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峻严;蔡丽娇;黄金钟;赵丽红
下丘脑错构瘤临床上极为罕见,国内外迄今报道约200余例.我院近期收治首例下丘脑错构瘤,经手术治疗后效果满意.
作者:杜喜峰;江春燕;镇万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行侧脑室引流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性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并发症31例,其中颅内感染10例(5.7%),脑内或脑室内出血8例(4.5%);慢性硬膜下血肿4例(2.2%);脑脊液漏9例(5.1%).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引流时间及引流速度可以防治脑室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超;张怡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心电图改变,了解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入院后即行24h动态心电图描记,1周及2周时复查.结果本组20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170例出现心电图异常(82.5%),其中重型颅脑损伤组108例(92.3%),中型组51例,轻型组11例(40.7%).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性改变和心律失常.绝大多数患者心电图改变在2周内随着伤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结论颅脑损伤可引起心电图异常变化,且其变化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心电图改变可反映急性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程度,为临床早期判断伤情提供依据.
作者:陈峻严;蔡丽娇;黄金钟;赵丽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锁孔手术治疗颅后窝肿瘤的经验.方法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枕下旁正中入路和经中线的弧形入路对97例颅后窝肿瘤进行锁孔手术治疗.结果 97例中全切除83例,次全切除13例,大部切除1例.无1例死亡.结论锁孔手术治疗颅后窝肿瘤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薛洪利;于春泳;关靖宇;魏学忠;赵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通过术前MRI来预测垂体腺瘤质地的临床意义及不同质地垂体腺瘤的手术处理技巧.方法收集本院显微手术治疗的306例大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重点调查术前MRI对肿瘤质地的评估结果及不同质地肿瘤的切除情况.采用Iuchi等的方法对肿瘤质地进行评估,即T2加权像肿瘤信号越低,质地越坚韧;信号越高,质地越软.结果 T2加权像的信号强度值位于5~30的有38例,30~36有132例,60~100有136例.该结果与术中证实的结果基本相符.质地坚韧、中等及质软者全切除率分别为25%、83.6%、98.4%.结论 MRI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垂体腺瘤的质地,借此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切除技术方式对改进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方成;朱贤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成人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20例成人髓母细胞瘤,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26.6岁,平均病程5.5月.所有病人接受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5例病人术后接受放疗,4例行术后化疗.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复发6例,中枢神经系统种植转移2例,术后2年生存率90%,术后5年生存率75%.结论通过手术全切除肿瘤和术后全中枢轴放疗可使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保国;漆松涛;彭玉平;方陆雄;张喜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例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 11例囊性肿瘤行瘤结节全切,1例实体性肿瘤行全切除.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CT及MRI对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诊断具有特异性,手术治疗效果好.瘤结节和瘤体的完整切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邓民强;谭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操作技术及预后.方法对26例大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中及术后评估面神经、听神经的功能.结果本组大型听神经瘤26例,其中21例(80.8%)全切除,5例(19.2%)次全切除.面神经的解剖学保留率为73.1%(19/26).对23例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评估,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者为18例(78.3%).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对面神经、听神经可获得解剖学与功能的保护,明显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志武;白茫茫;衣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与经典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44例,比较其预后.结果伤后GOS评分,标准大骨瓣组72例中,4~5分25例(34.7%),2~3分28例(38.9%),1分19例(26.4%);经典开颅组72例中,4~5分11例(15.3%),2~3分30例(41.7%),1分31例(43.1%),GOS 1分及4~5分者两组比较,相差显著(P<0.01).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者预后明显优于经典骨瓣开颅术者.
作者:廖勇仕;梁日初;蒋斌;石巧玲;黄性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冷冻保存的自体颅骨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去骨瓣减压获得的颅骨密封于三层无菌塑料袋,保存于-70℃冰箱.术后3周~7月,患者适合做颅骨成形术时,取出冻存的颅骨,在常温解冻后复位固定于原骨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头颅外观,并利用X线和CT扫描观察骨瓣缘的吸收情况.结果 3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皮下积液、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恢复快;头颅外形与伤前一致,长期随访未发现明显骨吸收,且费用低.结论冷冻保存的自体颅骨可以安全、可靠地用于颅骨修补,值得推广.
作者:张全斌;兰青;朱文昱;黄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分流术后感染至今仍是脑积水分流术后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现就与此相关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汤浩;雷霆;李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迟发性面瘫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4例颅脑损伤合并迟发性面瘫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中22例采取非手术治疗,21例有效,有效率87.5%,1例无效;2例手术治疗,均有效.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面瘫可在伤后3 d时出现;颅脑CT对颞骨骨折所致迟发性面瘫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治疗早期采取保守治疗,两个月无效可行经乳突后鼓室切开、上鼓室进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减压术治疗.
作者:王光义;朱小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脑胶质瘤中乙酰肝素酶mRNA的检测,探讨乙酰肝素酶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47例各级人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HPA 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微血管密度(MVD)情况,分析HPA mRNA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及与MVD的相关性.结果胶质瘤HPA表达值随肿瘤病理级别增高而增高.不同级别组胶质瘤HPA mRNA相对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脑胶质瘤中HPA mRNA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979,P<0.01).结论脑胶质瘤HPA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HPA的高表达反映了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桂志勇;赵洪洋;赵沃华;鲁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杏仁核毁损对甲基苯丙胺(MAP)大鼠脑内5-HT 2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每组各6只;采用腹腔注射MAP制备精神分裂症模型,立体定向毁损杏仁核,采用Sams-Dodd法评定各组动物刻板行为的变化,以PCR技术测定脑组织中5-HT 2A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杏仁核毁损可明显降低MAP大鼠刻板行为评分(P<0.05).各组大鼠额叶、颞叶皮质和中脑均有5-HT 2A受体mNRA(611bp)的阳性表达,且均以额叶皮质表达为强烈;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中脑5-HT 2A受体mRNA受体表达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手术组(P<0.05).结论杏仁核毁损可改善MAP大鼠的刻板行为,这可能是通过中脑5-HT 2A受体mRNA表达的增高而起作用.
作者:王晓峰;李拴德;刘建新;李鸣;杨喜民;杨来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淀粉样脑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angiopathy,CAA)在本世纪初被提出,但与脑出血的关系直到70年代才被重视.CAA好发于老年人群,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65~74岁人群发生率约2%,75~84岁约8%,而85岁以上则高达12%.国内老年人中的发生率与国外报道相仿,但脑中分布范围较广[2].CAA相关性脑出血约占自发性脑出血的10%,是高龄老年人群自发性脑出血,尤其是复发性自发性脑出血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3].
作者:商建军;张国庆;朱先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早在1886年就已有学者对其开始研究,尽管迄今对其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随着诊断技术(如从内分泌微量激素检测的放射免疫技术到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影像学从CT的筛查到MRI的确切定位等)的不断发展,以及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临床上对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力争全切肿瘤,又要保留正常垂体功能.
作者:雷霆;薛德麟;李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总结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近5年来我科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500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入路、手术切除程度、术后视力和内分泌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鼻蝶入路,手术全切肿瘤450例,次全切除43例,部分切除7例.术前有视力障碍的患者97.9%术后视力得以改善;功能性腺瘤手术后86.2%以上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无病例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满意,具不需剃头、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肿瘤全切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康复时间短、手术死亡率极低、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雷霆;舒凯;张华楸;董芳永;陈坚;陈劲草;杨正明;王玉平;李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重型颅脑损伤137例患者中合并寰枢椎半脱位者17例.每例患者均行颅脑和寰枢椎CT扫描,必要时加做寰枢椎CT三维重建或MRI检查.在积极治疗颅脑损伤同时,均予以颈围固定制动、颌枕吊带或颅环弓牵引治疗.结果 1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寰枢椎半脱位患者经治疗后12例神志转清,5例植物生存.2例有脊髓损伤者完全恢复.无1例因寰枢椎半脱位而导致呼吸骤停或猝死,CT复查寰枢椎结构恢复正常.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颅脑伤诊治的同时,应常规行寰枢椎CT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伍军;王君宇;邓永文;陈风华;霍雷;刘劲芳;侯永宏;方加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环钻在额部颅内血肿手术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比分析应用环钻开颅与普通(传统)开颅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①应用环钻开颅手术时间平均为1.2 h,普通开颅时间平均为2 h.②应用环钻开颅术中一般不需要输血,而普通开颅术中常需要输血.③环钻开颅切口小,损伤小,多采用沿额纹切口;普通开颅切口大,术后外观欠佳.结论应用环钻开颅手术所需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外观皮肤切口美观、并发症少.
作者:刘金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瘤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34例,大部切除6例;31例功能性腺瘤患者术后垂体激素水平23例恢复正常,其余8例亦有不同程度恢复.视力、视野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月经恢复13例,妊娠1例.结论此术式手术路径短,麻醉及手术时间短,对病人打击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赵兴利;杜超;艾天贻;田宇;刘乃杰;赵丛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