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影响因子:0.85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9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儿科学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0年03期文献
  •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防治

    作者报告自1980年11月~1989年6月47例囊肿切除术中,8例出现早期并发症,其中4例须再次手术.本文就其发生原因,讨论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唐伟椿;陈博渊;张鸿毅;景东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小儿胆道穿孔的病因探讨

    作者报告9例小儿胆道穿孔.通过对胆总管的动态观察、胆汁淀粉酶测定、胆管造影和病程观察,认为胆道穿孔的病因为胰胆管连接异常所致的胰液返流,其胰酶被激活而发生急性穿孔.

    作者:周以明;金百祥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新生儿结肠造瘘术的并发症

    作者报告新生儿结肠造瘘术后发生肠造瘘口狭窄、瘘周皮炎、肠管脱垂及造口旁疝、造瘘肠管坏死及造瘘肠管回缩造成腹膜炎等并发症46例,介绍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处理方法以及病因与造瘘术式的关系.

    作者:郭思齐;张殿起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小婴儿尿路梗阻的诊断与治疗(附16例分析)

    作者报告16例小婴儿尿路梗阻的诊断与治疗.年龄小4小时,大3个月.16例中,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5例,后尿道瓣膜9例,左侧多房性肾囊性变并发对侧输尿管狭窄1例及左上输尿管囊肿1例.主要表现为腹部肿物、腹水、排尿困难、发热、脓尿及血尿.诊断靠B超、静脉尿路造影及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12例治愈,1例未完成治疗,3例死亡,病死率为18.7%.

    作者:陈幼容;黄澄如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近端移位骨折

    作者报告采用切开复位方法治疗桡骨近端移位骨折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经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此类损伤21例,优良率达95.2%.介绍了手法复位的方法,并对其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作者:黄恩申;万增芳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脲素治疗后血管瘤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报告趟过对36例经脲素注射治疗后的血管瘤进行超微结构观察,证实脲素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出现退行性交和无菌性坏死,继之纤维织织增生,达到治愈目的.

    作者:李恭才;郑勤田;顾建章;张宪生;陈金典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应用带蒂包皮内板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

    作者介绍应用带蒂包皮内板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21例,均在行阴茎下曲矫正的同时完成尿道成形术.术后除2例并发尿瘘外,其他均获得满意效果.文中重点介绍了手术操作方法,并对手术适应证、优点及并发症作了简要讨论.

    作者:袁继炎;周学锋;王果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先天性前尿道瓣膜及憩室(附50例分析)

    作者报告前尿道瓣膜样梗阻50例.患儿均有排尿困难,15例有反复高热,8例有肾功能不全,5例于阴茎与阴囊交界部见可复性肿物.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见梗阻近端均有尿道扩张,其中15例见前尿道憩室,8例有单侧、2例有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静脉肾盂造影见4例有单侧、19例有双侧肾积水.一期切除瓣膜或及憩室修复尿道29例,28例治愈, 1例8年后死于肾功能衰竭;分期手术7例, 6例治愈,1例尚未完成治疗;经尿道电灼瓣膜14例,9例治愈,另5例经再次手术治愈.

    作者:黄澄如;白继武;梁若馨;孙宁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小儿缝匠肌代股四头肌远期疗效评价

    作者报告采用缝匠肌代股四头肌手术治疗34例小儿脊髓灰质炎股四头肌瘫痪.术后平均随访16年,优良率达87%.介绍了缝匠肌的应用解剖,提出小儿5~10岁为手术佳时机.在腘绳肌肌力3级以下,缝匠肌为4级以上时选择此手术是理想的方法.说明了矫正髋、膝、足畸形的重要性和先后次序,评价了获得优良效果的买践经验.

    作者:王庆良;陆裕朴;林勇胜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男性儿童尿道上裂

    作者报告作者收治单纯性尿道上裂4例,其中龟头型1例,阴茎型1例,完全型2例.临床特点为尿道开口异位、阴茎畸形、尿失禁及耻骨联合分离等.强调阴茎型宜选择Young氏术,完全型以Young-Dee氏术为宜,但Young氏术加膀胱颈前壁紧缩延长后尿道也为选择方法之一.手术时机以至少3岁以后为宜.

    作者:陈绍基;田兆雄;王明和;王光义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小儿损伤性乳糜胸的外科治疗

    作者报告根据婴幼儿乳糜管纤细及其在解剖、分型、走行上的特点,采用主动脉裂孔上方2 cm脊柱前缘组织缝扎法治疗5例损伤性乳糜胸,获得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14年无复发.

    作者:范茂槐;薛峰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超声波诊断胎儿消化道畸形

    作者报告超声波诊断的6例胎儿消化道畸形,均经手术证实.讨论了超声波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检查指征和表现.

    作者:陈展硕;雷慧中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治疗体会

    作者报告54例小儿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治疗体会.按感染途径分为血源性和邻近感染蔓延二种.对比关节穿刺注药和关节切开、骨开窗灌洗治疗的结果,主张血源性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邻近感染蔓延者则应尽早作关节切开和股骨粗隆下开窗灌洗引流.并对股骨近端骨髓炎容易并发化脓性髋关节炎的原因以及二种感染途径的早期鉴别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任德胜;刘宏;刘方俊;王保利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的输血后肝炎

    作者报告采用前瞻性定群研究,对自1980年12月~1984年12月治疗的25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进行随访,共发现6例输血后肝炎.本文对其分型、转归等进行了讨论,并就预防工作提出了建议.

    作者:朱德明;陈玲;苏肇伉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窥视下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小儿尿道狭窄和闭塞

    作者报告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儿童外伤性尿道狭窄和闭塞4例.年龄小3岁,大12岁.其中骨盆骨折所致后尿道闭塞2例,尿道取石术后1例,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经膀胱后尿道探杆作为标志,在肛检指引下行尿道扩张,二点放射状切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留管6~8周,有助于防止再狭窄形成.术后随访3~24个月,效果满意.

    作者:连保罗;眭元庚;谢叔良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正常胎儿、新生儿及婴儿食管下端肌层解剖学观察

    作者选用无消化道畸形的胎儿、新生儿及婴儿尸体23例,在光镜下观察食管下端肌层发育情况.发现该处环肌有限局性增厚,且在胃食管交界上方2~4mm处厚,由此向两侧呈锥形变薄,胃大弯侧较其它处更厚;环肌增厚的程度及长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作者:王练英;李正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骨髓炎X线远期改变

    作者介绍67例小儿急性骨髓炎治疗后X线远期改变.乎均随访6年3个月,45侧完全恢复正常;22例异常X线改变分为四型,一、二型为小儿急性骨髓炎所特有,三、四型在小儿和成人均可见到.根据小儿骨骺和骺板具有的特殊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讨论了各型产生的原因及正确治疗方法.

    作者:刘卫东;吉士俊;周永德;刘东风;张希达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骨闪烁摄影定量分析检测早期股骨头坏死

    作者报告采用骨闪烁摄影定量分析检测幼犬早期股骨头坏死.分析双侧摄取放射活性与病理所见,头/头比值大于1.0或小于1.0者,均有骨细胞坏死;明显增大者,多同时伴有新生骨样组织;降低者,均为单纯骨坏死;相等者未见骨细胞坏死.作者认为骨闪烁摄影定量分析是预测和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灵敏度较高的一种方法.

    作者:许瑞江;马承宣;赫荣国;房论光;刘贵林;田嘉禾;游联壁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直肠肛管术后肛门控制能力的测压检查

    作者报告采用直肠肛管测压法对41例各种直肠肛管术后患儿的排便控制能力进行评定,并选择5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结合临床资料,作者认为排便控制障碍不仅与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发育不良或受损有关,也与肠道功能,尤其是直肠的感觉和贮蓄功能密切相关.测压法可客观地评定大便失禁的程度,有助于分析失禁原因,指导临床治疗,且操作简便,无损伤,是检测肛门直肠功能的可靠方法.

    作者:齐宝权;邱凤珍;童尔昌;马春秋;左楚清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小儿卵巢肿瘤的病理与诊断

    作者报告自1959~1988年治疗小儿卵巢肿瘤77例.其中,生殖细胞肿瘤68例(88.3%),恶性肿瘤21例(27.3%).77例中75%发生于学龄期儿童,22.6%发生卵巢肿瘤扭转.本文强调了小儿卵巢肿瘤在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上的特点.

    作者:高解春;金百祥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小儿胰腺囊肿的外科治疗

    作者报告手术治疗小儿胰腺囊肿13例的结果.其中,潴留性胰腺囊肿4例,假性胰腺囊肿9例.本病诊断多无困难.外科治疗选择应考虑到小儿年龄、全身状态、囊肿性质、部位、大小及与胰腺导管和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讨论了胰腺囊肿外引流术、内引流术及囊肿切除的有关问题.

    作者:陶文芳;王凤兰;马玉琳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胃幽门部囊性重复畸形一例

    患儿:男,40天.因反复呕吐26天入院.患儿子生后2周始呕吐,3~10次/日,在哺乳5~10分钟后发生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奶和奶块,不含胆汁,大便干结,量少,2~3天一次.出生时体重3.3kg.Apgar评分10分.体检:体重3.0kg.心肺未见异常.上腹可见胃蠕动波,右上腹触及3×2.5×2.5cm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大.实验室检查:血清钾3 mmol/L,钠126mmol/L,氯96mmol/L,钙4.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5.61mmol/L.腹部X线检查未见肿块阴影及肿块内钙化斑、骨骼阴影.钡餐检查见胃扩张、胃排空延缓,幽门管细长、弯曲.

    作者:陈永田;高蓓;赖晓峰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巨大骶交感神经节细胞瘤一例

    患儿:男,5岁.因下腹部肿块14个月,排便困难2个月入院.体检:下腹正中可触及一新生儿头大肿块,表面光滑,质硬,固定.肛诊裹手感,直肠后皆由瘤块占据,将直肠推向前方,瘤块前缘已贴近耻骨.其硬度和移动性与腹部触到的肿块一致.推压腹块时有对冲性移动感.触不到瘤块上极,下极距肛门3.0cm.

    作者:韩福友;陶文芳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婴儿直肠重复畸形二例

    消化道重复畸形是一种并不多见的发育畸形,而直肠重复畸形则更为少见,我们曾收治婴儿直肠重复畸形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6个月.因肛门时有肿物脱出6个月收入院.患儿出生不久,家长即发现排便时肛门口有肿物脱出,鸽蛋大小,鲜红色,排便后消失,但无便血和呕吐.食欲正常,生长发育良好.体检:肛门外观无异常,肛指查距肛门口13.5cm直肠后壁可触及-3×2cm肿块,表面光滑,囊性感,基底部直径1.5cm,活动度可.

    作者:沈振新;施诚仁;陈其民;高春光;陈恺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外伤性股动静脉瘘并静脉瘤一例

    患儿:男,14岁.左大腿被水果刀刺伤,在当地医院清创缝合术后第11天开始创口屡次大出血,每次出血量皆在500ml以上.曾9次因出血而行止血手术,持续54天.而于后一次出血加压包扎后转来我院.

    作者:韩福友;冯家钧;林悦信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阑尾多发性息肉合并翻入盲肠一例

    患儿;女,10岁.因右腹部阵发性疼痛伴呕吐、问断性粘液血便及右腹部包块渐增10天于1986年10月8日入院.入院前9个月曾于外院行直肠息肉摘除术.无类似家族史.

    作者:刘俊廷;苗春华;李建国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儿童恶性膀胱嗜铬细胞瘤一例

    患儿:男,13岁.2年来排尿时及排尿后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心悸及多汗,持续2~4分钟后缓解.近年来症状加重,发作频繁,食欲下降,极度乏力,逐渐消瘦,视力减退.排尿前血压21.3/17.3kPa,排尿后29.3/22.7kPa.口服多种降压药物后症状无改善.患儿发病后无血尿、排尿困难及尿路刺激征.体检:贫血外貌,消瘦,血压21.3/17.3kPa.

    作者:尹明;陶文芳;高治忠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会阴部胃肠粘膜异位症二例

    会阴部胃肠粒膜异位症罕见,我院曾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女,3岁.出生时即发现右大阴唇有一肿物.体检见右大阴唇有-3.0×4.0cm的肿物,形态不规则,无蒂,表面呈粉红色,为粘膜样组织.入院后,行肿物切除.病理检查报告为阴唇异位胃粘膜和肠粘膜组织.

    作者:祁永波;冯家钧;张旗涛;陈淑范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儿童长骨干骨折后继发过度生长

    自从1859年Ollier观察到儿童长骨干骨折以后继发过度生长现象,此后又相继有许多类似的文章报道.如Truesdell(1)首次用刨伤后长骨加速生长为题著文,他报道了5例股骨干骨折后长度平均增加2.5 cm,但未叙述其测量技术.Burdick等人(2)报道了118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其中有67例在三年内有过度生长现象,而且表明骨折后轻度短缩可不必进行矫正.

    作者:吴苏稼;马承宣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髋周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目前,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术式很多是针对股骨头缺血选定的,如滑膜切除术、旋股外侧动脉及伴行静脉降支植入术、带血管蒂髂骨植骨术;针对髓腔压力高有股骨颈钻孔减压术;针对髋关节腔压力高如关节囊开窗减压术等.我院自1983年应用髋周软组织松解术治疗本病20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胡佐民;冯家钧;陶文芳;王凤兰;马玉琳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小儿肾胚瘤的外科治疗

    我校1976~1987年共收治小儿肾胚瘤(WT)100例.二院组50例:晚期未治者16例,余34例施单纯肾切除,少数接受术后放、化疗,获访者21例,除1例存活外,余均于术后1~2年因复发或转移死亡.三院组50例:晚期未治者7例,肾切除3例,放疗+化疗1例,放疗3例,共14例(Ⅰ组),余36例肾切除联合术前和/或术后放、化疗(Ⅰ组).结果:Ⅰ组无存活;Ⅰ组36例均获随访,死亡26例,存活10例.死亡病例存活1年以上者15例,存活2年以上者8例.

    作者:江启俊;马玉琳;周建华;赵丕显;蓝芝泰;牛奎武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大脑性瘫痪后遗下肢畸形的手术治疗

    1980~1985年我院共收治大脑性瘫痪后遗下肢痉挛性畸形57例.其中男40例,女17例.年龄5~12岁.手术方法均采用肌腱切断或延长术,效果满意.18例髋内收挛缩畸形采用内收肌切断及闭孔神经前支切断术.其中5例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坐式稳定,步态改善.10例自理能力不同程度改善,坐式稳定,双拐杖辅助可缓慢步行.3例内收畸形改善,护理比术前方便,但步态无改善.

    作者:李达泉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女孩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及治疗

    我院从1967年10月~1989年4月共收治14岁以下小儿腹股沟斜疝728例,其中女孩56例,占7.7%,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56例中,小年龄37天,大年龄13岁.右侧30例,左侧22例,双侧4例.2岁以内37例,2岁以上19例.有嵌顿史22例,其中急诊手术12例,嵌顿至手术时间短2小时,长7天.嵌顿内容物中肠管8例,卵巢、输卵管4例,无1例发生坏死.滑动疝7例,右侧4例,左侧3例,均为同测附件.

    作者:童鹤翔;王伟;谢宝珊;李毓秀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肠闭锁术后的周围静脉营养治疗

    我院自1980年以来收治肠闭锁30例,3日以上者占15例,本文讨论了周围静脉营养在肠闭锁术后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李敏;郭少华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新生儿静脉内脂肪乳剂的代谢/新生儿胎粪性肠梗阻治疗和生存率改变趋势/胆道闭锁葛西手术后胆管炎

    作者: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多发性骨软骨瘤致前臂畸形的手术治疗

    自1970~1986年作者共收治多发性骨软骨瘤致前臂畸形30例(36个前臂).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就诊年龄10岁11个月.按形态特点将本病分为三类;①Ⅰ型:主要骨软骨瘤位于尺骨远端,尺骨短缩,桡骨呈弓形,桡骨小头无脱位,前臂旋转活动严重受限,肘关节活动正常.本型共22个前臂,占61%.②Ⅱ型:尺骨短缩,栳骨小头脱位,桡骨弓形较Ⅰ型为轻,前臂旋转和肘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作者:Masada K;陈振海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保留神经的阴蒂体切除治疗男性化的外生殖器

    7年来,作者用Praetorius术治疗25例女性肾上腺性征异常征,其中21-羟化酶缺乏23例,11-羟化酶缺乏及女性男性化各1例.按Prader分型,Ⅰ型1例,Ⅲ型6例,Ⅳ型16例,Ⅴ型2例.18例作泌尿生殖道口造影,如造影失败或Prader Ⅳ-Ⅴ型术前作泌尿生殖窦内窥镜检查,以了解尿道与阴道连接处.

    作者:Altwein JE;邵景范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胆道闭锁的手术限度:肝移植适应证

    作者通过对1953~1987年间在日本Tohoku大学医院接受矫正手术治疗的245例胆道闭锁患儿手术效果的评价来讨论肝移植手术适应证.

    作者:Kasai M;李索林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111例胃-食道返流术后胃-食道连接处的远期变化

    111例患儿因胃-食道返流行了矫治术.男74例,女37例.术前症状:呕吐67例,消化道出血12例,吞咽困难7例,消化性食管炎狭窄1例.外科矫治包括:①胃一食管连接处复原在腹腔内,②食道裂孔以一层或二层关闭;③全部病例均作胃底部分摺叠术,环绕食道下端均超过180°,其中30例经食道后胃底摺叠(Toupet氏术),81例经食道前胃底摺叠(Ribet氏或Thal氏术),部分病例作幽门成形术.

    作者:VAYSSE Ph;龚代贤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小肠移植期胃肠肽能组织水平的改变

    胃肠肽在调节小肠移植后肠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对肠移植术后胃肠肽的变化以及排斥反应时胃肠肽的组织水平了解甚少.作者应用已建立的动物模型对肠移植后这两方面的病理生理进行了研究.

    作者:Teitelbaum DH;夏慧敏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三种不可类型的甲胎蛋白对恶性实质性肿瘤的诊断意义:敏感的外源凝集素亲和力免疫电泳法应用

    甲胎蛋白(AFP)由肝脏和卵黄囊产生.当肝脏或含有卵黄囊组织的器官发生病变时,血清中AFP值就会升高.作者应用新技术,即敏感的外源凝集素亲和力免疫电泳法测定血清中AFP的含量及其来源,作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这一种新的免疫电泳法可在24小时内测出血清中AFP的低值为910μg/L.

    作者:Tsuchida Y;鲍南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联体胎产前诊断与围产期管理

    联体胎的发生率为0.001~0.002%,占双胞胎的1/(650~900),女性占66~75%.联体胎按部位分胸(40%)、剑突及脐带(二者占34%)、臀(18%)、坐骨(6%)及颅骨联体胎(2%).

    作者:佐藤章;周建华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小儿软组织游离移植

    作者移植带血管的游离软组织,用它覆盖大面积的肢体软组织缺损,共行11例,均获成功.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3cm~10×40cm.患儿年龄大于12岁者3例,4~9岁者8例.术后随访8~25个月(平均15个月).

    作者:Shapiro J;季海萍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骨盆截骨手术方法的改进

    小儿先天性髋脱位骨盆截骨术常采用线锯截骨.我们于1983年研制了推进式骨盆截骨刀,代替线锯截骨,治疗先天性髋脱位210例,疗效较满意.

    作者:王瑞琨;李长德;周成福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闭合钻孔折骨矫正膝内翻畸形

    小儿由于佝偻病引起的膝内翻畸形,4岁以下主张手法折骨术;5岁以上由于骨质渐坚硬,折骨困难,多采用截骨矫形术.我院自1985年5月~1988年6月,采用闭合钻孔折骨术治疗由佝偻病或创伤原因引起的膝内翻畸形2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韩明涛;王菊芬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日本小儿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现况

    近年来,日本小儿恶性实质性肿瘤的疗效提高显著.兹将作者于1989年4月~6月在日本金次医科大学小儿外科研修期间的临床见闻及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作者:江启俊 刊期: 1990年第03期

  • 高热、腹痛、贫血

    病例介绍患儿:男,5岁.发热、右上腹部疼痛2个月余.患儿于1988年5月28日突然发热,体温达39~41℃,3天后右上腹部疼痛,尤以晚间入睡时疼痛加剧而哭闹不止,呼吸急促.患儿被动左侧卧位.经抗生素及激素治疗1周,体温降至正常.后不久体温又持续升高达39.0℃以上,伴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故来我院求治.

    作者:胡孟瑛;陶文芳 刊期: 199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