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红蛋白H病的基因型与脾切除疗效关系探讨

梁荣;苏承武;梁徐;龙桂芳;唐智宁;林伟雄;金琪;容兑熙

关键词:
摘要:血红蛋白H(Hb H)病已能从基因水平上进行分型,但其基因型与脾切除疗效的关系分析尚未见报道.本文对18例脾切除治疗的Hb H病进行了追踪观察和基因分析,报告如下.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组织结构研究

    本文通过102例28周胎儿至5周岁小儿新鲜和固定尸体的对照解剖及显微观测,研究小儿膀胱输尿管连接部(VUJ)组织结构.VUJ组织包括;①末端输尿管,②Waldeyer鞘,③膀胱输尿管裂孔,④膀胱三角.

    作者:苏诚;赖炳耀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小儿椎管内室管膜瘤卒中一例报告

    患儿:男,14岁.肩背部疼痛5天后出现下肢无力,36小时发展为完全性瘫,并伴急性尿潴留,大便秘结.体检:体温36.4℃,剑肋联合处以下深、浅感觉丧失.双下肢肌力零级,腱反射及病理反射消失.

    作者:韩福友;姚猛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深低温有限循环转流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

    深低温有限循环转流技术,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提供有利条件,现已成为其心内直视手术的常用方法.我院近年应用此法作幼婴室间隔缺损并肺高压、法乐氏四联症等手术28例,效果满意.其优点是心脏弛缓,术野无血及插管、暴露好.在掌握温度及停循环安全时限下,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江泽熙;杨楚墩;胡志;吴家德;舒龙;舒涛;方大宝;黄小夙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先天性髋脱位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所致股骨头坏死

    先天性髋脱位复位后股骨头坏死(以下简称头坏死)是当今矫形外科中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之一.自从1910年Legg,Calve,Perthes报告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来,许多学者相继发现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也发生类似现象,认为也是由股骨头血供障碍所致.

    作者:许瑞江;李浩宇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短髋畸形的发生机制、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通过对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发生短髋畸形的31个髋关节的临床和X线检查结果分析,将该并发症分为轻、中、重三型,为临床处理提供了依据.探讨了其发生机制,认为短髋畸形是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主要后遗畸形.

    作者:赵群;吉士俊;周永德;刘卫东;吴振华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小儿肠套叠血清胃泌素的测定观察

    本研究测定105例(137次)婴幼儿肠套叠息儿血清胃泌素并与正常婴幼儿及婴儿小肠梗阻对照.结果表明肠套叠组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1).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高胃泌素血症可能与婴幼儿肠套叠的病因有关,并用此观点解释了下列临床现象:①小儿肠套叠好发于婴幼儿,②肠套叠好发于营养状况较好的婴儿,⑧男婴发病率高于女婴.

    作者:金先庆;陈文龙;雷培云;伍烽;李晓庆;刘传康;游亚萍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无肛直肠舟状窝瘘直肠末端重复畸形伴阴道前隔膜一例报告

    患儿:女,3个月,以无肛、双阴唇间生一紫红色肿物、大便由肿物根部瘘口排出,于1989年9月1日入院.体检:外阴部皮肤轻度糜烂.尿道口下有两个阴道口,深约2cm,从左口插入探针向右探查,见探针从右口引出,两口间壁实为阴道前隔膜.阴道舟状窝下方有一粘膜样长形肿物向外突出,长约4.5cm,直径2cm,肿物根部与舟状窝共有一瘘道口,直径约0.3cm.

    作者:申涛;杨启政;徐尚恩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血红蛋白H病的基因型与脾切除疗效关系探讨

    血红蛋白H(Hb H)病已能从基因水平上进行分型,但其基因型与脾切除疗效的关系分析尚未见报道.本文对18例脾切除治疗的Hb H病进行了追踪观察和基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梁荣;苏承武;梁徐;龙桂芳;唐智宁;林伟雄;金琪;容兑熙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经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凝切除小儿大肠息肉103例分析

    报道经纤维结肠镜切除103例小儿大肠息肉,共141颗,均未发生并发症.息肉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多(73.0%).息肉直径为0.2~5.0cm.病理类型以幼年性息肉多见(69.9%),其它依次为腺瘤性、炎症性和增生性息肉等,均未发生癌变.对小儿大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注意点,长蒂、粗蒂及大息肉的切除方法以及防止并发症的措施等作了详尽的讨论.

    作者:洪流;沈志祥;于皆平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骨盆Chiari截骨致严重错位一例报告

    骨盆Chiari截骨后,截骨远段严重错位,突入盆腔者较为罕见,我院曾发生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男,5岁,因右髋关节先天性脱位,于1988年5月入院.体检见右股骨头上移,右下肢缩短4 cm.施行胫骨骨牵引,1周后大转子降低约2 cm.

    作者:王效魁;张效良;葛宝丰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小儿直肠平滑肌瘤一例报告

    患儿:男,4岁,以便血1周于1989年10月4日入院.1周前小儿突然便血,色鲜红,量约200ml,经用止血药2天后出血止.但患儿渐出现肛门部不适及下坠,并有大便排出不畅.病前有反复腹泻史半年,但无脓血便史.

    作者:杨启政;徐尚恩;郭永城;刘福云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小儿外伤性支气管胸膜瘘并急性脓胸早期纤维板剥脱一例报告

    患儿:男,6岁.于1988年4月5日10时乘坐在自行车上与马车相撞后跌于车下,12时急诊入院.体检:急性垂危状态,极度呼吸困难,口唇明显发绀.右侧胸部呼吸动度消失,肋间隙变宽,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右第3后肋压痛著,可闻及骨擦音,呼吸音消失,下肺叩诊实音.气管左移.

    作者:王海江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B型超声显像在小儿泌尿外科临床应用的体会

    报告42例小儿泌尿外科先天性疾病的B型超声(简称B超)检查,实质性16例,囊性26例.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36例与病理报告相符,占94.7%.对B超、IVP及病理诊断的阳性率作了对比,认为B超诊断迅速、安全、对机体无损害,是首选的方法.并对各种疾病的图像特点和临床应用的体会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作者:徐尚恩;孙雁玲;杨启政;许华峰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婴幼儿急性阑尾炎60例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本组婴幼儿急性阑尾炎60例,占同期小儿急性阑尾炎457例的13.1%.主要临床表现:哭吵、发热、呕吐、腹泻、腹胀以及右下腹有压痛、肌紧张、反跳痛和包块等.全组血象均增高.X线检查43例,提示右下腹激惹、腹膜炎或结肠充气等表现.病理类型:单纯型8例,化脓型13例,坏疽型2例,穿孔型33例,脓肿型4例.全组治愈59例,死亡1例,病死率1.7%.

    作者:彭成初;朱廷赓;孙新一;何惠芳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冷藏羊膜在小儿烧伤创面改变的光镜观察

    羊膜作为暂时性生物敷料应用于各种开放性创面早有报道.作者对30例小儿烧伤创面早期行冷藏羊膜覆盖并分三个阶段进行光镜观察,现报告如下.男13例,女17例.年龄大10岁,小10个月.烧伤大面积是24%,小3%,均为Ⅱ度创面.在伤后12小时内,创面覆盖羊膜后迅速止痛;4~8小时完全贴附,3~5天粘合紧;无感染者浅Ⅱ度创面7~10天愈合,深Ⅱ度14~18天愈合.

    作者:杨运伟;张天申;蒋圣义;卢运;郑鹏才;秦信义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

    作者报告从1988年10月至1990年2月采用JT-ESWL-Ⅲ型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儿童(6~12岁)上尿路结石10例,结石粉碎率100%,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追踪3个月结石完全排净率90%,10%有<3mm的残余小结石.我们认为在适当保护措施下,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亦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周惜才;章咏裳;庄乾元;翁一珍;王晓丽;王果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胰母细胞增殖症一例诊治体会

    胰母细胞增殖症因胰岛素分泌过多,可反复出现严重低血糖,引起不可逆的脑损害,应尽早诊断及治疗.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儿:女,50天,为足月产.因频繁抽搐18天入院.患儿出生后食奶量即大,为同龄儿的3~4倍.饥饿时手足冰冷,大汗,食后症状改善.生后32天起,食奶前常出现四肢、日和眼角小抽动,口吐泡沫,唇发绀,乃至呼吸停止.体检:体型肥胖,肝肋下3.5cm,余无异常.

    作者:刘钧澄;李桂生;李伟龙;赖炳耀;杜敏联;莫恩明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亚洲小儿外科学会第十届大会简介

    我们于1990年3月25日至29日应邀参加了在南朝鲜汉城举行的亚洲小儿外科学会第十届大会.大会正式代表177名,亚洲各国和地区均有代表参加.此外,联邦德国和美国也有代表参加.使这次大会成为共有300名代表参加的国际性小儿外科学术活动.

    作者:潘少川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对《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的几点分析和建议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自1980年创刊10年来,刊出了大量文章,为促进小儿外科学术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为了总结经验,提高刊物质量,适应当前改革开放新形势,兹对该刊评价如下.

    作者:曹惠清;陈彩玲;梅香传 刊期: 1990年第06期

  • 小儿女性先天性尿道扩张症二例报告

    小儿女性先天性尿道扩张症罕见,1986年以来我们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女,9岁.因生后排尿不能控制呈滴沥状于1986年10月3日入院.体检:会阴部湿疹,尿道口宽大,口径1.5cm,喇叭状.卧位尿道长度为2.5cm,阴道口径0.5cm.

    作者:张国兴;胡贡献;褚先秋 刊期: 1990年第06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