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2例临床分析

秦新茂;练祥;马军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病, 无症状期, 抗线粒体抗体, 现报道如下, 慢性进行性, 炎症性, 确诊病例, 免疫性肝, 免疫介导, 临床资料, 肝纤维化, 小胆管, 肝衰竭, 特征, 门脉, 检测, 患者, 国内
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征为免疫介导的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炎症性破坏,伴门脉周围炎症,继而肝纤维化、肝硬化,终肝衰竭[1,2].过去认为国内罕见,近年来开展了抗线粒体抗体(AMA)的检测,确诊病例渐多,但多在症状期确诊,而国外目前确诊者60%在无症状期[2].作者对12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38例分析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临床急诊之一,特别在基层医院.对顽固性鼻出血的处理缺乏相应积极有效的方法.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应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38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疾病意识和医疗环境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延误诊治的影响

    青光眼是眼科主要的致盲性疾病,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是常见眼科急症,尽快缓解症状,控制眼压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作者发现大多数患者接受系统治疗的时间常在发病3d后,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l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就诊不及时意味着疗效差,如:症状不能控制、眼压居高不下等,本研究通过调查影响AACG患者及时诊治的主客观因素,探讨提高AACG及时就诊和提高预后疗效的方法.

    作者:张端晴;晋秀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2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征为免疫介导的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炎症性破坏,伴门脉周围炎症,继而肝纤维化、肝硬化,终肝衰竭[1,2].过去认为国内罕见,近年来开展了抗线粒体抗体(AMA)的检测,确诊病例渐多,但多在症状期确诊,而国外目前确诊者60%在无症状期[2].作者对12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新茂;练祥;马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及术后镇痛对开胸围术期血糖的影响

    手术应激反应引起的高血糖、高代谢状态已引起麻醉工作者的关注.有作者报道,围术期采用多途径给镇痛术对糖代谢具有较好调控作用[1].本研究旨在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及术后镇痛对开胸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并与单纯全麻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淑芬;邵雪泉;殷萍;郑丽花;徐铁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36例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分析

    软组织病变好发于四肢、躯干等部位,来源比较复杂,发生率相对较低,作者将所做MRI检查且资料完整的36例患者的病变作一回顾,以了解删对软组织病变的诊断能力,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检测

    血小板在血栓与止血、免疫调节和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存在着免疫反应、高凝状态[1],血小板功能异常在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肾病综合征时常伴高血压,高血压与血小板活化有相关性[2].作者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或伴高血压患者血小板CD62P、CD63、PAC-1的改变,报道如下.

    作者:陈学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冠心病与IL-1 IL-6的关系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研究表明,在AS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因此,炎症反应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也成为关注的课题.IL-1和IL-6是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和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介质,作者重点观察了这两种细胞因子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了解IL-1、IL-6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屈音波;陈黎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县(市)级医院开展对糖尿病患者知识教育探讨

    糖尿病患者教育是糖尿病防治中重要的和基础的一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好坏直接关系到糖尿病血糖控制和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嵊州市糖尿病防治中心和嵊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自2004年开展糖尿病患者教育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志春;孙春萍;应秋霞;楼丽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附85例报告)

    交锁髓内钉技术源于20世纪40年代Kunnscher.从此交锁髓内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严重骨折的固定及长骨骨连接不正、骨不连的治疗.而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无外固定支架的缺点,具有髓内固定优点亦无接骨板固定后欠稳定的缺点[1],且对髓内血运破坏干扰较小,骨愈合快[2],其应用逐渐增多.本院2001年8月至2006年12月采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85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慧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宫内外同时妊娠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回顾本院2004年4月至2007年8月连续发现的6例宫内、宫外同时妊娠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行超声检查时发现6例宫内、宫外同时妊娠患者,年龄24~27岁.其中有停经史4例,停经时间35~68d;不规则阴道出血2例.

    作者:胡丽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非脱垂子宫经三种途径切除的临床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腹腔镜和阴式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日益受到妇产科学界的重视.对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子宫切除(TVH)和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术(LAVH)替代了部分开腹子宫切除术(TAH).为评价三种手术途径的综合临床结局,作者对本院2006年度非脱垂子宫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三种手术途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丹丹;吴朝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胃肠道间质瘤26例诊治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rs, GLST)是一种胃肠道上皮瘤,临床上较少见,由于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本院自1995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6例,作者诊治分析如下.

    作者:雷慧菁;余泽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排尿性晕厥24例报告

    排尿性晕厥是指排尿开始时、排尿过程中、排尿终末或结束后立即发生的一种晕厥[1].作者自1997年1月至2007年6月曾在门诊接诊排尿性晕厥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楼忠裕;顾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剖宫产麻醉前用药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前静注小剂量咪达唑仑,对剖宫产产妇的抗焦虑、抗应激反应的影响,以及对新生儿是否有不良影响.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妊娠产妇80例.根据咪达唑仑用量随机将患者分为四组,每组20例.Mo组为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2ml;M1组静注咪达唑仑0.01 ml/kg、M2组0.02ml/kg、M3组0.03ml/kg.5min之后行硬膜外麻醉.观察记录注药前(T1)、注药后5min(T2)、15min(T3)、30min(T4)产妇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观察注药前、注药后30min(划皮前)产妇焦虑视觉类比试验(AVAT)、血糖、皮质醇变化.观察胎儿娩出后1、5min Apgar评分、术后1d的新生儿神经与适应能力(NACS)评分.结果 四组产妇呼吸循环功能稳定,M3组焦虑视觉类比试验用药后评分下降,血糖、皮质醇低于其他组.四组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术后ld的NACS无明显差异.结论 硬膜外麻醉前静注小剂量咪达唑仑,对剖宫产产妇有良好的抗焦虑及应激反应作用,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其剂量以0.03mg/kg为宜.

    作者:张洁;谢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喉罩通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喉罩(LMA)开创了一种新的无创通气模式,具有对咽喉部损伤小、麻醉效果可靠、手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1].LM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一直存在争议.作者于2006年9月至2007年5月,采用LMA并与传统气管内插管方法进行临床应用对比研究,以探讨LMA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爱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变化与右心功能的关系

    脑钠素又名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peptide,BNP),是一种利钠肽家族成员[1],在心血管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在血容量增加、压力超载刺激下由心室肌细胞分泌,以便舒张血管、降低血压,从而平衡并维持机体水盐代谢及血压.现对本院收治的53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BNP进行测定,以探讨其与右心室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评价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功能状态提供依据.

    作者:邱玲;钟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占位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34例报告)

    十二指肠占位病变临床较少见,教科书描述的十二指肠肿瘤发病率较低,其中部分原因与小肠的解剖部位特殊使其难以被发现有关[1].为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作者自2003年4月至2007年1月收集分析了34例十二指肠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则伟;王新保;郭剑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病人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

    急性硬膜下血肿出血来源通常为皮质动静脉,大脑凸面桥静脉[1]等,病情危重,合并脑疝后更为严重,预后极差;国内报道病死率为50%~80%[2].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外伤引起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病人26例,采用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抢救取得良好的疗效,明显降低了病死率.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深度热压伤12例分析

    手部、前臂深度热压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处理相对困难.过去常以传统的腹部或胸脐带蒂皮瓣修复,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带蒂游离皮瓣修复其创面已成为其治疗方法之一.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本科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深度热压伤12例,术后患肢外形、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徐先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闭孔疝嵌顿致肠梗阻2例诊治分析

    闭孔疝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腹外疝,发生于盆底,肠管等内容物通过闭孔管向股部突出的隐匿性疝.国内外鲜见报道,临床误诊较多.本院诊治2例,1例术前误诊10d,1例术前确诊,报道如下.

    作者:沈育忠;殳加跃;顾海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