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检查和核素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金剑虹;张正贤;姜远才

关键词:超声检查, 核素显像, 亚急性甲状腺炎,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和核素显像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超声检查和核素显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8例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86.73%,核素显像诊断符合率90.82%,超声检查和核素显像两者结合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超声和核素显像联合检查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中可减少漏诊及误诊率,提高诊断符合率。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腰段骨折伴脊髓圆锥损伤特点与治疗策略

    随着我国现代工业技术不断发展,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脊柱骨折已经成为骨科的常见急诊之一。由于胸腰段(T11~L2)是胸椎后凸和腰椎前凸的转折移行处,更是肩背部应力集中的部位,这一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生物力学关系,使胸腰段骨折(thoracolumbar fracture,TLF)首当其冲地成为脊柱骨折中多见的骨折类型。其中,胸腰段骨折伴脊髓圆锥损伤虽是少见而特殊的一种类型,但一直是骨科处理棘手的骨折。现对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方良勤;谭俊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替罗非班对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质量的作用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之上继发血栓形成而引起的一组严重的急性缺血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但ACS患者PCI术后仍有再发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的可能,因此围手术期需应用抗血小板措施。替罗非班是一种高选择性、高特异性的非肽类小分子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及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大动脉的弹性变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累及肾脏而引起的肾小球硬化。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是治疗DN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作者采用ET技术,对比分析DN透析患者和非DN透析患者的颈总动脉、股动脉血管硬化程度,同时分析DN患者颈总动脉与股动脉血管硬化程度是否一致性,旨在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阚艳敏;马琳;李静;张树华;刘洋;李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影响因素分析

    结直肠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病死率位居第2位[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结直肠癌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并根据情况进行术后放化疗。结直肠癌的手术成功率较高,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临床疗效。为此,本文对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谢景泉;何琳;陈搏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4mm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掌侧型Barton骨折中的应用

    Barton骨折较少见,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3%,多见于成年男性,常为交通伤和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所致。伤后腕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Barton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稳定性较差,特别是掌侧Barton骨折复位后易发生再移位,常需手术治疗。本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 2.4 mm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11例掌侧型Barton骨折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朱大安;王勇刚;周明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TM和ET-1水平在突发性耳聋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突发性耳聋(S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S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1],已有资料表明,耳蜗微循环功能异常是SD主要的病因[2]。血管内皮细胞是影响微循环功能的重要因素,因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SD的发病可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观察SD患者治疗前后血栓调节蛋白(TM)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在SD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吴仲茱;张琴;孙华;王力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缺血性心肌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

    缺血性心肌病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全心扩大、心力衰竭,通常情况下患者会伴有各种心律失常,常见的是心房纤颤。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疾患的终末阶段,基本的病因是缺血性心肌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类药物等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造成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能量代谢异常或障碍,同时心力衰竭也会继发能量代谢异常或障碍[1]。本院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孙艳霞;袁文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化血清蛋白与脑梗死预后关系探讨

    血糖升高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影响其预后[1]。糖化血清蛋白(GSP)是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能准确反映患者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血糖临时变动及急性改变影响[2]。本文旨在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GS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复发的关系,以期了解GSP与脑梗死的内在联系。

    作者:单晓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脊液S-100b、IL-6和 NSE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诊断中的价值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患儿有炎症改变,并出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细胞的坏死和变性,同时还会伴有脑部损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和减轻后遗症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脑脊液中S-100b, IL-6 和 NSE水平变化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毛剑虹;徐芝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宫颈癌化疗新进展

    宫颈癌在女性易患的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化疗是中晚期宫颈癌(Ⅱb-Ⅳa期)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一直以来,宫颈癌的化疗方案均是以铂类为核心的联合化疗方案,如顺铂加紫杉醇联合化疗[1]。但现有化疗方案长久以来都受到治愈率低、易发生肿瘤转移、耐药等的困扰,急需研究新的更有效的化疗方案。近年来针对宫颈癌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有较大的进展,并在多个研究方向研发出了多种新型的化疗药物,有的已在临床或动物实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袁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镇静在小儿阴茎背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阴茎背神经阻滞常被用于包皮环切术的麻醉,由于小儿患者不能配合,常需要使用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啶是新型高选择性肾上腺α2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镇静、抗焦虑和镇痛作用,且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1]。本文拟通过观察右美托咪啶镇静下行阴茎背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影响,评价其在该类手术中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吴祎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无创呼吸机对中重度COPD患者稳定期康复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且病死率高[1]。COPD患者由于呼吸肌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导致呼吸肌疲劳引起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可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改善呼吸肌疲劳,避免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已成为呼吸衰竭第一线的治疗手段[2]。但出院停止无辅助通气后症状极易反复,尤其是某些重度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即便在稳定期亦会有明显的缺氧及CO2潴留。作者对此类患者实施家庭无创呼吸机作康复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舒彩敏;季巧英;冯兰芳;杨琼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及后重建在踝关节骨折中的价值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3.92%[1],占关节内骨折首位。X线摄片是骨折常用检查方法,但由于踝关节解剖关系,X线片对踝关节骨折漏诊时有发生。随着多层螺旋CT(MSCT)及后重建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MSCT及后重建技术不仅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较细微的骨折线及撕脱骨折情况,还可以从各个方位立体观察踝穴的形态及关节内各关节面受累情况,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信息。本文旨在探讨MSCT及后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学民;刘长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胆总管结石合并肝门静脉曲张15例的术中处理

    肝门部静脉曲张临床上并不多见,由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布满菲薄的曲张静脉,给肝胆外科手术带来术中出血的风险,尤其胆总管结石患者需切开胆总管探查时更为棘手。作者医院地处血吸虫病流行区,虽然血吸虫病已消灭,但遗留下不少血吸虫性或混合性肝纤维化患者,所以诊疗中肝门部静脉曲张的患者也较多,1998年1月至2010年8月,术后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合并肝门静脉曲张15例。现对术中处理措施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彭勃;闵捷;周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会阴部湿疹效果观察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会阴部湿疹好发于长期卧床、全身营养状况差和抵抗力差的患者,长期卧床患者会阴部皮肤由于尿液、粪便及汗液的长时间浸渍导致局部皮肤黏膜发红、渗出、破溃,形成湿疹。由此带来的瘙痒,局部皮肤常被抓破,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湿疹通常采用抗过敏药物治疗,但易反复发作。本科采用自拟中药“止痒煎”湿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会阴部湿疹,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杨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对改善脑外伤患者后遗症的作用

    脑外伤后遗症(Brain Trauma Sequela,BTS),又称脑外伤综合征(Post-traumatic Brain Syndrome,PBS),是脑外伤患者恢复期长期存在的一组精神性症状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头痛、失眠、头晕、易怒、神经过敏、记忆力障碍等症状[1]。BTS不仅可影响患者病情的控制,还会引起病情加重,不利于身体康复[2,3]。为探讨护理在BTS治疗中的价值,本科对BTS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祁丽萍;陈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建立危重症护理小组在急诊科留观患者管理中的作用

    急诊科是医院窗口科室,综合性强,疾病种类多,病情重,病情复杂多变和病死率高,救治不及时或者不恰当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救治效果[1]。为此,学者们和护理人员一直致力于优化急诊科留观患者护理措施[2,3]。本科借鉴质量管理小组的管理思路,成立危重症护理小组,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凯先;叶珍;丘文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及睡眠、疲劳状况与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医疗护理质量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而手术室护士又是护士中较为特殊的群体,专业技术性强,意外及紧急情况多,常在高度紧张状态下持续工作,且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治疗场所,存在着职业暴露危险,这些特点决定了手术室护士面临着特殊的职业压力。本文就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相关因素作一调查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为相应的管理机构提供参考。

    作者:张敏;马香爱;杜丽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盲探置入支气管封堵导管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胸科手术常需单肺通气,大多通过一些气道管材来实旋,常用的有双腔支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导管。支气管封堵导管由于插管和定位比较方便,对肺的损伤小,以及双肺隔离较彻底且可选择性阻塞一侧肺或肺叶[1],而被广泛应用。支气管封堵导管须从单腔气管导管内置入到需萎陷侧肺支气管内,为保证单肺通气时准确对位的效果,常需借助纤维支气管镜来定位[2]。作者采用盲探法完成多例麻醉,并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漆勇;任利远;潘志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推拿联合超短波治疗顽固性呃逆(附68例报告)

    顽固性呃逆是指受凉、饮食、情知等诱发因素引起持续时间超过48h的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气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临床上较为常见。从2009年以来,作者采用推拿联合超短波治疗顽固性呃逆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