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苏稼;马承宣
患儿:男,13岁.2年来排尿时及排尿后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心悸及多汗,持续2~4分钟后缓解.近年来症状加重,发作频繁,食欲下降,极度乏力,逐渐消瘦,视力减退.排尿前血压21.3/17.3kPa,排尿后29.3/22.7kPa.口服多种降压药物后症状无改善.患儿发病后无血尿、排尿困难及尿路刺激征.体检:贫血外貌,消瘦,血压21.3/17.3kPa.
作者:尹明;陶文芳;高治忠 刊期: 1990年第03期
小儿由于佝偻病引起的膝内翻畸形,4岁以下主张手法折骨术;5岁以上由于骨质渐坚硬,折骨困难,多采用截骨矫形术.我院自1985年5月~1988年6月,采用闭合钻孔折骨术治疗由佝偻病或创伤原因引起的膝内翻畸形2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韩明涛;王菊芬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采用前瞻性定群研究,对自1980年12月~1984年12月治疗的25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进行随访,共发现6例输血后肝炎.本文对其分型、转归等进行了讨论,并就预防工作提出了建议.
作者:朱德明;陈玲;苏肇伉 刊期: 1990年第03期
消化道重复畸形是一种并不多见的发育畸形,而直肠重复畸形则更为少见,我们曾收治婴儿直肠重复畸形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6个月.因肛门时有肿物脱出6个月收入院.患儿出生不久,家长即发现排便时肛门口有肿物脱出,鸽蛋大小,鲜红色,排便后消失,但无便血和呕吐.食欲正常,生长发育良好.体检:肛门外观无异常,肛指查距肛门口13.5cm直肠后壁可触及-3×2cm肿块,表面光滑,囊性感,基底部直径1.5cm,活动度可.
作者:沈振新;施诚仁;陈其民;高春光;陈恺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54例小儿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治疗体会.按感染途径分为血源性和邻近感染蔓延二种.对比关节穿刺注药和关节切开、骨开窗灌洗治疗的结果,主张血源性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邻近感染蔓延者则应尽早作关节切开和股骨粗隆下开窗灌洗引流.并对股骨近端骨髓炎容易并发化脓性髋关节炎的原因以及二种感染途径的早期鉴别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任德胜;刘宏;刘方俊;王保利 刊期: 1990年第03期
自从1859年Ollier观察到儿童长骨干骨折以后继发过度生长现象,此后又相继有许多类似的文章报道.如Truesdell(1)首次用刨伤后长骨加速生长为题著文,他报道了5例股骨干骨折后长度平均增加2.5 cm,但未叙述其测量技术.Burdick等人(2)报道了118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其中有67例在三年内有过度生长现象,而且表明骨折后轻度短缩可不必进行矫正.
作者:吴苏稼;马承宣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介绍应用带蒂包皮内板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21例,均在行阴茎下曲矫正的同时完成尿道成形术.术后除2例并发尿瘘外,其他均获得满意效果.文中重点介绍了手术操作方法,并对手术适应证、优点及并发症作了简要讨论.
作者:袁继炎;周学锋;王果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前尿道瓣膜样梗阻50例.患儿均有排尿困难,15例有反复高热,8例有肾功能不全,5例于阴茎与阴囊交界部见可复性肿物.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见梗阻近端均有尿道扩张,其中15例见前尿道憩室,8例有单侧、2例有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静脉肾盂造影见4例有单侧、19例有双侧肾积水.一期切除瓣膜或及憩室修复尿道29例,28例治愈, 1例8年后死于肾功能衰竭;分期手术7例, 6例治愈,1例尚未完成治疗;经尿道电灼瓣膜14例,9例治愈,另5例经再次手术治愈.
作者:黄澄如;白继武;梁若馨;孙宁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移植带血管的游离软组织,用它覆盖大面积的肢体软组织缺损,共行11例,均获成功.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3cm~10×40cm.患儿年龄大于12岁者3例,4~9岁者8例.术后随访8~25个月(平均15个月).
作者:Shapiro J;季海萍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趟过对36例经脲素注射治疗后的血管瘤进行超微结构观察,证实脲素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出现退行性交和无菌性坏死,继之纤维织织增生,达到治愈目的.
作者:李恭才;郑勤田;顾建章;张宪生;陈金典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儿童外伤性尿道狭窄和闭塞4例.年龄小3岁,大12岁.其中骨盆骨折所致后尿道闭塞2例,尿道取石术后1例,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经膀胱后尿道探杆作为标志,在肛检指引下行尿道扩张,二点放射状切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留管6~8周,有助于防止再狭窄形成.术后随访3~24个月,效果满意.
作者:连保罗;眭元庚;谢叔良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1990年第03期
患儿:男,40天.因反复呕吐26天入院.患儿子生后2周始呕吐,3~10次/日,在哺乳5~10分钟后发生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奶和奶块,不含胆汁,大便干结,量少,2~3天一次.出生时体重3.3kg.Apgar评分10分.体检:体重3.0kg.心肺未见异常.上腹可见胃蠕动波,右上腹触及3×2.5×2.5cm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大.实验室检查:血清钾3 mmol/L,钠126mmol/L,氯96mmol/L,钙4.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5.61mmol/L.腹部X线检查未见肿块阴影及肿块内钙化斑、骨骼阴影.钡餐检查见胃扩张、胃排空延缓,幽门管细长、弯曲.
作者:陈永田;高蓓;赖晓峰 刊期: 1990年第03期
病例介绍患儿:男,5岁.发热、右上腹部疼痛2个月余.患儿于1988年5月28日突然发热,体温达39~41℃,3天后右上腹部疼痛,尤以晚间入睡时疼痛加剧而哭闹不止,呼吸急促.患儿被动左侧卧位.经抗生素及激素治疗1周,体温降至正常.后不久体温又持续升高达39.0℃以上,伴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故来我院求治.
作者:胡孟瑛;陶文芳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手术治疗小儿胰腺囊肿13例的结果.其中,潴留性胰腺囊肿4例,假性胰腺囊肿9例.本病诊断多无困难.外科治疗选择应考虑到小儿年龄、全身状态、囊肿性质、部位、大小及与胰腺导管和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讨论了胰腺囊肿外引流术、内引流术及囊肿切除的有关问题.
作者:陶文芳;王凤兰;马玉琳 刊期: 1990年第03期
自1970~1986年作者共收治多发性骨软骨瘤致前臂畸形30例(36个前臂).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就诊年龄10岁11个月.按形态特点将本病分为三类;①Ⅰ型:主要骨软骨瘤位于尺骨远端,尺骨短缩,桡骨呈弓形,桡骨小头无脱位,前臂旋转活动严重受限,肘关节活动正常.本型共22个前臂,占61%.②Ⅱ型:尺骨短缩,栳骨小头脱位,桡骨弓形较Ⅰ型为轻,前臂旋转和肘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作者:Masada K;陈振海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自1980年11月~1989年6月47例囊肿切除术中,8例出现早期并发症,其中4例须再次手术.本文就其发生原因,讨论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唐伟椿;陈博渊;张鸿毅;景东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采用切开复位方法治疗桡骨近端移位骨折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经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此类损伤21例,优良率达95.2%.介绍了手法复位的方法,并对其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作者:黄恩申;万增芳 刊期: 1990年第03期
小儿先天性髋脱位骨盆截骨术常采用线锯截骨.我们于1983年研制了推进式骨盆截骨刀,代替线锯截骨,治疗先天性髋脱位210例,疗效较满意.
作者:王瑞琨;李长德;周成福 刊期: 1990年第03期
作者报告采用骨闪烁摄影定量分析检测幼犬早期股骨头坏死.分析双侧摄取放射活性与病理所见,头/头比值大于1.0或小于1.0者,均有骨细胞坏死;明显增大者,多同时伴有新生骨样组织;降低者,均为单纯骨坏死;相等者未见骨细胞坏死.作者认为骨闪烁摄影定量分析是预测和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灵敏度较高的一种方法.
作者:许瑞江;马承宣;赫荣国;房论光;刘贵林;田嘉禾;游联壁 刊期: 199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