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弦章;李盛;马攀江;陈孟达
动态血压参数已在临床广泛用于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评价,左室肥厚(LVH)是心血管重构的重要指标及高血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而尿微量白蛋白(MAU)检测已作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灵敏指标[2],也是全身内皮细胞受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心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炳荣;蒋蓝英;聂晶;熊静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肝脏是大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60%~71%的大肠癌终发生肝转移,而在确诊大肠癌时有10%~20%的病人发生了肝转移[1].大肠癌病人出现肝转移即划归Dukes D期,未经治疗者平均中位生存期为6~9个月,预后差.
作者:詹华;林忠民;高志强;潘晓明;郝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可以累及关节、肾脏、浆膜表面和血管壁,主要发生于青年女性,也可见于儿童.血管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本病变之一,大约有50%[1]以上的SLE患者出现血管炎的表现,血管病变多累及小血管,而中等大小和大血管受累者较为少见.
作者:张昕;黄李法;宋欣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属常见病,其对人畜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的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作者:张卓一;黄小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骨盆骨折占骨关节损伤的3%~8.2%.骨盆骨折中约13%~17%[1]存在不稳.作者自2003年2月至2005年8月对13例Tik's C型骨盆骨折的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劳继军;何荣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Dieulafoy病又称为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逐渐提高.作者自2002至2005年共收治Dieulafoy溃疡伴活动性出血患者共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春宇;汤武亨;单友娟;李松财;金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生率近年呈上升趋势,作者自2003年5月至2006年6月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和蛋白非酶性糖基化,具有抑制蛋白非酶性糖基化作用的葛根素治疗早期DN50例,发现葛根素减少蛋白尿,改善血流变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作者:蒋忠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导痰汤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SH模型,以导痰汤低、中、高剂量分别进行干预,然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计算肝指数,观察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症活动度,并查血清学指标ALT、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C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 与空白模型组相比,各剂量治疗组大鼠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血清ALT及TG、TCH、LDL-C也有显著降低(P<0.01-P<0.05),但HCL-C无明显变化(P>0.05),能够升高肝组织SOD活性(P<0.01~P<0.05),降低MDA含量(P<0.05),血清TNF-α含量显著减少(P<0.01),且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各治疗组大鼠肝脏炎症活动度也显著改善(P<0.05),但量效关系不明显.结论 导痰汤有明显防治NASH作用,其机制在于减轻脂类在肝脏的积聚,缓解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等作用有关.
作者:应豪;陈汉诚;李凌;周文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老年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是严重心肌缺血综合征.易发展为心肌梗死或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现认为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研究证明:新一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具有较强的抗心肌缺血、降低心力衰竭和实验性心肌梗死后炎症因子浓度的作用[2].
作者:何伟明;严静;周庆余;彭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硝苯吡啶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可引起周围血管张力下降,致血压下降,冠脉供血增加,并抑制心肌收缩,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肌需氧量;它在体内作用快,吸收率达90%,15min起效,20min作用达到高峰.
作者:杨可;何茉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呼吸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抗白三烯药物可以控制和减少哮喘的发作.作者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儿童哮喘3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难治性消化道出血是指诊断困难,常因病情危急、出血原因不明、部位难以确定、内科止血效果差、无法承受再次手术或手术难度大,疗效较差的一类疾病[1].
作者:周金柱;田华;楼存诚;高燕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双J导管作为输尿管的内引流支架,对缓解输尿管梗阻,保持输尿管引流通畅起着重要作用,比起输尿管外引流,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邹林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在日常工作中鉴别婴幼儿血型以及在进行交叉配血时有时会出现凝集效果不明显,而且正反定型结果也多数不符的现象.为此,作者于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从本院门诊及住院患儿抽样调查了155例(男100例,女55例),做了ABO正反定型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是严重的新生儿期消化道畸形,发病率约为1/3000[1].作者自1995至2006年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患者13例,现将麻醉管理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严海雅;叶松;余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上接第6期)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潜能,并可进行自我更新,并促进损伤脊髓修复[16].在体外培养中加入适当的生长因子或基质后,NSCs可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移植到CNS后,亦可分化为神经细胞并与宿主细胞间形成功能性突触[17],移植到损伤的脊髓可以保护脊髓[18].
作者:俞锦清;谢丽丽;陈智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易误诊,病死率极高,可达60%~80%[1].本院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诊治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建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作者自1999年5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吉西他滨动脉插管灌注治疗15例中晚期膀胱癌患者,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朱剑勇;刘永强;刘鑫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注射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药物.为合理使用ATP,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心脏电生理作用,探讨静脉注射ATP终止PSVT的佳有效剂量及安全性,特制定本研究.
作者:胡建伟;诸葛慧香;林加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烟雾病是一种少见的不明原因的脑血管闭塞性疾病,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至闭塞,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
作者:章弦章;李盛;马攀江;陈孟达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