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岀血的疗效观察

李春茂;沈国良;牟朝晖

关键词:脑室岀血, 颅内压监测, 脑室外引流, 腰大池引流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岀血的疗效.方法 以本院就诊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颅内压监测下行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对照组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CT扫描结果 进行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比较两组预后、并发症(颅内感染、脑积水、脑疝、再出血)、脑室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 ①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1,P<0.05);②试验组颅内感染、脑积水和脑疝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脑室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岀血疗效好,可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时间.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手术方式下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比较

    目的 观察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中的作用以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79例诊断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阑尾切除术,观察组手术方式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手术方式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一般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腹腔镜手术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阑尾切除,能够有效加快术后恢复,还能够短时间内有效缓解腹痛等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何学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后精神障碍分析及处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TURP术985例,年龄59~90岁.合并冠心病 54 例,高血压173例,糖尿病109例,肾功能不全75例.烟酒嗜好者有328例.结果 术后出现精神障碍者34例,60~70岁4例(0.4%),70~80岁19例(1.9%),80岁以上11例(1.1%).70 岁以上患者精神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70岁以下(P<0.01).根据病情程度予以心理安抚,安定或氯丙嗪镇静治疗,同时纠正低氧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术后监护措施.结论 高龄、术前基础疾病、术后应激、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是TURP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管理是预防及治疗该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熊冰;周长春;卢大乔;金亿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45例胰腺损伤CT检查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究CT检查对胰腺损伤的检出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9月间,在本院及宁波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45例胰腺损伤病例,观察CT检查对其检出率.结果 经CT扫描后,45例病例中,33例得到正确诊断,12例漏诊,均为轻度胰腺挫伤.结论 CT检查对多数胰腺损伤敏感性较高,检出率较高,但对轻度胰腺挫伤易漏诊.

    作者:徐亦生;吴仕龙;高智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6层螺旋CT在胃肠道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胃肠道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16层螺旋CT扫描影像资料的胃肠道穿孔病例20例,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回顾分析胃肠道穿孔的定位CT征象.结果 20例患者中,提示与穿孔部位有关的CT征象有:邻近肠壁的游离气泡影,局限性肠壁的增厚,邻近肠壁脂肪间隙密度条片状增高,特定部位的腹腔积液,胃肠道壁连续性中断.结论 16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胃肠道穿孔的定位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其中的胃肠道壁连续性中断具有特异性的作用.

    作者:潘新成;周应媛;贺启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岀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岀血的疗效.方法 以本院就诊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颅内压监测下行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对照组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CT扫描结果 进行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比较两组预后、并发症(颅内感染、脑积水、脑疝、再出血)、脑室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 ①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1,P<0.05);②试验组颅内感染、脑积水和脑疝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脑室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岀血疗效好,可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时间.

    作者:李春茂;沈国良;牟朝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改良面中揭翻结合鼻内镜技术行鼻腔鼻窦肿瘤手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 观察改良面中揭翻结合鼻内镜技术行鼻腔鼻窦肿瘤手术的临床应用探讨及其技术优势.方法 2005至2009年间收治的 20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均采用经改良面中揭翻结合鼻内镜技术行鼻腔、鼻窦肿瘤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术野清晰,切口可变通,肿瘤暴露清楚,结合鼻内镜技术,手术彻底,止血直观,术后复发率低,面部不遗留瘢痕.结论 经改良面中揭翻结合鼻内镜技术行鼻腔、鼻窦肿瘤手术,增加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提高鼻腔鼻窦肿瘤的根治率、不影响面部美观,患者容易接受,是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的有效术式之一.

    作者:胡建道;曹澄;江涛;周韶;任东;江文博;张建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三种置管方式的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三种脑室腹腔分流术置管方式的疗效和堵管率对比,探讨各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对136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分别将分流管腹腔端至于自由腹腔、盆腔低点及在腔镜辅助下固定于肝圆韧带.结果 腔镜辅助下将分流管腹腔端固定于肝圆韧带组的术后腹腔端堵管率小于其余两组.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创伤小,术后堵管率低,手术疗效确切.

    作者:张增辉;蒋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影响的比较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老年患者6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均分为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异丙酚麻醉)和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及术后疼痛评分与苏醒时间.结果 术中舒芬太尼组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较瑞芬太尼组平稳(P<0.05);术后舒芬太尼组疼痛评分优于瑞芬太尼组(P<0.05),而术后瑞芬太尼组苏醒时间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分别采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前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较后者平稳,且术后前者镇痛效果优于后者,但后者苏醒时间优于前者,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案.

    作者:吴丹;张玉光;严霞艳;洪沐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芒硝冷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芒硝冷敷治疗输液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处理的效果.方法 把100名发生静脉渗出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10%芒硝冰片冷敷和清水冰袋冷敷进行效果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静脉渗出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处理静脉渗出中,采用10%芒硝冰片冷敷,静脉渗出消退时间短,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谊;傅声帆;蔡张滢;陈玉梅;朱光辉;薛恩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胃后壁囊肿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胃后壁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并通过复习文献提高诊治.方法 分析本院1例开腹活检确诊胃后壁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男,48岁,因体检CT发现左肾囊肿入本院,无临床症状,查体无特殊,CT示近左肾中上极腹腔侧有一大小约8cm×6cm囊性包块,边缘光滑,左肾轻度受挤压,诊断为左肾囊肿,行腹腔镜下左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中未见包块,改剖腹探查见肿块位于为后壁,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术中切除肿块后病检为胃囊肿,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胃囊肿术前诊断困难,经胃囊肿部分切除可治愈.

    作者:夏明;马俊;张建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1例外伤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1例因轻微锐物刺伤或割伤引起的外伤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皮肤屏障受损后引起严重感染.作好劳动防护及意外受伤后及时有效处理伤口是避免金黄色葡萄球菌机会性感染的有效手段.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检结合血常规结果 可有利于本病的诊断.当抗菌药物治疗效差时宜注意有否隐匿性迁徙性病灶的存在.

    作者:徐海波;马仙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瞬时波强技术结合Tei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左心室功能价值

    目的 应用瞬时波强技术(WI)结合Tei指数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方法 选择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21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T2DM+EH)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多普勒组织成像和颈动脉WI检测,对比分析3组受试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W2明显增高(P<0.01),W1增高(P<0.05),Tei指数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EH组与对照组比较:W1值明显增高(P<0.01),W2增高(P<0.05),Tei指数增高(P<0.05).T2DM+EH组与T2DM组比较:W1增高(P<0.05),W2呈降低趋势,Tei指数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瞬时波强技术结合Tei指数可以无创、全面评价糖尿病早期患者左心室功能损害.

    作者:朱虹;田新桥;茹翱;吴朝明;陈丹红;林洁;王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卡孕栓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

    目的 研究卡孕栓在高危产后出血的剖宫产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于本院住院的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娩出胎儿后立即给药,其中研究组经舌下含化卡孕栓1枚(1mg/枚),对照组用催产素20U宫体注射.对比两组术中、术后2小时和术后24小时出血量及用药前后血压变化.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术中、术后2小时、术后24小时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差异.结论 合理使用卡孕栓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率.

    作者:李彩球;夏丽美;李丽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射频汽化电极在会厌囊肿揭盖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射频汽化电极在会厌囊肿揭盖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会厌囊肿病例46例,其中26例采用支撑喉镜下射频汽化电极揭盖切除,20例采用传统电刀切除,比较两种方法 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射频汽化电极组26例术后均无出血、喉梗阻、复发、会厌部分缺失及会厌舌根粘连;电刀组20例术后出现相应轻度的并发症.结论 射频汽化电极在会厌囊肿揭盖切除术中具有疗效好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对会厌组织损伤小,手术操作简便,有推广价值.

    作者:潘军燕;王媚;方瑾;陈晓红;杨雪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战创伤与肠道复苏

    目的 综述国内外战创伤救治研究中引入的新理念-肠道复苏,了解其机制及实施过程,分析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采用情报调研方法,检索国内外发表的战创伤及肠道复苏方面的论著、文献综述、研究报告等.结果 战创伤的转归与感染、脓毒症密切相关的.战创伤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是其内源性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在战创伤救治过程中至关重要.肠道复苏早期实施,更好地维护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改善预后.结论 战创伤救治过程中肠道复苏,对于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防止内源性感染方面有着显著疗效,同时给药方便,安全可行.

    作者:莫晓东;吴国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频彩超对闭合性肌腱损伤的诊断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闭合性肌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37例肌腱损伤患者术前应用高频超声探头作彩超检查,对比检查结果 与术中探查情况.结果 37例患者术中探查均与彩超报告相符.结论 彩超检查在闭合性肌腱损伤诊断中,具有准确率高、简便、迅速等特点,是肌腱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对闭合性肌腱损伤的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珍东;朱长玉;刘德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三种方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骨性锤状指损伤的不同类型采用克氏针法、钩钢板法及微型锚钉法治疗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 在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治疗的66例骨性锤状指病例中,随机抽取应用以上3种手术方法 治疗的病例各12例,术后患者均获得4月~1年的随访,平均8个月,疗效评估采用Crawford标准.结果 克氏针法组优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3.3%;钩钢板法组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6%;微型锚钉法组优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5%.结论 对于Ⅰ型Ⅱ型中的a和b亚型,采用钩钢板内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较其他两种方法 能获得更高的优良率.

    作者:胡静波;姜德欣;李大为;蒋明;高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未骨化肋软骨和肋骨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对未骨化肋软骨和肋骨损伤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对22例胸部外伤患者近期(7~10天内) 250mA胸部常规剂量CT平扫检查后复查时行低剂量80mA全肋骨扫描.对两组图像噪声客观测量,并同时记录2次CT检查后自动产生辐射剂量大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低剂量扫描方法 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未骨化肋软骨和肋骨,均能明确诊断其损伤;低剂量组图像噪声稍有增加,但相比常规剂量组无明显区别(P>0.05);低剂量扫描所用辐射剂量下降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骨化肋软骨和肋骨损伤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结果 符合诊断要求,是合理的影像检查技术.

    作者:李凤琪;沈健;祝跃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激光熔脂治疗项部脂肪垫

    目的 评价激光熔脂治疗项部脂肪垫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4名项部脂肪垫的患者进行了激光熔脂手术,术后随访,分析手术特点与效果.结果 项部脂肪垫经激光照射后,纤维结构破坏,脂肪熔解,致密的脂肪组织疏松化,有利于随后的负压抽吸.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无明显瘢痕.随访1~20月,项部轮廓改善明显,患者及术者对效果均满意.结论 激光熔脂可有效破坏项部脂肪垫的脂肪组织,改善项部的外形,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燚;吴溯帆;严晟;吴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宫腔镜检查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280例的体会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术配合特定取物钳在基础医院诊治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对2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同时配合特定取物钳进行相应手术,并将检查结果 与病理检查相比较.结果 在28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内器质性病变例占85%.宫腔镜下所见与宫腔镜下取物钳活检手术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达93%.结论 宫腔镜检查宫内病变较直观,准确度高,同时对子宫内膜病变可直接进行治疗.

    作者:姚迎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