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敏;沈娟丽;李海珍;周佳佳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仪(TEG)在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的应用及对临床输血治疗的指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与输血治疗指导,研究组在次基础上加用TEG检测与输血治疗指导,对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血制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在凝血功能各指标方面,两组患者输血24小时后PT、APTT、TT均较输血前明显降低,FIB明显提高,其中研究组各指标变化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EG参数方面,研究组患者输血24小时后 α角、MA、LY30及CI均较输血前明显提高,R、K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输血24小时后CRBC、FFP、CRYO及PC输注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血栓弹力图仪指导临床输血能够显著改善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在获得理想效果同时能够大程度减少血制品输注量,且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其俊;何爱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择期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麻醉前用药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40)和咪达唑仑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AVA/SAI评分、OAA/S评分、 记忆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的AVA/SAI评分、OAA/S评分均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AVA/SAI评分、OAA/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用药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AVA/SAI评分、OAA/S评分均显著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记忆率均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记忆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用药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记忆率显著高于咪达唑仑组(P<0.05).结论 择期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较咪达唑仑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保持警觉/镇静,有效提升患者的记忆率,对记忆功能的影响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尤匡掌;应海峰;陈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XLIF)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DS)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DS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X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obb角、胸腰后凸角、侧方移位、Nash-Moe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前凸角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XLIF可明显缩短DS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VAS、JOA评分、ODI指数及影像学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鑫东;董永强;张伟伟;吕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PDCA循环管理措施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月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200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两组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PDCA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的评定与对比.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压疮情况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89.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13.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DCA循环管理措施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燕;孟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妇科盆腔手术中应用透明质酸对粘连发生及腹腔液粘连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60例,手术中应用透明质酸干预,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60例,手术中应用常规干预,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粘连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腹腔液粘连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盆腔粘连总发生率方面,研究组3.3%与对照组16.7%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腔液粘连相关指标(LN、PCⅢ、PⅢP及FN)水平方面,研究组手术后7、14、28天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14、28天各指标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盆腔手术中应用透明质酸能够有效控制粘连的发生,降低粘连发生率,且能够显著改善腹腔液粘连相关指标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丹晓;周金榕;陈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过程中的临床疗效与对肝功能、 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就诊的146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机体应激反应指标.结果 予以两种处理方案后,术后,观察组患者的DBIL、TBIL、AST、ALT水平上升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肾上腺素、BG、TNF-a水平上升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效果良好,切口小,安全性高,有益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张英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80例,年龄65~79岁,ASA分级Ⅰ~Ⅱ级.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软件随机分为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各4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30分钟(T1)、麻醉后60分钟(T2)及拔管即刻(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评估患者术后6、12、24、48小时静止和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48小时内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嗜睡、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组患者T1~T3时点MAP和HR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术后6、12、24小时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术后嗜睡、PONV、皮肤瘙痒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筋膜间隙阻滞能够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发挥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还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
作者:张琴;钱家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联合拆台助产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80例产妇进行研究.将产妇随机分为无创助产组、改良组和传统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无保护会阴联合拆台助产、会阴保护联合拆台站立助产和传统的侧面助产.比较3组的会阴结局、 新生儿结局和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无创助产组和改良组的会阴Ⅰ度裂伤率分别为45.00%和41.67%,显著高于传统组(23.33%),无创助产组的会阴侧切率(20.00%)显著低于改良组(58.33%)和传统组(6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巨大儿及肩难产发生率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助产组的严重疼痛发生率和产褥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良组和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保护会阴联合拆台助产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和裂伤程度,新生儿结局良好,对产后恢复无不良影响,有助于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范丽娟;范亚君;凌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Miles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的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低位直肠癌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保肛手术组和Miles手术组,每组各40例,保肛手术组采取保肛手术,Miles手术组采取Miles手术.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后患者的术后情况、并发症情况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果 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肛手术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与Miles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肛手术组术后生存质量评价高于Miles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肛手术对于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亚光;黄天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导致直肠癌患者行Dixon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8年3月本院行直肠癌Dixon术式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有24例发生吻合口瘘.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术前相关实验室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手术相关指标(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术前给予辅助性化疗、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行预防性造瘘、病理分期),对这些指标中发生吻合口瘘与未发生吻合口瘘者进行差异性分析.将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代入代入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发生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①年龄≥70岁与年龄<70岁的患者之间、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之间、合并低蛋白血症与未合并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之间、术前行辅助性化疗与未行辅助性化疗的患者之间、吻合口距肛缘≤5cm与吻合口距肛缘>5cm的患者之间,行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均为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5cm等是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盈锋;叶萍;鲁立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基层医院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实施效果及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由住院病历系统随机抽取缙云县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病历,将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2012年6月开始实施)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50例设为临床路径组,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其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前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用、平均检查费用、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前住院时间、平均药品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平均检查费用、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患者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00%.结论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
作者:陈必成;周文斌;李建辉;张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球囊复位成形术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8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2例的诊疗情况.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2例)和对照组(n=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囊扩张成形,硫酸钙注射植骨,微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86.7%),并发症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3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膝关节间隙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囊复位成形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作者:谢秉局;刘敏;王伟良;李长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产后康复治疗延伸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泌乳情况、恶露消失时间和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 基于随机双盲的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产褥期妊娠产妇共计7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之后,再使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行催乳、促子宫复旧等治疗,并且采取按摩的手法进行形体恢复、改善阴道松弛状况、分清阴道和肛门括约肌的舒缩、子宫卵巢复旧、产后疲劳恢复等产后康复治疗.在完成上述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产妇的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和恶露情况,并且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 实验组中产妇97.2%的产妇泌乳量充足,对照组94.3%的产妇泌乳充足;实验组产妇恶露消失时间(12.59±3.14)天,对照组产妇恶露消失时间(19.55±5.89)天;实验组产妇满意评分(92.66±7.14),对照组产妇满意评分(82.55±5.89);实验组产妇82.9%能够完全母乳喂养,对照组产妇68.6%可以进行完全母乳喂养;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康复治疗产褥期延伸服务在对于孕产妇的康复应用,有助于促进产后哺乳和产妇康复,对于新生儿和产妇的健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帆;林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病理分型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急性阑尾炎病例91例,对照术后病理结果 ,计算不同CT征象在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中的发生率.结果阑尾增粗、阑尾壁增厚及阑尾腔内粪石大小在不同类型阑尾炎中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阑尾腔内积液、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改变在急性单纯阑尾炎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之间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阑尾腔外游离气体及腔外粪石,阑尾周围脓肿在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与其他两型阑尾炎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不同CT征象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术前分型能有效提高准确率,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诊断准确度97.8%,敏感度90.5%,特异度100%;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诊断准确度94.4%,敏感度100%,特异度88.4%;对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诊断准确度94.5%,敏感度79.2%,特异度100%.术前明确分型可为临床确定手术方案及改善治疗结果提供很大帮助.
作者:喻浔;陶春燕;邹永平;顾跃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应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和BillrothⅠ吻合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远端胃癌患者92例,将患者资料上传至中央随机系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对照组行BillrothⅠ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 术中两组患者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数无统计学意(P>0.05);术后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相较于BillrothⅠ吻合术具有出血少、更易于操作、预后好等优点,是适合远端胃癌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霄鹏;徐晓武;林加宝;徐小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及磁共振检查对胫骨螺旋骨折伴后踝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胫骨下段1/3螺旋骨折患者共61例,入院后先行X线检查,共发现12例患者伴有后踝骨折,对未发现后踝骨折剩余患者,在创伤后7天内行多层螺旋CT及磁共振检查.观察并评估多层螺旋CT、磁共振两种检查方法对此类复合骨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结果 对X线检查未显示后踝骨折者的49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检查,检查出后踝骨折者39例,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敏感度、准确率均小于磁共振检查(P<0.05);通过多层螺旋CT及磁共振检查所示,49例后踝隐匿性骨折患者中,共有38例骨折累及骨皮质,占77.55%,其中多层螺旋CT检出38例,磁共振检出25例,骨折累及骨皮质方面,检查敏感性、准确率明显高于磁共振检查(P<0.05).结论 对于骨皮质骨折,磁共振检查诊断率低于多层螺旋CT检查,创伤后病人如果临床症状明显,但行X线检查未能确定诊断者,应及时选用磁共振或者CT检查,对于本研究的复合性骨折,应将多层螺旋CT加重建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黄兆海;陈杨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制简易牵引架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30例牵引器辅助下侧卧位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者为实验组,同时收集15例独立牵引架辅助下平卧位PFN-A治疗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导针插入失败次数及术中透视次数,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随访6~24个月,平均为(12.6±1.8)个月,评价两组复位质量及肢体功能情况.结果 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导针插入失败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率3.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4/15),χ2=5.512,P=0.018;复位质量及肢体功能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相比独立牵引架辅助下平卧位PFN-A来说,采用牵引器辅助下侧卧位PFN-A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降低导针插入失败次数,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较好的复位质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因此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倪维玉;林炳剑;王武琦;李小俊;李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在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电视胸腔镜手术组(n=40)和开胸手术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电视胸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止痛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胸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胸手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4/40)显著低于开胸手术组17.5%(7/40)(P<0.05),但两组患者的死亡率0、2.5%(1/4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较开胸手术在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好.
作者:郑森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电凝切除术对增生性胃息肉(HGP)患者并发症及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HG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无痛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予常规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无痛组在此基础上予无痛处理.结果 无痛组术区视野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无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无痛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镜电凝切除术可改善HGP患者术区视野及减少手术创伤、并发症及复发.
作者:彭浩;郑卫国;沈迎雁;黄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腋毛周边0.5cm为治疗范围,每间隔1cm画线,焦点为注射点,每点皮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2~3U.结果 随访3~6个月治愈15例好转3例,缓解2例.有效率100%.结论 A型肉毒毒素能有效治疗腋臭,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作者:吴建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