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CR-DGGE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胃肠道中细菌多样性研究

陈孝天;彭三妹;王博林;陈如意;袁小凤;林瑶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微生物多样性,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 2, 4-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对大鼠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对健康SD大鼠进行溃疡性结肠炎造模;运用CTAB-SDS法提取肠道微生物总DNA,通过PCR-DGGE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之间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差异。结果溃疡组、用药组和正常组大鼠的消化道中,不同部位细菌Shannon指数变化较大(1.64~3.05),结肠中Shannon指数高,其次是胃,小肠低。在结肠,不同组的细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变化幅度不大,以用药组高(3.05),其次溃疡组(2.98),正常组2.95,说明大鼠结肠在健康状态下细菌多样性低,结肠炎后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此外,发现病变后的大鼠胃中拟杆菌属、梭菌属、普氏菌属、紫单胞菌属等厌氧细菌增加,病变后的结肠中乳杆菌属细菌明显减少,紫单胞菌属和梭菌属细菌明显增加;病变后小肠中部分乳杆菌种类消失,同时梭菌属和紫单胞菌属等不常见菌群的出现。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胃、小肠、结肠中有益菌乳杆菌明显减少,普氏菌属、紫单胞菌属、梭菌属等明显增多,这些菌属可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可能是造成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原因。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营养状况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营养相关性慢性病,但是其潜在的病理改变却在青壮年,甚至是儿童时期就已出现[1],因此,关注健康人群营养状况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已不容忽视[2]。本文通过不同营养状况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旨在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余小龙;郑培奋;高蔚;陈洁文;章小艳;吴贞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是产妇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2%~3%,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羊水过多、巨大儿、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双胎等高危妊娠引起的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约占70%~80%[1],因此,在剖宫产术中、术后需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在胎盘附着部位强烈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而起到止血作用。本科对有高危因素产后出血倾向的孕妇术中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取得很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范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社区药学服务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社区药学服务日益发挥重要作用。药店遍布城乡社区,社区居民自我购药的比例增高,药品的选择随意性增大,在为广大群众提供便利的同时,不合理、不安全用药现象也较为普遍,社区药学服务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关注。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社区药学服务已很普遍,家庭临床药师上门服务[1,2],我国社区药学服务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以新的药学服务模式为居民服务,促进用药有效和安全。

    作者:桑明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纳洛酮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

    呼吸暂停(AOP)是指呼吸停顿超过20s或不足20s但伴有心动过缓和紫绀的异常呼吸现象,多发生于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1750g的早产儿出生后2~7d,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发生率越高[1],胎龄28~29周早产儿可高达85%,30~32周早产儿约50%[2]。早产儿偶发的原发性AOP给予适当的刺激吸氧能恢复呼吸,但反复发作的AOP易导致缺氧性脑损伤或新生儿猝死。目前临床多使用兴奋呼吸中枢药物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多沙普仑,疗效并不满意[3]。文献[4]报道,早产儿原发性AOP发作时,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升高。本文探讨纳洛酮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AOP的疗效及其对β-EP水平的影响。

    作者:金珍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替罗非班对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质量的作用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之上继发血栓形成而引起的一组严重的急性缺血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但ACS患者PCI术后仍有再发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的可能,因此围手术期需应用抗血小板措施。替罗非班是一种高选择性、高特异性的非肽类小分子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及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固定结合改良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术与后正中入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LIF)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8例中18例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固定结合改良TLIF术(单侧改良TLIF组),20例行后正中入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LIF)术(PLIF组),比较两种术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随访28~35个月,平均33.6个月,末次随访单侧改良TLIF组优良率94.4%;PLIF组85.0%;无融合器移位、下沉及钉棒松动、断裂发生。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较术前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腰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可达到满意的疗效,比较而言,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固定结合改良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术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腰背肌疼痛缓解快等优势。临床应用中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作者:高志洋;刘海明;宋舟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胆总管结石合并肝门静脉曲张15例的术中处理

    肝门部静脉曲张临床上并不多见,由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布满菲薄的曲张静脉,给肝胆外科手术带来术中出血的风险,尤其胆总管结石患者需切开胆总管探查时更为棘手。作者医院地处血吸虫病流行区,虽然血吸虫病已消灭,但遗留下不少血吸虫性或混合性肝纤维化患者,所以诊疗中肝门部静脉曲张的患者也较多,1998年1月至2010年8月,术后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合并肝门静脉曲张15例。现对术中处理措施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彭勃;闵捷;周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及后重建在踝关节骨折中的价值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3.92%[1],占关节内骨折首位。X线摄片是骨折常用检查方法,但由于踝关节解剖关系,X线片对踝关节骨折漏诊时有发生。随着多层螺旋CT(MSCT)及后重建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MSCT及后重建技术不仅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较细微的骨折线及撕脱骨折情况,还可以从各个方位立体观察踝穴的形态及关节内各关节面受累情况,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信息。本文旨在探讨MSCT及后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学民;刘长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会阴部湿疹效果观察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会阴部湿疹好发于长期卧床、全身营养状况差和抵抗力差的患者,长期卧床患者会阴部皮肤由于尿液、粪便及汗液的长时间浸渍导致局部皮肤黏膜发红、渗出、破溃,形成湿疹。由此带来的瘙痒,局部皮肤常被抓破,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湿疹通常采用抗过敏药物治疗,但易反复发作。本科采用自拟中药“止痒煎”湿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会阴部湿疹,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杨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低频rTMS强化治疗难治性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观察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年患病率5.1%[1]。且治疗依从性差,预后不理想,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2]。GAD的治疗药物主要为抗抑郁药物、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等,不少患者反复发作,病程趋于慢性化,对药物治疗反应不理想。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技术,对焦虑抑郁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对常规治疗不理想的21例GAD患者采用低频rTMS强化治疗效果作一报道。

    作者:邱越锋;高静芳;朱翔贞;陶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

    经典的免疫学理论认为,B淋巴细胞对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的应答必须要有Th细胞的辅助[1]。在B淋巴细胞的活化及分化过程中,Th细胞通过提供第二信号及分泌细胞因子来参与B细胞的免疫应答,在体液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2],但Th细胞的本质一直不甚明了,以往认为Th2细胞通过CD40/CD40L、CD28/B7与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并通过分泌IL-4、IL-2发挥辅助活化B淋巴细胞[3]。近年来发现了一类新的CD4+ T细胞亚群-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Tfh是一群CXCR5+CD4+T细胞,表达多种活化或共刺激分子,如PD1、ICOS、CD69、gp130、CD57、IL-21R及IL-6R,主要通过分泌 IL-2l发挥效应,促进B淋巴细胞完成抗体类别转换,分泌高亲和力抗体,建立长期的体液免疫,是真正辅助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一类T细胞亚群,在人类的免疫应答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作用[4~7]。

    作者:杨璟辉;王纪渊;宋少华;傅志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膀胱癌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恶性肿瘤患病率逐年增多,恶性肿瘤与凝血异常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紊乱,血液可有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1],除此之外,凝血功能紊乱也与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肿瘤远处转移关系密切。90%以上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异常,表现为凝血因子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增高、凝血纤溶系统激活、特异性标志物水平升高等[2],且升高程度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3]。本文对90例膀胱癌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延;张翼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深度达到或穿透黏膜肌层,直径多>5mm,好发于胃和十二指肠[1]。PU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治疗不当可并发大出血、急性穿孔,危及患者生命。本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PU,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卫;杨祖军;汪群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TSGF和CA19-9在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糖类肿瘤相关抗原(CA 19-9)在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模型组和对照组(各30只大鼠)肝脏组织中的TSGF和CA 19-9表达水平,用t检验、关联性分析等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其生物学意义。结果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TB、ALT、AST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术TSGF、CA 19-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手术时间延长而升高(R=0.970,P=0.006;R=0.987,P=0.006);TSGF及CA 19-9与TB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0.9196,R=0.7808), TSGF及CA 19-9与ALB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R=-0.8494,R=-0.7024,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的肝脏功能损伤越严重,TSGF、CA 19-9水平越高,提示肿瘤越有可能存在,对于梗阻性黄疸患者应及早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作者:张吉水;姬汉书;高新;郭忠建;王文龙;刘雅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和核素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和核素显像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超声检查和核素显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8例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86.73%,核素显像诊断符合率90.82%,超声检查和核素显像两者结合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超声和核素显像联合检查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中可减少漏诊及误诊率,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金剑虹;张正贤;姜远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术式对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一般由胆囊结石嵌顿导致胆管梗阻,引起的炎症反应[1]。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日臻成熟,它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具有多项优点,如操作简单、无痛、术后恢复快等[2~5]。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本科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结石性胆囊炎103例,并与同期经开腹手术治疗的85例进行比较,表明LC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报告如下。

    作者:张子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B型尿钠肽在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COPD患者常伴有隐匿性心功能不全,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撤机失败原因大多数与心功能不全有关[2],需再次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B型尿钠肽(BNP)作为一种新的临床生化标志物,可反映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3,4],并且对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5]。有关BNP指导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文献较少。作者采用BNP指导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提高了撤机成功率。报告如下。

    作者:章乐锋;张宁;徐俊龙;张剑;黄飞波;陈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不同类型子宫畸形的价值

    先天性子宫畸形是副中肾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停滞发育而形成的异常,包括子宫外形异常和宫腔、宫颈形成异常。患者常以不孕、流产、原发性闭经、腹痛、早产等原因就诊。近年来随着三维超声在临床的应用、发展,尤其是子宫冠状面成像,可以对子宫、宫颈进行立体成像,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得到二维超声不能显示的第三平面,完整直观地显示子宫畸形的细节,成为其他方法不能代替的新诊断手段[1]。现将4年来本院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畸形68例声像图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丽;陈赛君;付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影响因素分析

    结直肠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病死率位居第2位[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结直肠癌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并根据情况进行术后放化疗。结直肠癌的手术成功率较高,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临床疗效。为此,本文对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谢景泉;何琳;陈搏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脊液S-100b、IL-6和 NSE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诊断中的价值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患儿有炎症改变,并出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细胞的坏死和变性,同时还会伴有脑部损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和减轻后遗症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脑脊液中S-100b, IL-6 和 NSE水平变化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毛剑虹;徐芝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