称为球形肺炎,是肺部炎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较为少见,其影像学表现与肺部其他球形病灶相似,鉴别有一定困难。作者回顾性分析了临床资料完整并经临床抗炎治疗、影像学动态观察证实的16例球形肺炎的X线平片和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以避免误诊和漏诊。报道如下。
作者:王宏伟;夏瑞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a)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中,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困难。因此耐药性监测对了解细菌耐药性变迁、控制耐药菌株流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诸暨市三级医院2010至2012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飞燕;阮慧白;周壮丽;陈陪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PSH)是一种少见的肺内良性肿瘤[1,2],影像表现无明确特征性,术前诊断准确率较低。作者对25例PSH患者CT影像、病理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报道如下。
作者:李立丰;王林友;康五根;陈永华;杨登法;沈剑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腓骨多段骨折已成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源于高能量的直接暴力损伤,以胫腓骨双骨折多见,也存在腓骨的单独骨折。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适用于腓骨A、B型骨折,对于C型骨折的固定缺乏稳定性,尤其在腓骨多段骨折固定中,且手术创伤大不利于胫腓骨骨折愈合。作者自2007年2月至2012年3月用AO弹性髓内钉(TEM)内固定治疗腓骨多段骨折19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胡海军;章中良;李宁建;范天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PC),又称为药学保健或药学服务,亦是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优的药学服务,为一种全新的药学服务模式,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包括药物选择、药物使用知识和信息),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1,2]。本文通过对1例高龄患者行胃空肠短路手术后进行药学监护,对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用药方案进行评估,参与诊疗过程,配合医生为患者提供佳的用药方案,使患者获得优良的医疗服务。
作者:吴春美;梁晓美;吴明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一般而言,<50岁前列腺增生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不选择手术。临床上对该类患者手术治疗报告较少。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13例低龄前列腺中叶增生患者(≤50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慧玲;戴国平;杜小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常见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狭窄者术前常合并房颤。房颤不仅影响心功能,而且易使左房形成血栓,致脑中风的风险增加。COX迷宫术治疗房颤有良好效果,但因其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术后有潜在出血风险,且仍有部分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各种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复发等弊端,限制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运用[1]。本院自2007年12月至2012年6月对59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于心内直视下行心内膜房颤射频消融术,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有斌;余云生;沈振亚;叶文学;黄浩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FG)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肺部感染患儿分成3组,每组40例,观察1组为伴喘息的MPP患儿,观察2组为不伴有喘息的MPP患儿,对照组为临床排除MPP的不伴有喘息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分别测定三组患儿血清中IL-5和VEFG水平。结果观察1组血清IL-5和VEGF水平高于观察2组(t=35.46、61.9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2组血清IL-5和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0.71,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免疫机制参与的全身性疾病,细胞因子IL-5和VEGF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喘息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安素芬;习伟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冠状动脉病变(简称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因有心绞痛病史或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而进行冠脉造影的254例患者根据其HbAlc水平分组。A组:HbA1c<7.0%(n=102);B组:7.0%≤HbA1c<9.0%(n=95);C组:HbA1c≥9.0%(n=57)。据冠脉造影结果,评价HbA1c水平与冠心病,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BMI、WC、FPG、TG、TC、UA等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冠心病患病率升高(P<0.05)。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积分显著相关(r=0.243,P<0.01;r=0.248,P<0.01)。结论随HbA1c水平升高,冠脉病变逐渐复杂且严重,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对预防冠心病及冠心病进展甚为重要。
作者:仇冬霞;杨向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感染性休克在重症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率,也是重症病房主要死亡的原因[1]。因此感染性休克是重症医学研究的焦点和难点。临床工作中发现,感染性休克患者常伴有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升高,血清白蛋白浓度(Serum albumin Alb)降低,作者试图用二者之间的差值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APACHE II)及病死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庄载受;梁艳;薛盛东;陈贤源;王晓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急诊服务体系(EMSS)的建立,现代急诊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医院急诊科与院前急救、急诊监护病房(EICU)成为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急诊室在应对突发性事件和多发伤中有重要意义。多发伤因受伤原因复杂,伤情变化快,休克出现早,易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应激反应重,易漏诊和误诊,对抢救流程要求特别高。早期积极急救处理和临床特点分析、有效应对,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意义重大[1]。作者对本科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3例多发伤早期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钱飞;顾彬;于情;戴佳文;尤建权;汪丁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