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薛德麟;李龄
目的探讨冷冻保存的自体颅骨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去骨瓣减压获得的颅骨密封于三层无菌塑料袋,保存于-70℃冰箱.术后3周~7月,患者适合做颅骨成形术时,取出冻存的颅骨,在常温解冻后复位固定于原骨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头颅外观,并利用X线和CT扫描观察骨瓣缘的吸收情况.结果 3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皮下积液、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恢复快;头颅外形与伤前一致,长期随访未发现明显骨吸收,且费用低.结论冷冻保存的自体颅骨可以安全、可靠地用于颅骨修补,值得推广.
作者:张全斌;兰青;朱文昱;黄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184例次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方法、结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12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脑室端梗阻4例,腹腔端梗阻3例,过度分流3例,感染2例.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并发症与手术本身有关,提高手术技巧,选择恰当的分流阀,避免脑室端位置不当,缩短腹腔内分流管长度,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伦山;许民辉;邹咏文;陈广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系统、全面地介绍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综合疗效,并对手术技巧、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术后随访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山医院1981年12月至2002年4月行经蝶显微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3375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分泌资料、肿瘤病理、肿瘤切除率、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近4年来,HardyⅠ级的肿瘤全切率已达97.0%,Ⅱ级95.2%,Ⅲ级90.5%,Ⅳ级为47.4%.;肿瘤全切及次全切除率已由1987年前的87.6%提高至2000至2001年的96.9%.结论随着显微操作日益娴熟及新技术的应用,经蝶入路手术指征不断扩大,我们认为90%以上的垂体肿瘤适合经蝶窦入路.90%以上肿瘤可以做到显微镜下全切除.经鼻-垂直板-蝶窦入路将是该入路的主导方式.全切除者术后不必行常规放疗.
作者:李士其;王镛斐;赵曜;寿雪飞;贾丕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7岁,牧民.因头痛3个月,加重伴呕吐3 d入院.体位变换时疼痛可消失,无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查体:血压120/70 mmHg,脉搏82次/min,神清,皮肤肌肉未见囊虫结节;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颅神经功能正常,肢体感觉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颈抵抗明显.头颅CT提示:大脑半球广泛性小结节状高密度影,部分高密度影周围可见低密度影,侧脑室及中脑导水管扩大.腰穿脑脊液压力为150 mm H2O,脑脊液无色透明,脑脊液引流不通畅.诊断:第四脑室脑囊虫病.全麻下行手术治疗,先行右侧侧脑室穿刺,成功后见脑脊液喷出,说明侧脑室内压力很高;夹闭脑室引流管,再行枕部后正中直切口,双侧枕下小骨窗开颅并咬除第1、2颈椎后弓,Y形切开硬脑膜,暴露小脑扁桃体及小脑延髓池,抬起小脑扁桃体,暴露第四脑室正中孔;助手自脑室引流管缓慢加压注入生理盐水,见白色透明囊泡自正中孔排出,在取瘤钳协助下取出3个完整囊泡,内有虫体,术后颅内压增高症状消失,未遗留任何神经功能缺失,予吡喹酮驱虫治疗,治愈出院.
作者:梅小龙;姚国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重型颅脑损伤137例患者中合并寰枢椎半脱位者17例.每例患者均行颅脑和寰枢椎CT扫描,必要时加做寰枢椎CT三维重建或MRI检查.在积极治疗颅脑损伤同时,均予以颈围固定制动、颌枕吊带或颅环弓牵引治疗.结果 1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寰枢椎半脱位患者经治疗后12例神志转清,5例植物生存.2例有脊髓损伤者完全恢复.无1例因寰枢椎半脱位而导致呼吸骤停或猝死,CT复查寰枢椎结构恢复正常.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颅脑伤诊治的同时,应常规行寰枢椎CT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伍军;王君宇;邓永文;陈风华;霍雷;刘劲芳;侯永宏;方加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下丘脑错构瘤临床上极为罕见,国内外迄今报道约200余例.我院近期收治首例下丘脑错构瘤,经手术治疗后效果满意.
作者:杜喜峰;江春燕;镇万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例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 11例囊性肿瘤行瘤结节全切,1例实体性肿瘤行全切除.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CT及MRI对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诊断具有特异性,手术治疗效果好.瘤结节和瘤体的完整切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邓民强;谭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淀粉样脑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angiopathy,CAA)在本世纪初被提出,但与脑出血的关系直到70年代才被重视.CAA好发于老年人群,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65~74岁人群发生率约2%,75~84岁约8%,而85岁以上则高达12%.国内老年人中的发生率与国外报道相仿,但脑中分布范围较广[2].CAA相关性脑出血约占自发性脑出血的10%,是高龄老年人群自发性脑出血,尤其是复发性自发性脑出血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3].
作者:商建军;张国庆;朱先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的机制及其促进因素.方法对我科过去3年收治的9例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8例,女1例,年龄40~78岁.入院时GCS评分>9分,均于伤后3 h内CT证实急性硬膜下血肿,血肿量约10~35ml.保守治疗,头颅CT动态观察.血肿于伤后8 h内消散者5例,8~24 h者2例,24~72 h者2例.结论血液的重新分布及脑脊液的冲洗致血液的稀释扩散共同导致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有助于血肿快速消散的因素有脑萎缩、单纯硬膜下血肿伴蛛网膜撕裂、脑组织的弹性及适当增高的颅内压、颅骨或颅底骨折伴硬脑膜撕裂等.
作者:刘占军;杨瑞;李元柱;张开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危险因素.方法 10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并检测血脂、血糖、血纤维蛋白原,对脑动脉狭窄组与无狭窄组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动脉狭窄组血清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 B),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明显高于无动脉狭窄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无动脉狭窄组(P<0.05),动脉狭窄组中颈动脉狭窄率与Apo B含量呈正相关(r=0.426,P<0.05).结论血中TG、Apo B、FIB高含量及高密度脂蛋低水平与脑动脉狭窄有关.
作者:李琳;章军建;张临洪;徐武平;张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与经典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44例,比较其预后.结果伤后GOS评分,标准大骨瓣组72例中,4~5分25例(34.7%),2~3分28例(38.9%),1分19例(26.4%);经典开颅组72例中,4~5分11例(15.3%),2~3分30例(41.7%),1分31例(43.1%),GOS 1分及4~5分者两组比较,相差显著(P<0.01).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者预后明显优于经典骨瓣开颅术者.
作者:廖勇仕;梁日初;蒋斌;石巧玲;黄性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环钻在额部颅内血肿手术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比分析应用环钻开颅与普通(传统)开颅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①应用环钻开颅手术时间平均为1.2 h,普通开颅时间平均为2 h.②应用环钻开颅术中一般不需要输血,而普通开颅术中常需要输血.③环钻开颅切口小,损伤小,多采用沿额纹切口;普通开颅切口大,术后外观欠佳.结论应用环钻开颅手术所需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外观皮肤切口美观、并发症少.
作者:刘金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冰冻切片诊断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401例冰冻切片诊断的颅脑手术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冰冻切片诊断技术对脑肿瘤良恶性诊断准确率较高(96.01%),尤其对转移癌的诊断准确率更高(100%).结论冰冻切片诊断技术是临床颅脑手术中判断脑部病变或脑肿瘤的性质、决定手术方式的佳手段.
作者:齐曼丽;陈寿松;陈昕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老年CSDH病人的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本组118例中有106例病人首次手术均采用颅骨钻孔负闭式引流术,12例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本组118例中,治俞108例,好转6例,死亡4例(均死于伴发疾病).结论应重视老年CSDH的早期诊断,颅骨钻孔负闭式引流术是治疗老年CSDH的首选方法,小骨瓣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适用于壁厚、分隔的血肿.
作者:蒋光明;陈大兰;姚国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操作技术及预后.方法对26例大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中及术后评估面神经、听神经的功能.结果本组大型听神经瘤26例,其中21例(80.8%)全切除,5例(19.2%)次全切除.面神经的解剖学保留率为73.1%(19/26).对23例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评估,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者为18例(78.3%).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对面神经、听神经可获得解剖学与功能的保护,明显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志武;白茫茫;衣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迟发性面瘫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4例颅脑损伤合并迟发性面瘫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中22例采取非手术治疗,21例有效,有效率87.5%,1例无效;2例手术治疗,均有效.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面瘫可在伤后3 d时出现;颅脑CT对颞骨骨折所致迟发性面瘫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治疗早期采取保守治疗,两个月无效可行经乳突后鼓室切开、上鼓室进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减压术治疗.
作者:王光义;朱小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瘤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34例,大部切除6例;31例功能性腺瘤患者术后垂体激素水平23例恢复正常,其余8例亦有不同程度恢复.视力、视野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月经恢复13例,妊娠1例.结论此术式手术路径短,麻醉及手术时间短,对病人打击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赵兴利;杜超;艾天贻;田宇;刘乃杰;赵丛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心电图改变,了解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入院后即行24h动态心电图描记,1周及2周时复查.结果本组20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170例出现心电图异常(82.5%),其中重型颅脑损伤组108例(92.3%),中型组51例,轻型组11例(40.7%).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性改变和心律失常.绝大多数患者心电图改变在2周内随着伤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结论颅脑损伤可引起心电图异常变化,且其变化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心电图改变可反映急性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程度,为临床早期判断伤情提供依据.
作者:陈峻严;蔡丽娇;黄金钟;赵丽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成人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20例成人髓母细胞瘤,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26.6岁,平均病程5.5月.所有病人接受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5例病人术后接受放疗,4例行术后化疗.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复发6例,中枢神经系统种植转移2例,术后2年生存率90%,术后5年生存率75%.结论通过手术全切除肿瘤和术后全中枢轴放疗可使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保国;漆松涛;彭玉平;方陆雄;张喜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杏仁核毁损对甲基苯丙胺(MAP)大鼠脑内5-HT 2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每组各6只;采用腹腔注射MAP制备精神分裂症模型,立体定向毁损杏仁核,采用Sams-Dodd法评定各组动物刻板行为的变化,以PCR技术测定脑组织中5-HT 2A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杏仁核毁损可明显降低MAP大鼠刻板行为评分(P<0.05).各组大鼠额叶、颞叶皮质和中脑均有5-HT 2A受体mNRA(611bp)的阳性表达,且均以额叶皮质表达为强烈;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中脑5-HT 2A受体mRNA受体表达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手术组(P<0.05).结论杏仁核毁损可改善MAP大鼠的刻板行为,这可能是通过中脑5-HT 2A受体mRNA表达的增高而起作用.
作者:王晓峰;李拴德;刘建新;李鸣;杨喜民;杨来启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