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风湿热和痛风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陈坚;丁振华;王小冬;熊俊慧

关键词:类风湿, 风湿热, 痛风, 患者, 蛋白检测,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清学标志物, 相关性分析, 免疫性疾病, 健康体检者, 炎症指标, 炎性反应, 生物活性, 肝脏合成, 代谢异常, 常见疾病, 显示, 临床, 病因
摘要:类风湿、风湿热和痛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免疫代谢异常所致的炎性反应有关[1]。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认为是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有研究显示,CRP水平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病情相关[2]。作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了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类风湿、风湿热、痛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RP水平及相应的血清学标志物,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艾立舒和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及有性生活史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约占妇科疾病的56%[1]。积极治疗宫颈糜烂,对保障妇女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患者自体对传统药物耐药性增强,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物理治疗目前已成为宫颈糜烂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微波治疗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出血、阴道排液时间长,容易感染。本院在微波术后采用艾立舒加保妇康栓,较好地克服了单用微波治疗的弊端。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地佐辛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单次应用地佐辛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并和氯诺昔康作比较。方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A组术毕前30min给予地佐辛10mg,B组给予氯诺昔康16mg。评估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h、2h A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4h、8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h两组均未发生循环抑制,头痛头晕和尿潴留的发生率低(<3.5%),但A组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而B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术毕前30min单次静脉注射地佐辛(10mg)、氯诺昔康(16mg),均可使LC患者术后得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但术后2h内地佐辛较氯诺昔康镇痛作用更强,且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

    作者:邓康;肖纯;袁孝忠;陆雅萍;孙建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骨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是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严重的细菌感染是影响骨科住院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现就本院骨科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患者2547份各种标本的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

    作者:潘翔军;熊利华;张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工计数血小板在观察ITP疗效中的重要性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的由于免疫因素致血小板破坏过多、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而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1],计数血小板对该病治疗效果监测非常重要,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疾病病情的正确判断和治疗措施的调整。目前血小板检查普遍采用机测法,简便迅速,但在ITP治疗中,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结果与人工计数存在一定差异,使得对治疗效果的判断出现偏差。本文对11例ITP患者二种血小板计数结果作一比较,旨在提示ITP治疗中人工计数血小板的重要性。

    作者:郭玉琳;张家强;张庆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腰肋悬空仰卧位下mPCNL治疗老年患者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常用方法,由于扩张工作通道大,术中出血比较多和术后并发症较多,而且由于镜体粗大,一般只能处理L3以上的结石[1],近年来已很少应用,代之以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mPCNL目前一般采取患者俯卧位,但俯卧位会干扰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特别是老年人[2]。本科改用腰肋悬空仰卧位mPCNL治疗老年患者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家;洪诗哲;李家仁;林尔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及海马神经元损伤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究贯叶金丝桃提取物(hypericum perforatum extracts,HPE)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用小鼠尾悬挂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对HPE的抗抑郁作用进行研究;将5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HPE高(1.2g/kg)、中(0.60g/kg)、低剂量(0.20g/kg)组,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小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Nissl染色法观察海马CA1,CA3区神经元形态及锥体细胞数目。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PE能显著缩短强迫游泳小鼠及尾悬吊小鼠的不动时间,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小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101),HPE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增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数量。结论贯叶金丝桃提取物能改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保护抑郁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

    作者:马晓华;王一奇;毛水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跟骨骨折围手术期内服桃红四物汤及五苓散对切口愈合作用的观察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创伤,以青壮年居多,严重创伤治疗后易遗留伤残。由于跟骨外侧皮肤张力高,软组织薄、血液供应不稳定、术后软组织水肿等原因,术后切口不愈合率5%~27%[1],并常伴有骨质内固定物外露,治疗比较棘手。本科对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采用负压引流联合中药桃红四物汤及五苓散内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银星;朱振康;盛娟娟;闵重函;赵革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骨折患者便秘防治的护理对策

    老年骨折患者由于卧床,全身代谢降低,排便姿势的改变,骨折引起的损伤性疼痛,胃肠活动功能减弱,饮食质量减少和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常会发生便秘[1]。便秘所造成的痛苦有时甚于创伤本身,轻者影响病人的饮食、睡眠,重者影响骨折的治疗与康复,甚至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2]。为探求合适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和缩短便秘时间,本科对老年骨折患者在综合实施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应用适当的通便药,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芳;徐姬妍;占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直肠癌Miles手术会阴部切口二种处理方法比较

    直肠癌Miles手术后会阴切口的处理有开放填塞和一期缝合二种方法,采用Ⅰ期缝合法较传统的开放填塞法具有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易管理、痛苦轻等优点,但存在会阴部切口延迟愈合的弊端,切口延迟愈合发生原因与切口感染、裂开,创面出血,引流不畅、异物潴留,泌尿生殖道瘘等因素有关。本科2005年以来对直肠癌施行Miles手术采用会阴部切口I期缝合,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用于老年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的临床观察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一些过去较少涉足的老年患者大手术,现在也少有顾忌,这对麻醉潜在安全构成了威胁。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围术期安全,对心肌的保护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观察超激光(即红外线偏振光)照射右星状神经节后不同时间段肌钙蛋白I(cTnI)等的变化,旨在探讨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对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伍伟明;张德忠;王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老年人,一旦出现感染,可发生呼吸衰竭。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多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方法,但是机械通气治疗后拔管成功率很低。近年来,多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方法,即开始治疗时给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后改为无创机械通气,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1]。作者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也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超声检查在妇女健康体检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受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精神负担、环境因素等影响,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疾病已成为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女性高脂高蛋白饮食、晚生育等因素造成乳腺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的原因之一[1,2]。许多单位已将乳腺疾病筛查体检作为常规体检项目。现对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进行健康体检的2896例妇女体检乳腺检查资料作一分析,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在妇女健康体检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的基因产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172例胃癌和3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距癌灶5cm以上)中HIF-1α和GLUT1蛋白的表达。结果 HIF-1α在172例胃癌和30例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96/172)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P<0.01)。胃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χ2=25.53,P<0.01)、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χ2=24.99,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χ2=11.20,P<0.01)、与肿瘤坏死呈正相关(χ2=30.35,P<0.01)。GLUT1蛋白在172例胃癌和30例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106/172)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P<0.01)。胃癌组织中,GLUT1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χ2=25.43,P<0.01)、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χ2=13.13,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χ2=11.31,P<0.05)、与肿瘤坏死呈正相关(χ2=23.29,P<0.01)。HIF-1α和GLUT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和术后5年生存率均无相关性。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IF-1α与GLUT1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636,P<0.01)。结论 HIF-1a、Glutl的阳性表达可以作为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且这些指标的表达对于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钱永清;施红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童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1例治疗分析

    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对儿童是一种严重创伤,易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感染及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影响患儿肢体功能甚至危及生命。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本科应用中厚皮片和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儿童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邹小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6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中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55例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5年,无复发,心功能(NYHA)恢复I~II级;术后住院时间死亡7例。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适时手术,术中无菌操作和彻底清除赘生物、矫治心内畸形或病变,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成功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

    作者:许经伟;沈振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乳腺癌高居中国女性肿瘤发病率首位[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乳腺癌防治的关键所在。超声造影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新型对比剂的出现能更清晰地显示乳腺肿块的增强模式、血流灌注形态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明显提高了超声对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能力。本文通过实时超声造影及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龚元淑;梁柏松;薛袁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与红霉素的疗效比较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小儿肺炎多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对小儿肺炎预防和治疗措施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现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6例小儿肺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梅;齐旭升;潘同国;许丽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HIV感染患者的手术期护理配合及职业防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lV)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清除此病毒,形成慢性感染,包括无症状感染期和有症状感染期,到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无症状感染期的HlV感染者,外科疾病的发病率与普通人群无区别,需要手术者每年在增加;而对HlV感染者,不管是普通人群,还是医务工作者都有所恐惧。有关HlV感染者手术的护理配合及职业防护报道少见。HIV感染者手术期间的防护是重点,本院制定了一整套自我防护和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制度,实施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孙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耳穴压豆并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作用

    电子胃镜检查已成为消化科越来越普遍的检查方式,但因其属侵入性操作,患者会有咽喉不适、恶心、呕吐、甚至躁动、呼吸困难等表现。本院在胃镜检查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并结合耳穴压豆,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胃镜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检查对胃癌诊断差异比较分析

    胃癌起源于胃壁表层的黏膜上皮细胞或胃粘膜的腺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1]。全球每年新发胃癌100余万病例(我国占42%),死亡约80万(我国占35%),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国家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2]。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是保证其预后的有效手段,胃镜黏膜组织活检与外科病理组织检查有所不同,其诊断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比较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的异同,分析胃镜活检的准确率及影响其准确率的因素。

    作者:孔伟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