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隐睾Wilm瘤一例

李仲荣;王宗敏;蔡正林

关键词:原发性, 浅表淋巴结, 隐睾恶变, 异常发现, 腹股沟, 住院, 肿块, 营养, 阴囊, 心肺, 体检, 患儿, 肝脾, 发育
摘要:患儿:男,22月.生后即见右阴囊空虚,近半月腹股沟肿块逐渐增大,以右隐睾恶变于1994年7月收住院.体检:发育、营养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发现,腹软,未触及腹块,肝脾肋下未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常见恶性实体瘤多药耐药性蛋白的定位检测

    对49例小儿常见恶性实体瘤冰冻切片进行多药耐药蛋白(P-170)的免疫组化定位检测.术前化疗肿瘤多药耐药性蛋白阳性率为肾母细胞瘤44%(4/9),神经母细胞瘤100%(7/7),横纹肌肉瘤75%(3/4);术前未化疗肿瘤多药耐药性蛋白的阳性率为肾母细胞瘤23%(3/13),神经母细胞瘤40%(4/10),横纹肌肉瘤33%(2/6).小儿恶性肿瘤多药耐药性检测对揭示肿瘤耐药、复发的原因,估计化疗效果和判断预后以及指导化学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步星耀;金百祥;何志明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常温下长时间阻断入肝血供和选择性阻断肝静脉在小儿肝脏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小儿肝脏肿瘤切除术中的主要危险是大出血,笔者根据小儿肝脏解剖和生理特点,采用长时间阻断入肝血供及选择性阻断肝静脉行肝脏肿瘤切除术15例.该方法便于操作,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患儿恢复顺利,无并发症.临床观察小儿肝脏温缺血时限可达52分钟.

    作者:王家祥;范应中;杨合英;夏自强;王卫东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小儿肾上腺巨大无功能腺瘤一例

    患儿:女,2岁.因左上腹包块1个月于1986年2月18日收住院.体检:BP 10/7 kPa,发育正常,无肥胖,性征无异常.左上腹饱满,触及一拳头大小包块,质硬固定,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血、尿常规正常.

    作者:朱干启;陈福连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恶性实体瘤患儿IL-2R的变化及其表达的研究

    为进一步探讨恶性肿瘤患儿免疫紊乱发生饥制,检测了30例恶性肿瘤,10例良性肿瘤患儿外周血IL-2R、CD16的含量变化,并观察经PHA刺激后培养0,24,48,72小时肿瘤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膜上IL-2R的活性表达,目的是了解肿瘤患儿免疫功能受抑的程度,探讨机体免疫机制与肿瘤的关系.

    作者:李世光;陈兰萍;岳月娥;赵俊萍;陈博渊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神经母细胞瘤AgNOR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研究了25例神经母细胞瘤(Nb),采用胶银染色法测定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发现AgNOR颗粒每核均数随临床分期级别升高而增加.在分化较低的病理类型中较高,而在分化较好者则较低.AgNOR颗粒每核均数与有丝分裂核破碎指数(MKI)之间存在正相关(r=0.86,P<0.01).另外术前接受化疗组AgNOR颗粒每核均数较未接受化疗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AgNOR胶银染色法在评判Nb的增生活性及恶性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作者:杨志波;李心元;周新;杨宏伟;王恩华;林国宏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小儿单纯性肾囊肿二例

    例1:男,13岁,因腰痛,腹胀伴左上腹肿块2个月入院.体检:除左中上腹部触及表面光滑、拳头大小肿块外,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正常.IVP:左肾无功能,右肾正常.B超:左肾重度积水,右肾正常.术前诊断为左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可能.

    作者:张顺兴;卜强;张克贤;陈向东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小儿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

    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人和环境的关系,心理和生理的关系的重要性,已被临床医学所认识.个体的生理活动经常是与其心理活动同时存在和进行的,不论疾病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或器官,都会影响到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引起心理的、生理的和生物化学的种种变化,从而使其健康状况发生改变,并且可以影响疾病的进程.由此可见,单纯用药物和外科手术来治疗疾病已远远不够,还应从患儿的精神状况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来综合考虑治疗问题.

    作者:金百祥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脐膨出伴膀胱外翻一例

    患儿:男,3小时.出生后即发现脐部包块及下腹红色肿物伴溢液,于1993年10月12日急症入院.体检:体重3.7gk,心肺正常.脐部见一囊性包块约5cm×4cm×4cm,表面有一层光泽而透明的囊膜,其内可见肠管.在囊顶偏上方有脐带附着,囊膜下部不完整,与下腹部红色肿物相连,乃外翻的粘膜包块,其中持续溢液.腹壁皮肤与囊膜及粘膜融合.耻骨在中线连合.阴茎和睾丸正常.脐与肛门间距离缩短.肛门正常.

    作者:郑光海;魏孝钰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儿童恶性肿瘤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抗癌药物攻击癌细胞的机理涉及到细胞增殖中DNA合成、RNA录制及蛋白质翻译的各个环节,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损害正常细胞与组织.骨髓和上皮细胞代谢活跃,增殖周期短,容易受到损害.临床上骨髓抑制、粘膜炎、恶心呕吐及脱发等是化疗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抗癌药物对器官的毒副作用主要见于多次或长期化疗的病例.四类抗癌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分述如下.

    作者:金先庆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小儿恶性肿瘤长期生存的若干问题

    小儿恶性肿瘤(CMT)的治愈率已达70%~80%,但经受肿瘤侵袭、外科手术、强力放疗和化疗等影响恢复、治愈的长期生存者仍面临着若干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以复发特别是晚期复发、晚期损害和继发肿瘤为重要.

    作者:江启俊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小儿围手术期的循环管理

    外科围手术期循环系统的监测项目繁多,但其基本的指标是以心排血量(心排量)为中心的各种直接或间接指标.正常儿童心排量为2.4~3.0L·(m2)-1·min-1.目前心排量的测定仍以SWANGANZ温差稀释漂浮导管方法为正确和方便.唯因此种心导管价格昂贵,又为创伤性,仅应用于研究工作上.

    作者:苏肇伉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腹部肿块下肢浮肿腹水腹泻

    病史摘要患儿:男,6岁.于1994年1月21日,因食欲减退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腹部肿块转入本院.发病以来无发热、黄疸、腹痛史,稀便2次/天,腹部膨胀较病初明显增加,无明显消瘦.体检:精神稍差,全身皮肤无黄疸,无瘀斑及出血点.

    作者:上海小儿外科学会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小儿脾脏恶性肿瘤二例

    例1:女,6岁.因左上腹肿块疼痛2个月入院.体检:体温37.8℃,全身情况欠佳,消瘦.左上腹可触及包块,有压痛,表面有结节感.超声波显示脾脏增大,脾径增厚,睥内有散在低回声区.胸部x线片示脾影增大,左膈肌抬高及左胸腔少量积液.钡餐见胃大弯侧有压迹.血红蛋白为7.5g/L.术前诊断脾功能亢进,行脾脏切除术.术中见脾大,质地硬,表面不光滑,固定,与膈及侧腹壁形成广泛粘连.

    作者:祁永波;李权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原位杂交技术在小儿实体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与组织化学相结合的高新技术.自1964年由Perdce创建以来,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也称杂交组织化学(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细胞杂交(cytological hybridization)或原位杂交组织化学(in situ 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

    作者:董岿然;高解春;金百祥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儿童巨大胸腺瘤一例

    患儿:男,6岁,胸部肿块两月,于1994年10月8日入院.体检:气管居中,左上胸廓稍隆起,无压痛.左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叩诊实音,无(口罗)音,右肺呼吸音正常.心尖搏动位于左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内2cm.胸片示:左上纵膈明显增宽突向左肺野,心影右移.

    作者:徐宜才;谷兴琳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325例小儿胚芽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1961~1994年共收治325例小儿胚芽细胞瘤.其中良好280例(86.2%),恶性和潜在恶性45例(13.8%).肿瘤术后复发、恶变和转移13例,死亡20例.笔者强调血清甲胎蛋白在诊断和治疗小儿胚芽细胞瘤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早期诊断(包括产前B超诊断),早期手术,一旦肿瘤恶变、转移,预后极差.笔者推荐近来对恶性胚芽细胞瘤采用CCG-861方案治疗,有明显疗效.

    作者:宋家其;余亚雄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小儿围手术期的体温管理

    小儿围手术期管理中,体温是重要环节之一.新生儿、婴幼儿期,体温受外环境影响很明显,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差,要求的中性环境温度较高,体温调节限度又显然较成人差.其代偿性产热主要依靠增加氧耗和提高代谢率.减少热量损失也主要依赖血管收缩,同时提高热量产生.高热、低温都严重干扰机体的内环境,直接关系患儿术中安全及术后的恢复.

    作者:刘润玑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神经母细胞瘤的多方案联合序贯式化疗初探

    采用多方案联合序贯式化疗对7例Ⅲ、Ⅳ期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进行术前及术后化疗,使患儿的二年生存率达42.8%,平均生存时间为670天.而传统化疗的患儿平均生存时间仅为274天,两组间差别具有显著意义(0.02<P<0.05)(时序检验),且多方案联合序贯式化疗组并未产生严重的化疗副作用.

    作者:郑修军;董蒨;江布先;黄婉芬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神经母细胞瘤S-100蛋白免疫组化研究及图象分析DNA倍体的预后价值

    本文对32例病理确诊的神经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所有病理标本重新进行组织学分型,同时进行NSE及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并利用全自动图象分析仪对其中28例进行了瘤细胞DNA定量测定及倍体分析.结果表明:NSE及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可反映神经母细胞瘤分化程度,s-100蛋白阳性细胞的出现是该肿瘤分化成熟及预后良好的表现,DNA异倍体是预后良好的可靠标志.

    作者:周鹏飞;周蓉儿 刊期: 1995年第05期

  • 小儿手术前液体管理

    小儿术前液体管理的目的为在手术前尽量短的时间内纠正体内已经存在的水及电解质的紊乱,恢复和维持血容量、渗透压、酸碱度和电解质成分的稳定,使机体能够很好地耐受麻醉及手术的打击,并有利于手术后的康复.由于小儿特别是新生儿及婴儿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功能不尽完善,因此,小儿的术前准备中,液体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以下对小儿手术前液体管理的一些原则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董蒨 刊期: 1995年第05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