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实践

翟文生;陈霞;杨濛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 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
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易发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及相应对策;方法:通过参阅相关文献,阐述肾病综合征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归纳相应的对策和方法;结果:肾病综合征患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更加复杂,滋肾阴、温肾阳、养心阴、补肺脾、清热毒可减少肾病综合征患儿罹患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同时可预防肾病反复;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一般患儿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滋肾阴、温肾阳、养心阴、补肺脾、清热毒等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症状传变规律初探

    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伴随精神行为异常、注意力及记忆缺陷等认知问题,一旦发病,各种伴随症状及被歧视等社会问题会给患儿及家长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其治疗多采用氟哌啶醇、泰必利、肌苷等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因服药周期长、副作用大、复发率高等原因,使治疗难以持久.目前中医界对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治疗缺乏明确统一的诊疗准则.该研究从祖国医学传统的经络辨证入手,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与经络的相关性做初步探讨,以期为该病的中医诊疗提供更为明确的思路方法,为今后制定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奠定基础.

    作者:张葆青;周朋;杨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从“脾肾两虚”论治少弱精子症58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法(续断种子方)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按简单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续断种子方作为治疗组60例和黄精赞育胶囊作为对照组60例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51/58例),女方妊娠6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45/57例),女方妊娠3例,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精子浓度、a+b级精子和精子活率治疗后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续断种子方能提高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权胜;宾彬;唐乾利;陆海旺;唐振宇;徐杰新;王杰;庞秋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附子干姜不同药对配伍提取物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逆汤组方附子和干姜的不同药对配伍提取物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附子(F)分别与葱白(B)、甘草(C)、猪胆汁(D)、干姜(G)、人参(R)配伍和G分别与B、C、D、R配伍的乙醚、氯仿、水提取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鼠脾细胞为实验模型,MTT法测定细胞内线粒体脱氢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乙醚提取物中与附子配伍的FB、FC、FD、FG、FR组均有刺激脾细胞增殖作用(P<0,05,P<0.01),与干姜配伍中只有GR组有刺激脾细胞增殖作用(P<0.05).氯仿提取物中FG、FR组有刺激脾细胞增殖作用(P<0.05,P<0.01)且刺激作用强于F组(P<0.05).水提取物中与附子配伍的各组均有刺激脾细胞增殖作用(P <0.05,P<0.01),与干姜配伍各组刺激作用较弱(P<0.05),且FB、FC、FG、FR组刺激作用强于F组(P<0.05,P<0.01).结论:与附子配伍的药对提取物活性较强,与干姜配伍活性较弱,体现出附子配伍的君药作用.与附子配伍的氯仿、水提取物活性强于附子,揭示药对配伍增效作用.

    作者:马天舒;葛迎春;贾玉红;刘平;徐雅娟;徐东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与辨体质的关系探讨

    该文通过分析证和体质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在临床应用中,对疾病的诊治应分清辨证与辨质的不同,在区别的基础上注意将辨证与辩体质相结合,建立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共同防治疾病.

    作者:覃骊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从艾灸理化特性探讨其对白癜风治疗的可能性

    白癜风是临床常见色素脱失性疾病,有易诊断难治疗的特点.艾灸治疗白癜风历史悠久,通过对艾灸理化性质的研究,认为艾灸对白癜风具有很大治疗前景,理由如下:(1)白癜风患者往往存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等免疫功能的异常,艾灸对机体具有免疫调节作用;(2)艾灸具生物热效应、红外光谱特性,现代研究证实热可增加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合成的能力;近红外辐射亦可引起皮肤黑化.因此,从艾灸的理化特性来看,其对白癜风具有一定治疗作用,今后尚需进一步在临床和实验中验证.

    作者:成玉;赵广;赵庆利;杨慎峭;杨庆琪;陈瑞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1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治疗原发病和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承气汤口服或高位灌肠加复方丹参针穴位注射;对照组仅治疗原发病和西药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于入选后24h、48h、72h、第7天、10天,观察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腹腔压力变化.结果:治疗第10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腹腔压力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腹腔压力恢复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短.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更利于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

    作者:连永红;刘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益气养阴通络汤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通络汤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符合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门诊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按1:1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9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服用益气养阴通络汤配合刺络拔罐,对照组口服尼美舒利,配合肌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通络汤配合刺络拔罐能有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作者:严张仁;谌莉媚;邢宏青;龚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实践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易发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及相应对策;方法:通过参阅相关文献,阐述肾病综合征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归纳相应的对策和方法;结果:肾病综合征患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更加复杂,滋肾阴、温肾阳、养心阴、补肺脾、清热毒可减少肾病综合征患儿罹患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同时可预防肾病反复;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一般患儿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滋肾阴、温肾阳、养心阴、补肺脾、清热毒等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翟文生;陈霞;杨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疏肝活血法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NIH-CPSI的影响

    目的:探讨疏肝活血法及其组方丹七柴胡疏肝散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NIH - CPSI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法,将60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左氧氟沙星治疗组(A组),左氧氟沙星合丹七柴胡疏肝散治疗组(B组).A组内服左氧氟沙星;B组内服左氧氟沙星及丹七柴胡疏肝散.观察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NIH - CP-SI总分.结果: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疗效评价,B组(86.67%)与A组(53.33%)比较,收到满意效果(P<0.01),且B组NIH - CPSI总分(15.80±6.96)较A组(9.77±6.39)明显下降(P<0.001).结论:加用疏肝活血法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能明显提高疗效,且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常建国;李天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化痰泻浊法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化痰泻浊法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辨证属痰浊瘀阻,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试验方法,给予化痰泻浊治疗,同时测定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化痰泻浊法治疗可以显著降低TC和LDL -C水平,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痰泻浊法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可以改善脂代谢异常,提高HAART的依从性和临床疗效.

    作者:李强;翟春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风醒脑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

    目的:研究中风醒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前给予中风醒脑液(25/60)×大鼠体重×6,25,每日1次,给药7天.末次给药1h制备MCAO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范围;放免法测定血清白介素-8(IL -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中风醒脑液的治疗时间窗研究:采用MCAO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分别在缺血开始2、3、4、5、6、12、24h再灌注并继续灌胃,每6h给药1次,再灌注24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范围.结果:中风醒脑液能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范围,降低血清IL-8、TNF-α,提高血清中BDNF的含量;在缺血后2h治疗用药,能有效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梗死范围,并明显优于依达拉奉组,12h开始用药,疗效下降,24h开始用药,上述各指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风醒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有效治疗时机在缺血2~6h内.

    作者:谢荃;李艳青;张晓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冠心康对镉染毒大鼠镉蓄积和锌、钙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冠心康颗粒剂对镉染毒大鼠镉蓄积及脏器钙、锌稳态变化的影响,分析中药对镉染毒大鼠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镉染毒大鼠补锌及中药干预60天,处死后对心、肝和肾中镉、锌、钙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染镉组大鼠心、肝、肾中镉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伴钙含量升高和锌含量下降(P<0.01);补锌组及冠心康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肝、肾镉蓄积量明显减少(P<0.01),钙、锌含量变化亦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镉可在体内蓄积并引起钙、锌稳态失调,锌和冠心康颗粒剂可以减少镉蓄积,并拮抗镉对机体锌、钙稳态的干扰.

    作者:詹杰;刘永林;柳承希;魏树和;张静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Th1/Th2细胞漂移与乳腺癌化疗疗效的关系及中医“扶正”法对其影响的研究思路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化疗已成为乳腺癌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化疗作为杀伤性治疗手段,虽然对恶性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但对高度敏感的淋巴细胞也有杀伤作用,对内环境的免疫平衡有“致虚”作用,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化疗疗效,因此,通过改善内环境的免疫平衡提高化疗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医扶正法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各种抗癌细胞因子活性,通过研究中医扶正法对Th1/Th2漂移的影响,可以探讨中医扶正法通过改善肿瘤生存的内环境,达到“增效”的机制.

    作者:丘嫦;戴燕;陈前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消痞通降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消痞通降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观察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消痞通降汤,对照组采用吗丁啉治疗.经过4周治疗,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上腹疼痛等症状缓解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中药消痞通降汤可以明显改善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上腹疼痛、恶心、厌食、烧心、泛酸症状(P<0.01),尤其是早饱感、上腹痛、烧心、泛酸、嗳气的改善效果非常显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总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辛开苦降法为组方原则的消痞通降汤对FD的临床症状评分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吗丁啉对照组,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来要良;魏玮;刘永;史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风醒脑液对体外培养缺血再灌注PC-12细胞GAP-43和NF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风醒脑液对体外培养缺血再灌注PC -12细胞GAP - 43和NF蛋白表达的影响,观察中药有效组分作用于神经细胞生长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中风醒脑液促神经生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 blot法检测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 - 43和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变化.结果:中风醒脑液可使PC - 12细胞GAP- 43和NF的表达量增加.结论:中风醒脑液可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使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表达上调.

    作者:李艳青;谢荃;张晓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脂肪肝的护理干预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检出率日益增多,在有些地区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而其中去除病因及诱因,积极控制原发病为关键.治疗上主要以调脂、护肝为主,强调患者增强健康意识,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调节不良心理和情绪,适当运动,提高生活质量等综合治疗.而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的保证.

    作者:汪乃一;卢秉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

    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机特点,提出热毒血瘀的发病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希望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作者:佟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温胆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胆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均为疲热内阻而导致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用清热化痰,和中安神方法,选用温胆汤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更年康治疗;均以10天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两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更年期综合征改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温胆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冀秀萍;马骋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二黄糖肾康治疗糖尿病肾病80例

    目的:观察二黄糖肾康对2型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瘀浊内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常规糖尿病饮食,并配合运动、降糖及降压等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二黄糖肾康治疗.8周后观察血脂、血液流变、24h尿蛋白、空腹血糖、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降低甘油三酯(TG)(P<0.01)、总胆固醇(TC)(P<0.01)、血黏度(P<0.01)、24h尿蛋白排出量(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5%,对照组87.5%(P<0.01),其中面色黧黑或晦黯、疲倦乏力、身重困倦症状的改善情况为显著.结论:二黄糖肾康具有降低血黏度、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保护肾脏及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伊春花;张霞;王艳霞;潘莉;常风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尊生贵命参赞化育——记国医大师陆广莘临证诊疗特点

    陆广莘先生,当代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国医大师.他将中医药学学术思想归结为“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高屋建瓴地指出了中医学为健康医学的本质属性,奠定了健康医学理论基础.文章总结了陆广莘临证诊疗特点:辨证求本,求其属;扶“正祛邪”,疏通气血津液;莫不为利,莫不危害;以病者之身为宗师.

    作者:李海玉;刘理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