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晓艳;陈燕华
类风湿、风湿热和痛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免疫代谢异常所致的炎性反应有关[1]。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认为是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有研究显示,CRP水平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病情相关[2]。作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了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类风湿、风湿热、痛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RP水平及相应的血清学标志物,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坚;丁振华;王小冬;熊俊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胃癌起源于胃壁表层的黏膜上皮细胞或胃粘膜的腺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1]。全球每年新发胃癌100余万病例(我国占42%),死亡约80万(我国占35%),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国家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2]。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是保证其预后的有效手段,胃镜黏膜组织活检与外科病理组织检查有所不同,其诊断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比较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的异同,分析胃镜活检的准确率及影响其准确率的因素。
作者:孔伟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对合并有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合理用药,已经不仅是肾科医师,也越来越引起其它临床科室医师的关注。药物与肾脏关系,不仅药物可引起急性肾衰竭,而且在有慢性肾损害基础上的用药,药物对其它脏器的损害作用也大为增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副作用小而广泛使用,但其相关性脑病也时有发生。本文对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头孢菌素相关性脑病资料作一分析,旨在探讨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药物性脑病的临床途径和方法。
作者:吴国仲;韩久怀;张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蜂毒属生物毒素,蜂蜇伤可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症状,轻者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重者可表现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本院肾内科共收治蜂蜇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患者21例,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为主的综合治疗,治愈18例,2例因经济因素好转后自动出院,1例肾功能未完全恢复。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锦华;曹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多数慢性根尖周炎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会逐渐愈合,但少数病例经过多次常规根管后仍久治不愈,管内炎性分泌物难以控制,一旦根管口封闭,根尖周组织就出现反复肿胀、持续叩痛或窦道久不闭合,称为难治性根尖周炎[1]。难治性根尖周炎表现为复发性根尖周脓肿和进行性骨质破坏,并导致牙槽骨缺损和牙齿丧失,是口腔内科较为棘手的一种疾病。2006年来本科对难治性根尖周炎分别采用米诺环素软膏、Vitapex糊剂根管内封药,效果均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勇;陶盼盼;严齐会;戴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疾病,由于机体免疫力减退、有创检查及广谱抗菌药物甚至激素物质的滥用,由此形成的难治性病例日益增多[1];不同地区和时期临床分离出来的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也不断变化,细菌多层耐药,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明确感染细菌的种类及药物敏感程度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现对本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55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进行病原学及药敏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
作者:雷怀定;王素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虽然随着对已婚妇女筛查、HPV疫苗应用及预防工作的加强,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在我国仍是主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6/10万[1],因此宫颈癌的治疗仍是妇产科医生的一大重任。对于宫颈癌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如何既达到治疗目的,又能提高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甚至保留生育功能,越来越成为妇产科医生关注的焦点。宫颈癌的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式。现对宫颈癌的手术治疗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梁小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全球每年新增约120万女性乳腺癌患者,约有50万人死亡[1]。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占女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占女性肿瘤的第二位。早期确诊是乳腺癌治疗的关键。乳腺钼靶摄片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对于<2cm 的癌漏诊率较高[2]。近年来,随着MRI 技术的不断进展(特别是增强MRI),已成为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方法[3]。作者采用钼靶联合MRI 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较单一检查方法效果更好。
作者:巴图尔·吐尔地;马福明;古兰白尔·买买提;赫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的基因产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172例胃癌和3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距癌灶5cm以上)中HIF-1α和GLUT1蛋白的表达。结果 HIF-1α在172例胃癌和30例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96/172)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P<0.01)。胃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χ2=25.53,P<0.01)、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χ2=24.99,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χ2=11.20,P<0.01)、与肿瘤坏死呈正相关(χ2=30.35,P<0.01)。GLUT1蛋白在172例胃癌和30例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106/172)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P<0.01)。胃癌组织中,GLUT1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χ2=25.43,P<0.01)、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χ2=13.13,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χ2=11.31,P<0.05)、与肿瘤坏死呈正相关(χ2=23.29,P<0.01)。HIF-1α和GLUT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和术后5年生存率均无相关性。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IF-1α与GLUT1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636,P<0.01)。结论 HIF-1a、Glutl的阳性表达可以作为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且这些指标的表达对于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钱永清;施红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需要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手术中使用止血带可提供清晰、无血的手术视野,有利于手术操作,减少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但止血带充气、放气过程中可能导致人体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加重老年患者的心脏负担,严重者可引发止血带反应,甚至休克[1]。本文旨在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中老年患者使用止血带行膝关节置换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术中患者处理提供依据。
作者:黄小彬;梁宁;黄中华;罗肇孟;黄国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传统医学认为,不良心理可导致胆气郁积,容易形成胆石症,相反,胆石症患者胆气受损,也容易导致心理疾患[1]。研究表明胆石症患者睡眠质量下降明显[2]。然而,哪些心理因素与胆石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相关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96例胆石症患者资料分析,旨在探讨影响胆石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心理因素,为临床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参考。
作者:蔡琪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痴呆常见的一种类型,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的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据统计,60岁人群患病率1%,而85岁人群患病率为30%。Stanger等[1]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痴呆症有关;Brustolin等[2]发现Hcy异常升高可损害神经系统;Tarkowski等[3]发现NO对AD有神经保护作用。但Hcy与一氧化氮(NO)之间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就AD患者Hcy、NO水平及其相关性作一探讨。
作者:喻丽芝;夏成才;彭明强;冯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及软组织损伤常见,这些复杂性难愈性创面常伴有骨折、肌腱及骨骼外露,常规的换药方法创面愈合时间长,感染率高,创面经久未愈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负压吸引技术具有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已在临床中得到应用。本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密闭负压引流(VAC)技术治疗复杂性难愈性创面24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炳洋;沈国良;林伟;祁强;钱汉根;赵小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老年人,一旦出现感染,可发生呼吸衰竭。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多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方法,但是机械通气治疗后拔管成功率很低。近年来,多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方法,即开始治疗时给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后改为无创机械通气,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1]。作者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也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及有性生活史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约占妇科疾病的56%[1]。积极治疗宫颈糜烂,对保障妇女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患者自体对传统药物耐药性增强,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物理治疗目前已成为宫颈糜烂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微波治疗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出血、阴道排液时间长,容易感染。本院在微波术后采用艾立舒加保妇康栓,较好地克服了单用微波治疗的弊端。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介导机体免疫系统,对肝细胞产生严重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损伤后,出现的肝脏合成、解毒、代谢功能紊乱,部分患者可因肝脏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可达70%以上)。因此,探索一种既可迅速控制病情,又能有效调整肝脏代谢功能的方法,是除肝移植外提高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1]。近年来,本院采用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俞亚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数字化X线摄影(digtal radiography,DR)已广泛应用于床旁摄片,从而提高了床旁摄片的影像质量,为临床提供了更早、更准确的辅助诊断依据[1]。本文通过对比分析DR与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床旁胸部X线片,探讨DR的优势。
作者:田传帅;胡安宁;张玉林;朱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是肿瘤细胞膜的结构成分,是肿瘤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其细胞膜表面异常糖基化而成为糖类物质。这类抗原用单克隆抗体技术从肿瘤细胞系(株)中鉴定出来,因而可作为临床辅助肿瘤诊断、监测疗效及判断复发的标志[1]。糖类抗原72-4(CA72-4)是糖类抗原中的一种,又称糖链抗原72-4(CA72-4)、癌抗原72-4,是一种高分子量的血型类抗原,主要存在于胃、卵巢、胰腺、乳腺、大肠及肺等器官中,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2]。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血清CA72-4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燕;汤明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疾病,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目前呈年轻化趋势力。高血压患者多在家中治疗,如何有效地保证治疗效果,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是社区护理工作的关键。本院护士在社区对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采用分级管理,取得较效好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小儿肺炎多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对小儿肺炎预防和治疗措施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现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6例小儿肺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梅;齐旭升;潘同国;许丽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