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澄如;白继武;梁若馨;孙宁
作者报告超声波诊断的6例胎儿消化道畸形,均经手术证实.讨论了超声波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检查指征和表现.
作者:陈展硕;雷慧中 刊期: 1990年第03期
消化道重复畸形是一种并不多见的发育畸形,而直肠重复畸形则更为少见,我们曾收治婴儿直肠重复畸形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6个月.因肛门时有肿物脱出6个月收入院.患儿出生不久,家长即发现排便时肛门口有肿物脱出,鸽蛋大小,鲜红色,排便后消失,但无便血和呕吐.食欲正常,生长发育良好.体检:肛门外观无异常,肛指查距肛门口13.5cm直肠后壁可触及-3×2cm肿块,表面光滑,囊性感,基底部直径1.5cm,活动度可.
作者:沈振新;施诚仁;陈其民;高春光;陈恺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采用缝匠肌代股四头肌手术治疗34例小儿脊髓灰质炎股四头肌瘫痪.术后平均随访16年,优良率达87%.介绍了缝匠肌的应用解剖,提出小儿5~10岁为手术佳时机.在腘绳肌肌力3级以下,缝匠肌为4级以上时选择此手术是理想的方法.说明了矫正髋、膝、足畸形的重要性和先后次序,评价了获得优良效果的买践经验.
作者:王庆良;陆裕朴;林勇胜 刊期: 1990年第03期
我校1976~1987年共收治小儿肾胚瘤(WT)100例.二院组50例:晚期未治者16例,余34例施单纯肾切除,少数接受术后放、化疗,获访者21例,除1例存活外,余均于术后1~2年因复发或转移死亡.三院组50例:晚期未治者7例,肾切除3例,放疗+化疗1例,放疗3例,共14例(Ⅰ组),余36例肾切除联合术前和/或术后放、化疗(Ⅰ组).结果:Ⅰ组无存活;Ⅰ组36例均获随访,死亡26例,存活10例.死亡病例存活1年以上者15例,存活2年以上者8例.
作者:江启俊;马玉琳;周建华;赵丕显;蓝芝泰;牛奎武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采用直肠肛管测压法对41例各种直肠肛管术后患儿的排便控制能力进行评定,并选择5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结合临床资料,作者认为排便控制障碍不仅与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发育不良或受损有关,也与肠道功能,尤其是直肠的感觉和贮蓄功能密切相关.测压法可客观地评定大便失禁的程度,有助于分析失禁原因,指导临床治疗,且操作简便,无损伤,是检测肛门直肠功能的可靠方法.
作者:齐宝权;邱凤珍;童尔昌;马春秋;左楚清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采用前瞻性定群研究,对自1980年12月~1984年12月治疗的25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进行随访,共发现6例输血后肝炎.本文对其分型、转归等进行了讨论,并就预防工作提出了建议.
作者:朱德明;陈玲;苏肇伉 刊期: 1990年第03期
小儿先天性髋脱位骨盆截骨术常采用线锯截骨.我们于1983年研制了推进式骨盆截骨刀,代替线锯截骨,治疗先天性髋脱位210例,疗效较满意.
作者:王瑞琨;李长德;周成福 刊期: 1990年第03期
自1970~1986年作者共收治多发性骨软骨瘤致前臂畸形30例(36个前臂).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就诊年龄10岁11个月.按形态特点将本病分为三类;①Ⅰ型:主要骨软骨瘤位于尺骨远端,尺骨短缩,桡骨呈弓形,桡骨小头无脱位,前臂旋转活动严重受限,肘关节活动正常.本型共22个前臂,占61%.②Ⅱ型:尺骨短缩,栳骨小头脱位,桡骨弓形较Ⅰ型为轻,前臂旋转和肘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作者:Masada K;陈振海 刊期: 1990年第03期
目前,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术式很多是针对股骨头缺血选定的,如滑膜切除术、旋股外侧动脉及伴行静脉降支植入术、带血管蒂髂骨植骨术;针对髓腔压力高有股骨颈钻孔减压术;针对髋关节腔压力高如关节囊开窗减压术等.我院自1983年应用髋周软组织松解术治疗本病20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胡佐民;冯家钧;陶文芳;王凤兰;马玉琳 刊期: 1990年第03期
患儿:男,5岁.因下腹部肿块14个月,排便困难2个月入院.体检:下腹正中可触及一新生儿头大肿块,表面光滑,质硬,固定.肛诊裹手感,直肠后皆由瘤块占据,将直肠推向前方,瘤块前缘已贴近耻骨.其硬度和移动性与腹部触到的肿块一致.推压腹块时有对冲性移动感.触不到瘤块上极,下极距肛门3.0cm.
作者:韩福友;陶文芳 刊期: 1990年第03期
患儿;女,10岁.因右腹部阵发性疼痛伴呕吐、问断性粘液血便及右腹部包块渐增10天于1986年10月8日入院.入院前9个月曾于外院行直肠息肉摘除术.无类似家族史.
作者:刘俊廷;苗春华;李建国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54例小儿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治疗体会.按感染途径分为血源性和邻近感染蔓延二种.对比关节穿刺注药和关节切开、骨开窗灌洗治疗的结果,主张血源性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邻近感染蔓延者则应尽早作关节切开和股骨粗隆下开窗灌洗引流.并对股骨近端骨髓炎容易并发化脓性髋关节炎的原因以及二种感染途径的早期鉴别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任德胜;刘宏;刘方俊;王保利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通过对1953~1987年间在日本Tohoku大学医院接受矫正手术治疗的245例胆道闭锁患儿手术效果的评价来讨论肝移植手术适应证.
作者:Kasai M;李索林 刊期: 1990年第03期
患儿:男,40天.因反复呕吐26天入院.患儿子生后2周始呕吐,3~10次/日,在哺乳5~10分钟后发生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奶和奶块,不含胆汁,大便干结,量少,2~3天一次.出生时体重3.3kg.Apgar评分10分.体检:体重3.0kg.心肺未见异常.上腹可见胃蠕动波,右上腹触及3×2.5×2.5cm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大.实验室检查:血清钾3 mmol/L,钠126mmol/L,氯96mmol/L,钙4.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5.61mmol/L.腹部X线检查未见肿块阴影及肿块内钙化斑、骨骼阴影.钡餐检查见胃扩张、胃排空延缓,幽门管细长、弯曲.
作者:陈永田;高蓓;赖晓峰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前尿道瓣膜样梗阻50例.患儿均有排尿困难,15例有反复高热,8例有肾功能不全,5例于阴茎与阴囊交界部见可复性肿物.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见梗阻近端均有尿道扩张,其中15例见前尿道憩室,8例有单侧、2例有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静脉肾盂造影见4例有单侧、19例有双侧肾积水.一期切除瓣膜或及憩室修复尿道29例,28例治愈, 1例8年后死于肾功能衰竭;分期手术7例, 6例治愈,1例尚未完成治疗;经尿道电灼瓣膜14例,9例治愈,另5例经再次手术治愈.
作者:黄澄如;白继武;梁若馨;孙宁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新生儿结肠造瘘术后发生肠造瘘口狭窄、瘘周皮炎、肠管脱垂及造口旁疝、造瘘肠管坏死及造瘘肠管回缩造成腹膜炎等并发症46例,介绍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处理方法以及病因与造瘘术式的关系.
作者:郭思齐;张殿起 刊期: 1990年第03期
联体胎的发生率为0.001~0.002%,占双胞胎的1/(650~900),女性占66~75%.联体胎按部位分胸(40%)、剑突及脐带(二者占34%)、臀(18%)、坐骨(6%)及颅骨联体胎(2%).
作者:佐藤章;周建华 刊期: 1990年第03期
甲胎蛋白(AFP)由肝脏和卵黄囊产生.当肝脏或含有卵黄囊组织的器官发生病变时,血清中AFP值就会升高.作者应用新技术,即敏感的外源凝集素亲和力免疫电泳法测定血清中AFP的含量及其来源,作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这一种新的免疫电泳法可在24小时内测出血清中AFP的低值为910μg/L.
作者:Tsuchida Y;鲍南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作者收治单纯性尿道上裂4例,其中龟头型1例,阴茎型1例,完全型2例.临床特点为尿道开口异位、阴茎畸形、尿失禁及耻骨联合分离等.强调阴茎型宜选择Young氏术,完全型以Young-Dee氏术为宜,但Young氏术加膀胱颈前壁紧缩延长后尿道也为选择方法之一.手术时机以至少3岁以后为宜.
作者:陈绍基;田兆雄;王明和;王光义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199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