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淼;唐启盛;包祖晓;王耘;马良
目的:探讨熊果酸、齐墩果酸和18β-甘草次酸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熊果酸、齐墩果酸和18β-甘草次酸分别处理MCF-7细胞24h,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末端标记法和annexin V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用Fura-2荧光负载方法测定细胞内Ca2+浓度.结果:熊果酸、齐墩果酸和18β-甘草次酸的半增殖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6.18、88.36和234.33μmol/L;20μmol/L和30μmol/L熊果酸、75μmol/L和100μmol/L齐墩果酸及100μmol/L和150μmol/L18β-甘草次酸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和P<0.05);20μmol/L熊果酸、75μmol/L齐墩果酸和150μmol/L18β-甘草次酸处理组的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果酸、齐墩果酸和18β-甘草次酸均具有诱导MCF-7细胞凋亡而抑制其增殖的作用;其诱导凋亡可能依赖于细胞内Ca2+水平上调.
作者:黄炜;吴其年;黄敏珊;罗惠玲;张东方;杨凤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竹黄颗粒剂Ⅱ号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3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组(竹黄组)19例与银屑灵冲剂治疗组(银屑组)17例,分别于治疗前、后ELISA检测血清中MMP-2和MMP-9水平,并以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后血清中MMP-2, 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竹黄组效果优于银屑组(P<0.01).结论:竹黄颗粒剂Ⅱ号能显著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MMP-2, MMP-9水平.
作者:陈晋广;杨志波;欧阳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CD59的影响.方法:检测60例活动期RA患者血小板参数、血小板CD59及各活动性指标(ESR、α1-AGP、 CRP、 RF),并将60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新风胶囊实验组35例和正清风痛宁对照组25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和血小板参数、血小板CD59、各活动性指标的变化,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并检测上述指标.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动期RA患者PLT、 PCT、 MPV显著升高,CD59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两治疗组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新风胶囊组及正清风痛宁组患者ESR、αl-AGP、 CRP、 RF显著降低,CD59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正清风痛宁对照组相比,新风胶囊组PLT、 PCT、 ESR显著降低,CD59显著升高(P<0.01或P<0.05).[2] PLT、 PCT与IgG、 ESR、 CRP、 RF、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呈正相关关系,PLT还与关节压痛和晨僵时间呈正相关,与CD59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活动期RA患者血小板参数PLT、 PCT显著升高,且与CD59、 ESR、 CRP、 RF、 IgG和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具有相关性,提示PLT、 PCT可以作为反映RA活动性的一项客观指标;新风胶囊能降低活动期RA患者PLT、 PCT及炎症活动指标,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小板CD59的水平,抑制过亢免疫反应有关.
作者:刘健;纵瑞凯;余学芳;汪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运用中医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从经验上看,其病机是肝胆之气横逆犯胃,基本方是柴胡疏肝散合保和丸加减,不可使用过多的苦味和性凉的中药,如:黄连、黄芩、山栀子等.
作者:叶云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对机体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年龄健康人员,将以熟地、山药、山茱萸等为主方的药物制成药饼置于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施灸,比较施灸前后RFER和RFIR的变化.结果:隔药饼灸后RFER与灸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RFIR变化不明显.结论:隔药饼灸能使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有利于机体正常状态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
作者:靳聪妮;田岳凤;李雷勇;王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茵(H. pylori, 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 CyelinE)及细胞核DNA含量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Hp感染CAG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其中脾胃湿热证44例.脾虚证36例,正常对照组18例,分别采用组织化学免疫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yelinD1、CyclinE和DNA含量,并分析比较它们间的相关性.结果:(1)Hp感染CAG脾胃湿热组的肠化程度明显高于脾虚组.(2)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内CyclinD1、 CyclinE主要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 Hp感染CAG脾胃湿热组及脾虚组患者胃黏膜CyclinD1、 CyclinE表达增强,较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Hp感染CAG脾胃湿热组与脾虚组胃黏膜细胞核DNA含量(DI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萎缩组、萎缩伴肠化组、萎缩伴不典型增生组各组间DI值比较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在一定的病情发展过程,脾胃湿热组病情进展较快,病情较重,原因可能是脾胃温热证与炎症关系密切所致.(2) CyclinD1、 CyclinE的表达增强可能与Hp感染及所继发炎症有关.脾胃湿热证和脾虚证之间细胞增殖可能呈递增的趋势,而这种递增可能提示了庆病发展的方向, CydlnE蛋白阳性表迭可能是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3) Hp感染CAG尚未发展为胃癌的过程中黏膜细胞可能尚处于病变早期或DNA合成速度相同.
作者:宗湘裕;柯晓;余青;傅肖岩;黄恒青;周凡;唐福康;杨春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开发PC机与单片机相结合的穴位伏安特性计算机测试系统.方法:PC机与单片机通过串口通讯,给单片机发送控制参数,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读回,绘出伏安曲线、记录和分析处理相应的数据.单片机系统根据PC机发出的控制参数产生扫描电流加到探头上进行测量,并将电压数据读取发给PC机.结果:用本检测系统对正常人体的穴位进行测量,发现人体穴位伏安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均表现为增程曲线上穿减程曲线,形成一个类似磁滞回线的惯性区域.结论:本检测系统可准确、稳定、可靠地检测人体穴位的伏安特性.
作者:王霆;沈雪勇;魏建子;丁光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红景天复方对小鼠免疫器官和血乳酸浓度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西洋参阳性对照组、红景天复方低剂量组和红景天复方高剂量组4组,用药4周后,小鼠进行无负重游泳40min,检测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0min和运动后40min4个时间点血乳酸浓度,测定其免疫器官质量并计算相应指数.结果:低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与生理盐水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高剂量组、西洋参组脾指数与生理盐水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运动前血乳酸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小鼠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40min血乳酸值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小鼠运动后20min血乳酸值与西洋参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复方方剂能通过促进小鼠胸腺及脾脏分化发育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提高小鼠机体对乳酸的清除或利用,从而促进小鼠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作者:吴新正;何迎春;田道法;吴新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以L-精氨酸左下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2个月后取胰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TNF-α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TNF-α含量低于中药对照组.结论:胰泰复方能降低胰腺组织中TNF-α的含量,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具有恢复作用.
作者:刘华生;陈馨馨;周景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中的感知规律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周晓辉;韩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对H22荷瘤小鼠的生存质量、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除正常对照组外,腋下接种H22瘤株,出瘤后,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非辨证治疗组(以下简称非辨组)、辨证治疗组(以下简称辨证组).采用小鼠四诊标准化、计量化采集方法,收集相关诊断指标,进行辨证,非辨组给予固定方治疗,辨证组根据具体证型给予相应的辨证论治.综合评估其生存质量及生存期限.结果:用药组生存期均长于模型组;辨证组各项四诊指标和证候的严重程度优于非辨组、模型组.结论:荷瘤小鼠是可以实现个体化辨证论治的,经辨证论治对其生存质量及生存期均有帮助.
作者:肖芸;方肇勤;潘志强;卢文丽;袁亚丽;陈宝英;侯俐;廖明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抗疟中药青蒿、常山制成的青山健心片对心脏过早搏动的临床作用.方法:试验组200例早搏患者服用青山健心片4周,观察早搏疗效、综合疗效、动态心电图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并与心律宁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青山健心片组早搏疗效、综合疗效、动态心电图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青山健心片对心脏过早搏动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丁书文;焦华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从遗传因素、年龄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4个方面论述了肾虚在消渴(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认为肾虚是消渴(糖尿病)发病的关键因素,补肾、护肾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王自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易水开山张元素作为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后世对其学术思想的探讨与研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他的学说在金元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乃至今天,对其学术思想的探究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归拈痛汤作为张氏所创的千古名方,拟以当归拈痛汤为载体,据方论理,以窥张氏遣方用药的学术思想.
作者:安莉萍;辛小红;陈利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全国名老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肝病中医医疗中心学科带头人谌宁生教授从医50余年,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独特而疗效确切的经验.
作者:李勇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医文献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常用药对.方法:在对老年痴呆用药频次、频率以及常用中药归经和功效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分别筛取补肾填精、祛痰开窍、活血化瘀类使用频率高的3味药:熟地黄、石菖蒲和丹参.然后以3味药为核心药物,统计与之配伍且具有相同功效的各药对的频率,并运用SAS7.0软件编程方法,计算其卡方分布.结果:熟地黄与何首乌、石菖蒲与远志、丹参与川芎在方内配伍频率高.结论:在补肾益髓、祛痰开窍和活血化瘀治则下治疗老年痴呆的常用药对分别为熟地黄与何首乌、石菖蒲与远志、丹参与川芎.
作者:闫敬来;陈燕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蜂针疗法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对近年蜂针疗法治疗RA的临床、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以对蜂针疗法治疗RA的机理、临床疗效及副反应进行探讨.
作者:刘喜德;张金禄;刘风云;陈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温经活血中药对AngⅡ诱导VSMC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兔VSMC,以AngⅡ作为诱导因素,复制VSMC增殖迁移模型,用温经活血中药血清进行干预.应用MTT法测定VSMC增殖活性,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方法测定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结果:AngⅡ作用后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距离明显增加,而中药组则降低.AngⅡ组PCNA阳性细胞数和吸光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DGF-BB呈强阳性表达,中药组则均显著降低.结论:温经活血中药可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和迁移、抑制PCNA和PDGF-BB的蛋白表达.
作者:路广林;董建勋;郝钰;郑宏;陈淑长;黄启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从整体与局部、原病与变证、常治与变的方、以及真假桂枝汤证方面,探讨<伤寒论>的辩证思想.
作者:王明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优化草决明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含量.方法:以多糖的提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回流提取法,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并筛选出佳提取条件.结果:提取温度90℃、料液比1:20、提取3次、提取3h为草决明中多糖的佳提取条件,多糖的含量为15.22%,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为2.34%.结论:本方法简便、迅速,草决明中多糖含量丰富,为草决明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颖;徐晓燕;索宁 刊期: 2008年第07期