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44V3、CD44V6基因蛋白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姚德生;李力;唐步坚;张洁清;吉明华;陈心秋

关键词:CD44, 卵巢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CD44V3、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卵巢恶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D44V3、CD44V6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CD44V3、CD44V6表达阳性率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正常组;有转移者CD44V3、CD44V6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转移灶阳性率高于原发灶;CD44V3、CD44V6阳性表达者近期疗效比阴性者差;CD44V3、CD44V6阳性表达率与病理类型、组织学级别无关.结论 CD44V3、CD44V6与近期疗效有关,可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病理细胞学研究进展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ce,简称DFSP)是一种常见于成人躯干真皮内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1925年由Hoffman首先命名,以后陆续有报道.复习近几年来国内外文献DFSP的细胞学、病理组织学及组织发生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小玲;毛永荣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肺软骨瘤1例

    患者,女,67岁.因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药物治疗好转来诊.胸透:左肺上野示2.5×2.5cm大小结节状影,密度中等,边缘较清晰.CT示:左肺上叶后段近胸壁处有2×2cm结节,CT值为34.2Hu,边缘光滑、锐利,其内缘可见脐样切迹.痰癌细胞(一)、抗酸菌(一).肺功能明显降低.

    作者:吕军吉;辛本强;白凤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食管癌术前放疗后PCNA蛋白表达的改变及预后

    目的 探讨放疗对食管癌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指导临床选择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在我院接受术前放疗及根治性食管癌切除术的91例食管癌患者,前后两野垂直照射,肿瘤剂量30~40Gy/15~20次/3~4周.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结果 食管鳞癌呈100%PCNA蛋白表达,放疗后高表达率71.4%高于放疗前的57.1%,P=0.04;疗后PCNA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预后明显差,P=0.0001;比较同一病人放疗前、后PCNA蛋白表达,显示放疗后下降者、升高者和不变者的预后均有显著性差别,P=0.00001.结论 ①疗后PCNA蛋白表达升高,可能存在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②PCNA高表达者预后很差;而放疗后与疗前相比,下降者生存好,有可能成为评价预后指标.

    作者:祝淑钗;殷蔚伯;万钧;周道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肝细胞癌癌组织内β-葡萄糖醛酸酶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癌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分布规律.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技术对β-G进行定位定量研究.结果 癌组织中β-G的表达在细胞及亚细胞超微水平是一致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表达强度也随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β-G升高是与癌细胞物质代谢增加相适应的.β-G作为体内一种酶标志,对肝癌的诊断及恶性程度判定有指导意义.

    作者:朱善德;杨波;李荫山;冯新莉;杜晓炬;李顺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生殖系统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生殖系统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宫颈NHL Ⅰ期1例;子宫NHL Ⅲ期1例;卵巢NHL3例,随访2例无瘤生存,3例死亡.结论 生殖系统原发性NHL的预后与原发器官、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法有关.

    作者:刘力;陈春梅;黄奕;胡娅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血清神经原特异性烯醇酶和胃泌素用于肺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原特异性烯醇酶(NSE)和胃泌素用于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ABC-ELISA和放免法检测30例正常对照、25例良性肺疾病、5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15例小细胞肺癌(SCLC)血清NSE和胃泌素浓度.结果 血清NSE和胃泌素浓度在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NSE诊断SCL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是80、88和86%;胃泌素诊断NSCLC分别是69、65和60%.治疗后,SCLC组血清NSE和胃泌素均显著下降(P<0.001),而NSCLC组仅有胃泌素降低(P<0.001).结论 NSE主要用于SCLC的辅助诊断、术前组织学分型及疗效监测,而胃泌素用于NSCLC.

    作者:周建奖;润丹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7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自1983年1至1993年3月,我院放射治疗70岁以上老年人(老年)食管癌46例,其中Ⅲ、Ⅳ期病人占82.6%,伴发病多达47.8%.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5.7%、22.7%、11.9%.初步结果表明:放射治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应注意伴发病的治疗.

    作者:李方明;袁卓庭;康静波;聂青;张丽萍;邢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稳定表达Cyclin E细胞系的建立及Cyclin E高表达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 观察cyclin E的高表达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及周期的影响.方法 构建cyclin E cDNA真核表达载体并采用lipofectAMINE转染方法将其导入MCF-7细胞,获得稳定表达cyclin E的细胞系.通过对细胞生长曲线绘制、3H-TdR测定及细胞周期分布等的分析,观察其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 cyclin E的高表达可以使细胞的生长速度加快(约为对照1.52倍)及DNA掺入增加(4.2倍),G1-S移行加速;pRB的磷酸化形式的增多(3倍).结论 cyclin E的高表达可明显影响MCF-7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可能通过pRB磷酸化,影响细胞周期G1-S期移行而实现其对生长的调节.

    作者:黄玫;宫丽平;杨少敏;张波;廖松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细胞染色体分析联合生化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临床价值

    目的 寻找一种新的可靠的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方法根据胸腔积液是细胞良好的培养基,通过短时间的培养可以获得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的理论,46例以胸腔积液就诊的患者进行胸水细胞染色体分析联合生化检测;结果单纯细胞染色体检测阳性率为72.8%,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1.7%,染色体+CEA阳性率提高到95.5%(43/46);染色体+SF阳性率95.6%(44/46);CEA+SF阳性率91.2%(41/46),联合检测为97.8%;结论对于胸腔积液鉴别有困难的病例采取细胞染色体分析联合生化检测(CEA,SF)可以提高诊断率.

    作者:陆海波;白玉贤;周建华;陈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雄激素与肝癌

    雄激素诱导肝脏肿瘤的作用,既有流行病学,又有实验和临床证据[1,2].鉴于雄激素的致癌性,因而肝癌的发病率男性总是多于女性[3].

    作者:陆东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恶性淋巴瘤中MTS1/p16基因的缺失

    目的 研究MTS1/p16基因在恶性淋巴瘤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多重PCR检测34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和15例健康人体外周血DNA的p16gene Exon2纯合子缺失.结果 34例NHL中有4例有p16gene Exon2纯合子缺失.结论 MTS1/P16gene变异可能在非何杰金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作者:黄毓;秦雪;闭慎金;黄天衡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原发性脑非何杰金淋巴瘤1例

    患者男,45,因头痛,喷射性呕吐3月,脑CT提示右顶枕叶占位病变于1992年9月行开颅探查加右顶枕叶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非何杰金淋巴瘤,弥漫型,B细胞来源.

    作者:何晓荣;皮正超;冯纪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快速染色细胞学检查用于乳腺肿瘤术中诊断的价值

    目的 快速染色刮取涂片细胞学检查用于乳腺肿瘤术中快速诊断.方法 采用伊红-亚甲兰快速细胞染色,对乳腺肿瘤术中送检快速检查标本进行刮取涂片细胞学诊断,整个制片过程不超过1分钟.结果 该方法共检查乳腺肿瘤术中快速标本90例,与病理学诊断对照.准确率98.7%,其中60例恶性肿瘤无一例假阳性,29例良性肿瘤无一例假阴性,1例未定病例为粘液腺癌.结论 该方法用于乳腺肿瘤术中快速诊断,其时间快,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诊断准确率高,无假阳性或假阴性.

    作者:龚选举;毛永荣;何庭玉;原俊;杨小玲;吴建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胃肠肿瘤术后早期腹腔并全身化疗30例

    目的 研究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与胃肠肿瘤术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用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并MF全身化疗的方法治疗了30例经病理确诊的胃肠癌中,Ⅲ~Ⅳ期占83%.结果 在30例病人中,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6.6%,63.3%,6.6%,其中2例胃癌病人生存了6年.结论 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并MF方案全身化疗对胃肠癌术后腹腔复发和肝转移有预防作用.

    作者:臧爱华;帅朋贞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以全身毛发脱落为首发表现的肺癌

    病例报告: 薛某某,男,53岁,安徽芜湖人,因全身毛发脱落一年,咳嗽痰中带血一月,右颈部肿块半月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年左右逐渐出现头发、眉毛、胡子、全身汗毛、腋毛及阴毛脱落,大约持续20天,体毛全部脱光.

    作者:刘鲁闽;王玲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年轻宫颈癌患者卵巢移植、移位术的护理体会

    子宫颈癌是一种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年龄有提前的倾向.传统的治疗方法放射性治疗或根治性手术两者均不能保留卵巢功能,使年轻患者治疗后出现一系列严重内分泌失调及部分代谢紊乱现象.给病人心理、生理上带来很大痛苦.为此对中青年宫颈癌患者进行自体卵巢移植或移位术尤为必要,为了配合治疗成功,现将临床治疗中护理工作体会报导如下:

    作者:邓京环;谢新平;付凤英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正丁酸钠诱导人肝癌细胞表型分化的观察

    目的 探讨SB对人肝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以0.2mmol/L的SB作用于培养的人肝癌细胞GHC-3,作用30天后恢复正常培养,观察癌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 人肝癌细胞生长抑制;SB作用30天细胞形态由多角型转变为棱形,ConA凝集现象消失,琼脂集落形成率下降;染色体主流范围变窄,二倍体及亚二倍体比例升高;3H-TdR掺入率、细胞DNA含量下降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并观察到,上述细胞再经不含SB的正常培液继续培养三代后该细胞表型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人肝癌细胞在低剂量丁酸钠持续作用下,某些恶性表型可发生部分逆转,且这些改变在恢复正常培养后可保持相对稳定.

    作者:何东苟;陈尊器;葛曰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人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与人胃癌组织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了50例人胃癌组织中的VEGF及KDR的定位与分布,并对血管进行染色及计数.结果 50%的胃癌组织表达VEGF,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膜及胞浆,KDR主要位于癌组织及癌组织旁的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阳性胃癌组织的血管密度(13.91±7.24)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6.50±2.10)(P<0.05),而且随着VEGF表达强度的增强,癌组织内血管密度明显增加.结论 胃癌细胞分泌的VEGF主要以旁分泌的形式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也可能存在着自分泌形式.

    作者:刘都户;张学庸;黄裕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食管癌多发灶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防止食管癌多发灶漏诊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532例食管癌手术病人进行总结.结果 发现食管癌多发灶18例,术前确诊1例,术中发现17例.结论 食管癌的手术方式应尽量采用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以防止多发灶的漏治.

    作者:钱如林;甘泉水;李含志;张晓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老年人胃癌浸润深度与癌周肥大细胞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癌细胞浸润深度与癌周肥大细胞(MC)的关系.方法 用俾士麦棕染色观察103例老年人胃癌和72例青年人胃癌癌周MC.结果 老年人胃癌累及浆膜病例少于青年人胃癌(P<0.01);而癌周MC计数均数≥23个/HPF的病例多于青年人胃癌(P<0.01).结论 老年人胃癌癌周MC密度较高,可能是其累及浆膜相对较少的原因之一.

    作者:肖和平;张友元;魏爱君;李培林;邢寿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