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手术方式下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比较

何学军

关键词:穿孔性阑尾炎,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中的作用以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79例诊断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阑尾切除术,观察组手术方式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手术方式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一般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腹腔镜手术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阑尾切除,能够有效加快术后恢复,还能够短时间内有效缓解腹痛等症状,值得推广.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真空负压引流瓶在跟骨骨折术后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真空负压引流瓶在跟骨骨折术后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选取跟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患者43例,术后放置真空负压引流瓶的20例为观察组,放置普通引流瓶的23 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引流时间、术后肤坏死、皮下积液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引流总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真空负压引流瓶应用于跟骨骨折后术后引流效果优于负压引流球,可减少术后伤口积血的发生,有利于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和伤口延迟愈合.

    作者:范宝平;杨文峰;曲广宇;朱金强;杨兵;沈柏晓;吴琴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掌背侧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复杂不稳定性骨折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复杂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6至2011年住院部收治的患者21例远端复杂不稳定性骨折,其中C2型8例,C3型1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X 线片、CT测量关节面复位情况、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创伤性关节炎的发展、关节功能以及手术后复位的丢失,等.结果 患者在手术内固定的过程中均没有并发症发生,术后拍摄X线片、CT复查,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例全部愈合,无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优1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 开放复位掌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龙超;程志军;毛兆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 的选择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30例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22例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20例切开复位LCP钢板内固定,3组均行掌倾角和尺偏角的测量,并进行改良Mcbride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结果 治疗后6个月影像学测量结果 显示各组间掌倾角和尺偏角存在统计学差异.按照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分:石膏组优良率84.6%,支架组优良率81.8%,内固定组优良率85.0%.结论 稳定性的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首选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疗效确切;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小,可较好地维持桡骨的轴向稳定,对严重粉碎的不稳定骨折和软组织条件较差的患者具有优势;LCP钢板可提供可靠的固定,大限度恢复解剖复位,可用于年龄相对较轻,身体状况较好,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

    作者:费骏;赖震;沈健;魏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重症颌面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60例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颌面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救治要点和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至2012年,重症颌面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病人气管插管28例,气管切开16例,开颅清除颅内血肿25例,开颅减压22例.51例病例患者行坚强内固定术,5例行颌间牵引固定术.51例治愈.结论 颌面部骨折合并颅脑伤者应早诊断,避免漏诊误诊,早处理颅内损伤,待病情平稳后尽早处理颌面部骨折,尽可能恢复功能性张口及咀嚼,恢复面部外形.

    作者:王琦;张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2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直接复位内固定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固定胸腰椎骨折52例,术前、术后随访摄片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物有无松动.结果 随访13~17个月,平均(14.97±1.12)个月.术前、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Cobb氏角恢复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和断裂.结论 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维持矫正效果,内固定系统固定牢固,显著增强了脊柱的强度和稳定性.

    作者:姬亚锋;蒋雪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比较两者的手术基本情况和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发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UCLA评分和ASA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UCLA评分和ASAE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观察组患者UCLA评分和ASAE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个月,观察组患者优良率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并且重,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好,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胰腺损伤13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分级和治疗.方法 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3例胰腺损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3例均获手术治疗,术前确诊率为 60%(8/13).13例中,Ⅰ、Ⅱ级损伤9例,Ⅲ级损伤2例经治疗治愈,Ⅳ级损伤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治愈,1例术后18小时死于MSOF.结论 胰腺损伤的诊断、处理比较复杂,并发症多,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对于有上腹部外伤的患者,外科医生要警惕胰腺损伤的可能,怀疑胰腺损伤者术中应仔细探查胰腺.合理的手术方式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大宇;周建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后精神障碍分析及处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TURP术985例,年龄59~90岁.合并冠心病 54 例,高血压173例,糖尿病109例,肾功能不全75例.烟酒嗜好者有328例.结果 术后出现精神障碍者34例,60~70岁4例(0.4%),70~80岁19例(1.9%),80岁以上11例(1.1%).70 岁以上患者精神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70岁以下(P<0.01).根据病情程度予以心理安抚,安定或氯丙嗪镇静治疗,同时纠正低氧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术后监护措施.结论 高龄、术前基础疾病、术后应激、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是TURP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管理是预防及治疗该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熊冰;周长春;卢大乔;金亿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静脉尿路造影与超声诊断肾积水比较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尿路造影与超声诊断肾积水比较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肾积水患者90例影像学资料,分别通过静脉尿路造影与超声检查,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肾脏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稍高于尿路造影检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判断肾积水严重程度的一种无创性辅助检测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探讨干预措施,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2860例剖宫产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社会因素占总剖宫产总数22.1%,是高剖宫产率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孕妇产前宣教,普及妊娠分娩知识,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利与弊,严格掌握剖宫产医学征,减轻自然分娩痛苦,共建和谐医患关系,是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连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三种方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骨性锤状指损伤的不同类型采用克氏针法、钩钢板法及微型锚钉法治疗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 在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治疗的66例骨性锤状指病例中,随机抽取应用以上3种手术方法 治疗的病例各12例,术后患者均获得4月~1年的随访,平均8个月,疗效评估采用Crawford标准.结果 克氏针法组优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3.3%;钩钢板法组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6%;微型锚钉法组优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5%.结论 对于Ⅰ型Ⅱ型中的a和b亚型,采用钩钢板内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较其他两种方法 能获得更高的优良率.

    作者:胡静波;姜德欣;李大为;蒋明;高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电动自行车相关交通伤的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电动自行车相关交通伤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电动自行车相关交通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本院住院治疗的电动自行车相关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伤亡人员的年龄、性别、职业、受伤部位、经济支出等,评价电动自行车相关交通事故的严重性.结果 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本院共收治创伤病人5664人,其中交通伤4836人,占85.38%;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伤751人,占交通伤15.53%;死亡23人,占交通伤死亡病人20.54%(23/112),其中颅脑外伤导致死亡占91.30%(21/23).损伤月分布以2月少共47例,以10月多共82例;年龄和性别分布中男性占58.59%,50~59年龄组多;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损伤部位前两位损伤下肢损伤、颅脑外伤分别占30.22%、26.63%;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发生的职业分布依次是农民工298例(39.68%),农民251例(33.42%);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平均住院费用20593.51元.结论 电动自行车是一种比较危险的交通工具,应规范电动自行车行业,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作者:陈卫云;郭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胸部外伤胸腔积液早期深静脉导管引流的疗效

    目的 观察早期深静脉导管引流在外伤后胸腔积液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在超声测量定位下,以积液深值为标准,2.5~4.5cm为A组,大于4.5cm为B组,获得分组即开始穿刺引流,观察拔管时间、肺不张发生率、引流量的变化、气胸的发生率.结果 A组病人的各项指标(拔管时间、肺不张发生率、引流量)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气胸的发生两者类似.结论 早期胸水引流,可以减少肺不张的发生,减少胸腔感染的机会,有利于病情恢复.

    作者:吴杰;易建华;李强;巴力;张茂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T分级和输血量在保脾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损伤CT分级和输血在保脾中的意义,以帮助及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5例脾损伤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05例病人中,急诊手术的病人为49(47%)例,保守治疗的病人有56(53%)例,其中29(52%)例保守失败,27(48%)例保守成功.29例保守失败的患者年龄较大、伴有3级以上脾破裂、在保守治疗中输血更多、伴有更高的损伤等级等.结论 保守治疗外伤性脾损伤已被广泛使用,成为常见的保脾手段,但CT脾破裂3级以上或输血超过4单位都是危险因素,会导致保脾治疗失败.

    作者:钱毓贤;朱励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3例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分析

    目的 探讨腮腺Warthin's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Warthin's瘤,患者术前常规超声影像资料.观察并记录肿块形态、大小、部位、包膜、边界、内部回声均匀度、有无分隔,、钙化及血供分布情况.结果 腮腺Warthin's瘤共26枚病灶,病灶大径范围0.8~3.9cm,平均3.4cm.84.6%(22/26)的病灶为圆形或类圆形,80.8%(21/26)的病灶边界清晰,30.8%(8/26)的病灶回声均匀.其中低回声的占 26.9%(7/26),接近无回声的占73.1%(19/26);46.2%(12/26)的病灶伴有分隔回声,所有病灶均无钙化.26.9%(7/26)的病灶仅周边探及血流信号,34.6%(9/26)的病灶仅内部探及血流信号,38.5%(10/26)病灶周边及内部均探及血流信号.结论 腮腺Warthin's瘤常规超声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可作为其术前评估的一线检查手段.

    作者:胡新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血P物质(Substance P,SP)的表达和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对TBI的作用,探讨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对创伤性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自由落体创伤模型,药物组于创伤后立即尾静脉给予n-乙酰左旋色氨酸(n-acetyl-L-tryptophan,NAT)(25 μmol/kg).大鼠TBI后30分钟和6小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SP的含量,TBI后24小时采用rotarod试验评估大鼠神经行为功能及干湿称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大鼠TBI后30分钟时血SP浓度出现明显升高(P<0.01),6小时时血SP浓度降低.大鼠TBI后24小时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其神经行为功能下降,NAT可减少TBI后24h脑组织含水量并改善神经功能损伤(P<0.05).结论 大鼠TBI早期血SP浓度增高,NAT通过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可减轻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损伤.

    作者:封菲;王晓楠;章顺荣;高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76例后尿道损伤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的早期诊治及处置.方法 总结76例后尿道损伤的处置过程及诊治经验.结果 采用单纯膀胱造瘘术10例,尿道会师术(气囊尿管牵引法)35例,早期尿道断端吻合术31例,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在骨盆骨折所致后尿道损伤治疗中,在首保抢救生命的前提下,根据患者后尿道损伤的不同程度,患者合并伤的严重程度以及医院的诊疗条件和医师对尿道损伤手术的熟练程度,选用合适的术式,是保证患者生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赵小佩;斯红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伤椎置钉辅以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二侧置钉辅以经二侧椎弓根椎体内同种异体骨颗粒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二侧置钉辅以经二侧椎弓根椎体内同种异体骨颗粒植骨方法 治疗21例老年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均为单节段椎体骨折.结果 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Cobb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分别是310、38.5%,术后分别是2.50、95%,术前术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摄片复查,所有骨折复位及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后随访均未见伤椎高度明显丢失和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发生.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二侧置钉辅以经二侧椎弓根椎体内同种异体骨颗粒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不仅骨折复位及椎体高度恢复满意,而且降低了内固定松动和断裂概率,是治疗老年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斌;徐春程;何善海;王兴瑶;陈俊武;桂枫;吴孩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手术方式下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比较

    目的 观察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中的作用以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79例诊断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阑尾切除术,观察组手术方式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手术方式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一般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腹腔镜手术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阑尾切除,能够有效加快术后恢复,还能够短时间内有效缓解腹痛等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何学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6层螺旋CT在胃肠道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胃肠道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16层螺旋CT扫描影像资料的胃肠道穿孔病例20例,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回顾分析胃肠道穿孔的定位CT征象.结果 20例患者中,提示与穿孔部位有关的CT征象有:邻近肠壁的游离气泡影,局限性肠壁的增厚,邻近肠壁脂肪间隙密度条片状增高,特定部位的腹腔积液,胃肠道壁连续性中断.结论 16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胃肠道穿孔的定位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其中的胃肠道壁连续性中断具有特异性的作用.

    作者:潘新成;周应媛;贺启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