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华;徐文强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62例面肌痉挛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技术要点,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面肌痉挛有效共152例占93.8%.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
作者:费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根治手术方案治疗远端原发性胃癌病人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于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远端原发性胃癌病人作为研究样本,按其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胃癌的治疗方式.对比研究不同治疗手段治疗远端原发性胃癌病人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手术进行时间,清扫淋巴结的个数上不具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指标,发现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进流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其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营养指标,对照组的血清总蛋白,血清蛋白以及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传统治疗组,其BMI数也明显较高,且差异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贺纪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法复位联合针灸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采用针灸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手法复位联合针灸方式对研究组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症状评分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降低,临床症状JOA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3%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法复位联合针灸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疼痛程度,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金坚;赵玲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腰椎骨质增生MRI信号类型和CT结构特点间的特点,探讨腰椎骨质增生的检查方案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腰椎MRI并同时行CT检查的260例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CT的结构特点和MRI的信号特点,记录腰椎骨质增生形成情况、骨质增生MRI信号类型和CT表现,记录结果 ,并且进行统计学方法的分析.结果260例受检者的1300个椎体中,331个椎体在影像学图像上有肉眼可见的骨质增生形成,其MRI信号Ⅰ型24个(7.72%)、Ⅱ型43个(13.83%)、Ⅲ型91个(29.26%)和Ⅳ型153个(49.19%);CT骨质增生结构特点A型41个(13.18%)、B型101个(32.48%)和C型169个(54.34%);A型骨质增生MRI信号几乎全为Ⅱ型,其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一致性较好(kappa=0.92),B、C型骨质增生MRI信号多为Ⅳ型,其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一致性中度(kappa=0.56).结论 腰椎骨质增生的同一患者的MRI信号类型和CT结构特点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在选择检查方案的时候,应该结合两种方案的关联性来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
作者:伊建勇;倪文彬;应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早期气管切开对特重型颅脑损伤防治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126例行气管切开治疗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气管切开时间的不同将其随机分成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肺部感染情况、感染控制率以及感染控制时间等.结果 两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4.72%和79.63%,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和64.44%,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感染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降低了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感染控制时间.
作者:叶显文;程林贵;程跃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应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和BillrothⅠ吻合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远端胃癌患者92例,将患者资料上传至中央随机系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对照组行BillrothⅠ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 术中两组患者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数无统计学意(P>0.05);术后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相较于BillrothⅠ吻合术具有出血少、更易于操作、预后好等优点,是适合远端胃癌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霄鹏;徐晓武;林加宝;徐小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硬膜外麻醉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50例的诊疗及麻醉情况.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状况.结果 术后1天,研究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粘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纤维蛋白原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骨水泥注入时(T2)、手术结束即刻(T3)、术后24小时(T4)时刻,研究组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有助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小华;徐文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中,预防性应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来减少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发生.方法 对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行PKP治疗的40例新鲜老年性OVC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在PKP术中骨水泥注入前用2ml生理盐水作对照,共20例;B组用预防性应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共20例.术中观察骨水泥注入前、注入后1、3、5、7、10分钟的桡动脉有创动脉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变量在骨水泥植入前后有明显的变化,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变量在骨水泥植入前后变化较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KP术中,预防性的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能有效的减少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发生,降低术中心血管风险,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作者:陈建德;樊晓琦;景成伟;周怡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80例,年龄65~79岁,ASA分级Ⅰ~Ⅱ级.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软件随机分为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各4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30分钟(T1)、麻醉后60分钟(T2)及拔管即刻(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评估患者术后6、12、24、48小时静止和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48小时内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嗜睡、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组患者T1~T3时点MAP和HR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术后6、12、24小时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术后嗜睡、PONV、皮肤瘙痒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筋膜间隙阻滞能够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发挥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还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
作者:张琴;钱家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复杂肾结石行改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复杂肾结石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开放取石治疗方案;观察组行改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住院情况、结石清除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肾结石行改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手术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治疗效果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匡家文;贾成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石清除率、VA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刻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肾积水患者住院时间、血红蛋白降幅、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轻度肾积水患者(P<0.05);观察组中重度肾积水患者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中重度肾积水(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过程中,可明显降低手术出血量,促进患者恢复,缓解术后疼痛,疗效确切,但对于不同程度肾积水患者而言,轻中度肾积水的结石软镜有优势,重度肾积水结石肾镜有优势,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虞学助;张守浩;黄奕良;陈钦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观察骨化三醇干预膝骨关节炎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从分子基因水平来探讨骨化三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作用机理,为口服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来本院进行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方式分别给予骨化三醇和塞来昔布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关节炎严重情况、 疼痛情况和生存质量情况;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两组患者关节液中的MMP-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之前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Lequesne指数评分、VAS评分和SF-36评分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不同;实施治疗之后,两组患者Lequesne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情况明显偏低,SF-36评分明显变高,其中实验组患者Lequesne指数评分和VAS评分降低水平更加明显而SF-36评分升高情况明显,其改变幅度也呈现出时间依赖性改变;实施治疗之前,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情况在两组患者的关节液中不存在差异;实施治疗之后,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各MMP基因的表达情况均下降,而实验组的下降情况更明显.结论 骨化三醇应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时可通过抑制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从而降低患者关节炎严重程度,减轻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状况,适合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林德涛;林元西;代风波;缪必成;颜孙芳;杨孔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给予T1WI、T2WI、STIR以及DWI序列实施MRI检查,对不同序列诊断脊柱损伤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经过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STIR显示损伤椎体内片状高信号135枚;T1WI显示有102枚椎体内条状、 片状低信号;T2WI显示有97枚为椎体内条状、片状高信号;DWI显示有78枚为椎体内片状高信号、34枚条状高信号以及37枚等信号;37例患者存在脊髓损伤,其中颈段22处,胸段7处,圆锥8处;椎体骨折ADC值显著高于正常椎体,脊髓损伤ADC值显著低于正常脊髓(P<0.05),统计学有意义;STIR序列诊断椎体骨折显著优于T1WI、T2WI以及DWI(P<0.05),T2WI、STIR及DWI序列诊断脊髓损伤显著优于T1WI(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诊断急性脊柱损伤可首选STIR扫描序列,DWI可作为辅助序列,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杨娜;王和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减轻乳晕区感觉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收治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女性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式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瘢痕愈合情况,术后的舒适程度及乳头乳晕感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发生率显著下降,瘢痕愈合显著改善,舒适度显著增加,乳头乳晕感觉情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美观性佳,且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后乳头乳晕感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微微;李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WBC对创伤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40只健康雄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盲肠穿破组、盲肠横断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10只.麻醉后无菌条件下手术制作盲肠穿破(直径0.5 cm)组10只,盲肠横断组10只;假手术组及对照组各10只,制模后禁食,自由饮水.制模前、制模后1、3、6、8、12小时采集兔耳静脉血2ml,其中1ml血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行WBC计数,其余血放-70℃冷藏待检,用Elisa法统一检测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①盲肠穿破组、盲肠横断组在制模后血清PCT、CRP和外周血WBC计数值逐渐升高,假手术组及对照组PCT、CRP、WBC值未见明显升高;②盲肠穿破组在制模后PCT、CRP、WBC值升高幅度较低,与盲肠横断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盲肠横断组于制模后6、12小时PCT值较CRP、WBC值上升速度快;③盲肠穿破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兔全部存活,而盲肠横断组兔于24小时内全部死亡.结论 PCT联合CRP、WBC对兔盲肠外伤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反应出盲肠损伤与腹膜炎的严重程度,并且PCT在盲肠横断组中敏感性要优于其余指标.
作者:高胜特;朱维星;郑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尺骨鹰嘴骨折伴肘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尺骨鹰嘴骨折伴肘关节脱位患者共86例,其中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予以钢板内固定,对照组予以张力带固定.观察两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评估术后6个月时肘关节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0.13±15.43)分钟、术中出血量(29.15±20.14)ml、骨折愈合时间(5.12±0.65)周与对照组(32.76±15.91)分钟、(20.13±17.23)ml、(6.19±0.3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以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为标准,观察组优良率81.4%,显著高于对照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伴肘关节脱位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姚龚;于沈敏;蔡兵;林文;李敏;张鹏翼;桂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移动设备对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宣教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4月和2017年7月择期开展的手术患者4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0人.对照组由专人在术前1天进行传统的讲解,观察组由相同人员采用装有宣教视频的移动设备进行宣教.手术当天术前准备室利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记录,术后第2天调查手术病人对手术室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移动设备对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宣教能有效降低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程度,提高手术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张莉敏;沈娟丽;李海珍;周佳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保守手术与开腹手术对于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术后生育结局,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40例)与开腹组(4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电话随访,随访期为2年.比较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2年内的怀孕率、术后6个月的受孕率和术后2年内再次宫外孕发生率.结果 ①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年内怀孕者33例占82.50%,开腹组患者术后2年内怀孕者24例占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腹腔镜组患者术后6个月受孕者9例占22.50%,开腹组患者术后6个月受孕者2例占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年内再次发生宫外孕者2例占5.00%,开腹组患者术后2年内再次发生宫外孕者3例占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与开腹手术相比,术后2年内的怀孕率较高,6个月受孕率较高,术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术后再次宫外孕的发生率.
作者:邱淑芬;王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脱位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骨折脱位患者42例,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20)、对照组(n=22).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患者术后3周、3月、1年时的肩部VA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周、3月、1年时,肩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脱位患者的过程中,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疗效相似,均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且后一种方法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对年轻患者而言,锁定钢板内固定也是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
作者:喻烨;潘科良;王刚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关颅时使用头皮夹钳去除头皮夹对切口出血量、 止血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40例开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用头皮夹钳移除头皮夹法和血管钳撤除头皮夹法进行关颅,测定止血时间、出血量、切口甲级愈合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等指标.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分组因素的影响.以多因素方差回归模型分析头皮夹数量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止血时间(P=0.000)、修正止血时间(P=0.000)、出血量(P=0.000)、修正出血量(P=0.000)、术后24小时皮下引流管引流量(P=0.002)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平均减少止血时间37.22%,平均减少关颅时头皮出血量43.83%,减少术后24小时引流管引流量22.10%.试验组较对照组修正止血时间减少32.18%,修正出血量减少45.33%.头皮夹数量对止血时间(P=0.000)、修正止血时间(P=0.016)、出血量(P=0.000)、术后24小时引流量(P=0.000)、切口感染评分(P=0.007)有显著影响,头皮夹数量对上述指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结论 应常规使用头皮夹钳撤除头皮夹.
作者:缪建庆;董伟峰;宣宏飞;司赟;陈新治;严肖峰;胡典祥;卢明;高国梁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