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华;陈旭烽;周月芬;应筱莉;王永辉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临床疑难疾病,以往由于认识不够而诊断困难,目前西医除手术外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且手术治疗后多易复发.目前中医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的进展,对于各型浆细胞性乳腺炎均有良好疗效,且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术后该病的复发率.通过文献复习,期望对近5年中医治疗该病的进展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张翔;张喜平;贾鹏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芪白平肺胶囊(原名金泰胶囊)对慢阻肺痰瘀阻肺证模型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复制慢阻肺痰瘀阻肺证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芪白平肺胶囊、川芎嗪、硝苯地平,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CD+8))的变化.结果:模型组(CD+3)、(CD+4)、(CD+4/(CD+8)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CD+8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芪白平肺胶囊高剂量组各参数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硝苯地平组各参数较模型组无差异(P>0.05);川芎嗪组各参数较模型组及芪白平肺胶囊高剂量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芪白平肺胶囊低剂量组各参数较模型组及芪白平肺胶囊高剂量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芪白平肺胶囊可升高慢阻肺痰瘀阻肺证(CD+3)、(CD+4)、(CD+4)/(CD+8)水平,降低(CD+8)水平.
作者:李泽庚;王传博;彭波;童佳兵;杨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补气解毒滋阴方治疗皮肌炎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探讨中医治疗对缩短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病程,减轻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彻底摆脱药物治疗的积极性.方法:将60例PM/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气解毒滋阴方治疗,另选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健康组和两组PM/DM患者血清瘦素含量;并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病情稳定时间短,治疗的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终完全撤去激素的人数多,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PM/DM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增高(P<0.01),但PM/DM病情活动期与稳定期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解毒滋阴方治疗PM/DM,可以减轻病症和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降低血清酶,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地减轻患者对于激素的依赖性,减少病情复发率,缩短病程,终减停激素.
作者:孙剑虹;徐串联;严宇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含朱砂中成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初步探讨这些中成药临床疗效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样品经湿法消解后,采用ICP - OES法测定4种含朱砂中成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丸、补肾益脑丸、七厘胶囊等4种中成药均含有Co、Cr、Cu、Fe、Mn、Zn、B、As、Pb、Hg、Cd和T1等12种微量元素,其中柏子养心丸与天王补心丸富含Fe、Mn元素,七厘胶囊的Fe、Mn、Zn、B、Cr、Co等元素的含量高于其他3种中成药.4种中成药的Hg元素含量均大大超出限量标准,补肾益脑丸富含Cu元素含量略超标.结论:这些中成药的疗效可能与其所含的微量元素相关,且临床使用应注意控制剂量以保证安全.
作者:金乾兴;戴晓燕;郝云云;吴巧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芪白平肺胶囊(原名金泰胶囊)对COPD的疗效.方法:将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加用芪白平肺胶囊与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芪白平肺胶囊能显著降低COPD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对COPD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童佳兵;王传博;彭波;杨程;李泽庚;王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分析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的中医证治,总结当前防治情况.中医基于经典和理论对于慢性肝纤维化有明确分型,在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西医在肝纤维化的现代研究中从蛋白、基因水平阐述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新手段.西医的研究促进了中医优势的发挥,中西医结合,使中医和西医在肝纤维化研究上优势互补.
作者:张宇忠;雷海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伤寒论》中包含的治法众多,但以汗法和下法为详细,间接论述吐法也较多,此三法是其他诸法的基础,加上止汗、止下和止吐三种对应治法,水液的调控便贯穿了汗、吐、下三法的始终.掌握了对人体水液的调控,也就掌握了汗、吐、下三法,也就掌握了伤寒病的基本处理方法和思路.
作者:郭强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 Xubijing injection)对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患者氧利用率(oxygen utilization coefficient,O2 U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和乳酸(Lactic acid,Lac)的影响,为血必净注射液在脓毒性休克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6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血必净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2h、4h、6h、12h行动脉血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测定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2)和乳酸(Lac),计算氧利用率(O2UC),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及组间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治疗前两组的ScvO2、乳酸、氧利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治疗组用药后4h、6h、12h的Scv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治疗组用药后6h、12h乳酸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点的乳酸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④治疗组用药后2h、6h、12h的氧摄取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西医常规复苏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较单纯西医常规复苏治疗能更大程度地升高脓毒性休克患者的SCvO2,降低乳酸、增加氧利用率,从而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全身氧代谢状况.
作者:明自强;俞林明;吕银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花椒是一味常用的抗衰老、养生与美容中药之一,就花椒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诠析.认为,花椒通过温中散寒、顾护阳气等综合作用达到抗衰老、养生与美容的目的.深入研究花椒的抗衰老机制及其养生与美容作用,在当前关注养生与美容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常富业;李云;宋昕;孙莹;赖杰;李云超;贾丽华;胡秋莹;袁英;李长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邪实兼证面色参数与病理生化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中医面色检测仪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面色特征信息,同步收集其病史资料及病理生化指标.结果:慢性肾衰虚实兼证各面色参数与病理生化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虚兼湿浊证面色参数中黑色比例与尿酸的相关系数为-0.158;虚兼湿热证面色指数与尿素氮的相关系数为-0.278.结论:慢性肾衰虚实兼证的面色参数与临床病理生化指标尿素氮、血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中医临床病证面色变化可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诠释.
作者:曹燕亚;张瑞仪;张伟妃;郑晓燕;赵洁;李福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针灸疗法留针60min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预纳入患者进行完全随机分组分为毫针组、电针组(频率选用2/100Hz)、温针灸组(每壮艾绒重3g)等3组进行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肩部疼痛指数和肩关节活动度评分,隔日1次,5次1疗程,观察并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3种疗法治疗肩周炎均有一定的疗效,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其中,在3组中温针灸组总有效率达95.65%较电针组和毫针组整体疗效好,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且在缓解疼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上效果显著(P<0.05).
作者:丛文杰;方剑乔;王晨瑶;石慧;李邦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HPLC - ESI - MS)方法,分析比较山茱萸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 - C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641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联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结果:通过质谱中的主要碎片,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山茱萸生品中检测出了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裂苷,制品中检测出了5 -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和山茱萸裂苷;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山茱萸生、制品中均检测出了没食子酸、7-O-没食子酰基景天庚酮糖、莫诺苷、山茱萸裂苷.结论:在质谱正、负离子检出模式下,主要化学成分响应均较好,这为分析山茱萸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以及控制饮片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杜伟锋;张云;丛晓东;蔡宝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托法是中医外科的特色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广泛,是异病同治的良好方法.其作用的物质基础与机制不明限制了其作为特色疗法而被国际同行认同.代谢组学技术是目前对中医证候、治法、方剂研究的良好技术方法,可以结合诸多现代实验手段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对中医外科托法补益与透毒相结合的治疗模式及代表方剂进行实验研究.对促进中医学特色治疗方法的推广应用和得到国际同行承认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德轩;姚昶;朱永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经络调理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正常分娩的新生儿分为干预组(常规护理+经络调理)9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90例,观察比较生理性体重下降值、出生第1天、第28天体重、经络调理前后新生儿中医生理状态改变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生第1天新生儿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8天时体重的比较,干预组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生理状态评估出生第1天辨识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生第28天辨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经络调理能明显减少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幅度,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加及身心的健康发育,改善新生儿生理状态,对新生儿保健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顾晓春;赵红梅;裴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弦脉作为中医脉诊中重要的脉象之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是现代研究的一大热点.运用现代技术对弦脉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当的成果.从弦脉的机理、脉图、临床等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赵婷婷;李果刚;燕海霞;王忆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丹苘软胶囊对NAFLD模型大鼠肝脏SOCS -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用丹苘软胶囊进行干预治疗4周,半定量RT - PCR方法观察药物对大鼠肝脏SOCS -3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空白组、中药各剂量组及西药组大鼠肝脏SOSC -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丹苘软胶囊能降低NAFLD大鼠肝脏SOCS -3 mRNA表达.
作者:刘锐;李劲平;伍娟娟;范娟娟;莫新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非洛地平治疗,治疗组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压、NO、ET、SOD、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压、ET、SOD及总有效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O、生活质量评分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浦江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民国时期中医的发展受到了当时西医的影响,形成了中西医两种不同范式下的中医发展方式.借鉴“范式”理论分析民国时期中西医两种不同范式下的中医发展.现代中医发展延续了民国时期中西医两种不同范式下的中医发展内容.中西医两种不同范式下的中医发展各具特点,现阶段仍然在人类医学摸索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发挥各自相应的作用.
作者:王慧;吴鸿洲;叶兴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活血法与健脾补肾法预防奥沙利铂相关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60例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化疗+益气活血组,化疗+健脾补肾组,每组20例,3组均予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单纯化疗组不加保护剂;化疗+益气活血组自第1周期化疗开始口服益气活血的中药;化疗+健脾补肾组自第1周期化疗开始口服健脾补肾的中药.均完成8周期化疗,比较两组病人中医症状积分、外周感觉神经毒性、外周神经传导速度情况.结果:化疗中化疗+益气活血组、化疗+健脾补肾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单纯化疗组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化疗后化疗+益气活血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低,Ⅲ~Ⅳ级神经毒性发生率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各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以化疗+益气活血组减慢幅度小,与单纯化疗组及化疗+健脾补肾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能减轻奥沙利铂相关神经毒性,改善化疗相关症状.
作者:吴敏华;陈旭烽;周月芬;应筱莉;王永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初步了解浙江平湖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类研究》问卷对就诊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及入住糖尿病专科病房的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进行方便抽样横断面现场调查486例.结果:平和质52例(26.3%),单纯偏颇体质220例,兼夹偏颇体质214例;偏颇体质类型中累计频率由高到底依次为气虚质(61.4%)、阴虚质(56.4%)、痰湿质(50.8%)、阳虚质(21.6%)、气郁质(20.2%)、湿热质(17.9%)、血瘀质(10.5%)、特禀质(7.2%);兼夹偏颇体质中2种体质兼夹125例,其中气虚兼阴虚质42例,气虚兼痰湿质48例,3种体质兼夹40例,4种体质兼夹26例,5种体质兼夹14例,6种体质兼夹9例.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人群9种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偏颇及兼夹偏颇体质多见为主要特征.
作者:王文锐;倪海祥;魏佳平;姚实林;孙平;王彩萍;吕忠勤;何慧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