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754例婴幼儿腹泻HRV感染调查分析

郑瑞林;沈波;金先富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 感染状况, 资料与方法, 细菌性腹泻, 统计学分析, 男女比例, 轮状病毒, 流行特点, 感染率高, 粪便标本, 地区, 性状, 温度, 收集, 湿度, 年龄, 检测, 花样, 糊状
摘要:A组轮状病毒(HRV)感染是引起婴幼儿非细菌性腹泻主要的原因,感染率高达40%~60%[1,2].作者对2754例婴幼儿腹泻粪便作HRV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就本地区一年来的温度、湿度与HRV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以了解本地区HRV在婴幼儿中的感染状况、流行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共收集2754例性状为蛋花样、稀水及糊状的婴幼儿粪便标本.其中男1835例,女919例(男女比例约2:1),年龄6个月~5岁.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结直肠癌组织中Smad4蛋白和TGF-β及其Ⅱ型受体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mad4蛋白和TGF-β及其Ⅱ型受体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76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Smad4蛋白在肿瘤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5.5%和61.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mad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TGF-β蛋白在肿瘤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0%和42.1%,差异有显著性(P<0.05);TGF-βⅡR蛋白在肿瘤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18.4%和21.1%,差异无显著性(P>0.05);Smad4、TGF-β、TGF-βⅡR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大小、分化程度、有无瘤栓、组织类型、大体类型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与正常黏膜组织相比,Smad4、TGF-β在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且Smad4低表达的结直肠癌大多分期较迟、淋巴结转移较多,而TGF-β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TGF-βⅡR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差异亦无显著性.

    作者:陈伟平;李德川;范永田;楼荣灿;朱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胃肠道间质瘤22例的诊断与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IST)远比平滑肌肿瘤多见,是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质的以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为主要成分的间叶性肿瘤[1].本科1998至2005年诊治GIST 2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于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肝脏损伤手术治疗31例临床分析

    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肝脏损伤66例,其中经剖腹手术治疗31例.现将诊断要点和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作一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1例,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3~68岁(平均35岁);损伤后就诊时间0.5~12 h(平均3.5 h);交通事故19例,坠落伤6例,跌伤3例,刺伤2例,挤压伤1例;伴有合并伤28例(其中肋骨骨折26例,血气胸8例,右肾周血肿6例,后腹膜血肿5例,颅脑损伤6例,四肢骨折9例,脾破裂5例,小肠破裂2例);右肝25例,左肝2例,左右叶同时损伤4例.出血量:1000~3500 ml.肝损伤分级[1]:Ⅰ级16例,Ⅱ级12例,Ⅲ级3例.

    作者:周信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5岁以下哮喘患儿中的效果调查

    在我国哮喘患儿中,5岁以下的患儿占42.34%[1],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有必要提高对5岁以下哮喘患儿的认识.作者对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74例5岁以下哮喘患儿建立健康档案,以研究临床医师对哮喘患儿实施专科教育管理的模式和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海;蔡晓红;张存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耳穴磁珠贴压法矫正妊娠胎儿臀位的疗效观察

    臀位是常见的异常胎位,导致围生儿的发病率、死亡率增高,剖宫产率上升.孕期如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则大部分可以矫正.为了探讨更佳的治疗方法,对臀位孕妇240例随机采用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晞;王正;王文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腓总神经损伤的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术后腓总神经损伤是由于手术牵拉、石膏、敷料、夹板及肢体自身压迫引起神经轴索中断,神经内瘢痕形成,或过度的牵拉致神经张力过大,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引发踝关节背伸及伸趾功能障碍、呈垂足、垂趾畸形;足不能外翻、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感觉障碍[1].2003年10月年至2006年7月,本科收治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腓总神经损伤8例,由于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着重就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梅卫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45例穿刺置管治疗心包积液的观察与护理

    心包穿刺置管间断抽液的方法治疗心包积液因其安全方便有效,近年来已在临床开展应用.本院2001年2月至2005年8月,Seldnger法穿刺置管治疗心包积液45例,现着重就护理心得作一报告.1 临床资料

    作者:张小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MSCT对成人咽喉食管异物的诊断价值(附17例报告)

    食管异物传统的检查方法是作胸透或食管吞服钡棉.这对于不透X线性异物,透视就能明确诊断;吞钡棉出现垂挂现象,也可提示此处有不透X线异物如鱼刺等,但很难明确异物的实际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对此,多层螺旋CT(MSCT)薄层重建有很高价值.

    作者:黄善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运用加压装置与常规推注法行PVP术比较分析

    2004年6月至05年8月,本科采用加压装置推注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15例,并与常规推注方法15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需行PVP术病例30例,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59~93岁(平均76岁);上胸椎2例,下胸椎9例,腰椎19例;4个椎体2例,3个椎体5例,2个椎体8例,1个椎体15例.一次手术多治疗3个病椎,超过3个的2月后再行PVP术.作单侧椎弓根穿刺21例,双侧穿椎弓根穿刺9例.

    作者:雷村;周雷杰;黄燎原;徐荣明;杨立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罗格列酮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罗格列酮属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增加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而发挥降低血糖的疗效,可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及胰岛素和C肽水平,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也有降低作用,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有明显降低作用[1].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本科应用罗格列酮治疗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68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饶高峰;陈恩福;林海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赏识理论在低学历骨折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骨折病人由于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和后遗症多,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科于2005年1月起将赏识(包含信任、鼓励、表扬)理论引用到低学历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丁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自2003年起本科采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症疼痛、功能障碍38例,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8~61岁(平均46岁);左侧15例,右侧19例,双侧4例;病程3个月~6年(平均2年).发病诱因: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10例,酗酒2例,Legg氏病2例,红斑性狼疮1例,股骨颈骨折史13例,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8例,原因不明2例.

    作者:朱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剖宫产率增高的相关因素分析

    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本文就剖宫产率增加原因作一分析,以便在保证母子平安条件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1 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分娩8735例,其中剖宫产4041例(46.26%),4年剖宫产率分别为44.11%、46.07%、46.61%、47.11%,2006年剖宫产率仍在上升.4041例剖宫产指征分四个方面分析.(1)胎儿因素:共2303例(56.99%),其中胎位异常482例(11.93%)、胎儿窘迫447例(11.06%)、羊水过少463例(11.46%)、臀位345例(8.54%)、脐绕颈252例(6.24%)、巨大儿184例(4.55%)、珍贵儿20例(0.49%),双胎80例(1.98%);胎位异常482例中,98例并非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术前B超诊断羊水过少和脐绕颈剖宫产病例,手术后的诊断符合率85.67%和84.57%;345例臀位均为择期剖宫产;477例胎儿窘迫的诊断依据多数仅符合胎心<120次/min或>160次/min、胎动减少、羊水粪染、胎心率监护图像异常四项中的一项,术后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以下124例(占25.99%).(2)头盆因素:共706例(17.46%),其中骨盆狭窄338例、相对性头盆不称368例.

    作者:鲍苏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胆道再次手术224例临床分析

    胆道疾病病因繁多,病变部位广泛,治疗复杂,是腹部外科疾病中再手术发生率高的疾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预后差.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本科收治胆道再次手术患者224例,现作一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张鸣杰;张国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双通道靶控输注与异氟醚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本研究旨在评价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双通道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可行性,并与异氟醚吸人麻醉比较,为此类手术探讨更合理的麻醉方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至2006年1月选择年龄25~55岁、性别不限、ASAⅠ~Ⅱ级择期LC术60例,体重指数<30,均无嗜酒史和药物滥用史,无阿片及异丙酚药物过敏史,无听觉异常,无严重心、肺、肝、肾等功能障碍.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双通道(TCI)组和异氟醚组,每组30例.

    作者:徐春红;李军;张旭彤;苏尔瞻;连庆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预后除取决于诊断、治疗是否及时、合理外,护理工作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作者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本科收治的3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沈志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显微镜下吻合置管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45例

    泪小管断裂是眼外伤常见的急诊之一,如不及时吻合修复,将造成永久性溢泪.早期直接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吻合术,已被认为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标准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本科对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45例(45眼)进行吻合并置入硬膜外导管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喻相林;黄玮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CPID)是一种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常因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慢性盆腔炎的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工作.2004年8月至2006年2月,本院采用高频热疗辅以中药汤剂治疗慢性盆腔炎9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毛小萍;顾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液常规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中的应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CD34(+)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1],其主要临床特征是一系或多系细胞质和量的异常,骨髓有病态造血表现,临床治疗反应差,高风险,并向急性白血病转化.巨幼细胞性贫血(MA)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主要为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合成障碍引起.MDS的诊断依据是骨髓病态造血,但病态造血并非MDS所特有,所以在诊断前要排除其他伴有病态造血以及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MA、HA(溶血性贫血),特别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L)、骨髓纤维化等.本文就MDS血液常规三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量的变化与MA作分析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玉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体疣植入术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2002年11月至2005年5月,作者使用自体疣植入后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及维胺脂VE乳膏外擦的三联疗法治疗扁平疣19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0例均为皮肤科门诊确诊的扁平疣患者,其中男74例,女116例,年龄15~45岁,病程1个月至3年.皮损主要发生于面部、手背及前臂等处.排除:(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伴有肝、肾等严重内脏疾病的患者;(3)近一个月内接受过抗病毒及维甲酸药物治疗者;(4)对治疗药物过敏者;(5)不依从治疗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病例.

    作者:鲍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