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建平;李核
目的 探讨改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63例,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取改良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采取传统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髋功能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髋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对照组出现髋关节重度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共4例,均再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2例,但均于12周内自行恢复.结论 改良K-L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可明显改善患者髋功能,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可作为治疗髋臼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赵红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与常规超声诊断成人急性阑尾炎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成人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分别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判定结果作为两组检查的金标准.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并对研究组诊断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诊断符合率方面,研究组91.3%与对照组71.3%比较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单纯性、化脓性阑尾炎确诊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成人急性阑尾炎诊断方面,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诊断符合率更高,可对阑尾位置、长短、粗细、粘连等情况进行有效反映,具有更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常旭;徐文浩;胡峰;谢清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8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其中腹腔镜组40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组40例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患者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7.84±11.52分钟,与开放组的49.21±13.62分钟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分别为7.27±2.73天和3.35±1.63和,高于开放组的3.35±1.63天和1.76±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各比较,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相对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建军;林仙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的输尿管通道鞘内芯在输尿管软镜术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目前临床手术中所使用的输尿管软镜通道鞘结构自行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输尿管通道鞘内芯,进行体外模型试验以及猪输尿管软镜术实验,观察其使用效果.结果 体外模型试验中,通道鞘置入模型后,在显示器屏幕可见模型内管壁,输尿管软镜内灌注冲洗液,同样可见模型内管壁图像;猪输尿管软镜术实验均顺利完成,并且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置鞘时间逐渐变短.实验后所有猪均正常苏醒,未发现输尿管壁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新型输尿管通道鞘内芯经过体外模型试验及动物实验,达到了可视下置鞘的目的,并可较好地放置到位,避免了C臂机使用所引起的辐射损伤,是一种全新的置鞘方式,缩短了输尿管软镜术的学习曲线.
作者:阮磊;袁利荣;张承广;兰建宏;鲁来兴;王程;谷陈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保守治疗对宫外孕术后受孕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共计92例,将患者资料上传至中央随机系统分为腹腔镜组41例和开腹组30例,其中腹腔镜组在腹腔镜下行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手术,开腹组在开腹后行保守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情况,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并随访记录半年内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 手术情况比较发现腹腔镜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体发生率腹腔镜组小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内随访,腹腔镜组妊娠率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未妊娠率和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更好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颜菲菲;尹慧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转移瘤的不同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脑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7例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39例患者手术后辅以放化疗,术后随访2年.结果 单纯手术组患者生存情况:生存时间<3个月7例,3~6个月12例,6~12个月16例,12~24个月2例,>24个月0例.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8.6%、5.4%、0.0%,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手术合并放化疗组生存情况:生存时间<3个月5例,3~6个月6例,6~12个月10例,12~24个月11例,>24个月7例.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1.8%、48.7%、17.9%,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结论 对于有适应证的脑转移瘤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并辅助以放化疗,以延长生存期.
作者:陈金良;章勇军;施秋勤;单国进;陈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基础上复合SAPB,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缝皮前开启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24小时QoR-40评分、VAS评分、手术总费用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小时舒芬太尼用量及PCIA按压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苏醒时间和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亦显著缩短(P<0.05),术后24小时的QoR-40评分、VAS评分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3.3%)与对照组(8.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SAPB)麻醉手法能够显著减少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及术后麻醉药物用量,提高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恢复质量,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聪颖;周春莲;林峰;王均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本院所在城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对该疾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200名发生生殖道感染的育龄妇女,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200名感染者纳入分析,感染病原体以细菌性感染所占比例高占到40.05%,其次是念珠菌感染占到26.50%,滴虫感染占16.50%,支原体感染占9.50%,其他病原体占到7.00%.夏秋季患者发病率高,明显高于其他两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岁以下年轻女性、学历较低人群、个人卫生习惯较差更易发生生殖道感染.结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病原体以单纯细菌感染,念珠菌阴道炎感染,滴虫感染为主;35岁以下年轻女性、学历较低人群、个人卫生习惯较差更易发生生殖道感染,且感染易发于夏秋两季.
作者:王丽雅;张玉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跗骨窦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足踝功能恢复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接收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62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跗骨窦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式,手术前后均拍摄X线片,比较分析手术前后的后跟骨重要复位指标情况,包括B?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参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判,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跟骨B?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等改善明显,手术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andersⅡ型患者的预后优良率是82.50%,Ⅲ型患者的预后优良率是66.67%,Ⅳ型患者的预后优良率为0%.术后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76±1.22)个月,大部分患者术后足外形良好,没有明显的跛行现象.术后未出现切口无法愈合、切口感染等情况.有3例患者3足出现腓骨肌腱鞘炎,经过物理及药物治疗后炎症得到缓解;有4例患者5足出现距下关节内外翻活动受限的情况,采取适当功能锻炼、理疗后,均有明显改善;其他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跗骨窦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来治疗SandersⅡ~Ⅳ型骨折,治疗效果显著,复位效果好,固定安全,并且预后效果明显,术后不良反映少,是一种能够治疗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方煜丽;钟如钢;恵明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1+PRN的方案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高度近视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85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确诊为继发于AMD或者高度近视并且接收单一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治疗的患者.记录患者在治疗后1天、7天、1年内每个月的BCVA(佳矫正视力)、CRT(黄斑中心视网膜的厚度)以及1年之后眼部地图装萎缩进展.结果 在患者治疗之后,不同时间点AMD与高度近视患者佳矫正视力,相较治疗前均明显提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1周~3月期间视力提升为显著,在治疗后3月~1年基本趋于平稳.CRT的治疗改善情况与BCVA一样,在随访观察1年会后,所有的患者患眼相较健眼中地图状萎缩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随访过程中,有9眼发生结膜下出血情况、轻度视网膜劈裂的患者有1例,其他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AMD及高度近视黄斑CNV患者,行1+PRN治疗方案,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疗效,并且能够在治疗中及治疗后保证患者的安全可操作性,注射次数较少就不会对患者地图状萎缩造成较大影响,可以在当前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沈丽芳;吴伯乐;胡夏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这两种手术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认知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比较,麻醉前,麻醉后6小时、12小时、72小时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24小时评分,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10分钟和30分钟的DBP、SBP、HR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麻醉后10分钟和30分钟,观察组的DBP、SBP、H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老年骨科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能减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巍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肝纤维化诊断中肝穿病理分期和非创伤性指标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肝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肝穿病理分期和血清学指标的关系、肝穿病理分期和超声检查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S0期3例,S1期15例,S2期17例,S3期18例,S4期7例,分别占总数的5.0%、25.0%、28.3%、30.0%、11.7%.随着肝穿病理分期的提升,患者的血清HA、LN、PCⅢ、PCⅣ水平均逐渐提升(P<0.05),肝穿病理分期和血清学指标HA、LN、PCⅢ、PC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肝穿病理分期的提升,患者的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长径均逐渐延长(P<0.05),门静脉大流速逐渐降低(P<0.05),肝穿病理分期和超声检查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长径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和门静脉大流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肝纤维化诊断中肝穿病理分期和血清学指标、超声检查等非创伤性指标显著相关,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作者:谢洪华;吴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本研究对于手指外伤的早期组织修复进行探讨.方法 总结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采用V-Y推进皮瓣、邻指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指端旋转皮瓣、游离皮瓣修复患者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65例指端缺损(含78指).结果 5例(78指)皮瓣全部成活,42例(46指)随访4~15个月.平均7.2月.获得随访的患者指腹外形逼真,无瘢痕挛缩,肤色与正常组织相同,皮瓣弹性良好.结论应用V-Y推进皮瓣、邻指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手指指端旋转皮瓣、游离皮瓣修复,可以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各种类型的指端皮肤缺损.
作者:陈伟听;陈龙;王立军;王大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集束化营养护理策略对改善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其术后快速康复的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及出院前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围术期集束化营养干预策略,对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杨慧;施欢欢;冯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放射诊断方式在诊断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仅使用X线对患者进行诊断,根据X线诊断结果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采取X线和CT诊断联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根据X线和CT诊断结果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 CT诊断方式在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诊断方面的检出率方面均明显高于X线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个月内的痊愈率为88.33%,两个月内的痊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1个月内的痊愈率为71.67%,两个月内的痊愈率为81.67%,观察组患者在1个月内的痊愈率和两个月内的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采取CT诊断方式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效果,CT诊断能够发现X线诊断发现不了的一些问题,对于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较大的指导价值.
作者:吕扬状;余剑峰;徐祖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到2017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肾囊肿患者46例,按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其中采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进行治疗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的2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止痛药使用情况和住院时长,并发症和短期内囊肿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痛药使用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短期复发率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患者的过程中,手术时间短,创伤更小,操作更加安全,利于患者恢复,该手术方法能有效改善术后并发症情况,该方法与腔镜手术在短期复发率上可达到同等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袁耀宇;刘世雄;张鑫圣;王慧;谢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诊断骨盆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多层螺旋CT和X线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经手术证实,本组60例骨盆骨折患者中,共有83处骨折.16层螺旋CT明确诊断出83处骨折、脱位,诊断准确率为100%,而X线明确骨折、脱位61处,可疑骨折10处,另12处骨折未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73.49%,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可准确诊断骨盆骨折的部位及关节脱位等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应激状况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10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诊疗及麻醉情况.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静吸复合全麻、麻醉诱导,对照组采取静脉泵注射生理盐水进行麻醉,观察组采取静脉泵注射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15分钟(T0)、插管后5分钟(T1)、术毕(T2)以及术后24小时(T3)的应激状况[Cor(皮质醇)、NE(肾上腺素)],麻醉后的苏醒质量(躁动评分、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T0时的Cor、NE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的Cor、N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麻醉对患者的应激状况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娇君;王利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 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查体,并叩诊,同时对患者进行X线、B超、CT肠道检查,然后对其临床疗效、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痊愈30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恢复时间4~30天,平均(17.7±2.6)天,在恢复时间分布方面,27例≤7天,13例>7天,分别占总数的67.5%、32.5%.肠瘘2例,腹腔广泛粘连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复发0例,复发率为0.结论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效果好.
作者:虞春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导管手术对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选本院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实验组行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导管手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大尿流率、残余尿差异不显著(P>0.05);2组IPSS评分、生活质量均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导管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李宏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