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癌方对C57/BL6J小鼠移植性肺癌的药效研究

刘碧霞;陈凌亚;汪正飞

关键词:肺癌, 扶正协定方, C57/BL6J小鼠, 药效
摘要:目的:从动物实验角度明确医院自拟抗癌扶正协定方对肺癌的药效作用,裨益临床的治疗.方法:本实验考察了抗癌扶正协定方和与肺癌特效化疗顺铂联合作用对小鼠一般体征和生命周期的观察、对移植瘤C57BL/6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和重量/肺脏指数、白细胞、红细胞和肺组织的影响.结果:①单纯用中药组的小鼠体征未见明显异常,而醇提联合顺铂组小鼠一般体征差,醇提物联合顺铂组对延长小鼠生命期的效果差.②由于肿瘤的不断增大,模型组、醇提组小鼠体质量也呈增长趋势,但抗癌扶正协定方醇提物逐渐发挥抗癌疗效,肿瘤生长减慢,体质量增长减慢;顺铂有不良反应,小鼠体质量短期内下降较明显.醇提物与顺铂联用并未体现增效减毒功效,反而产生拮抗作用.③顺铂和醇提物均具有抑瘤作用,但以顺铂疗效较佳.醇提物联合顺铂治疗后醇提物联合顺铂产生明显拮抗作用.④由于肺脏指数=肺重量/小鼠体质量,醇提联合顺铂组小鼠肺脏指数小,说明肺萎缩程度严重.可见,顺铂抗癌效果佳,但当与醇提物联用时,产生拮抗作用,加重不良反应,失去抗肿瘤疗效.⑤各组小鼠RBC数目比较,没有明显差距;对于WBC数目,顺铂组、醇提组WBC数量多,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醇提物联合顺铂组小鼠WBC数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醇提物联合顺铂使用,白细胞数目显著降低,可见醇提物会显著增强顺铂毒性,产生较大的白细胞杀伤作用.⑥各图片直观比较结果:模型组癌细胞多,且出现成块聚集现象,染色深,观察明显.3个治疗组相比,顺铂组癌细胞数目少,醇提组居中,醇提取物联合顺铂组较多.癌细胞数目直观的反应顺铂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顺铂与醇提物联合使用时,抗癌活性下降.结论:抗癌扶正协定方醇提取物有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但对白细胞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真武汤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清Galectin-3及HSP70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真武汤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影响,探讨其治疗心力衰竭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配合力竭式游泳成功复制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成中药组(真武汤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卡托普利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每日2次灌胃,持续15 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BNP、Galectin-3及HSP70水平,并通过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真武汤组与西药组均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大鼠BNP水平,使Galectin-3及HSP70表达下调,真武汤低、中、高剂量组均优于或等同于西药组,电镜观察显示真武汤组和西药组心肌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真武汤大剂量组为显著.结论:真武汤调控Galectin-3及HSP70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杜蕊;李文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白芥子涂法穴位贴敷调控TGFβ/MAPK/MMPs通路保护过敏性哮喘豚鼠气道上皮屏障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白芥子涂法穴位贴敷对哮喘豚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豚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贴敷治疗组,OVA致敏,首次激发后,行每周一次的贴敷治疗,共3次.HE染色检测炎症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肺组织金属蛋白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MMP9及Pan-cadherin及磷酸化和非磷酸化Erk1/2、p38的含量.结果:白芥子涂法穴位贴敷能明显减轻哮喘豚鼠的炎症,降低肺组织TGFβ水平并通过抑制Erkl/2及p38MAPK磷酸化,降低肺组织中金属蛋白酶活性、MMP9含量,减少气道上皮屏障关键蛋白Pan-Cadherin破坏.结论:白芥子涂法穴位贴敷可能是通过降低TGFp-EA1/2、p38途径抑制金属蛋白酶表达和活性,保护胞外基质细胞连接蛋白,起到防治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作者:李宁;刘玉丽;花梦;董文秀;才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风病特色中医诊疗方案临床再评价研究

    目的:在辽宁省内对中风病(脑梗死)特色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临床疗效再评价,为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集来自省内5家中医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病(风痰阻络证)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体针、眼针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体针治疗,针刺20 min,每日1次,14 d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并于试验前、针刺7d末、针刺14 d末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价,同时进行治疗前后的病残程度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7d末、治疗14 d末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中治疗7d末、治疗14 d末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的组间比较,则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病残程度评估比较,治疗组的无残疾率、明显残疾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下降1个级别、下降2个级别的患者数也较多.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风病(脑梗死)特色中医诊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裴莹;徐锦平;孙明月;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动态时空”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治法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不同发展阶段各证候的中医治则治法.方法:在证候学研究基础上,编撰冠心病合并心衰治则治法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开展多中心、大样本调查研究,应用汇总、组合、排序分析等方法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四期十三证的治法依据病程、病机、演变规律,各有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降逆、化饮等侧重.结论:基于多中心大样本流调得出的冠心病合并心衰分期分证的治则治法符合临床诊疗规律,可反映临床专家对该病的诊疗共识,为该病的中医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孙杨;李涵;张明雪;易丹辉;宋年彬;杨志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超微弱发光的板蓝根种子发芽率检测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非破坏性的不同发芽率板蓝根种子的光学检测方法.方法:将不同发芽率的0%,20%,40%,60%,80%,100%的板蓝根种子分成共6组,检测不同发芽率板蓝根种子的自发发光和延迟发光.结果:①不同发芽率板蓝根种子自发发光强度及延迟发光初始强度与其发芽率负相关;②不同发芽率板蓝根种子的延迟发光初始强度与其发芽率负相关.结论:板蓝根种子的自发发光和延迟发光与发芽率存在着相关性,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非破坏性的中药种子发芽率检测方法.

    作者:庞靖祥;付加雷;刘艳丽;杨美娜;范华;赵肖磊;聂晓艳;王伟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芪胶升白胶囊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芪胶升白胶囊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医院肿瘤科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CHOP化疗方案+芪胶升白胶囊)与对照组(CHOP化疗方案),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58.60%,高于对照组的57.14%,两组患者见的总缓解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中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55%(4/1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21/140);治疗结束l周后,观察组中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18%(5/1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24/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低值为(2.61 ±0.57)×109/L,高于对照组的(1.21±0.31)×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计数、血小板计数低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中,观察组患者有3(1.91%)例由于不良反应严重退出试验,对照组患者18(12.86%)例不良反应严重退出试验,观察组由于不良反应退出试验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贫血、感染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胶升白胶囊能够改善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抑制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包祖晓;冯长伟;沈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针刺联合通心络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神经功能和肌电图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通心络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神经功能和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8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两组患者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检测眼轮匝肌、鼻肌及口轮匝肌的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6,P=0.043).治疗组患者的眼裂闭合评分、口角偏斜评分和FNF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眼轮匝肌、鼻肌及口轮匝肌的神经电图潜伏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患健侧波幅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通心络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明确,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肌电图,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双;卢振产;胡正刚;叶国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西医综合疗法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西医综合疗法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来医院就诊的15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A组的75例患儿给予中西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B组的75例患儿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发热、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临床效果,以及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患儿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后发热、咳嗽、气促、喘憋、肺部罗音以及哮鸣音的缓解时间都显著低于经常规药物治疗的B组患儿,各项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临床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0.67%,明显高于B组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后出现了2例(2.67%)不良反应患儿,而B组患儿经常规药物治疗后却有8例(10.67%)患儿产生了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的疗效及预后好,临床不适症状的缓解时间短、效果好、不良反应率低,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义堂;杨峰;杨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晚期再出血率及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气活血饮化瘀辅助米索前列醇、欣母沛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出血量、晚期再出血率及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分娩过程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14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欣母沛治疗,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化瘀经验方内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应激指标及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产妇的总有效率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肾素为(2.81±0.55) pg/mL、肾上腺素为(101.75±16.84)ng/mL、血管紧张素Ⅱ为(30.39±5.41) pg/mL、去甲肾上腺素为(146.27±19.03) ng/mL,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出血量为(634.27±88.13)mL,止血时间为(24.71±5.19) min,晚期再出血率为1.43%,产褥期感染率为4.29%,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饮化瘀辅助米索前列醇、欣母沛可以促进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子宫收缩,缓解应激反应,减少出血量和再出血率,疗效显著.

    作者:韩宁;沈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阶段,是影响患者的病死率及预后直接因素.有关AECOPD患者预后风险因素的报道及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对目前影响AECOPD预后的风险因素从患者个人情况及既往疾病情况、临床症状、生存质量、肺功能、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等方面做一概述,为优化临床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陈学昂;李素云;王明航;赵虎雷;张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观察和评价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和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将3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且辨证为瘀血阻络证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服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脑心通胶囊或安慰剂,用药3个月并随访3个月.观察用药后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残障程度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对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中医证候改善的情况.结果.12周后,试验组中Barthel指数≥75的病例显著多于阳性药组和安慰剂组(77.94% vs.63.57% vs.42.03%,P<0.017);NIHSS量表评分较入组前降低≥5分患者比例也显著多于阳性药组和安慰剂组(63.97%vs.52.86% vs.24.64%,P<0.017);有64.71%的病例达到无明显残障水平(改良Rankin量表0~2级),显著高于安慰剂组(37.31%,P<0.017),与阳性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9.85%,P>0.017);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3.09%,显著高于安慰剂组(57.97%,P<0.017),与阳性药组相当(77.86%,P>0.017);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有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趋势,尚需进一步验证.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后恢复期一瘀血阻络证,能有效减轻患者中风后的残障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性泉;王新高;周德生;杨晓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近况

    目的:总结近15年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应注意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方法:基于目前单纯性肥胖的治疗现状,从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法的特点,对各种疗法的临床应用出发,对近15年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展开综述.结论:中医药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但临床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作者:陈霞;黄伟;邓杰;成晓玲;陈璐;周仲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抗癌方对C57/BL6J小鼠移植性肺癌的药效研究

    目的:从动物实验角度明确医院自拟抗癌扶正协定方对肺癌的药效作用,裨益临床的治疗.方法:本实验考察了抗癌扶正协定方和与肺癌特效化疗顺铂联合作用对小鼠一般体征和生命周期的观察、对移植瘤C57BL/6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和重量/肺脏指数、白细胞、红细胞和肺组织的影响.结果:①单纯用中药组的小鼠体征未见明显异常,而醇提联合顺铂组小鼠一般体征差,醇提物联合顺铂组对延长小鼠生命期的效果差.②由于肿瘤的不断增大,模型组、醇提组小鼠体质量也呈增长趋势,但抗癌扶正协定方醇提物逐渐发挥抗癌疗效,肿瘤生长减慢,体质量增长减慢;顺铂有不良反应,小鼠体质量短期内下降较明显.醇提物与顺铂联用并未体现增效减毒功效,反而产生拮抗作用.③顺铂和醇提物均具有抑瘤作用,但以顺铂疗效较佳.醇提物联合顺铂治疗后醇提物联合顺铂产生明显拮抗作用.④由于肺脏指数=肺重量/小鼠体质量,醇提联合顺铂组小鼠肺脏指数小,说明肺萎缩程度严重.可见,顺铂抗癌效果佳,但当与醇提物联用时,产生拮抗作用,加重不良反应,失去抗肿瘤疗效.⑤各组小鼠RBC数目比较,没有明显差距;对于WBC数目,顺铂组、醇提组WBC数量多,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醇提物联合顺铂组小鼠WBC数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醇提物联合顺铂使用,白细胞数目显著降低,可见醇提物会显著增强顺铂毒性,产生较大的白细胞杀伤作用.⑥各图片直观比较结果:模型组癌细胞多,且出现成块聚集现象,染色深,观察明显.3个治疗组相比,顺铂组癌细胞数目少,醇提组居中,醇提取物联合顺铂组较多.癌细胞数目直观的反应顺铂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顺铂与醇提物联合使用时,抗癌活性下降.结论:抗癌扶正协定方醇提取物有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但对白细胞也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刘碧霞;陈凌亚;汪正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冠心病合并中风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研究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冠心病合并中风分为三期6个证型,并根据证候构成比及概率转移矩阵结果总结了证候演变规律.急性期以标实(风邪、热邪)为主、本虚(脾气虚、肾阴虚)为次;恢复期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特征,“脾气虚+痰饮”为突出;后遗症期以本虚(脾气虚、肾阴虚、肝血虚、肾阳虚)为主、标实(痰饮、风邪、血瘀、寒凝)为次;各阶段证候均可演变为下一阶段所有证候,体现了本病由急至缓、由重至轻的演变过程.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医师直观地认识冠心病合并中风的本质,确定理法方药,从而提高临床辨治水平及证候的规范化水平.

    作者:朴仁善;张明雪;易丹辉;宋年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扶正化积丸联合放疗对肝癌血液流变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化疗过程中联合扶正化积丸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放化疗治疗的97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放疗组48例、联合组4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及基础治疗,联合组加用扶正化积丸,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79.59%、放疗组的70.8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沉测定值较治疗前显著的降低(P<0.05),联合组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沉测定值低于放疗组(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28.57%、腹泻发生率18.37%、便秘20.41%、放射性皮炎20.41%均显著低于放疗组的47.92%、37.50%、39.58%、39.58% (P <0.05).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化疗过程中联合扶正化积丸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程度及发生率.

    作者:吴友义;吴丽丽;尤晓京;王玉斌;王建化;林玉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胆道排石合剂联合胆道取石对胆石症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胆道排石合剂联合胆道取石对胆石症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06例胆石症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胆道排石合剂联合胆道取石治疗,对照组采用胆道取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4%和81.13%,观察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做胆道镜的次数和半年内复发率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道排石剂联合胆道取石治疗胆石术后胆管残余结石有效率高,有效的降低了胆道取石次数和复发率,安全性高.

    作者:黄谊;黄嘉年;钟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乌梅消食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细胞免疫紊乱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乌梅消食颗粒对缺铁性贫血(IDA)患者T细胞亚群的紊乱的治疗疗效.方法:对不同诱因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共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乌梅消食颗粒联合乳酸亚铁口服液,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加乳酸亚铁口服液治疗,采用三色直接荧光法流式细胞技术进行T细胞亚群检验,对比二者治疗前后是否具有差异.判断联合治疗及单药治疗对细胞免疫是否具有相关影响.结果:与铁剂单药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外周血中CD3+、CD3+ CD4+淋巴细胞计数回升更快,CD4+/ CD8+比值较治疗前提升更加明显(P<0.01),联合组CD3+CD8+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更加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细胞免疫紊乱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紊乱,而且这种T细胞亚群异常可以被铁剂纠正,联合乌梅消食颗粒可以加速这种细胞免疫异常的恢复.

    作者:周振环;孟予城;刘震;郎立新;李君;孙长勇;吕春颖;范华;刘西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消脂平片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研究并完善消脂平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了消脂平片中的黄芪、丹参和大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色法对消脂平片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 (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1 mL·min-1等度洗脱;漂移管温度75℃;气体压力25 psi.结果:薄层色谱分离度好,斑点清晰;黄芪甲苷的进样量在0.471 336—4.242 024 μg(r2=0.999 3)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44% (n =5),RSD为2.4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乔立业;汪玥;易伟;苏华;任海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黄蜀葵花总黄酮固体分散体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黄蜀葵花总黄酮固体分散体中金丝桃苷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以金丝桃苷的溶出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溶出方式、溶出介质及转速对金丝桃苷溶出的影响.结果:金丝桃苷在1.140 6 ~72.998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积分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98.98%,RSDl.82%(n=9);黄蜀葵花总黄酮固体分散体溶出条件为采用浆法,以0.1 mol· L-1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 min-1,取样时间为40 min.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结果可靠,可用于黄蜀葵花总黄酮固体分散体溶出度测定.

    作者:钱芳;张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品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药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临床疗效的优劣与科学研究的发展,它是保证中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可控性的基础.主要对当前中药品质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发现目前中药品质评价中的优缺点,找到当前中药品质评价问题,分析中药品质评价的发展趋势,为中药品质评价的的研究模式提供建议,以期保证中药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更好的与国际药品标准接轨.

    作者:笪舫芳;戴忠华;朱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