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振新;施诚仁;陈其民;高春光;陈恺
作者报告采用切开复位方法治疗桡骨近端移位骨折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经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此类损伤21例,优良率达95.2%.介绍了手法复位的方法,并对其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作者:黄恩申;万增芳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采用骨闪烁摄影定量分析检测幼犬早期股骨头坏死.分析双侧摄取放射活性与病理所见,头/头比值大于1.0或小于1.0者,均有骨细胞坏死;明显增大者,多同时伴有新生骨样组织;降低者,均为单纯骨坏死;相等者未见骨细胞坏死.作者认为骨闪烁摄影定量分析是预测和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灵敏度较高的一种方法.
作者:许瑞江;马承宣;赫荣国;房论光;刘贵林;田嘉禾;游联壁 刊期: 1990年第03期
我校1976~1987年共收治小儿肾胚瘤(WT)100例.二院组50例:晚期未治者16例,余34例施单纯肾切除,少数接受术后放、化疗,获访者21例,除1例存活外,余均于术后1~2年因复发或转移死亡.三院组50例:晚期未治者7例,肾切除3例,放疗+化疗1例,放疗3例,共14例(Ⅰ组),余36例肾切除联合术前和/或术后放、化疗(Ⅰ组).结果:Ⅰ组无存活;Ⅰ组36例均获随访,死亡26例,存活10例.死亡病例存活1年以上者15例,存活2年以上者8例.
作者:江启俊;马玉琳;周建华;赵丕显;蓝芝泰;牛奎武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采用前瞻性定群研究,对自1980年12月~1984年12月治疗的25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进行随访,共发现6例输血后肝炎.本文对其分型、转归等进行了讨论,并就预防工作提出了建议.
作者:朱德明;陈玲;苏肇伉 刊期: 1990年第03期
近年来,日本小儿恶性实质性肿瘤的疗效提高显著.兹将作者于1989年4月~6月在日本金次医科大学小儿外科研修期间的临床见闻及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作者:江启俊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前尿道瓣膜样梗阻50例.患儿均有排尿困难,15例有反复高热,8例有肾功能不全,5例于阴茎与阴囊交界部见可复性肿物.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见梗阻近端均有尿道扩张,其中15例见前尿道憩室,8例有单侧、2例有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静脉肾盂造影见4例有单侧、19例有双侧肾积水.一期切除瓣膜或及憩室修复尿道29例,28例治愈, 1例8年后死于肾功能衰竭;分期手术7例, 6例治愈,1例尚未完成治疗;经尿道电灼瓣膜14例,9例治愈,另5例经再次手术治愈.
作者:黄澄如;白继武;梁若馨;孙宁 刊期: 1990年第03期
患儿:男,13岁.2年来排尿时及排尿后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心悸及多汗,持续2~4分钟后缓解.近年来症状加重,发作频繁,食欲下降,极度乏力,逐渐消瘦,视力减退.排尿前血压21.3/17.3kPa,排尿后29.3/22.7kPa.口服多种降压药物后症状无改善.患儿发病后无血尿、排尿困难及尿路刺激征.体检:贫血外貌,消瘦,血压21.3/17.3kPa.
作者:尹明;陶文芳;高治忠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移植带血管的游离软组织,用它覆盖大面积的肢体软组织缺损,共行11例,均获成功.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3cm~10×40cm.患儿年龄大于12岁者3例,4~9岁者8例.术后随访8~25个月(平均15个月).
作者:Shapiro J;季海萍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1990年第03期
胃肠肽在调节小肠移植后肠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对肠移植术后胃肠肽的变化以及排斥反应时胃肠肽的组织水平了解甚少.作者应用已建立的动物模型对肠移植后这两方面的病理生理进行了研究.
作者:Teitelbaum DH;夏慧敏 刊期: 1990年第03期
1980~1985年我院共收治大脑性瘫痪后遗下肢痉挛性畸形57例.其中男40例,女17例.年龄5~12岁.手术方法均采用肌腱切断或延长术,效果满意.18例髋内收挛缩畸形采用内收肌切断及闭孔神经前支切断术.其中5例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坐式稳定,步态改善.10例自理能力不同程度改善,坐式稳定,双拐杖辅助可缓慢步行.3例内收畸形改善,护理比术前方便,但步态无改善.
作者:李达泉 刊期: 1990年第03期
患儿:男,40天.因反复呕吐26天入院.患儿子生后2周始呕吐,3~10次/日,在哺乳5~10分钟后发生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奶和奶块,不含胆汁,大便干结,量少,2~3天一次.出生时体重3.3kg.Apgar评分10分.体检:体重3.0kg.心肺未见异常.上腹可见胃蠕动波,右上腹触及3×2.5×2.5cm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大.实验室检查:血清钾3 mmol/L,钠126mmol/L,氯96mmol/L,钙4.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5.61mmol/L.腹部X线检查未见肿块阴影及肿块内钙化斑、骨骼阴影.钡餐检查见胃扩张、胃排空延缓,幽门管细长、弯曲.
作者:陈永田;高蓓;赖晓峰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16例小婴儿尿路梗阻的诊断与治疗.年龄小4小时,大3个月.16例中,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5例,后尿道瓣膜9例,左侧多房性肾囊性变并发对侧输尿管狭窄1例及左上输尿管囊肿1例.主要表现为腹部肿物、腹水、排尿困难、发热、脓尿及血尿.诊断靠B超、静脉尿路造影及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12例治愈,1例未完成治疗,3例死亡,病死率为18.7%.
作者:陈幼容;黄澄如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手术治疗小儿胰腺囊肿13例的结果.其中,潴留性胰腺囊肿4例,假性胰腺囊肿9例.本病诊断多无困难.外科治疗选择应考虑到小儿年龄、全身状态、囊肿性质、部位、大小及与胰腺导管和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讨论了胰腺囊肿外引流术、内引流术及囊肿切除的有关问题.
作者:陶文芳;王凤兰;马玉琳 刊期: 1990年第03期
联体胎的发生率为0.001~0.002%,占双胞胎的1/(650~900),女性占66~75%.联体胎按部位分胸(40%)、剑突及脐带(二者占34%)、臀(18%)、坐骨(6%)及颅骨联体胎(2%).
作者:佐藤章;周建华 刊期: 1990年第03期
自从1859年Ollier观察到儿童长骨干骨折以后继发过度生长现象,此后又相继有许多类似的文章报道.如Truesdell(1)首次用刨伤后长骨加速生长为题著文,他报道了5例股骨干骨折后长度平均增加2.5 cm,但未叙述其测量技术.Burdick等人(2)报道了118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其中有67例在三年内有过度生长现象,而且表明骨折后轻度短缩可不必进行矫正.
作者:吴苏稼;马承宣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介绍67例小儿急性骨髓炎治疗后X线远期改变.乎均随访6年3个月,45侧完全恢复正常;22例异常X线改变分为四型,一、二型为小儿急性骨髓炎所特有,三、四型在小儿和成人均可见到.根据小儿骨骺和骺板具有的特殊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讨论了各型产生的原因及正确治疗方法.
作者:刘卫东;吉士俊;周永德;刘东风;张希达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会阴部胃肠粒膜异位症罕见,我院曾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女,3岁.出生时即发现右大阴唇有一肿物.体检见右大阴唇有-3.0×4.0cm的肿物,形态不规则,无蒂,表面呈粉红色,为粘膜样组织.入院后,行肿物切除.病理检查报告为阴唇异位胃粘膜和肠粘膜组织.
作者:祁永波;冯家钧;张旗涛;陈淑范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趟过对36例经脲素注射治疗后的血管瘤进行超微结构观察,证实脲素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出现退行性交和无菌性坏死,继之纤维织织增生,达到治愈目的.
作者:李恭才;郑勤田;顾建章;张宪生;陈金典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超声波诊断的6例胎儿消化道畸形,均经手术证实.讨论了超声波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检查指征和表现.
作者:陈展硕;雷慧中 刊期: 199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